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一抹阳光照来,黑夜渐渐远去,似水煎的露珠摇摇欲坠,清晨的事物,仿佛那么富有活力。
阳光,照射到了餐桌上,我们一起坐在那儿吃早饭,回忆起以前这张餐桌的点点滴滴,仿佛还有一些伤感。
童年时,这张餐桌还未曾见过,直到母亲说,我们家该添一张餐桌了,它,就出现了。那时的它,崭新一般,小时候的我经常在上面玩。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街上买了两只小鸡仔,放在这上面玩,可谁曾想过,这些鸡仔在上面就像疯了似的玩命地奔跑。来到了“悬崖”也就是桌角,我赶紧把它们救了下来,感谢了这张桌子,这算是一场闹剧吧!到以后,这张桌子菜正式被命名为餐桌。
再长大一点时,这张桌子就不仅仅是一张餐桌了,这同时也是我写作业的桌子,虽然说这张桌子经历过损坏,但损坏的不是太厉害。我永远忘不了上五年级那件事,那次是我们家庭的大聚会,就在哦我们家,就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摆了一大桌子的菜,当时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吃晚饭之后,我发现我们家的餐桌上又多了几道划痕,让本来就很沧桑的餐桌变得更沧桑了。
上了初中,这张桌子已经不能要了,母亲让我把这张餐桌拿出去卖了,我极力挽留,但母亲心意已决。黑夜中,幽静的通道,只有路灯还在照亮,树叶沙沙作响,在月光的照映下,一朵朵伤心的花在慢慢绽放,我走在街上,思绪万千,此时,一定没有人像我这样,摸着一张餐桌惆怅,我鼓起勇气,又拿着它回家,向母亲极力劝说,最终,留下了那张餐桌,我又重新把它擦得亮亮的。
餐桌,修好了;成长继续着。
餐桌,回来了;回忆,也继续着。
下一篇:擦干泪不用怕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妈妈在家里做了好多菜,有红烧茄子、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等,主食是我爱吃的米饭。在学校参加完“六一”活动后,回到家看到妈妈做的丰盛的饭菜,我赶紧洗洗手,帮妈妈盛了三碗米饭,然后端起碗,夹上菜放到碗里,大口大口的开始吃了起来,不经意间洒了好多米粒在餐桌上。妈妈看到我洒了好多米粒在餐桌上,严肃地对我说:“这是浪费粮食的行为,把洒到桌子上的米粒都吃掉!”我听了不情愿地说:“就几颗大米粒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啊!”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浪费粮食不是好孩子,你还记得《悯农》这首诗吗?来,背出来给妈妈听听。”“悯农?太小意思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一口气就背完了,然后得意的瞧着妈妈。“背得太好了,但是你真正体会到这首诗的含义了吗?”妈妈认真地看着我说。我低下头喃喃自语道:“正值中午时非常炎热,农民伯伯在烈日下锄禾苗,晒的流下很多汗……”说着,说着,我心里开始愧疚起来,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对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真懂事。”通过今天这顿饭,我懂得了珍惜粮食,这是一个难忘的“六一”。...
秋天到了,金风送爽,天空万里无云。周末,放下学习与作业,与爸爸妈妈一起回姥姥家吃午饭。坐在桌前,面对一桌子姥姥和妈妈的手艺: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油焖大虾、青菜木耳……可这却全然不能调动我的胃口。“这一道菜可是我上午刚去挖的野菜啊!没有农药和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啊!”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把一盘绿油油的野菜端上了桌。“啊!野菜!”我一听,两眼放光,“我要吃!”说着就夹了一筷子。“真好吃啊。”我又夹了一筷子。爸爸也来了一筷子。“别说,这做的还真不错!”妈妈有些得意地说:“这做野菜全靠手艺,我在菜里加了五花肉、海米、木耳,能不好吃吗?”这时候,姥爷插了话:“我小的时候屋后的小土丘上全是野菜,可那时野菜可不是用来尝鲜的,是用来填饱肚子的。那时做野菜哪有这么多佐料啊?所以做出来也难吃,哪有你们现在这么幸福呀!”妈妈说:“你们看!从吃野菜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变化!”“是啊!”我说道:“虽然都是吃野菜,可目的却完全不同。最早是为了吃饱,后来是为了口味,现在是为了健康!”“对呀!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呀!”姥姥也说。“对了,下个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挖野菜,然后来个野菜大餐吧!”妈妈提议。“好!”我大声叫道。餐桌上的故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理念,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在进步,时代在发展!...
