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虽然,那里没有笔直的公路,那里没有穿梭的高档轿车,那里没有豪华的楼房,那里没有奇异的树木,那里没有花草的芳香,那里没有霓虹灯的光亮,那里没有空调散发出的清爽,……但是,那里有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小路,那里有成排的简单瓦房,那里有低碳的单车,那里有滚滚的麦浪,那里有槐花的芳香,那里有萤火虫的光芒,那里有大柳树的阴凉,……这就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家乡,给予我力量的家乡,充满...
作文《我家乡》
我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虽然,那里没有笔直的公路,那里没有穿梭的高档轿车,那里没有豪华的楼房,那里没有奇异的树木,那里没有花草的芳香,那里没有霓虹灯的光亮,那里没有空调散发出的清爽,……但是,那里有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小路,那里有成排的简单瓦房,那里有低碳的单车,那里有滚滚的麦浪,那里有槐花的芳香,那里有萤火虫的光芒,那里有大柳树的阴凉,……这就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家乡,给予我力量的家乡,充满...
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如果你们不知道,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就知道了,并且一定会爱上它。
我的家乡嘛,是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那里树木成林,河水清澈,稻田滔滔,人们热情……接下来就让我来一一给你们讲解吧。
我的家乡有一条长长的小河,虽然没有长江那样长,但也不短,并且河水清澈,当春季来临时,长长的小河的水面上倒映出绿绿的树林,就好像树林长在水里一般。
我的家乡有一块西瓜地,那里的瓜藤长长的,并且十分翠绿特别是当夏季来临时,瓜地里的西瓜全熟了,又大又甜,十分好吃,并且百吃不腻。
我的家乡有一片大大的稻田,当秋季来临时,这些等待收割的稻田都变成了金黄色,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每当一阵微风轻轻的吹过时,都会排成一排排金色的波浪,漂亮又柔情。
我的家乡有一片很大的竹林,每根竹子都又粗又高,亭亭玉立每当冬天来临时,天上下气大雪,落在竹林里,点缀着竹海,给人非常清新的感觉。
那时的竹林有多美,多好啊!
你们大家看见了吧!这就是我的家乡,怎么样?够美吧!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许多风景,那么当你去到我的家乡时你一定会目瞪口呆的,不知道你去的时候会是什么景色呢?
湖南长沙宁乡县南郊小学六年级:寂寞的蔓延
点评:这位同学的作文运用了分类写景的顺序。用到了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以及修辞手法,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而且文章最后还用了问句,给文章增加了神秘感。但如果选一两处景重点写一写就更好了。那样文章就详略得当了。
点评教师:许寅夕老师
我的家乡许昌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而且还是美食天堂。
家乡许昌,地处中原腹地,气候宜人,天蓝水清。道路平坦宽阔,楼群新颖别致,居民勤劳友善。“森林之城”名不虚传,这里,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里,早已是树的海洋,花的故乡,鸟的天堂。
我们家乡物产丰富,并且各具特色。小麦、玉米、花生、烟叶、花木、药材,远近闻名。地理标志产品“许昌腐竹”,以素食之王的美誉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了一道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美味菜肴。每年金秋十月的“全国花博会”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商家与会参观学习,洽谈订货。许昌的烟草生产历史悠久,集种植、复烤、卷烟的集散地。是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烟草原料的合作伙伴商。许昌辖区禹州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始于明,盛于清,加工及炮制工艺因药制宜,技艺独特,以精益求精而久负盛名。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之一,为人们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许昌还是一个美食天堂,您如果来过这里,您肯定会发现这里有不少的“小吃一条街”,“美食街”。那里的“水煎包”、“胡辣汤”、“炒凉粉”、“烧腐竹”都会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味。当然了,您要是朋友聚会或是招待客人,那就去上点档次的“全驴宴”、“知鱼乐”或是“素善斋”好了,包您经济实惠,好吃不贵。
怎么样?我的家乡许昌是不是很有魅力呀!
