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给亲戚朋友拜年、收红包,春节就是这么的热闹!这个时候也少不了各地的风俗来增添新年的气氛,让春节过得更有味道。我们老家让河村有一个国内绝无仅有的习俗,那就是正月十一“迎花树”。活动起源于明朝,村民们将纸做好的花绑在树上让大家争抢,抢到花就是种吉利,预示来年有个好运。
每年过了正月初六,各家各户就开始采购彩色的花纸,绞尽脑汁设计各种花型,一空下来就着手做花。通常花都是由家中的女性完成,而男人们的任务是在初九这天上山挑选自己喜欢的树,砍来合适的大枝条,将做好的花装点在自家的“花树”上。
正月十一早上9点左右,只听大礼堂那边锣鼓震天,还有络绎不绝的鞭炮声,两树绑有超级大花和子孙球的花树被四五个大汉抬了出来,原来是“娘花树”出来接它的“子树”们了。各家都已准备好花树在路边等待着“娘花树”的经过,然后有序地加入到队伍中。随着“娘花树”在村中穿梭,队伍也越来越长,最终在水月庵寺的外面集合。等到所有的花树聚齐,从上往下看那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有月季花、玫瑰花、荷花、茶花……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美不胜收。这时一位道长左手拿着水盆,右手拿着柳叶枝不停地向每树花上洒水,口中念着各种祝福语。据说洒完水后花才具有灵性,给抢到它的人带来美好的祝愿。仪式结束后花树边上已经是人山人海,等待着吉时一到能抢到自己心仪的花。道长一声“吉时已到”,等待已久的人们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轰而上,没到两分钟所有花树被抢一空,只剩下了一根光秃秃的木棍子。最后村民们拿着木棍子放进寺庙并燃香向观音娘娘还愿,给整个迎花抢花的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这次我也混入了人群抢了两朵花,把我乐得不行,特别的有成就感。“迎花树”和抢花真是个有趣的习俗,给我的新年增添了不少快乐的味道。
下一篇:写春联
每年一放寒假,我和小牛都回外婆家过年。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乡下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除尘”。外婆给我和小牛头上包上毛巾,换上旧衣服。外婆把墙壁上的蜘蛛网等先撩干净,而我和小牛负责擦桌子、扫地。大家一起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以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尘”过后,新年的脚步便越来越近。村里每户人家开始打年糕、包粽子、杀猪、宰鸡剖鱼。小孩子穿梭在各家的厨房灶头间,相互打闹嬉戏。除夕在我们的翘首期盼中终于像个大姑娘一样姗姗来迟。一大早,爸爸先给大门换上新的春联,挂上新的大红灯笼。外婆从冰箱厨柜里拿出年前准备好的各种食材,开始烧年夜饭。外婆家有一个很大的土灶头,据说用这个灶头烧出来的饭菜会特别香。阿姨用稻草点火,爸爸妈妈负责摘菜洗菜。只见外婆先在大锅里注满水,烧开后,爸爸把剖好的土鸡、土鸭、大块的牛羊肉、猪舌头等一骨脑儿地投进沸水里,再洒上盐、老酒、八角、花椒等香料,开始慢慢地炖。阿姨先往灶头里塞进一些晒干的豆杆子,只听见豆杆燃烧发出“噼里拍啦”的声音,火苗一下从灶口窜出来,像舌头一样舔着锅沿,偶尔还会蹦出一颗大大的火星,把我和小牛吓得连连后退。外婆让阿姨往灶头里加一些粗点的干木头,让火可以持续燃烧,并从阁楼里找出两只竹编的小火炉。只见外婆将燃烧过的灰烬铺在小火炉的底部,中间用铁钳从灶头里夹出烧透的红木炭放上,上面再铺一层薄薄的灰烬,最后盖上铁栅盖,递给我和小牛取暖。阿姨从地窖里找了几个小地瓜让我们埋进去。不一会儿,我就闻到了地瓜烤熟的香味。大火整整炖了三四个小时,大锅里的肉冒着热气在“咕咕”地叫。香味透过厨房、飘过客厅,一直窜到院子里。外婆从锅里捞出一根猪尾巴填到我们嘴里,问我们好不好吃。我们俩鼓着腮帮子,一边抹着嘴角流出的油水,一边含糊着说“好吃、好吃”。我和小牛吃饱又跑到院子里去撒欢,而大人们则开始热起油锅炒菜。厨房里不时传来菜下锅时发出的“嗤嗤”声。伴着烟囱飘出的阵阵炊烟,外婆大喊一嗓子:“吃年夜饭喽——”...