今天晚上,爷爷、奶奶从广州回来。爸爸做了很多美食给爷爷、奶奶吃。爸爸做了我最爱吃的烤鸡和牛肉。我先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坐在餐椅上,然后给每个人盛了一碗满满的饭,接下来我们开吃了。爷爷用筷子夹了一块鸡肉,吃了一口,爷爷笑着说:“太好吃了,我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鸡肉。”“是吗?”爸爸说着,爸爸就给爷爷夹了一块大的。奶奶和妈妈异口同声地问:“有这么好吃吗?”妈妈和奶奶各自夹了一块吃了,也感觉很好吃,于是她们一连吃了好几块。可我一块都没吃,我正吃着香喷喷的牛肉呢,我吃得津津有味,吃着吃着,我对爸爸说:“爸爸,你做的牛肉真是太好吃了。”爸爸听了我们说的话,一脸微笑地看着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我们。过了一会,我吃饱了,我站起来说:“我吃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慢慢吃。”爷爷表扬我真有礼貌,于是我们都笑了。...
有人认为,父母是烦人的;有人认为,父母是怪异的。我呢?有时也会有些认同,尤其是对我的父亲:他的啰嗦,他的古板,他的一些让我感觉厌烦的言行。但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我重塑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这件事,就发生在餐桌上。五岁时,我因为不听老外婆和父母的劝阻,只顾着自己的一时舒坦,吃了很多冰淇淋,结果患上了急性肠胃炎。医生看着我,认真地说,这段时间,一日三餐只能吃粥和肉松。啊!这让从小爱吃的我心中像被人锤了一下似的,跌落谷底:这对我来说真是沉重一击。那天晚上,我跟着爸爸闷闷不乐地从医院回来,见姑姑烧了一桌子美味诱人的饭菜,有红烧肉、炸丸子、白花菜、炒茄子,都是我平时爱吃的!但是,想着想着,我不开心了——现在,我只能闻着饭菜的香味,听着大家伙儿的咀嚼声,就着咸菜、肉松,喝平淡而无味的稀饭,菜粥。我心中十分厌烦,懒洋洋地坐下来,一脸嫌弃地看着碗中的稀饭,拿筷子的手也像托了铅似的沉重,一小口一小口地把稀饭扒进我满不情愿的小嘴里。这时,低头吃饭吃得正香的父亲觉察到了我的异常,他看了看没有一丝油水的稀饭,又看了看我拧巴在一起的小脸,顿时明白了什么。他二话没说地放下了手中的碗筷,走向了厨房,盛了满满一碗稀饭坐在了我的面前:“多喝稀饭对身体好,爸爸也要减肥了,来,咱们一起喝,我可喜欢喝稀饭了!”爸爸说着,便拿起筷子,低头有滋有味地喝了起来,我看着爸爸,想起了什么,眼中不觉泛起了泪花,于是我也低头大口大口地喝起了稀饭。渐渐地,稀饭好像没那么难喝了,竟还泛出了丝丝甜味,喝完一碗稀饭,全身都暖暖的,特别是心中的那片温暖。一连几天,爸爸都这样陪着我一起喝稀饭……其实我知道,父亲并不爱喝稀饭,也不要想要靠稀饭减肥,父亲只是不想让当时年幼的我独自承担。父亲的爱从点滴流露,想想以前对父亲的一些误解,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的心暖暖的——如果我只是餐桌上的清汤寡水,那么,父亲的爱就是一桌丰盛开胃的菜;餐桌上的故事,还有生活中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点滴,其实就包含着亲人对我们的爱。...
