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油炸洋芋。
油炸洋芋像天上挂着的月亮,半圆形的,浇上一些黄油,让洋芋在阳光底下闪闪发亮,让人看着很舒服。
油炸洋芋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去买一些洋芋,然后用水洗净,刮去它的皮,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半圆,在锅中倒上些油,待油热后,倒入切好的洋芋块,这一期间绝不能大意,要时刻控制火候,炸好之后捞起来,放入碗中,撒上辣椒面,倒上芝麻油,撒上葱花和芫荽,放入几片薄荷,拌一拌,插上牙签,一碗美味的油炸洋芋就制作成功了。
油炸洋芋闻起来特别的香,吃起来也特别的爽口,辣中带着一丝薄荷的清香,让人感觉吃一口就吃了世间所有的美食。
油炸洋芋味道美味,可以称为人间极品,但是吃的时候不能心急,如果你直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可能会烫得你哇哇直叫,不能下咽。
话说回来,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吃油炸洋芋,心急的我一拿到香喷喷的麻辣洋芋,就一口吃下去,因为太烫,就把油炸洋芋打翻了,嘴里的洋芋也自然吐了出来,还烫出了几个水泡。回神一看,我心爱的洋芋已经喂给土地爷爷了。如果不是我当时心急,现在就能享受着美味的油炸洋芋。
这就是我们姚安的著名小吃——油炸洋芋。如果你来姚安游玩时,别忘记去吃油炸洋芋,再叫上我一起去,我请客哟。
下一篇:未来的房子
一提起河南的美食,你一定会想到“烩面”吧。今天,我来到你好好的品味一下家乡的美食,“烩面”。河南烩面,是“中国五大面食”之一,与北京的炸酱面,四川的担担面,山西的刀削面,湖北的热干面齐名,享有盛誉。是一种荤素搭配,汤饭具有的传统美食。烩面的气味,十分香浓,你刚挑起一筷子,就能感到一股浓郁的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垂涎欲滴,闻上去就很有食欲。烩面不光闻上去香,看着也美,色泽鲜艳。汤用骨头汤熬制,白白亮亮的。面条使用烩面坯拉长,拉成面。下入锅中。配菜则由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青菜做成。出锅后,再撒上一小把香菜作点缀,辣椒油、醋提味。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出锅了。当你提起筷子,轻轻的夹住一根面,仔细一看,啊,这面多么有光泽,多么鲜美。一定会不住的往嘴里送,轻轻咬一口,啊,这面多么劲道。汤汁紧紧地裹住面,吃下一根后,便迫不及待地吃下第二根,美味极了。整碗面,菜都吃完了了。最好喝的是汤,这可是整碗面之中的精髓呢。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饿了吧,那就快快来品尝一下我家乡的美食——烩面吧。...
作为一个吃货,火锅当然是我的最爱。火锅在我的家乡——重庆,有着响当当的名号。火锅有很多吃法:九宫格、月亮弯、鸳鸯锅、麻辣火锅,说着说着,我的口水已经流下来了。在火锅配料方面,我虽然不太懂,但在吃火锅这一点,我是认真的!我特别爱吃火锅。你看那锅鲜红的汤面上铺满了一层密密麻麻的花椒,辣椒……看上去令人生畏,可终究忍不住上前尝一口,夹一根鸭肠在锅底里涮几十秒,再夹起来,这时鸭肠上沾满了油水,还在滴汤,远远一看,好像在发光一样,在佐料上拌一拌,放进嘴里,又麻又香又有嚼劲儿,这一口,会让你爱上重庆火锅。爱上重庆这座火辣的城市。重庆火锅,及麻、辣、鲜,香为一体,可能你会被辣得合不拢嘴,但你会觉得这是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经意间一口接一口送进嘴里,越吃越香,慢慢的,你会对重庆火锅喜欢得不要不要的。没有来过重庆的客人可能会说,重庆火锅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人们如此热爱?夏天三四十度,火锅店照样生意兴旺。尽管店内热的和火炉一样,火锅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人们围坐在冒着热气的火锅旁,吃个不停。个个满头大汗,但却对火锅的魅力没有丝毫抵抗力,有些人甚至脱掉上衣,豪放的吃着菜,每当吃着重庆火锅时,我都会感受到重庆人的热情,豪气,我相信你也不例外。重庆火锅星罗棋布,味道各具特色,随便走进一家,你都能大饱口福。所以你来重庆,不吃火锅可就遗憾了!...