春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因为它是那么的喜庆,它预示着过去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夜幕低垂,姥姥和妈妈正在包饺子,我突然灵光一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能不能包个糖心饺子?”因为每年都只包硬币,但是我却从没有吃到过。妈妈说:“当然可以啊!”我想:“怎么才能吃到糖心饺子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饺子上用指甲做了一个爱心的标志。饺子终于煮好了,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特殊的饺子,我如愿以偿的吃到了糖心饺子,开心极了!据说吃到糖心饺子,这一年的生活就会甜甜蜜蜜。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到楼下放烟花,爸爸用火机点燃烟花的引线,那绽放的烟花如仙女撒花般绚烂,时而像飞舞的彩蝶;时而像含苞欲放花朵。红的象征着喜庆、蓝的象征着智慧、绿的象征着生机、黄的象征着温暖、紫的象征着浪漫……五颜六色,叫人陶醉,使人迷恋。我和弟弟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哇,烟花太美了!放完烟花回到家,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观看春晚,随着一个个精彩节目的结束,我渐渐地有了困意,倒在沙发上进入了梦乡。这就是年的味道,它甜甜的,它让人铭记,甜在嘴里,记在心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因为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快过年了,妈妈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我问妈妈:“年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妈妈说:“走,我带你去看看。”说走就走,妈妈骑上车带着我就出发了。走出小区,一上马路,就堵车了。宽阔的江北大道,往常汽车行如流水,今天的车子却像蜗牛一样慢慢前行。公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水果,喇叭不停叫卖,人行道上挂满了等待售出的红对联,十分热闹。好不容易来到了大桥头,我一眼就看见大桥的转盘那里摆上了各种各样的吉祥猪和大大的灯笼,还有几个大字写着“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大桥的另一头上面装饰了一条大火龙,漂亮极了!终于来到城里面了,结果城里面和江北街道一样堵,妈妈把车子放下,带我走上天桥。我们站在天桥放眼一看,天哪,每条街道都堵车,不光车多,两旁的人行道上的人也是非常拥挤的。白天鹅广场上人山人海,那里也挂满了对联,地上放着红红灯笼和福字,还有一些卖玩具和衣服的商贩,也用大喇叭喊着。看了一会儿,我们下了天桥,走进商场,奇怪、商场的人也多,走到哪儿人都多。走累的我问妈妈:“妈妈,年的味道呢?”妈妈说:“你不是都看见了吗?”“在哪儿呀?我没看见。”“我们走路上看到的和天桥上看的呀!”“难道是被堵的车辆,拥挤人群?”妈妈笑着点点头说:“还有呢?”“哦,我知道了,年的味道是红红的对联和灯笼,还有那各种水果,和热闹的大街”。后来我们走进了超市,看到最多的还是人了。晚上,我们回家了,路边的小树上挂着各种彩灯,有蓝的,紫的,白的……漂亮极了!年的味道真是无处不在呀!...
今年春节,我们随爸爸回到了他的家乡——安徽。一到家,我就像风一样钻进房间,激动地环顾四周。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发黄的旧照片上。照片上一家五口人美滋滋地看着镜头,两个女孩羞涩地站在一个小男孩的两边,瘦小可爱的男孩手上握着一把玩具木枪。小男孩肯定是我爸爸,他小时候的梦想一定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保卫祖国的边疆。这不,我帅气、阳光的老爸正是一名空军退役军人。这张照片,我的爷爷奶奶始终保存着,放在房间最醒目的地方。年的味道就是根的怀想。在爸爸的老家,我吃得最香的就是爷爷做的蛋饺。爸爸告诉我:这蛋饺是他们童年的记忆,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平时吃不到,只有过年才有蛋饺吃。长大了出门在外,最思念的就是父亲做的黄澄澄的蛋饺。如果爸爸在姜堰也能吃到这样的蛋饺那该多好啊!我决定向爷爷学习做蛋饺。我们一家人围在炉子旁做起了蛋饺。爷爷用肥猪肉放在炉火上的汤勺里,我用筷子煸出猪油,爸爸将两勺搅拌均匀的鸭蛋液撒到汤勺里,我不停地上下移动勺子使蛋皮成形,妈妈放上爷爷精心调制的肉馅,我对折蛋皮并轻轻压平,一个宛如橘子瓣的蛋饺就完成啦。它精致诱人,香气扑鼻,我恨不得一口把它生吞了!年的味道就是那黄黄的蛋饺香。晚上,我们一起放了烟火,一朵朵缤纷的花在空中绽放,一家子相拥着载歌载舞。年的味道就是美美的团圆。...