河南许昌向阳路珍品作文辅导三年级:李新芮
在我美丽的家乡洪泽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味小吃,如洪泽湖大闸蟹、黄集羊肉等等,其中有一种小吃却让我每每想起就留恋不已。它就是那美味可口的——小鱼锅贴。
小鱼锅贴是我们家乡特产小吃之一。家乡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总是会热情地端上一盘小鱼锅贴,以表对客人的尊重。听说,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一饱口福。
我曾经听老人说,这小鱼锅贴可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最爱。相传朱元璋幼年逃荒的时候来到淮河附近,他和渔民们一起把那些玉米捣碎,然后在锅的四周摊上一层刚刚捣碎的玉米糊,再把在洪泽湖里用网抓到的鱼放进草锅里,添上一勺湖水,这样烧个十来分钟,就可以新鲜出锅啦。小鱼锅贴不但做法特殊,而且吃法也非常的特殊。大家围坐桌旁,把煎好的玉米饼撕下一小块,沾一下美味的鱼汤,这鱼汤里虽没有多少鱼肉,但是汤味里全是鱼肉的精华,口感细腻而香脆,味道当然好极了!朱元璋后来当上了皇帝,便把这个菜的名字定为小鱼锅贴,这就是这小鱼锅贴的来历。
我们虽然再没有口福享受朱元璋皇帝亲自做的小鱼锅贴,但是这朴实的渔民们把它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且比以前的小鱼锅贴更加美味了呢!今年我回到了家乡,唯一想到的就是再尝一尝那经过几代渔民改进的小鱼锅贴。一下汽车,我和爸爸便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洪泽的锅贴城,找到一家我们以前经常去吃的锅贴店。一进门,热情的老板便迎上来说:“老闫,又带儿子来吃锅贴呀,怎么一两年都不来了呀。”寒暄几句后,便带我们走到了那个以前我经常坐的位置。上菜了,你看,那就是小鱼锅贴。别看它貌不惊人(朱元璋做的还不如这个好看呢),好像只是一块普通的饼上盛着红烧小鱼,其实是有很多“内涵”的哦。先说说这饼吧,它可不像普通的烧饼,你仔细一看,上面还粘着些芝麻呢,这些芝麻都是在锅里用油反复翻炒以后点缀到饼上面的,吃起饼来肯定会更加香脆;再说这饼的里面,可不是没有味道的哦,有的里面是鸡蛋葱花,有的里面是玉米粒,总之是样样俱全。再说那小鱼汤,虽然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其实里面藏着许多的鱼籽,味道经过鱼籽的修饰,就更加鲜美啦;汤里还有一样让江苏人爱不释口的隐身杀手,那就是江苏人都爱吃的辣椒籽,吃的时候虽麻辣却非常爽口,可以说是最适合爱吃辣的江苏人了。闻到了那小鱼锅贴的特殊香味,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夹上一块锅贴,沾上那香浓、麻辣味道的鱼汤,再夹上一小块鱼籽,放在嘴边,一种鲜香的味道沁人心脾,味道真是太香醇了……边享受着嘴里的美味,心里边想着:如果朱元璋还在世,他尝了这道经过改进后的小鱼锅贴,说不定会把皇位退位让贤,隐居湖边仔细钻研这种新的做法了吧。
现在的无论我走到哪里的时候,都总还是忘不了家乡的小鱼锅贴,这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有鲜美的味道,而且还是因为它是我们家乡人聪慧、勤劳、热情好客的象征。
身为一名张家港的小学生,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城市为什么叫张家港吗?”哈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明代万历年间,有一对叫张通和张巡的兄弟俩迁到我们张家港的香山附近。这里有山有水,可以放牧,可以打渔,又有大片新沙田可以围垦耕种,真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他们将一条小河拓宽,在这里生活了下来。到了清代,这条小河成为了通江河道,清代康熙年间正式命名为‘张家港’。后来,祖辈们在此修筑江坝,截断江流,围垦沙洲,成立了沙洲县。改革开放以后,沙洲县依靠乡镇工业和港口经济,各项建设快速发展。1986年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正式设立张家港市。”这就是我们城市名称的由来。
其实知道这些,是因为前不久我刚刚看了一套书——《张家港历史风俗图说》。这套书非常有趣,用一张张的连环画告诉了我们张家港的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从书中,我了解到原来我们张家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出过许多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杰出人物。例如三次让国,重诺守信,传为千古美谈的季札;身体力行,致力于传播文化,被称为孔子十大最优秀弟子的言游;医术精湛,为人治病却不取分文的“杏林叟”董医生;刻苦学习、靠借书攻读,终成张家港和苏州地区第一位状元的陆器;热衷公益,为百姓做了大量好事的钱理平等等。