作文
坚持不懈,执着向前,成功才会向你抛来橄榄枝。
——题记
那幼小的种子如何才能冲破土壤,迎面光明?那鲨鱼既没有鳃,是如何抗击海水的压力,顽强生命的?那翱翔的雄鹰是如何快活于天地?
坚持——
周日,爸爸带我去老城修鞋,恰临期中考试,所以我们父子二人步伐匆匆,一路上,我若有所思。爸爸便笑着问:“想啥呢?这么出神?”我的脸涨得跟红苹果似的:“没啥,想怎样才能考出好成绩……”爸爸的眼睛猛得一瞪,嘴巴像被触发了“战斗开关”,滔滔不绝的话像决堤的洪水,我一句也没听进去,继续沉思如何才能考出好成绩……
转眼间,到了修鞋铺门口,一点儿都没变,古朴而又雅致,传出淡淡墨香……
推门入内,一幅熟悉的景象:一张破桌上摆满了零件,一把破旧的椅子被坐得“嘎吱嘎吱”直响,修鞋的老爷爷脸上漾着慈祥的微笑:“哦,你们父子来啦,稀客,稀客,欢迎欢迎!”爸爸接过话头:“大伯,您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喏,儿子的鞋坏了,过来修修。”爷爷笑得更开心了:“交给我这把老骨头吧。”幽幽的墨香又溢满了房间,我心中一惊,由心底崇敬起老爷爷来,莫非……我迈步上前,又叫住爷爷:“老爷爷,您这儿怎么有墨水味儿呢?”老爷爷一怔,继而露出坚毅的神情,转身缓缓拿出一沓厚厚的旧报纸……大约两本字典那么厚,一边递给我一边盯住我:“你在学习上也要有我这种精神,才能学好啊。”我接过报纸,差点张口惊叫起来,我仿佛被雷电击中,呆呆地立在那——全是临摹的颜体的毛笔字!我又接过一沓透明塑料板,上面也都是临摹的毛笔字。大书法家王羲之用毛笔把一潭池水染黑,与这位老爷爷相比恐怕也只有旗鼓相当了吧……这得是多少个日夜苦练,多少汗水才写得一手好字啊,与其相对应的考试复习不也应具备这种精神吗?
此时呆立的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只有老爷爷坚毅的眼神,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那沓有两本字典厚的旧报纸……
下一篇:成长的路上有我们陪伴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爱在,世界在,永恒爱。——题记又是平常的一天……母亲吃过早饭,正欲去上班,忽然鞋带不经意地开了,她正想弯下腰去系,一个温暖的声音:“我来帮你系吧!”是父亲。父亲轻轻俯下腰,母亲有些愣神,暮然,她微微颔首,点点头,笑得如同孩童一般稚气。阳光打在窗棂上,透过窗户斜射进来,金色的阳光斑斑点点地洒在两个人的身上。见证着这温馨的一幕,父亲眼含爱意,母亲目含柔情,两人的嘴角微微上扬,就连阳光都停止了跳舞。周围的一切都那么柔和,那么美丽,静静的看着人间这一真情。我的目光突然锁定在了墙上的一张结婚照,照片中的母亲身着洁白的婚纱,高贵、圣洁、而又美丽,父亲呢,一身西装英俊潇洒,我的思绪也随着照片追溯到过去。在我的印象中,父母不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除了吵还是吵,而我的他们却从来没有吵过。偶尔一些小摩擦,父亲也总会让着母亲。最后通常是两人相视一笑重归于好。从我记事起他们携手走过的这些年,有欢笑,也有悲伤。但无论如何那份爱意都始终萦绕着两个人。从共同的英姿勃发到一丝丝白发,他们永远、永远都深深爱着对方。思绪回到现在,母亲轻倚在墙上,父亲灵巧却又有些因岁月的洗磨不再光滑的手在母亲的鞋带中穿梭着,不一会儿就系好了。父亲说:“好了,去上班吧!。”母亲如初恋的少女般羞涩,点点头:“嗯!”这一切,一切不过一瞬间的时间,却令我的思绪扫过了几年,这一个,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温馨的细节,却令我感受到了父母间那份动人的爱情。于是,我决定把这难忘的瞬间记下来,把他们这份永不变质的爱深深刻在心里。...