年的味道是过年时的喜庆,是团圆时的记忆,是家人间的温存。年的味道是熟悉的,是温暖的。老房子的年味儿年的味道带着热闹与忙碌。从春运开始,年的味道就在回家的道路上为人们指引着方向。父母问候的电话期待着团聚,等待着儿女归来。回家团聚就是年味。所以,对我而言,姥姥的家——那一直等着我们回家的老房子就是一种年味儿。姥姥家的年味儿年味儿是团聚,更是大年三十晚上餐桌上熟悉的味道。也许有人会觉得年夜饭不过是一顿寻常的家常菜,味道也普普通通。我却认为这种味道叫作爱。家里的饭菜往往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情感,它有独特的浓厚的家的味道。年夜饭代表着团圆,而团圆就意味着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中国人餐桌上独有的味道与故事。每次回家过年,我都特别想念姥姥炸的茄盒儿。在我心中,这就是年的味道。吃饺子的年味儿大多数人在春节时会吃饺子。中国人之所以过年离不开饺子,是因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流传与继承。从我记事起,每年姥姥都会包小鱼形状的饺子。小时候,姥姥会手把手教我,并在我耳边轻声呢喃讲解包饺子的步骤,而我摆放着小鱼一样的饺子,发出咯咯的笑声。长大后,我学会了包小鱼饺子。而我也知道,每包一次饺子,我又长大了一岁,姥姥又年迈了一岁……大年初一的年味儿大年初一这一天,亲戚们会相互串门道声:“过年好!”年三十的值班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回不了家的人都赶了回来。就像我的小姨,她在医院工作,年三十还在值夜班,只有大年初一才能带着姨夫和表妹回来。那时姥姥家就更热闹了。大年初一,见证了多少人家的团聚……年的味道就是小家与大家的味道……中国年的味道,就是家乡温暖的味道……...
一道道晨曦划破天空;一个个灯笼挂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缕缕春风送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处处都是耀眼的大红色,空气中充满了欢乐和喜庆!披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只见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着,包装精美的货物在门口堆积如山,看得人眼花缭乱。街道干净而整洁,摒弃了腊月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外地归来的车辆,载着欢快的人们,后备箱里塞满大包、小包,家里的老人早已踮起脚尖期盼儿女回家团圆。拐进深长的巷道,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喜气十足的春联,每一幅对联都洋溢着吉祥的气息,一个个“福”字遁劲有力、金光灿灿。“吱嘎”,归来的车辆在门口停下,车上下来满面春风的儿女,门前侯着神采奕奕的爹娘,一栋栋房子里飘出欢声笑语,亲情在空气中奔流着。年味浓,最浓的是大年三十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特殊的大餐——年夜饭。我们家的年夜饭别有一番风味,鸡鸭鱼肉齐上阵,各色蔬菜也一应俱全,一家人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屋外的红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是那样的美丽动人!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家家户户都亮起了大红灯笼,美丽的灯火照耀着大地。干净透亮的茶几上,被一盘盘干果、水果、糖果占得满满当当。春晚开始了,家人一起涌到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过年了,让我们向过去的“年”拜别,向即将来的新年问好!在逝去的三百六十多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我们奋斗过,进取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的欢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无比美好的记忆。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眨眼,热热闹闹的春节又快来了,这也就是意味着,一年当中最要的一顿饭“年夜饭”要开始了。除夕的下午,再次看见奶奶忙碌的身影。