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在我的外婆家,总会听到几种熟悉的吆喝声。一听到这些声音,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婆。
“北方大馍,老面馒头。”这是外婆家乡特有的吆喝声,一般只在早上出现。每每听到这种吆喝声,外婆就会给我几元钱,让我去买几个馒头当早饭,然而每次买的馒头都吃不完。每当卖馒头的老爷爷把那几个热烘烘的馒头给我时,我在寒冷冬天的心,也随着馒头发出的热气跟着温暖了起来。
“比牛皮还牛的皮带,二十五块一根。”嘻嘻,听到了这种吆喝声,我就会笑起来。哈哈,你们一定想听我解释笑的原因。我也不卖关子了,现在来给你们慢慢解答这个疑问吧。
我家门口的小胡同里有一个看起来很老的大叔,他是一个卖皮带的。别以为买皮带的生意就好做了,他只要一吆喝,周围的人就会给他投去不屑的目光。特别是城管叔叔,只要一听见他吆喝就拿起棍子向他跑去。说真的,我也不喜欢他,因为他卖的皮带都是假的。有一次,妈妈给外公买了一条皮带,结果没过多久,上面的皮全没了。所以,那个大叔才会落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如此下场。吆喝里喊的应该是生意人的诚信!
在外婆家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当然了,这多姿多彩的生活少不了吆喝的色彩。我想念外婆,更想念外婆那里的一声声吆喝声。
吆喝啊吆喝,听见了你,就像哭着的婴儿找到了母亲;吆喝啊吆喝,听见了你,就像离家的游子找到了家乡;吆喝啊吆喝,你用最质朴的语言给我们诠释美好生活。
下一篇:一件小事
在安庆,吆喝声越来越少了,但总会有人在小区里吆喝几声,你听,“回收旧手机、废旧手机……”还有“米粑、米粑、小米粑粑!”而吆喝声各有不同。我最喜欢的吆喝声便是那卖包子的小贩了,“包子,肉包子,菜包子,卖包子喽!”每当听见这声音,我总会带上二三元钱,跑上去找到那个开着三轮车卖包子的叔叔,买三个肉包子边走边吃,心里很温暖哦。在学校附近也常有小贩来往,卖烤山芋的叫到:“卖烤山芋子喽,现烤的山芋子喽。”这种吆喝声在冬天经常响在你的耳畔,这时,我都会找同学借几元钱,去买一个烤芋头,这个声音便是我冬日里唯一的期盼。它既可以保暖,又可以饱腹,两全其美。卖麦芽糖的小贩的吆喝声很简单,只有一个词:“麦芽糖!”声音短促响亮,十分简朴。甜甜的麦芽糖白白的黏黏的,挑一块放在嘴里,甜到心里。学校旁的菜市场里的吆喝声更多,卖菜的喊道:“白菜,一块一斤;黄瓜,一块五一斤;南瓜,二块二一斤喽!”最有趣的是卖皮带的吆喝声:“皮带,皮带,比牛皮还牛的皮带。”嘈杂的声音可以震得你耳朵痛。听,又有人在卖糖葫芦了。他叫道:“糖葫芦哩,又大又甜的糖葫芦,又大又甜的糖葫芦喽!”我很喜欢买一根尝几口,又酸又甜,十分美味。吆喝声是民间的传统,它是民间的经典,它是民间艺术的传承。各种吆喝声混杂在一起就像一场交响乐,有的清脆,有的低沉,有的悠长,有的绵延。将所有声音交集在一起,便成了一场热闹非凡的交响乐。...
现在街头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虽然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但还是能经常听到的。早上六点,我正在床上舒服的躺着睡觉,忽然一阵吆喝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回收旧手机、旧电脑、长头发、剪长辫子、旧手机换菜刀、换剪子、换脸盆……”这听着真像二胡,断断续续,还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呢!估计这几声能把人笑得肚子痛,就连我也没有忍住,哈哈大笑起来,害得全家人都被我的笑声吵醒。周二的晚上,我的期中成绩发下来了,考得还不错,妈妈便带我去菜市场买一些排骨,红烧加餐。那肉老贵老贵的了,可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路过大翔超市的时候,听到了具有魔性的吆喝声。“错过周二,再等周一;错过周二,再等周一;周二会员四折起,并且享有三倍积分,积分兑换好礼,没有会员的朋友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免费办,免费办,免费办……”这狂魔似的吆喝声连我都想要办张会员卡了。这个可像极了吉他,有一种摇滚的感觉。吆喝声可少不了美食,街头吆喝美食的也挺多。“窝窝头,一块钱四个,快来买,快来买哦……”这个小贩正在小巷里面吆喝着,这个声音很温柔,像极了西洋乐器小提琴,后面还拉了好长的音。下午茶的时间到了,突然,我听到了“为了庆祝正新鸡排五周年庆,本店招牌——正新鸡排只要十元,只要十元。说到做到,说到做到,另外还赠送一杯果汁呢!”这可把我这个小吃货给深深吸过去了!找妈妈要了十元买了一份,后来,我拿到手之后便吃了起来。水果摊也吆喝起来了,真的是,啥东西都吆喝。“新鲜的烟台苹果,烟台苹果,批发价卖,十元五斤,快来抢来啊!长丰草莓批发价卖,长丰草莓批发价卖,好甜好甜,真的好甜呀!”街头五花八门的吆喝也年年更新,此起彼消,这是街头口头广告拉动消费,盘活资金,让很多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
“磨剪子嘞……”在街头上,一声声吆喝传出,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吆喝声。我也听过吆喝声,要说最熟的一定是那句:“回收旧手机,废旧手机,旧电脑,专收长头发……”每天听到基本就是这句,这句话无论是听还是念都很顺。语气调子很巧妙,每次听,发这个字怎么听都是法的音。这个发现让我不禁感叹:“吆喝声真的很巧妙”,不仅编的顺溜,还像音乐一样悦耳。如果说,收破烂的音乐像打鼓一样的响亮,那么卖零食的音乐就像优美的小提琴一样欢乐而激昂。“窝窝头儿,一块钱四个。”窝窝头大家一定都认识吧,就是我们吃的馒头。一听到那个儿话声,就觉得窝窝头在你面前散发着香气,就忍不住想要去买。当然零食不可能只有它一个,还有酸甜酸甜的糖葫芦。“卖糖葫芦嘞,香甜可口的糖葫芦……”在这句话中,绝对不可以去掉“嘞”,这句话中所有的情感都体现在最后一个语气词这儿,如果去掉了“嘞”或许这句话就吸引不到很多的顾客了。既然卖零食的吆喝声像小提琴弹奏出的欢乐而激昂的音乐,那么,乞丐坐在街边的吆喝声就像一个低音大鼓敲出的音乐。“各位老爷、夫人、小姐、少爷们,有剩菜剩饭赏口吃,没有这些赏个窝窝头也成。”这句话的中间停顿和语气极为合适,如果中间停顿不合适,或许语气不对的话,都有可能因此讨不到饭。街头的吆喝声里面可藏着许多学问哩,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它们都在等待着被发现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