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从未想过两株植物能让我如此震撼。
从未想过两株植物能让我找到人生答案。
一株是花,一株是树。它们是一个多月前搬到阳台上来的。
虽说是花,但盆中却只有些稀稀拉拉的小草,一两根细细的茎撑着半垂的小白花,显得和歪倒的小草一样落魄,怎么看都像是一盆被遗弃的野花。那颗树虽还算有点样子,但也好不到哪去:主干不知为何扭曲得不成样子,上半截与下半截几乎垂直,非但没有半分仙风道骨之意,倒像是个龙钟的老妪。树皮上的纹路也歪七扭八,颇不讨人喜欢。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明艳的鲜花尚且无人驻足观赏,更别提这两盆灰头土脸的植物了。它们早已淡出我的记忆。我从未奢望这两盆植物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真的,它们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到甚至去阳台上收晾衣物,观赏风景也未曾扫过它们一眼。直到那一天我走出阳台,一下子被震撼到了。
它们开花了,几乎将我淹没在彩色的海洋中。
本来杂乱的小草变得嫩绿而有力,在茂盛的草丛中陡然竖起许多花茎。每一根茎上都高高顶着小小花朵,或是紫色,或是黄色,但每一朵都开得烂漫而热情,几十朵小花拥着挤着撞到我眼前,一时竟晃花了我的眼。微风拂过,花儿也跟着摇摆,淡淡的花香阵阵袭来,如JamesLust轻快明亮的乐曲,连不时的鸟鸣都因而欢快了起来。而旁边的树,则有些深沉,曲折的枝干上点缀着几朵小花,花间还穿插着几片绿叶,显出几分诗情画意。叶是苍绿,花是深红,它虽没有另一盆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却有种深入人心的平和与优雅。
我看着这两盆植物,心中莫名有些感动。落魄与苍老不过是潇洒和深沉的外衣,心中的信念是时间磨灭不了的,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更显出一种坚韧和崇高的美。人生难免遭受挫折,但只要像这两盆植物一样不放弃,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充实自我,就一定能够在沉默中爆发,而非灭亡。我想,这就是最好的人生答案吧。
我转身离去,带着一抹不易觉察的微笑。
下一篇:热闹行通济
“为什么会这样?”爱丽丝大叫,“我觉得我们一直都呆在这棵树底下没动!”“废话,理应如此。”红桃皇后傲慢地回答。读《爱丽丝漫游仙境》时,看见了注释上的一个词条:红桃皇后定律。我顺着这个词条,摸到了上面的两段话。很疑惑,心中的好奇与不解也在不住地翻涌。什么是红桃皇后定律,它的答案又是什么?刚想上网搜,却又立马放弃了——既然我有时间,何不自己去寻找答案呢?说干就干。我盯了会词条上写的:生物学概念。便熟练地摸到了书房,抽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翻到目录,寻找着可能带给我答案的信息。变异、竞争、选择、本能……这些词汇像是风暴般地席卷了我的大脑,思维也逐渐混乱起来。指尖飞快地在字里行间掠过,目光也在飞快地搜寻。但却一无所获。一张张精美的插图,一页页密密的文字,更是让我开始怀疑:我是否能自己找到答案?答案是否也可以在这本书上找到?我看着《物种起源》墨绿色的扉页,心中升起了上网搜的念头。一转头,目光无意间扫见了《爱丽丝漫游仙境》,望着那一本薄薄的小书,我最终还是选择自己去寻找答案。翻到爱丽丝与红桃皇后的对话,从本质上去寻找答案。突然看见下面几行字:“‘现在,这里,你好好听着!’红桃皇后反驳道,‘以你现在的速度你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奔跑,原地……结合生物学……我的思绪飞速运转着,使劲思考着到这底意味着什么。答案似乎近在咫尺,可我就是无法捅破那层纸。我想,这一定和一个专业的生物学词汇有关。我使劲翻了翻《物种起源》,书页被我折腾的哗哗直响。目光突然定住了。最后的封皮上,就这么写着几个大字:遗传·变异·生物进化。遗传、变异、还是进化?是了,是进化。奔跑——快速进化,原地——无法快速进化,那么就是淘汰……我弯起了嘴角,我知道,我已经找到了我要的答案。合上两书时,突然看见了两书的写作时间:《爱丽丝》写于1871年,而《物种》则写于1859年,也就是说,达尔文比卡罗尔早写了12年,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傻,《物种》当然不会记录红后定律呀。得到了自己的答案之后,总会想知道标准答案的,我抱着求证的心思,上网搜了“红桃皇后定律”。手指缓缓在屏幕上滑动,“红后定律”最本质的特点也展现在了我眼前:你必须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否则就会掉队,落后的个人就会被淘汰、消亡、灭绝。思绪渐渐扩散。“我们都在奔跑”——我们都在努力。“以保持在原地”——你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否则就会掉队”——被众人拉开距离。“落后的个人就会被淘汰、消亡、灭绝”——最终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以不停留在原地。所以我必须以双倍的速度奔跑,以不被拉开距离。