还有大家熟知的苏东坡、徐霞客、韩世忠等等也都在张家港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这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鉴真东渡的地方叫古黄泗浦,就是现在的东渡苑。东渡苑离我们家不远,我去玩过好多次,可开始却不知道原来那里这么有名呢。当时,日本遣唐使想请高僧赴日本弘扬佛法,可因为路途遥远,九死一生,没什么人敢去。后来鉴真慨然说:“为法事也,何惜自命,诸人不去,我即去也。”他决定亲自赴日本弘扬佛法,但五次东渡,历尽磨难,却未能成功。其间,一心一意跟随他东渡的弟子,有的丧生海浪,有的病死异乡,鉴真自己也双目失明。直到他66岁那年,第六次东渡才最终到达日本,取得成功。鉴真大师不畏艰难,不怕磨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回想起自己有时在学习上碰到一些难题,一些困难就想着放弃,真是惭愧。今后我要像鉴真大师学习,勇敢地克服困难,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看完整套书,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张家港人而自豪!同学们,大家应该都喜欢看书,也看过许多书。但我建议大家在看中外名着、经典故事的同时也能多看看有关我们张家港的书,关注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乡,继承和弘扬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品质,长大以后,一起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云盘小学六(1)班 孙唯哲
你热爱你的家乡吗?你了解你的家乡吗?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虽然热爱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的张家港,但却并不很了解她。通过这次“知我家乡,爱我港城”主题活动,我看到了港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张家港精神十六个醒目的大字时刻在告诉着参观者港城巨变的真谛。当我看到“团结拼搏”这几个字的时候,眼前浮现出了双山岛上的“抗洪纪念碑”。张家港人团结拼搏,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洪水,这不就是这个词语的最好写照吗?同时,我心里仿佛也看到了永不服输,积极上进,不断向更高目标奋斗的一代又一代张家港人。
城市建设馆里,一幅巨型港城彩色地图,写满了这个全国文明城市的辉煌;几张不同年代的照片,记录了港城脱贫致富的历程……我们的家乡在发展,我们的家乡在进步。从街头冷冷清清,到现在车流不息;从无处休闲,到今日公园满城……这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已经足够说明,港城百姓生活在改善,公共设施在进步,生活质量在提高……
当我看到“小城河改造工程”的字样时,脑海中浮现出了小城河的美丽景象——那是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小城河上灯火通明,把河面照得象彩绸一样。小石桥横跨两岸,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入到了明清时期。岸上绿树掩映的小亭阁,真是令人陶醉。可听爸爸说,以前的小城河就如一条臭水沟,和今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又想起了位于合兴的乡下老家。原来从市区到乡下汽车要开半个多小时,现在公路就如血管一样伸向四面八方,开车只要十几分钟啦。
“小城河二期工程”、“农业技术园二期”“塘桥火车站”……一大批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以后的港城一定会更加漂亮,更加现代化。我越想越激动,越想越振奋,奋发吧,张家港,前进吧,张家港,你要向着更高、更大、更远的目标发起冲击,前进中的港城会越来越富饶,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六年级:孙唯哲
说起我的家乡,我相信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我的故乡就在有彩虹故乡之美称的互助。一提起互助,多数人立马会想到青稞酒和土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里盛产青稞酒,互助工业已形成了以青稞酒为主的酿造工业。以特种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碳化硅为主的冶炼工业,以生活用纸为主的造纸工业,以“三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五大工业体系。这里酿造的青稞酒在省内外都享有盛誉,如果有机会来互助的话,千万别忘了尝一尝醇香的青稞酒哦!