她在晨光下做针线时爬满细纹的手背,她在夕阳里等我回家时蜷曲着的双腿,她在夜幕间听我说话时淡笑着的眼眸。关于奶奶,那些细节,我总没忘。我的奶奶,总是迟到。关中人嗜面如命,奶奶做的面条色香味俱全,又夹带着独特的葱香,总是令我回味无穷。开饭时,席间总是找不到奶奶的身影,她的碗筷安静地摆在那里,形单影只。小时候大人们总让我乖巧地喊奶奶来吃饭,我便照做。知道现在,我才惊觉,奶奶好像从来没有跟我们一起开饭?我溜进厨房,想一探究竟,时令正值仲夏,厨房里的气温如油煎一般,隐隐还能看到波浪一般的空气,奶奶正忙着把面盛到大碗里,又刷锅刷碗,她的汗珠从额上渗出,在额间排兵布阵,逐渐汇成一颗水晶珠,若鱼一样顺着两鬓滑下来;她眉前的汗珠则流速很慢,却又堆积成一个小泊,压得眼睛只能微眯着,像是岁月抚过了她的面颊,雕刻下了一颗一颗松枝,一朵一朵莲花。我问她为什么迟到不去吃饭,她这才发现了我,转过头来充满幸福的说,夏天太热,怕脏东西沾到锅碗上,还是早早洗了为好。我一直记得她席间空荡荡的座位与额前汇聚成河的汗珠,心酸的想忘掉,却又忘不掉。我的奶奶,还总是早退。年年过年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即使北风呼啸,空气却像仲夏时节般热情。这下奶奶不忍拂了我们的兴,总算坐下来在年夜饭前跟我们碰了杯,庆祝了新年快乐。可不一会儿,她的座位又落下单只,我只得又去厨房寻她,年夜饭的各种菜品冒着腾腾蒸气,把她围在中间,因为一冷一热,她的鬓角和眉毛上有些晶莹的冰花,像是装饰品般嵌在她的脸颊旁,一层一层的雾在她身边缭绕,我的思绪也跟着她缭绕,听爷爷说,奶奶年轻的时候也很漂亮,很爱打扮,但任岁月不断侵蚀,如今的奶奶,也抵不过鬓角的白发,额间的细纹。奶奶不断的做着新菜,不断在迷雾中变换身姿,我的眼睛也被这雾熏得有些水气,竟不觉掉下泪来。她席间刚暖热乎又变得冰冷的座位,和厨间一层一层的水雾,我一直忘不掉。很多年来,我都只是习惯了,习惯了她悄然的迟到,又悄然地离去,直到现在,我才舍得在吃饭时多看一眼她的座位。这样的细节,一旦注入我的脑海,给了我恍然大悟,便忘不掉。素什锦年,时光荏苒,我的奶奶,请您陪我完整地吃一顿饭,让我把那些难忘的细节,都唱给您听。...
