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夏日,骄阳似火,酷暑炎炎的早晨,我正泡在空调房里睡懒觉,这时,妈妈突然告诉我说:“今天要回老家去。”“这么热,还回去?”望着窗外火辣辣的太阳,我打起了“退堂鼓”,同时脑海里浮现出爷爷奶奶那慈祥又渴望我们回去的眼神时,顿时我毫不犹豫地背起包,顶着烈日回家了。
中午时分来到村里,走过熟悉的小路,隔着门远远地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我们迫不及待地敲响了家门,迎来一阵爷爷亲切的呼唤“小囡,小囡,我们小囡来了。”进门就看见奶奶不辞辛劳地在厨房忙乎,一会时间一桌丰盛的午餐就上桌了。有奶奶自己养的土鸡,爷爷自己抓的胖头鱼,还有自家院子里新鲜采摘的素菜,我们围坐在一起吃饭。这时我发现爷爷奶奶自己都不吃,却一直往我们碗里夹菜,夹肉。脸上还依然笑眯眯地看我们吃。瞬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忍不住夹起一块鸡肉,塞到爷爷嘴里,爷爷吃得特别开心,说“小囡长大了”。尽管高温天,农村还停电,我们吃得满头大汗,却依然透着幸福的笑容。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场面可真温馨!
饭后,我好奇地问:“妈妈我们到底有几个家呀!哪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妈妈说:"当然是老家了,因为只有我们在回老家的时候我们会说回家,我们到其它几个家,都叫去杭州,去进化,去那里,是用去这个字,家是我们要回来的地方。"妈妈的一番言论我仿佛明白了家的含义,家就是全部家人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家就是不管我们走的多远都要回来的地方。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谈笑风生中我们又到去杭州的时间,临出门时,奶奶塞给我200元零花钱。我知道我的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丰厚的收入,但是他们有最无私的爱,我是最幸福的孙女,因为他们一直把我当成宝。他们的钱来得太不容易,我趁奶奶不注意把钱放到了奶奶的枕头底下。
当奶奶将我们大包小包的送上车后,车子缓缓驶动了,奶奶的身影也渐渐远去,但她一直站在原地,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的车子。这时我脑海里闪出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下一篇:团结的蚂蚁
听妈妈一阵唠叨,我若有所思,仿佛明白了爸妈的意思。最近几年,一有时间,爸妈就带我回乡下看望外公、外婆。去的次数多了,我便有些不情愿了。终于有一次,我嘟嘟囔囔地抱怨起来。妈妈见状,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每次回家,外爷都会站在路口吗?你外爷知道我们要回去,他就早早地站在外面等着我们;如果我们不回来,他也会在路口张望着,期盼着我们回来。就父母而言,孩子再大,都是他们的牵挂。”这一次,我加快了脚步,和爸妈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像往常一样,刚拐过房前的弯儿,我就听见了外爷的声音:“回来啦!”我兴奋地答道:“外爷外婆,我们回来了!”外婆闻声,也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满脸的笑容如绽开的菊花。此时,我的内心温暖而甜蜜,外爷的那声“回来了啦!”外婆的笑脸,让我觉得幸福。在外爷外婆眼里,我的爸妈是永远没长大的孩子,而在爸妈眼里,我也是永远没长大的孩子。...
他们曾经年轻过。清晨,他们伴着童年的笑声挎着小木盆哼着儿歌穿过玉米地到河边洗衣服,亦或是挥着小木棒到山上放羊。黄昏,他们在村口的空地上和小巷里跳格子玩游戏。他们曾经年轻过。在看似单薄的教室里,他们大声的朗读着自己喜欢的文章;在草稿纸上,他们一遍遍的验算着那道数学题;他们也会为了记那些历史知识而紧锁眉头。他们曾经年轻过。他们也有因为受到一封情书而脸颊绯红的瞬间,也有第一次牵手而心跳加速的体验。是的,他们曾经年轻过,他们也拥有单纯的童年,拥有那如歌的青春,拥有那永不凋谢的梦想。也许现在你依然认为他们还年轻着。因为从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你的避风港。小时候总是大手牵小手的把你送到幼儿园门口;当放学铃声响起的时候,你在人群中最渴望看到的就是爸爸那张憨厚的笑脸了。那时候,常满怀炫耀的对调皮的小朋友说:“你再敢欺负我,我就找我爸爸来”那时候,常躺在妈妈的怀里,指着膝盖摔伤的地方眼泪汪汪的告诉妈妈:“疼”,似乎妈妈温存的眼神就是最好的止疼药。那时候,感觉爸爸妈妈拥有无限的力量,他们做的饭菜比唐僧肉还好吃,他们的呵护比孙悟空在身边还踏实。第一次离家,爸妈在车站目送的眼神好像在说:“孩子,你尽情的飞吧,但是要记着无论你遭遇了什么,爸妈都会拧亮了家里的灯在等你”。在学校的日子,有朋友的朝夕相处,渐渐淡薄了对家的牵挂,于是打回去的电话少了,问询也少了,不是刻意的却自然的忽略了他们那与日俱增的思念。又是新的一年的来临,在归乡与留校之间我选择了前者,我清晰的明白回家也是百无聊赖的庸闲,但是我害怕,害怕在除夕夜在万家灯火的时刻,而我的家里却只有已不再年轻的爸爸妈妈独自看着电视心里却牵挂着另一个画面。我害怕他们眼底的泪光,我害怕他们凄凉的孤独,我害怕他们变老。我时常会感动于电视里的那个情景:一位老人,等在电话旁,欣喜的接着电话又无奈的放下,因为电话里的内容都是孩子们因为有事而不能回家的消息。老人的心和她准备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一起凉了,“忙,都忙。”老人低声的说,“忙点好……”老人又笑了,但这笑包涵了什么恐怕只有老人自己最明白了。就像那首歌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但求平平安安图个团团圆圆”一首俗气又不俗的歌,一首老气又永不老的歌。朋友,我相信你对友谊的真诚,对爱情的坚贞,但我们往往却把世上最纯最真的爱遗忘在了最容易忽略的角落。朋友,不要以为你的父母还年轻,他们也需要你去聆听他们的唠叨,他们也需要你的赞美,他们也需要你的搀扶。朋友,你尽情的飞吧,但要记着常回家看看,因为无论何时你的爸爸妈妈都拧亮了家里的灯在等你。河南濮阳濮阳县郎中二中初三:陈克飞...