互助素有“土族之乡”的美称,土族自治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以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而文明。正因为这些因素,土族民俗旅游发展迅猛,土族故土园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土族的安召舞、“花儿”会、轮子秋、婚俗、饮食习惯、刺绣品等风格独特,深受大家的青睐。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就在这里拍摄了音乐电视《土族敬酒歌》。
再说,互助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特色。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北山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高峡平湖”之称的南门峡水库景区;被列为“湟中”八景之一的五峰寺、誉为“湟北诸寺”的佑宁寺以及白马寺、却藏寺等都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这样的特殊,让你不得不向往这美丽的地方!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来到这美丽的地方,我想它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说完了互助,我们在来看看海东地区。
海东地区的交通便利,兰青铁路和109国道穿境而过。它东邻甘肃省,西邻省会西宁市,可谓是青海省的“东大门”。
海东地区有神奇的佛教圣地,瑰丽的民族文化,雄浑的高原风光,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哟。
虽说我的故乡坐落的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但是我一点也不感到失落。
春天这里虽无江南般的繁花似锦,却可以看到风吹树梢,树枝拂动的姿态。夏天,这里不像其他地方那样烈日炎炎,这里是理想的避暑圣地。秋天,这里虽没有瓜果飘香,也可以看到滚滚的麦浪。冬天,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雪纷飞,可以尽情领略鲁迅先生所说的“朔方的雪,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有人会说,居住在这样一个很少有人居住的地方,会将自己的视野封锁,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没有领略这里的美好,怎知这其中的快乐?
这里虽没有大城市繁华,却有乡村的宁静;虽没有国际都市的发达,却有碧水蓝天青山的衬托;虽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却也有阡陌交错的乡间小路;这里虽没有著名的文物,却也有淳朴好客的民族风情。
城市自有城市的喧闹,乡村又何尝没有乡村的宁静?
每天早上金鸡报晓的时候起床,日落西山时进入梦乡,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偶尔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坐在山顶上,观星星,赏月亮。
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我曾经奔跑过,曾经享受过,曾经深思过,将来它还是我的根!
我的家乡是马陵山脚下的裂庄村,五、六岁的时候,我经常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住在乡下的奶奶。每次回老家,爸爸总要在城里买上一些鱼肉和许多蔬菜,用一个面袋子装着,捆在摩托车的后面。可是车子离开公路后,就再也骑不动了。爸爸只好推着车子在那坑坑洼洼的黄泥路上爬坡。妈妈吃力地在后面帮爸爸推着车子。我们每爬上一个高坡,爸爸总要停下来歇一会儿,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我不解地问爸爸:“你怎么不把小王叔叔的小汽车借上,那该多省力气呀!”爸爸苦笑着说:“傻孩子,你看看这上坡的路,弯弯曲曲,又陡又窄,汽车能开得过去吗?”好不容易到了老家,奶奶急忙给我们打来洗脸水。我一看,这哪里是洗脸水,简直就是一盆黄泥水。看见我和妈妈犹豫的样子,奶奶说,最近天不下雨,水柜也干了,这水还是隔壁的堂伯父刚从十多里外的水塘拉回来的。看着奶奶艰难的样子,爸爸流泪了。
正当爸爸、妈妈帮着奶奶做饭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人。他高高的个子,又黑又瘦,身上穿着一身破旧的脏衣服。原来他是爸爸的中学同学,一进门就喊着爸爸的乳名。爸爸急忙迎上前去,说:“呵,几年不见,你怎么变得像个小老头了?”原来,他是来向爸爸借钱的。他家有二个孩子,因为穷得交不起学费,听说爸爸回来了,特意赶来向爸爸借钱的。他说:“不好意思,我知道你也很难,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都开学好几天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到现在还没有凑齐……”爸爸二话没说,从身上掏出260元钱交给了他。
我们饭还没有吃完,又来了一位老奶奶。她是村东头的黄奶奶,因为常年有病,儿子又是个残疾,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爸爸又把身上剩下的240元钱给了她,让她治病。
这次回家时,爸爸、妈妈一再奶奶跟我们一起住到我们家里去,奶奶同意了。此后,我和奶奶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今年劳动节,老家的堂伯父的儿子结婚,奶奶也一直想回家看看,我和爸爸、妈妈就一同陪奶奶回了趟老家。
这次回家,爸爸借了一辆崭新的三凌汽车。我们从沙墩到马站下了二级公路,沿着家乡已修好的大马路,一直把车开到了老家村口。一路上,奶奶高兴地说:“孩子,你看看咱家乡的变化多大啊,过去又陡又烂的黄泥路,现在又宽又平。咱老家人再也不为这烂路发愁了。”
我们来到堂伯父家,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全村的人都来帮忙准备酒席。洗菜的,蒸馒头的,烧肉的,忙成一片。自来水哗哗地流着。一位正在洗菜的大妈对爸爸说:“你看看,咱们乡也和你们城里一样用上自来水了,你们回家来再也不会用黄泥水洗脸了。”爸爸感慨地说:“是啊!不但是用上了自来水,这家家户户的房子也变了,泥瓦房都变成了楼房,电灯也亮了,电话也通了,四周的山也绿了,每个人都好像年轻了好几岁!”