我们每天都会在餐桌上吃饭,当然在餐桌上也会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特别是在我们家,每到周末的晚餐时,在餐桌上就会发出连绵不断的笑声。又是一个周末,晚上我们一家团聚在餐桌前吃晚餐。忽然,我宣布:每到周末的三餐必须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为什么?”,“为什么要用左手拿筷子吃饭?”爸爸妈妈争先恐后的问我。我也不慌不忙地跟他们解释:“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书上说,用左手吃饭写字的人不仅空间概念较佳,数学能力强还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爸爸妈妈听了之后就没有再做声,估计他们都不想得老年痴呆症吧。有趣的事情也就紧锣密鼓的来了。我先用左手夹了一些青菜到碗里,没想到夹到一半时几乎都掉在了餐桌上,最后我只把寥寥无几的青菜夹到碗里。爸妈看到我把桌子上弄得狼狈不堪,都“扑哧”一声笑了,爸爸还说:“就你这样,待会儿我们都别吃饭了,索性都笑去了!”接着是妈妈去夹土豆,原来她是想夹一大把的,却一根也没夹起来。我笑得都趴在了桌子上,用手使劲地拍桌子。后来爸爸用左手拿着筷子扒饭,只看见筷子晃个不停,一粒米都没有进嘴巴——全都掉到餐桌低下了!见此情形,我笑得眼泪水都“冒”了出来。我一边擦干眼泪水,一边说:“老爸,没想到你也有这样的下场!就这样你还说我呢。”爸爸听了我的话很不服气,继续夹菜。但是左手非常调皮,怎么也使不上劲,更拿不稳筷子,眼看着这次夹住了正往嘴里送,这不,送到半路手一软,到手的菜又掉了下去。妈妈见了很为爸爸着急,恨不得在旁边加油助威。爸爸见了妈妈的表情,把筷子传给了她。妈妈胸有成竹地说:“俺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次老妈“挑战”的是“左手端瓢运汤”。可能是我们的水平很烂,连这个“老将”亲自出马“挑战”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结果汤水泼了一桌子,手也被烫红了。我和我老爸都笑她是菜鸟将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回合”,我们基本撑握了用左手拿筷子的方法了,也能慢慢的夹上菜吃上几口了。那天的晚餐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真是令我回味无穷!...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到妈妈炒的菜一点儿都不合我的口味。所以我哀求爸爸带我出去吃饭。妈妈说:“孩子,你不要总是吃一种蔬菜(土豆丝),不爱吃别的青菜。今天妈妈做的是豆角炒肉,你尝一尝,一定会喜欢的。”我一尝,果然很好吃。我一边吃,一边赞叹。妈妈说:“今后一定要记住,什么事情都要先亲自尝试后再下结论。”我高兴地说:“记住了!”我吃饭的时候,不仅是个漏嘴,碗里的饭还总是吃不干净,所以常常受到爸爸、妈妈的斥责。我吃饭习惯狼吞虎咽,嘴巴像一个漏斗似的,总是浪费一些东西。吃饭时,碗里的饭吃不干净就离开餐桌。爸爸发现二话不说就会把我拽回来,让我重新打扫“战场”。他告诉我说:“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难道你忘记《悯农》这首诗了吗?”是啊!当时我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田的情景。我马上就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还把餐桌上的米粒都捡起来吃掉。爸爸、妈妈夸我长大了。我自己也暗暗鼓励自己:“你真棒!”餐桌上的故事让我改正了吃饭的不良习惯,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晚餐在我们家是个很重要的家庭时间,爸爸妈妈和我工作、学习了一天聚在一起边吃饭,一边在间隙互相交流公司以及社会上发生的新闻趣事,他们还会趁这时间关心、询问我学校班级的情况一天,听到妈妈的一声:“开饭啦!”我噌的一下从写字台边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就跑到了餐桌前,低头一看,有红烧带鱼、黑椒牛排、四季豆、罗宋汤……“啊!都是我最喜欢的菜。”这天我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讨论着。“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震级 7.0级震源深度13千米”电视里的主持人说。“爸爸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了”我说道。“是吗?”爸爸回答道。“你听”“截止4月21日雅安地震遇难者名单:雅安市遇难164人,失踪16人,受伤达6986余人。芦山县遇难117人,受伤2500人宝兴县:遇难26人,受伤350余人……”“那边的人现在一定很困难。这样吧!明天我捐一些钱。”妈妈说。“好啊,好啊。”我说。爸爸说:“对!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别人!”通过这天的晚餐我知道了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别人!...
我吃饭习惯狼吞虎咽,嘴巴像一个漏斗似的,总是浪费一些东西。吃饭时,碗里的饭吃不干净就离开餐桌。就在前年的时候,我吃饭的时候就是个小漏嘴,爸爸经常为此批评。这不,就在这次的餐桌上,我又犯了这个错误。我刚吃完饭,爸爸又叫起我来。“孩子,你怎么又把饭粒弄在桌子上了。快来,把饭粒吃干净。”爸爸又开始唠叨了,每次吃完饭我都得再上餐桌“打扫战场”。我毫不情愿地对爸爸说:“爸爸,你怎么又叫起我来了啊?”“你不把饭粒吃干净,饭碗里的米粒也不刮干净。听话,来,把它吃了。”“不就是几粒饭吗,浪费就浪费了,”我毫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要紧的,干嘛这么大惊小怪啊?”爸爸激动地说:“难道你忘记《悯农》这首诗了吗?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诗中还写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写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他们这么累,不都是为了我们有粮食吃吗?等爸爸说完,我脑海里浮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田的景象……想到这里,我立即把饭碗里的米饭刮干净,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慢慢的,我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直到有一天,我去奶奶家玩,吃饭一点米粒也不留,奶奶对我刮目相看:“孩子,你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啊!”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是啊,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还懂得了要珍惜粮食的道理,不能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