“吱—”的一声,从油锅里传出了微甜的香味。那个香气啊,香飘十里,过路的人纷纷都上前来买。没错,这正是宁波的油赞子。油赞子的味道有很多,但我最最喜欢的是咸味中的海苔油赞子。海苔油赞子是把新鲜海苔混入发酵好的面粉里,再揉一揉,搓一搓,最后,把面团拉成麻花形,放入滚热的油锅中。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候,因为,我马上能吃到喷喷香的海苔油赞子啦!“手中拿着油赞子,脸上挂着微微笑”。这是我奶奶那边听来的童谣,我奶奶就位在鼓楼附近,她时常没事给我去买油赞子,好让我放学吃。一口咬下去,“咔啦”一声,那两条紧紧缠在一起的油赞子,就被我这一口一分为二了。小时候嘴馋,时不时就把罐子打开,摸出海苔味的油赞子,那偷吃的感觉是最开心,也是最好吃的。有一次,我偷吃的时候,被奶奶发现了。奶奶没有告诉我,到了晚上,她把手放在我的耳边,头凑过来,对我轻声说:“白天偷吃什么啦!”我心“咯咚”一下,跳了起来。我不怀好意地笑了。奶奶拍着我,仰着头说“哦,又吃油赞子啊!”说时迟,那时快,我瞄准时机手又偷出了块油赞子,我和奶奶都乐呵呵地笑了。现在回忆起来,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油赞子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风味的食物,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好吃的东西可多了,有稀豆粉、油糕、牛干巴……但最具家乡特色的应该是“昭通烧洋芋”。制作烧洋芋的食材很简单,就是我们的“昭通洋芋”。这是产于乌蒙山区的马铃薯。由于这里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洋芋的生长,所以产的洋芋个头大,表面光滑,淀粉含量高,吃起来软糯爽口,营养丰富。昭通素有“吃洋芋,长子弟”的说法,不信,你吃了试试!烧洋芋的做法也十分简单,昭通的街头巷尾常年有人用一口铁锅,放上昭通特有的柴炭点燃后,等青烟渐渐散去,扒出火红火红的炭灰,放上一个个滚圆而光滑的生洋芋,锅里立刻就会发出一阵清脆的“噼噼啪啪”声,一阵急火烘烤后,再用小火慢烤,这时,洋芋的香味散放出来,大约二十分钟后,从炭火中扒出一个个黑不溜秋的洋芋,用钢锯片把洋芋表面刮得黄生生的,再用刀一切两半,中间抹上昭通酱或撒上特制的辣椒面,轻轻咬上一口,麻辣鲜香全有,好吃极了!每次路过卖烧洋芋的小摊,看见轻烟袅袅的大铁锅中散发出诱人香气的又大又黄的烧洋芋,我总是忍不住要买上一个,边走边吃。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垂涎三尺了?如果想吃正宗的昭通烧洋芋,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客吧!...
我的第二故乡在杭州,作为新杭州人,我对杭州的美食也就略知一二。杭州的美食有许多:葱包桧儿,猫耳朵……都能让我停下脚步,而我最爱乌米饭。相传一爱国使者被害,知县连牢房也不给他住,把他关进猪圈,且不给他饭吃,一老看门的痛恨知县,就采来一种树叶,把树叶磨碎,直至流出乌黑的汁,再拿出事先做好的饭团,用汁浇过,最后做成猪粪状,投进猪圈,爱国使者看见,立马拿来吃,于是,在老人的帮助下,他直至出狱也精神焕发。乌米饭一般在立夏时吃,老人都说,立夏吃乌米饭,能够抗暑。先看色,乌黑发亮;再问香,清香扑鼻;最后品,咬下一口,糯糯的,再咬一口,满口余香,最后咬一口,就被你吃完了,只感觉回味无穷,还想再咬一口。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做乌米饭了,,也很难吃到正宗的乌米饭,多么希望新一代的人能把这文化美食保留下来。在我们眼里,这些老杭州的传统美食也许比不上洋快餐好吃,但这种文化,要永远流传在我们心里。光说不行,你有空,请来杭州尝尝香喷喷的乌米饭吧!...
豆腐,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食物,但在客家人的手里却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国著名的美食了。我出生在珠海,却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也因为如此,才让我更好地体会到客家美食的美味。客家美食中的酿豆腐、梅菜扣肉和盐焗鸡是“统领”客家美食的“三大王者”,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三样菜。对于客家人来说,它们既是小吃又是在宴席上用来招待客人的佳肴。我最喜欢的是酿豆腐。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这是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面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豆腐必须得内软外脆,在人的味觉上给予人享受;而馅,则必须香甜美味,柔滑不腻才好吃。我认为不仅仅要给予人视觉、味觉上的享受,更要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只有吃的时候才有的幸福。才能成为一道成功的料理。酿豆腐所属菜系是粤菜,基本材料有豆腐、瘦肉、鱼肉、虾米、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酿豆腐不仅好吃,而且容易做,只有四个步骤。先瘦肉、鱼肉分别剁烂,虾米浸软切幼,咸鱼切幼,葱切粒。将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然后把白菜摘好洗净,放入油、盐、滚水中灼熟盛起;再把豆腐冲洗 滴干,一开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洒上少许生粉,酿入鱼肉,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最后烧热瓦锅,下油爆香姜片,加入上汤煮滚,放入白菜、豆腐滚片刻,下汁炒煮,煮滚了便可原煲上桌。很简单吧!可正是这简单的菜色,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外国友人前来品尝。这是我始终都忘不了的美食——酿豆腐...