窗外雨潺潺,看着整个朦胧的世界和那些或急或徐的打伞的人们,我喃喃自语:他是否又在雨中?夏日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既而狂风大作,雨说来就来,豆大的雨点打在车棚顶上,发出“噼啪”的脆响;打在窗框上,溅起朵朵水花;窗外的老树,被风吹得左右攲斜。早已经到了放学时间的我们,只能按捺住性子,等待雨停。雨势似乎小了很多,同学们或拿雨伞离开,或被家长们接走,这时我的耳边回荡着妈妈早上说的“下课以后自己回家,别忘了带伞”,因为自己一时大意,临出门将伞落在鞋凳上。现在只能看着大家一个个离开教室,我沮丧地坐在座位上,期待着雨赶快停下来。雨天天色暗得很快,我心一横,想着还是冒雨跑回去吧。我收拾好书包,然后冲出教室。站在教学楼的门口,感受着风扑面而来的寒意,正要往前冲,忽然感觉书包带被拽了一下,回头,看见一个高瘦的大哥哥一边冲我微笑,他一边撑开一把蓝色的伞对我说:“雨太大了,我送你回家吧。”看着那澄澈的双眸与纯洁如水的蓝伞下融为一体,看着那清秀的侧颜,再看看外面的大雨,点了点头。一路无言,我内心却千回百转:我不认识他,他为什么送我回家?他是哪个年级的?我怎么一直没有留意过他?……内心的犹疑让我的恐惧随着地上的水花溅起层层涟漪。“哥哥,快到家了,我还是自己走吧。”我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没事,反正我也顺路。”大哥哥一脸云淡风轻。唉,看来是甩不掉了,身子不由自主地远离那把伞,说也奇怪,我一点都没淋湿。到了单元楼下,大哥哥并没有走进去,而是对我说:“好了,你到了,快回去吧。”我长舒了一口气,回转身来发自内心的道了谢,但是他却摆摆手,转身消失在雨雾中。转身道谢的刹那,突然发现他衬衣的一个肩上已经透明,我突然明白自己没有淋湿的原因,内心深受感动;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蓝伞,想着自己刚才种种猜疑,不觉羞赧惭愧起来。直至小学毕业,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那把蓝伞下高瘦的身影,那个送我回家的令人难忘的细节,却一直潜藏在我内心,在记忆的褶皱里莹然。...
回首往事,如一颗颗繁星,数不胜数,但是那颗星星却是我脑海中最亮的那颗,光彩夺目,那就是令我终生难忘的细节。思绪悄悄地飞到两年前的那个秋天,凉风习习,秋雨绵绵,秋雨是那么的温柔,但却冰凉冰凉的,正和我的心一样,凉凉的。天空中,片片云朵将阳光遮挡在身后,一切都是阴沉沉的,世间的一切,似乎为我数学竞赛的失败而哭泣。我含着泪水走在回家的路上天,雨水滴答滴答,看花儿垂着脑袋,我的心越发的沉重。回到家,我反锁房门,趴在书桌上默默哭泣,妈妈闻声而来,轻轻地敲开了我的房门,弱弱地说道:“来,开一下门吧。”我揉揉眼睛,打开房门,妈妈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道:“跟妈妈出去走走吧。”我不说话,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我默默地哭泣着。妈妈则站在一旁,那一刻,世界静谧,只听见我的哭声,时间一分钟,两分钟地过去了。雨停了,乌云早已散去,许久不见的阳光也洒向了大地,缕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到我的书桌上,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心情好了很多,我擦干了眼泪,轻轻地说了一句:“妈妈,我们出去转转吧。”妈妈点了点头。时间在那一刻戛然而止,那一刻永远存留在心中。我牵着妈妈的手走在羊肠小道上。阳光下,我抬头看着母亲的头发,母亲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中早已有了几缕银丝,这也许就是岁月吧!妈妈看着我笑了笑,母亲的眼角也有了皱纹,这是岁月的证明吧!回首我们走过的羊肠小道,那些脚印不就是岁月的足迹吗?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母亲带我出来走走不就是为了告诉我,人生之路很长,难道我们就因为那些小小的挫折就不往前走了吗?难道我们就因为那些小小的坎坷就阻止了我们的脚步吗?难道就因为那些小小的困难就不坚持了吗?不,当然不是。请记住,阳光总是在风雨之后。母爱如一缕阳光,温暖着我;母爱如一泓清泉,滋润着我;母爱如一丝春风,陪伴着我。那一个细节,那一个瞬间将永远存在我的心底……...