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答案。...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又是一天即将逝去,残阳将天边云幕渲染成金黄,随着春风或多或少地晕散开去,一列鸟儿似戎装士兵,掠过天空消失在梦的尽头。自九年级以来,我很少这样动情地看一次日落,是的,学业的压力很大,总是让人无法喘息,我很累,但我并不迷茫,因为早在几年之前,我对学习就已有了答案……“陈诺!”老师浓厚的声音陡地吃了我一惊,我怯生生地站起来,迎着冷眼和嘲笑,我知道肯定是因为我成绩不出众,又爱打闹,给班级带来很坏的影响。批评与数落如雨点一般劈脸摔来,我的面颊“唰”地一下就红了,手也不禁颤抖了起来,泪珠在眼中打转,模糊了视线……明明已经到了家门口,我的脚步却不自然地停滞了,犹豫了好久才跨进家门,果然又是长达半个钟头的叨叨批评“学习这么差,你整天脑子里在想什么!”“不要为我们而学,是你自己要学才对……”之类的话语久久地充斥着我的耳畔,我再也忍不住了,滚烫的泪水顺着眼眶,充盈,溢出,流进我支离破碎的心里……。乌云凝聚成黝黑的天幕,暴雨刀子般刮下,连日的阴雨让人心情很是烦躁。“唉,话说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无眠的痛苦与寂静的暗夜往往会碰出思想的火花,这是内心悲观的我第一次向自己问出了这个问题。是为自己的将来?现在学习好将来就一定能混得好吗?为了充实自我?难道学习好的人修为就一定高吗?学习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回答我的只有这漫漫雨夜……下课铃声准时敲响了,这对于其他同学来说简直就像小提琴声一样悦耳,虽然雨一直没有停,大部分的同学还是争相奔出教室,只有我迷茫地坐在位子上,本想写会作业,但却始终不愿握笔,仿佛内心有一种折磨得我心力交瘁的声音质问我:得不到学习的答案,为作业忙碌又有何意义?突然,一声羞涩的女声传到我耳中:“陈诺,我有一道题不会,你能教我一下吗?我知道你数学最好了。”我从幻想中苏醒过来,望着她手里的那道题目上,我突然有了精神,我最擅长的就是数学,我开始跟她讲解起这道题目来。我讲得头头是道直至她全部理解。等到我把题目讲完,我看见她眼里流露出了欣喜与佩服,灿烂地说了句“谢谢”,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外面的雨声淅淅沥沥似乎小了很多,但却不再让人烦躁,反而变动有点动听。望着她富有感染力的笑容,我陡然一亮,不觉打了一个响指,脸上又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学习的答案:也许学习的意义不单只是为充实自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帮助他人、贡献社会,这就是学习的答案。雨过天晴,一捧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我抬起头来,拿起笔,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我的爷爷,是一个怪人。他不喜欢城市中舒适的生活,却喜欢与土地打交道。为什么?长年我的心中都追求着答案。爷爷有一头灰白的短发,黑黝黝的脸上由于长年风吹日晒而出现的老年斑,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好似一片片湖泊,长年劳作使他手上布满了老茧,背也驼了许多。爷爷不吸烟、不打麻将,只爱喝几口小酒,按理说,他应该会喜欢城市里清闲的生活。后来,由于长期的劳作和饮食不规律,出现了高血压等一系列的病。姑妈趁机将他接到上海,一来是为了治病,二来是让爷爷放松放松,不要太劳累。爷爷第一次到大城市,忽然有些不知所措,入云的摩天大楼,交错的高速公路,不息的人群车流,让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姑妈将他领到家中,看着精致的家具,干净的地面,又是一阵迷糊。从医院看完病回来,坐在沙发上发呆发了半天,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想看电视吧,表弟要做作业;想看报纸吧,眼睛早就花了;想帮忙干家务吧,地面干净得都能反光;更不用说出去溜达了,天那么热,外面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爷爷只能在那小小的“监狱”中“面壁思过”。结果,还不到一个星期,爷爷就匆匆带着药回到了乡下,以后再让他去城里,他却再也不去了。我曾经好奇的问爷爷:“城里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喜欢城里?”也许是姑妈在旁边,爷爷什么也没说,但目光中明显透出一丝厌倦。直到从上海回来,我惊讶的发现先回来的爷爷眼中的厌倦早已消失,代替它的是一丝欣悦。屋前屋后的两块菜园被打理的井井有条。爷爷站在门口,跟路过的村民开心的交谈着,望着爷爷,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仅仅是农村自由,而是因为爷爷的根就在这儿,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哪儿,他永远是属于土地的。