我的家乡在宁波,这里没有什么秀美奇丽的风景,有的是肥沃的土地,纯朴的民风民俗,还有我忘不了的美味……说到过年的一些习俗,我更忘不了老家的打糍粑。说起糍粑,大家一定不陌生。糍粑是用蒸熟的糯米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捣成泥状制成的,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那年冬天,我们村终于要打糍粑了,我们高兴地不得了。勤劳的人们拿出了自家的工具,把用“腊水”泡了一星期的糯米拿了出来。(腊水是表示腊月的水。因为用腊水泡了一星期的糯米不仅口感爽滑,而且更是软得不得了,仿佛用手轻轻一捏它就碎了。)腊月里打糍粑可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很高兴,亲戚邻居都来互相帮忙。年轻的村姑娘总是用较好的普通话向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着打糍粑的由来。外婆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带领我们来到“比赛”现场。来到打糍粑的现场,那是一片的人。只见舅舅,邻居家的叔叔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高卷袖管,一同跃跃欲试的样子。糯米饭倒进石头中间的小缺里,外婆说那叫石舀,爸爸,叔叔,舅舅们开始捣起来,每隔一会儿,外婆就要翻一下舀中的糍粑,直到当糯米糍粑打成胶状时,外婆不停地往石舀里倒进自己调制已久的秘方。还用手不住地揉着,咦?本来白色的糍粑怎么变成绿色了呢?原来,外婆把绿豆磨成粉末,加上了莲子芯中间的那点绿,再把它们一起加上了3:2的水,绿茶酱就调成了。不一会儿,绿油油的绿茶糍粑就做好了。看看别家的,也是形态各异啊!有的做的是红糖糍粑,有的是枣泥糍粑,还有的……看不出来,大家为了这次比赛绞尽了脑汁呢!大家把自己做的糍粑蒸了起来,到了夜晚,整个村子都被香味笼罩了起来,这时,就是我们的尝糍粑会了。每一户人家都要拿出自己家做的糍粑,不论是路人还是城里出来玩的,只要碰到这尝糍粑会那可就要大饱口福了,十里的街,各式各样的糍粑随便尝,不用交一分钱,令我最难忘的是香芋糍粑和椰香糍粑,真是又家乡的美味香又脆,香芋软得使我牙齿都不忍心咬上一口,太香了!椰子的丝滑让我陶醉。“哇,真是美味极了,我听到有路人赞叹。直到凌晨了,尝糍粑会还没有结束。大家欢笑着,收获着美味,收获着和谐的气氛,真是乐不可支。朋友,你说我家乡的糍粑怎么样?快了尝尝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豪华酒店的山珍海味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各种美味佳肴举不胜举,而我却对家乡的小笼包情有独钟。听妈妈说,家乡的小笼包有这样一段传奇的来历: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风景迷人的寄畅园游玩时,忽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便叫太监买了两笼包子。乾隆皇帝才吃了一口,便赞不绝口:“此包口感极佳,乃包中之王,又有这翠绿的竹子映衬着,颇显高贵,朕就取名为小笼包。”从此,小笼包便名扬天下。“老板,来两笼小笼包!”“好嘞!”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王兴记吃小笼包。不一会儿,两笼热腾腾的小笼包立刻端上了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即被勾了出来。我知道,在大众场合下不要失态,我不得不强咽下口水。你看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笼包,美得就像是无瑕的玉雕琢成的工艺品。它们远看像一座座宝塔,近看又像一个个小包裹,小巧玲珑。小笼包的皮细腻嫩滑、白而透明,透过晶莹剔透的皮,里面褐色的汤汁若隐若现,色泽诱人。不论谁见了,准得口水直流三干尺!我小心翼翼地夹了一个小笼包,先吃掉小笼包上面白生生的“小菊花”。嗬,细嫩而有弹性,口感极佳!接着,我把鲜嫩爽口的汤汁吸进嘴里,那鲜美的味道顿时在我嘴里弥漫开来,真香啊!然后,我细细品味里面细腻柔滑的肉团。咦?这是什么味道——难以言状,只觉得舌尖上的味道蔓延到全身,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最后,我吃掉外面那层晶莹剔透的皮。嗨,又脆又有韧性,一个字“爽”!此次品尝小笼包,真乃大饱口福也!怎么样?听完我的介绍,你一定垂涎欲滴了吧!那就快来无锡的王兴记,品尝这里的色香味俱全的小笼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