正说着,有人高声喊着爸爸的乳名,我一回头,一眼就认出他是上次向爸爸借钱的那个大个子叔叔。他开着一辆四轮后推拖拉机,拉了满满一车桌椅板凳。他一见我,一把把我抱了起来。他高兴地告诉爸爸:“多亏你上次借给我的200元,要不那二个孩子当年就失学了。现在他们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大家都夸我有福气,我这可都托你的福啊!”爸爸说:“怎么,你买上小四轮了?”他说:“可不,全是党的政策好,我这个小四轮,一年少说也能赚个几千块呢!当年借你的200元,这次我还你400块……”
接着,有人喊道:“黄奶奶来了!”我一回头,只见村东头的黄奶奶手里拿着把菜刀进了门。她是来这里帮忙切菜的。妈妈赶快接住她的菜刀,说:“黄奶奶,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帮忙啊!”黄奶奶紧紧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说:“我这身体还硬着呢!多亏你们一家关照我,帮助我,乡亲们也很照顾我,我的日子现在也逐步好过了。”黄奶奶又转身拉着奶奶的手说:“大婶,这次回来别走啦!你看看咱农村,现在也和城里差不多了,空气好,水也好,天天吃鸡蛋,吃菜不污染,保你老能健康长寿……”奶奶说:“我这次回来是要多住些日子,要好好看看咱家乡的新变化!”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婚礼结束后,奶奶果然没有和我们一起回城。她就住在堂伯父家里。她告诉爸爸:“等过了春节,你们再来接我!
郁郁葱葱,少不了它;百花争艳,少不了它——我的家乡。它虽没有浩浩荡荡的黄河,也没有清澈见底的漓江;它虽没有峰峦雄伟的泰山,也没有红叶似火的香山,却有着古朴的美,独特的美。朋友,请随我地脚步,去欣赏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吧。
家乡的天宇,比别处的更蓝,比别处的更美,一碧千里,辽辽无际。白云惬意地飘着,太阳兴奋地照着,偶尔还有俊俏的鸟儿箭般的掠过,真有些诗情画意的感觉。止步路头,放眼远眺,家乡的楼房比比皆是、密密麻麻,有红砖的,也有白瓦的;有直指云霄的,也有古朴简单的;有名副其实的中国房,也有拔地而起的洋楼。它们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的像虎背熊腰的将军,坚定不移,保卫家乡;有的像巧小玲珑的玉石,镶嵌其中,别有趣味。一个个挥汗如雨的身影穿梭其中,一声声欢声笑语传入耳际,使人不禁加快脚步,睁大眼睛,好看个究竟。一路兴致勃勃地走着,忽觉两旁有五颜六色的东西随风摇曳,恰似仙女,不时迎来泌人心脾的淡香。我不由自主地扭头一看,只见红一簇、黄一簇,白一丛、紫一丛的花儿你挨着我,我依着她,弯着腰,低着头,仿佛在夹道欢迎。它们沐浴春光,任微风拂面,舒展着如伞般绿油油的嫩叶,争着抢着展示自己最美丽、最迷人的一面。我陶醉在这片花海中,如一叶扁舟,飘荡着,欣赏着,品味着,真可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啊!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才走两步,眼前景色突变:一个翡翠般的水塘映入眼帘,水波圈圈荡开,像要和阳光拥抱在一起,反射出金子般的耀眼光芒。垂柳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绿绿的;碧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蓝蓝的;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白白的。仔细一看,水底更是一个鱼的天堂!(下面有点乱写,请别见怪)大的一群,小的一群,大的小的又一群;黑的一伙,白的一伙,黑的白的又一伙。它们在水里游呀游,跑呀跑,时而跳跳龙门,时而玩玩游戏,无忧无虑,真让人油然而生几分羡慕之情。