我低下头,看着脚下的土地,他们如此平易近人,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月华似练,执一本旧书,沿着历史的扉页,穿越时空,去寻找古仁人心中的答案……江边,月黑风高,寒风掀起绿长衫,猎猎作响。“来吧,给个痛快!”寒舍,绵绵细雨,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今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海滩,火光冲天,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围观的中国人无不拍手称快。“关云长,你当真想好了?不降我吴国?”“我此生最信奉的是‘忠义’二字,头可断,血可流,让我投降?笑话!”你的话掷地有声,语气是那么坚决。“既然如此,就别怪吕某不惜才。”你被绑上刑台。抬眼望去,对岸就是荆州。“大哥,对不起!二弟大意失了荆州,大错已经铸成,再不能为兴复汉室出力了,真是罪不可恕啊!我无言面对您和三弟了!罢了,罢了!”你想起了当初在桃花树下的誓言——兴复汉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十里桃林,是你们友谊的见证。为了誓言,你不惜辜负曹操,上演“千里走单骑”的佳话;为了誓言,你四处奔波,只为给兄弟打下一片江山,实现兴复汉室的夙愿;为了誓言,你誓死不降,刀起刀落,一代英雄就这样陨落……躺在床榻之上,你为“安史之乱”忧愁着。天下狼烟四起,黎明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看清了局势。如今的你,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气风发的青年,也不再是那个“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做诗狂人。你厌倦了,厌倦了流离失所的艰辛,厌倦了官场的黑暗污浊,厌倦了阿谀奉承的龌龊……你知道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想拯救他们,却是有心无力。你四处奔走,为民呼号,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古佳句,可却无人听你诉说。多年的悲愤在今日这个饥寒交迫的雨夜全部喷薄而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尽管黑夜孤寂,白昼如焚,你却一直坚持着……一车又一车的鸦片倒入池中,你满心欢喜,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英国人肆意售卖鸦片,毒害我大清子民,致使民众整日萎靡不振,多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军队再也不是人们的保护神,战斗力每况愈下;财政、国库年年亏空,朝廷上下一片萎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你主动上书光绪帝,请求销毁鸦片,以正国威。你知道,只要国家有难,一定得有人身先士卒,为国捐躯,你已然做好了准备……偶然间,风吹过,答案跃上心头。我明白了,关羽的答案是桃源生死结义的誓言,是忠义之心;杜甫的答案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国忧民之心;林则徐的答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是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合上书,我知道了我的答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拼尽全力,无畏前行。...
终此一生,也许我们只是想要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答案。——题记四岁时偶然走进一间琴行,那是我第一次对一件事物产生莫大的兴趣。从此,便踏上了那条漫漫学琴路。当最初的好奇心与耐心消失殆尽后,我才意识到,这根本就是一条枯燥、无聊而又乏味的路。没有尽头,没有方向。我开始迷惘,甚至忘记了那颗最初同自己约定好,要坚守的初心。在十级证书收入囊总后,我也因为考前备战的两个月,而彻底失去了兴趣。从那以后,我不曾再打开过琴盖。直到那天,姥爷生病了:“我想听你弹琴了,小时候你弹琴,我做饭的时候可享受呢。”我无奈,却又不想姥爷难过,只好笑了笑:“好。”我走到琴前,双手抚上那黑漆漆的琴盖,刹那间,仿佛有一股电流从身体中划过,略微颤抖的手放到了黑白交织的琴键上。我慢慢坐下,弹起了我最爱的那首曲子。一边弹着,脑中如放映电影一般,回忆起了诸多往事。为它,我挥洒了多少汗水、泪水;为它,我放弃了多少闲暇放松的时光;为它,我付出了多少心血与艰辛……一曲终了,我终于找到了那份在心底里探求良久的答案。也许儿时,仅仅是因为一场缘分,一次兴趣。但随着时间的缓缓流淌,我自己都不曾注意到,它在我心中竟已占据了这么重要的位置。钢琴对于我而言,不再是一件乐器,一项爱好或者特长,而是一种对初心的坚守,一份答案。明了那份答案后,我便如同老友一般同它交谈,向它倾诉我的烦恼,分享我的快乐……我是万千人中幸运的一个,在青春年少时,找到了那属于自己的答案,还懂得它的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余生,我会好好珍惜,定不再负它。...