初中三年,我总是能看见她。她或许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因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门前穿着厚厚的衣服,一言不发地坐在门前。风会吹乱她原本一丝不苟的长发,雨会打湿她的整洁衣裳,但她不在乎,她只是听着这“嗒嗒嗒”的钟声,只是望着匆忙来往的行人。我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时间,仿佛在她的生命中变得不那么重要。她看着来往的行人匆匆地奔向一个又一个地方,企图抓住她并不在乎的时间。她的目光总是那样麻木无神,她的身边总是如她的房间一样空荡。但即使是这样,我仍旧爱她,爱她那永不熄灭的灯。”我爱她的灯光,因我害怕黑暗。起早贪黑的那段岁月里,会有那盏灯和那个人与我相遇。虽然起初面对着陌生的道路,面对之前空寂的街道,面对门前坐着的那个她,我的心会跳个不停,我大脑的那根弦崩得很紧,像一个害怕被猫发现的老鼠一样,只能急忙跑着狼狈离开。会在某个角落里藏一会等着陌生人离开再走;会在背后突然有人的时候偷偷瞥一眼看对方在干什么;会在看见一个小朋友路过时担心她的安危。所幸有一天,我开始不再害怕了。晚上十点,我路过了她的家门口,她看见了我,我也看见了她。“今天这么晚?”她盯了好久,终于打破了沉默,我看见她那双麻木无神的眼里终于有了亮彩,不自禁地放下心中的戒备,“放得晚,没办法,老师总是比学生有精力。”她笑了,我看见她平日里苍白的脸渐渐红润。“你这小孩,应该说老师负责任。”“你怎么还不休息?”我鼓起勇气,假装不经意间地,问出了我一直想要询问她的问题。她冲我笑,不开口,她盯着我,还是不开口,只是莫名地,在灯光的照耀下,在寂静又黑暗的小路上,她所呆的地方,是光明,是我在黑暗中找到救赎的光明,而她,顿时不是我心中那样一个孤独的老人,她是光明的存在,是圣洁的存在,更是救赎的存在,只因为她轻轻地一句:“为你留的灯,会一直等到你的。”心,突然间涌出一股暖流,顷刻间荒芜的心田里长出了盛放的百花,它们不停地生长着,淹没了恐惧的土地。我们两个人,在黑暗中心的光明里微笑是,沉默着,微笑道,沉默着。书上说:“当你可以和一个人一直走着走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却仍不觉得尴尬的时候,那么她对于你而言会是特别的存在。”我以为,她习惯了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春夏秋冬,不论早晨夜晚,都要一个人享受清晨宁静和夜晚孤寂的生活,而我,也习惯了在求学路上的往返中与她相遇的匆匆时光。这灯光,这是她为我而留的灯光,有着她日夜在为我忍受孤独的寂寞,也将有着我与她每天互相寒喧的温暖。...
日子像是泡了的柠檬片,不酸不涩。时光如流水,生活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缓缓流淌。渐渐地,它盛下了往昔的肆无忌惮,磨平了曾经的年少轻狂,没有想像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没有欢歌笑语平坦路,只有逃不掉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父亲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在我看来,他们的相处模式就是一天说不上三句话。母亲温柔娴静,细心体贴,不用父亲开口就将他的一切打点得有条不紊;父亲则沉默寡言,闷葫芦一个,从来不主动和母亲说上一句话。我好奇,难道过日子就是所谓的彼此将就吗?难道夫妻之间被生活折磨的只剩下对彼此的责任了吗?难道这样的生活不会无聊至极吗?直到那一天,生机勃勃的春天叩开我心灵的窗扉。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父亲一如往日,匆匆出门。我一低头,发现爸爸的鞋带是散的,于是脱口而出:“爸,你鞋带没系。”说时迟那时快,正在做家务的母亲已起身把他拦下。俯身弯腰,母亲的唇角微抿,长发温柔地从脸庞垂下,画出一道美丽的孤线。她纤细却不白皙的手指挑起父亲的鞋带,灵巧熟练地来回穿梭。春天的微风掠过身边的树梢,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青草气息。父亲和母亲从未对彼此说过“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之类,也从未像诗人般吟唱过“待我长发及腰,归来娶我可好”,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没的海誓山盟,没有寸步不离。