没等我回过神来,淘气的小家伙跃出水面,“咚——”的一声,顿时水花四溅,似仙女散花。紧挨迷人水塘的,是一块翠毯般的稻田。田中稻苗麦麦,如新生的婴儿,好奇地张望着、探索着这草长莺飞的世界。当然,还少不了默默无闻的黄牛,汗流浃背的农民。他们为丰收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呀!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洪亮的生命之歌呀!再看看那山,身披绿袍,为家乡站岗,为家乡放哨,多么一个无私的巨人啊!……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一道秀丽的风景线?
如果我是画家,我要用我的五彩画笔描绘家乡;如果我是诗人,我要用我的白纸黑笔赞美家乡;如果我是歌唱家,我要用我的甜美歌声赞颂家乡!朋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来我家乡看看她的景色吧!
新蕾五年级:覃倩楹
我爱我家乡, 更爱家乡那美丽的大山
黎平县
吴俊毅
我的家乡在黎平县德凤镇蒲侗村,熟悉蒲侗的人都知道蒲侗又叫“山绿”。它之所以被称为“山绿”是因为它的山上是满山遍野的是杉树,杂树。一年四季,绿树成荫。
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的山,虽然没有象张家界那样,有高耸入云的石峰;没有象张家界那样,有危崖悬叠,群峰环耸,峭壁参天巨石;也没有黄山那么多的奇山怪石;没有象黄山那种莲花峰瑰丽,光明顶高旷,天都峰险峻;更没有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但他有和大自然相比美的各种形如人类、鸟类、动物等形状怪异的大山。这些山仍然气势磅礴
、雄伟、
壮观。看到这些山,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如:从大坳出来你将看到:有一座犹如一支猛虎下山的虎形山,老虎盘踞在山中,象似发出巨大的喉声。老虎正在带着它们的小孩在深山中寻找食物、威风凛凛。再到归冷你将看到:有象奔腾的野马的马形山,马形山的前面有马鞍山。
狂风吹来,万马奔腾,好象万马奔腾图,无不壮观。走到灯影你将看到有如美女抱娃娃的人形山。这妇女正在用她那香甜的乳汁在抚育她的婴儿。把自己的爱全部放在儿女身上。再到半满你将看到:有如一条盘踞山中的蛇一样的蛇形山。这条巨大的蟒蛇伸出大大的脑壳在观看四周,看看有没有其他动物侵犯她的领地。你沿着小渠往下走,你又会看到犹如美女洗头的美女山。美女把头放直于河中,飒双的头发随着河水漂流而下,她再用一支手从河中把水淘出来,洒在自己头上,然后用力搓他的头发,那美丽乌黑的头发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是仙女下凡。再下去一里左右,你又会看到:犹如狮子滚球的狮子山。一个巨大的狮子正在推动那巨大的球,球滚滚向前。另一个狮子则向空中一跳,去捉另一个球。那架式好玩极了。狮子生动活泼的玩乐的场面,叫人留恋忘返。回到到了寨中你会看到:一只好象是仙鹅下蛋的鹅形山。一个美丽的白色仙鹅,“赶够”“赶够”在向人们诉说它的惊喜:“我要下蛋啦,我要下蛋啦了,赶快来看哟”。多么亲切的场面,每个人都为她的惊喜而感动。走出寨子往西北方向走,你又看到有如双龙抢宝的龙形山。两条龙脉指向一个园园的大山,好象两个巨大的龙在闹元宵一般,热闹非凡。园园的山的旁边是一个大坝。又好象是龙宫。再上去你又会看到:犹如一只黄牛的巨大牛形山。牛在辛勤的耕耘着。那牛象象在向大地呼喊“妈妈,
我爱你。妈妈,
我爱你”。
在过去几里路,将到了姜太公山。地理书中有句诗:姜公钓鱼在河边,子孙福禄全。谁家祖宗在这里得穴位,后代儿孙有福气。。
蒲侗的山,山山脚,起伏不平;蒲侗的山,领领相接,修养生息。我们蒲侗的树就是这样的环境中生根,发牙,结果。
我的家乡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一坐坐山的环抱中