大概一小时多过去了,厨房飘出一缕缕浓浓的烟来,我用鼻子一吸,有香喷喷的鸭,鸡的味道,有我最最爱吃的香茹的味道,还有许多不同的味道结合在一起,使我不禁感叹道:“啊!浓浓的香味真好闻!”“开饭啦!”奶奶大喊道。不一会儿,我们一家围在同一张桌子上,奶奶的菜也上齐了,我们正式开始今年的年夜饭了。我仔细观察,桌子上应有尽有,奶奶还给每一道菜起了好听的名字,“年年有余”等等。“今年又快结束了!终于又在一起吃饭了!”爸爸说道。“是啊!平时我们都各忙各的,很少在一起吃饭。”大伯不禁说道。爷爷也说话了:“对呀!好久没聚在一起了!今年的味道可真浓呀!”爷爷的话音刚落,我便开始发问了:“爷爷,你们经常说年的味道,那么什么叫年的味道呢?”爷爷说:“年的味道就是每年,家里面人都团圆了,团聚在一起。”“爷爷说的对,但每个人理解的年的味道都不一样,要不我们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理解年的味道吧!”妈妈提意道。伯母说:“年的味道就是我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爸爸说:“年的味道就是联春联,把家里装扮。”我边啃着奶奶做的鸡腿,边说:“你们说得都不对,要我来说,年的味道就是全家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谈笑风声。”家里的人都说好,这时,弟弟说:“不!年的味道就是一起吃奶奶做的饭。”说完全家都哈哈大笑,奶奶拼命挟菜给我们,说:“快点吃吧!今晚吃多一点,一年中,最丰胜的就是今晚的年夜饭了!”今晚,我吃了很多,肚皮都快涨爆了。对呀!年的味道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起吃着今年最后的,最重要的年夜饭,一起品味着幸福、平安的味道。...
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最期待的时候,对于我来说,不仅可以品尝年的味道,也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更好的是:还可以和妈妈一起做年夜饭。年三十前一晚,我已经兴奋的睡不着觉的,嘴里也期待明天的事情,唠叨起来,忽然就拉到出一句话:“千门万户日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王安石的《元日》的一句话。年三十那天早上,我来到阳台,风和日丽,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呢!客厅里红红火火的,电视旁也打了几盘大鸡,上面有红色的蝴蝶结。连大门上面也贴了个大大的福。到处都焕然一新,去年的狗变成了今年的猪,玻璃上面也有红红火火的春联。房间上也有“大吉大利”“出入平安”。这一刻,我闻到了年的味道!我一听到钟声响起,就兴奋地坐了起来——要贴春联了!我和爸爸早早就买好了尊严,我走出房门一看——去年已经贴好了。有点可惜,我太晚起床了。我们中午立马去了我的老家——调调!好怀念过年的味道!回到老家,红红火火的春联也贴好。下午的,我们已经在忙碌的身影——在书房中穿梭。马上,我也加入了这个忙碌的队伍中。我和妈妈、婆婆、奶奶在一起,我自己一个人做番茄炒蛋,奶奶做年糕,妈妈做清蒸鱼和青菜,婆婆做牛肉串和鸡,还有土豆丝和茄子,大麦粥。我现在木板上千番茄:在冰箱中拿出番茄,用刀轻轻地切成片,我小心翼翼地切,因为我怕切到手。厨房里一片切菜声响起,妈妈也开始炒青菜了。香香的味道,通过鼻子边飘过,真香!“一片耕耘,一片收获。”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我快速地打了两个鸡蛋后,一阵搅拌后,我放入番茄,倒入水,在锅里翻炒后,然后搅拌好的鸡蛋放进去,在一阵芳草后,番茄炒蛋就做好了。阵阵香味飘过来,我真想先吃一口呀!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吃年夜饭了,香香的味道飘进来,我一开始就“占领了,”两串羊肉串,这是,大家都站起来,开始互相干杯,我却坐在椅子上吃菜,因为菜让我吃到了小时候“年的味道。过一会儿,我也拿饮料进大家。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里,大家有吃有了,高高兴兴的。屋外还响着鞭炮的声音。这顿年夜饭,我们准备了一下午,能不高兴吗?这顿饭不但意义这年的味道,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饭后,我许了个愿: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顿年夜饭,是我们一下午的准备,我对过年的期盼,是团圆的美味,佳肴——年的味道!在这欢乐声,度过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