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它们藏在母亲为父亲系鞋带的下意识里,躲在父亲为母亲憨憨的会心一笑间,凝在母亲为父亲彻夜补衣服的灯光里,蕴在父亲对母亲的宽慰中……这份感情,绵且长。是啊,爱不需要说出口,不需要昭告天下,不需要你向任何人表明,它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微笑,无声无息,却让彼此了然于胸。又是一个春天,一样的花,一样的草,一样的风,一样的雨,一样的情意绵长,一样的相偎相依。...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直都是严肃、不苟言笑的。我与她之间未曾有过任何亲昵的动作,这使我尤为羡慕其他的同龄人。可那一次,母亲的一个动作却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母亲在卫生间洗手,准备为我做早餐。睡眼朦胧的我迷迷糊糊地走进卫生间,双手懊恼地压着脑袋上翘起的头发。这头发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早上都要为整理它而耗费时间。母亲刚好洗完手,瞧见我那鸟窝似的头发,忍俊不禁,转过身将双手浸上水,一点点帮我压平翘起的头发。那缕头发还真是顽固,刚压下去它又翘起,就好似与妈妈作对一般。可她不像我一样懊恼,耐心地抚平它。动作轻柔,就像春风拂过发梢,那暖意直达我的心底,心弦似被弹动,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抬起头,望见母亲专注的神情。她的目光那么温柔,似三月的春风,秋日的暖阳,包围着我。她抿紧嘴唇,似乎在苦恼于那缕未被压下去的头发该怎么办。最后,那头发还是被她压了下去。而我却始终沉浸于她那轻柔的动作中。脑袋早已清醒,却不断地浮现出那一刻她专注的神情。多年以后的今天,母亲仍然是淡漠的,可我却不再羡慕其他人的母亲。母爱的表达方式有许多,或许正是由于她的不善言辞,让我记住了那难忘的细节。也或许正是因为那个动作,让我理解了她。我开始主动接近母亲,主动与她谈天说地,她的回应或许只是个淡淡的微笑,或许只是个平淡的嘱咐,却让我为之感动。因为我已明白,爱不一定要亲昵的动作和话语才能体现。平日里,面对我成功时淡淡的微笑,寒冬一句句叮咛的话语,每天清晨的热饭、生病时的热水都凝聚着她的爱。如果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感受温情,那温情就无处不在。铭记父母为我们做的点滴小事是我们对他们爱的感激。...
在这世上,没有一种感情比得上母爱的包容与无奈。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儿时一款玩具风靡了我的朋友圈——四驱车。在当时,拥有了它就像国王一样,无数的人都会靠上来,绝对的风光。那时,我的同学们很多都有了四驱车,从众心理就开始作祟了。“不行,我也要有一辆,不然都没人愿意跟我玩了。”这样的声音一直在我脑中回荡,刺激着我去买它。拿着我的零花钱,兴奋地跑去小卖部。20元!我的心情立马跌到了谷底,紧握着我那可怜的五元钱,灰溜溜的回家了。回到家中,我又看到了希望,父母在睡觉。一个坏到透顶的计划浮现在我脑海。“就趁现在,拿15块就走,他们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不行,要万一被发现了,被骂是小事,引来皮肉之苦那就得不偿失了。”“放心,不会有事的,难道你不想在你朋友面前炫耀吗?”“不,不可以,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最终,坏的那个我战胜了善的那个我。谁的青春没有疯狂过一次。结果真的“疯狂”了,不过不是我,是母亲。拿着最趁手的武器,满屋子追着我跑。战争持续了半个小时,本以为要结束了,我一松懈,却不料被母亲抓住了。一把拉到她跟前,举起手正要打下来,我闭紧眼,准备接下这惩罚。一两秒后,我见还没有打下来,颤颤巍巍地睁开了眼,只见母亲的手停留在半空中发抖,眼中泛起了泪花。片刻后,长叹了一声,转身收拾屋子。也许是对我的包容,第一次犯错,原谅了我。也许是对我失望,教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也许是对我无奈,谁让是自己的儿子呢。晚上,我在床上发呆,回想起今天的事,想到母亲的眼神、母亲的叹气,越想越难过、越想越心痛,比用衣架打更痛!更痛……我去母亲的房间承认错误,母亲看着我,抚摸着我的头,“没事,不可以有下次了呀。”终于,我在母亲的怀中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