出生
、成长、、成熟
。一代传一代。是这一坐坐山孕育了我们山里人,我们才有狮子的性格和虎一般气质;是这一座座山培育了我们,我们山里的人们才有如牛马一样的精神。是这一座座山保护了我们,使我们很少受到天寒地冻,日晒雨淋
,和外部恶劣环境的干扰。每当我们爬上这一座座的山
,我门必须要有敢于攀登的勇气,和敢于胜利的决心。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辛勤劳动,向老虎一样,勇往直前;象马一样奔腾不息;象牛一样
战斗不止;象蛇一样能攻能守。我们山里人才有如虎一样强健的体魄
,有马一样的豪气,有牛一样的精神,有蛇一样的智慧。
我们的祖先遗骨就葬这里,是这一座座青龙护砂,北虎护卫,前有岸山,后有来龙,前有马鞍,后有文笔的风水宝地,孕育了山的灵气。蒲侗人借这山的灵气,有很多人通过刻苦努力,现在走出大山,正贡献于祖国的各行各业中。
我们在这里创造了山地文化。我们的侗族山歌就是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壮大的。蒲侗山歌如山一样的高亢、横厚;蒲侗山歌是这一带人最喜欢的侗歌之一。如果你在这里偶尔听到:犹如陕北民歌一样的雄壮、起伏连绵而且动听的山歌,那一定是这里的青年人,在表达他们对这一片片山地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他们在这一片片山林中所培育出来的爱情。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
美丽的大山。
我爱我的家乡,那里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一年四季分明,四周环绕着青山,这就是我的家乡大青山。虽然我的家乡比不上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比不上城市夜晚的霓虹灯,也比不上大街上的高楼大厦,但是我的家乡有朴实的人民,美丽的风景,独特的特产。在我心中,夏天的家乡最美!
早晨,太阳公公悄悄的露出半边脸,欣赏着云雾缭绕的宁静的村庄。忽然,一声“喔喔喔”的声音,打破了这寂静,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声犬吠;一缕缕轻烟从烟囱上慢慢飘出,人们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人们吃过早饭,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下田地工作,一天的忙碌开始了,雾也悄悄“退场”了。
中午,太阳当头照,人们面朝地。他们头上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若一颗颗洁白的珍珠。人们陆续从田地回家,路过小溪边,洗洗脸真精神。不久,村里到处都是饭香味,人们端着碗在树荫下边乘凉边吃饭,而且有说有笑。午饭后开始了午休。
下午,人们又开始了忙碌,有的人继续到田地工作,有的人去放牧……看!田地里的人,他们熟练地除杂草,浇水;放牧的人领着一大群羊,走到草地上,白色的羊群如同给大地绣上了一大朵洁白的莲花。夕阳西下,天空上的火烧云迅速“换姿”,一会儿是奔腾的骏马,一会儿是威武的雄狮……锅碗瓢盆的奏夜曲开始唱响了。
夜慢慢的静了,月亮代替了太阳,群星陪伴着月亮,给黑的发蓝的夜空增添一丝色彩,让夜空不寂寞。皎洁的月光照射着大地,村庄在山的四周,犹如摇篮里睡得正香的孩子。人们开始梦乡,在梦中,秋天的好收成让他们开怀大笑。
太阳公公又悄悄上来了,犬吠又开始了,炊烟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啊!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最美的!
我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