人生如一份需要作答的试卷,试卷的答案,需要自己去书写,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因每个人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都有不同的态度,因每个人在人生中付出和努力都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答案。纵观古今,无论是伟人,还是文人墨客,都有不同的人生答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是臧克家对鲁迅的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鲁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和对人民无限的热爱,这就是他一生的革命追求,而鞠躬尽瘁就是鲁迅人生的答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诗仙李白的诗句,李白早年聪慧,15岁时已有诗赋多首,但他仕途不尽人意,经安史之乱的李白与家人逃难,在这充满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李白依然吟诗作赋,在广阔的山水之中,以博大的胸怀,吟颂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就是李白的人生答案。“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花木兰的信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花木兰的勇敢无畏,木兰身披战袍,演绎着感古动今的千古绝唱,“孝勇”二字就是花木兰人生的答案。不同的历史人物做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这源于他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走过历史云烟,领略他们的人生答案,回首现实,我们要为自己寻找人生答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如何在困难和挫折中前行;如何努力进取,都是我们有志少年要深入思考的主题,让我们追,让我们飞,让我们奋勇拼搏,用五彩画笔书写出自己的人生答案。...
暴风雨过后的彩虹,也无法弥补我心灵的创伤,而往往出其不意的答案总是令人惊喜。考试失落而被骂的我不知去向,彷徨在四周。空气中的风停了,午后的暴雨是不能缺席了。乌云骤变,风云莫测,不知去向。我却独自在角落落寞地哭泣。雨来了,雨狠狠地砸下来了,没有丝毫的同情心,伴随着泪一同洒向远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只好一人在角落里听风看雨,这样才能安抚我的心灵。哗啦,哗啦,哗啦啦;清风伴随着细雨,雨声伴随着心声,就这样,我沉浸在了大自然的乐曲中。小草钻缝而出,顽强的生命力令我惊奇。暴风雨中,有一颗夹缝而生的草顽强地反抗着,不被风和暴雨折弯腰,它努力地挺直那细小的腰,反反复复,虽然力量微不足道,但足以撑过这场浩劫。雨后的小草显得格外清晰,水滴停留在尖端,一滴滴地滑下,绿油油的草变得绿中带鲜。小草挺过来了,就此从困难中生存下来了,它又一次凭借它那顽强的身躯熬过了狂风暴雨。正想凑钱去看一看,此时下一场灾难又来了,是下一场雨紧跟前后而至。小草快要挺不住了,我的好奇心顿时又少了许分。风雨无情地摧残着小草,不给它一丝生存的机会。它挺直了腰板,却又被巨大的雨滴打弯;它迎风飘荡,却又被大雨打得不知去向;它想倒下,却又没能拥有那个勇气。我想它肯定很无奈,肯定要放弃了吧。我想要的答案还是没能找到。令人意外的是,它没有因为困难而迷失勇气和信心,它再次战胜了困难站起来了,它再次站了起来!经历过两次暴风雨的洗礼,却还坚强依旧;而我又有何种理由不站起来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不畏困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做最好的自己,就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答案藏在各个角落,需要我们耐心去发掘。...
生活里总有些人想得到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其实有的时候,答案的本质只要你给出你的想法即可。就像是一场数学考试,遇到了一道大题,作答完后,又不停在想会不会哪里错了,会不会有另一种解法。其实对于数学来说,解法有很多种,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罢了,可答案总是唯一的。如我们一般,想到很多种方法却不敢尝试去用,追寻完美的答案却无法做到,患得患失,最后,就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不及写完,又空了好几道题,反之,若在一开始我们就把这些问题看淡些,不去追寻更完美的过程,抱着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即可的心态,考试中可能就变的很轻松,时间也会很充裕,当写完会的,到那时再回头看,若是实在不会就根据自己的直觉给出答案,不必太过于计较,不然便会失去时间,失去更多的分数,我们总是把自己不会题费尽心思想半天还得不出答案,把反面会写的题的时间也用掉了。其实我们可以把再答案看淡一点,但还是得给出一个答案,不管对与不对,给了就就有可能回答正确,而且也不要让人一看或一听就知道你在糊他,如果是你,那你心里会怎么想?反正我是觉得和这个人说话肯定不是很愉快,所以这样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所以一定不要去糊弄别人。有些答案听起来很好笑,但也是人们通过了思考才得出的,比如在很久以前,总有人常问别人我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会回答道:是上帝,因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然而在这个科学的时代听上去是很好笑的,但应该是因为那时的人们科技水平很低,又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等,于是就讲出了“造世主”的存在,虽然很荒唐,但也是人们经过思考所得出的答案。这没有什么值得去嘲讽的,至少他们思考了,给出了答案。在那时的科学家也大胆地给出了答案,在那个年代能有如此勇气给出这种答案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他们成功了。比如像在如今的世界上已经认同了自然选择学说,又比如像现在的教会也肯定了进化论,即使被以前的人们否定,但现在的我们所学习的就是他们当年给出的被当时社会所否定的学说。所以,我们不仅要思考,更要有勇气给出答案,即使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如果是因为你的慵懒,你不给出你的答案,那么正确的可能性只能为0%,而你永远都只可能失败。但一旦你给出了,就证明你思考过了,勇敢的给出了这么个答案,就算正确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可它还是大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