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剑响,花落。杯中有酒,酒中有诗,诗中有心,心中有情。
我知道,那是你,太白。
从小便爱在书中寻你,那个月影下浪漫不羁、桀骜不驯的游侠,从小便佩服你爆发出的生命的张力。你的诗,总能对我的心情作一个完美的诠释。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只觉天地因它黯然失色,我心雀跃。十级优秀。黑色的字迹宛如一枚枚勋章,骄傲地挂着,给予那些猜疑与嘲笑最强有力的一击。之前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在为今天的胜利挥舞旗帜。曾被老师一遍遍训斥,曾被父母说成无可救药,曾因同级的曲子自惭形秽,可那又如何?如今,我用成绩证明,用行动宣告自己的能力,这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看着证书,回想之前一个人闷头练习的情景,我终于自豪地说出了那句想说无数次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当六年的嬉笑打闹定格成毕业照,当毕业照变成回忆,当我们终于站在分叉的路口,只留下孤独、失望和不舍,心中埋怨上天打开了那扇名为成长的大门,埋怨世事的残忍。我讨厌离别,不愿伤感,但那只是欺骗自己的措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每一次离别便是书中的一个逗号。逗号前的故事,有你的陪伴,逗号之后,情节仍将继续。或许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过客,但依旧只有自己才是归人。既然不能再陪你前行,既然我们不得不分离,至少,请记得,你的故事我曾倾力出演,往后珍重,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那年入秋,凉风乍起,我自认无碍,便没穿外套。坐在教室里,冷冷的风灌进衣服,钻入骨里,牙齿咯咯打颤,我瑟缩着。回想家中的温暖,便生出立即回家的念头。终于放学,回到家,妈妈竟已泡好板蓝根,热气还弥漫着,丝丝缕缕。拿起,温度正好,苦中带甜。桌上的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妈妈定是算好了时间泡的,她知道我没穿外套,生怕我会感冒。回想教室里的瑟瑟发抖,我暗自庆幸,可转念一想,那些跟随父母远离家乡、外出漂泊、无人悉心照顾的孩子呢?他们在这初秋,莫不是也在吟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太白,我记得你曾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那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傲气凛然!老天与你作对,贬官旅途你未曾消沉、颓落,在磨难中,你绽放出独一无二的风采。
你是天才酒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你是天才诗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你是天才剑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在我孤独时,一览你的诗句,胸中苦闷便消殆无踪;在我失利时,念起你传奇愤懑的一生,便能重拾信心,英勇迎战。太白,你是我在书中的亲属,如若可以,我愿一点点传承,倾尽此生,也是无悔。
下一篇:我的一家
当一切喧闹静寂,当一切灯光熄灭,夜,已经深了。可我却开始不安,开始迷茫,开始彷徨。初二以来,几乎是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每天是忙碌的生活,一节节课,一位位老师,目不暇接。刚刚上完了这节课,转眼间又要去上另一节课,上完课回到家,还有成堆的作业,我早已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过着日复一日的灰色生活。夜晚,我在不断思考,你究竟是否愿意过着一天天灰色的生活,生活为何如此般枯燥而无味。而此时,我遇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遇到了海伦凯勒,她犹如我的长辈,为我解答疑惑,讲述生命之美,传递生活之美。当我真正走近她的生活时,我才发现如果现在忙碌的生活是灰色的,那么海伦凯勒的童年应该是暗淡无光。她自幼失去了视力和听力,过着比常人更加黑暗的生活,因为她永远都无法看到阳光,我甚至很难想象她是怎样的悲伤,怎样的痛苦,过着怎样黑暗的生活。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所以放弃自己的生活,而是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更加努力的拼搏,来弥补自己。隐约间她的精神不断牵引着我。当别人走过一片树林时,或许并不觉得稀奇,可当她走过树林时,她可以感受到树林中每一个生命的勃勃生机,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她可以做到和大多数常人一样正常生活,而这背后,都源于她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你还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灰色的吗?我不禁自己质问自己。上课,作业,考试。这一切在她的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同样面对着生活,我在灰色中选择抱怨生活,她却能用自己的心灵追寻生活的光明。海伦凯勒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我灰色的生活渲染得五颜六色,我也不再觉得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对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她是我的精神导师与亲人,指引着我迈过人生中的每一道台阶。...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古诗词,漫步在古城朱雀的小桥,仿佛看见了太白唱醉的明月,跟随在易安的身旁,却又感受着一个女子的家国情怀,这时,我便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在古诗词书中,我先找到了他,一位风度翩翩的诗仙——太白。在人生不称意时,他没有萎靡不振,而是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在朝为官不受重用时,毅然辞官写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千古名句;辞官后的生活是安然闲适的,他虽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可他更多的是把这种孤独寂寞,化解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壮阔美,磅礴的气势让人心振奋。每当这时,我都在想,李白是诗仙,人生经历那么多坎坷,依然达观,到底是什么左右他的这种心态呢?我想应该是他心中的那份不畏权贵,肆意潇洒的姿态吧,这种姿态在我看来,不正是不被外在生活所扰乱的那一份从容不迫与随心所欲吗?在书中,我也找到了她,如花似玉的年纪,泛舟莲花池,“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份少女情怀,历经千年,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一场暮春小雨过后,她试问侍女园中海棠是何景象?侍女漫不经心答道:“海棠依旧”,而她却纠正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伤春,但喜悦之情却跃然纸上。天下之大,她少一知己,后嫁于赵明诚,安稳数十载。丈夫出征,她独自一人守着简陋的小屋,抬头望天空,“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昔日和自己赌书泼茶的丈夫离世时,她悲痛欲绝,不思茶饭,从此“人比黄花瘦”;可当国家遭受侵犯时,她又恨不得变成男儿身,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表明自己的报国决心。这一份坦然与爱国情,不正是当今时代,人们所丢失的那份初心吗?李太白和李易安就是我在书中找的最亲的人,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了过不去的坎,他们就会在我耳边轻轻说道,人生不易,坚强一点,达观一些,就过去了。这时,我感觉这两位亲属是那么得可亲。在书中找亲属,我找到了一处宁静,一份达观,一种豪情!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些人抛下了人性中极为重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灵魂无处安放。真希望人人都能捧起一本书,细细品味书中的人生百态,在书中找一个给自己宽心的亲属,帮我们把曾经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的,让灵魂有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