古人说的好:真是林子的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为什么这么说了呢?就因为一件稀奇古怪的事发生在我身边。你们听我慢慢道来。这天,蜂窝煤厂对面的一栋房子中来了个陌生人身材矮小穿的衣服也不这么样。鬼鬼祟祟的在观望什么,忽然他眼前一亮像是有什么大阴谋,他跟着一个老太太上了楼。啊!难道,难道,【我相信读者跟我的想法一样】他要抢劫。过了好久,那个年轻人搀扶老人下了楼。哦原来不是抢劫。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但大阴谋就是大阴谋,好戏还在后面。过了一天,那个年轻人向老人说:“我是乡镇里的党委书记,这一年那些人送给我好多土豆,大概千把斤,回头我给你送一口袋来。”老人笑眯眯地望着年轻人,因为老人的儿子长年累月在外面工作,身边没有亲人,自己很孤独想找人聊天都没有,虽然与自己面对的人素不相识但自己也很高兴。这个年轻人又在老人家住了一晚,第三天这个心怀不轨的人开始实施大阴谋,他对老人说:“我要去见一个朋友,顺便请他吃顿饭,可我出门仓促身上没带多少钱,我想向您借三百元钱,我一定双倍还给您。”老人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他…晚上他又回来了直接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这个年轻人有对老人说:“大妈我今天要去看我一个受伤的朋友,这空手去好像不好意思,得买点东西,可我哎!”老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要多少!”他迫不及待地说:“两百。”老人又给了他两百。他拿着钱飞快地跑出了门…可到了晚上老人也不见他再回来!老人带着恐慌的去睡觉,第二天老人把这事向邻居说了,邻居说老人受了骗,老人这才傻了眼………………………………………………在这你我要向这时没陪在自己母亲身边的呼吁:钱多的是,可母亲只有一个,多会家陪陪自己的父母吧!!!!...
外婆不在了,发现,自己好久没有给人讲故事了,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和他人分享自己看到的新闻了。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大声地叫一个人了!外婆,不在了!妈妈,只剩下这么的一个家,由她构造的家。爸爸还有爷爷和奶奶。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感慨,是一个朋友,在班上的一个朋友,偶然间,她跟我说,她家在某个城市买了楼房,自己听后一怔,那不就是也有爸爸在那边的楼房的地方吗?后来得知,我们之间两个地方距离貌似也不是很远,因此,她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去上面然后出去逛逛。我很直接地说,我很少上去的。问他们是什么时候会上去。她说,每个星期,只要天气好的话就会上去。也是吧,有车任性,难道不是吗!很少去看爷爷奶奶的,包括爸爸,除了某些节日,某些要祭奠的日子,才会过去。后来,渐渐地,那些节日,我们也不去了,即便爸爸叫着我们去吧,我们还是拒绝着,原因就是上面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太无聊。不想呆。呵!不得不说,爷爷奶奶,没有外婆幸福。至少,我认为。外婆,能够有着一群子孙在她在世的时候围着他,逗着她,陪着她,每个节日,他的儿子和女儿不曾忘记送上祝福。而爸爸,又或许,是爸爸不会表达吧!常回家看看,爸爸,会想家吗?会想那个他小时候依赖的家吗?未曾问过,也不想问,一个连电话都嫌打得太久的父子,呵,问了,是否会很失望?不得不说,从小到大,见爷爷奶奶的次数不上三十次,这条路,我走了十几年,应该也就见了二十几次。过去了,依旧还是像陌生人见到陌生人。奶奶是一个不会表达的人,我过去,她也不曾嘘寒问暖一句,只是依稀记得,小时候经常往医院跑,就连过年过节去看望他们,自己还少不了往医院跑一趟的时候,她会唠叨说:我真是个令人不省心的孩儿。呵!爸爸的童年,怎么过来的?一直以来,我以为,奶奶只有爸爸一个独生子。后来的后来,应该是到了我将近五六岁的时候,我才猛地发现,原来,奶奶还有女儿,还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分布在了不同的地方,除了爸爸,原来爸爸还有两个弟弟呢!呵!只可惜,从来就没有见到那爸爸的两个弟弟。呵!就连奶奶的两个女儿,我也只是见了两次面,但虽然是两次面,小姑姑还是很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成长状况,关心自己的学习,或许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收获的一个体贴吧?也正因此,关系近了!爷爷奶奶,真心孤独地可怜吧!这是那朋友让我感到的。是那朋友,让我突然间的,发现,爸爸看望奶奶爷爷的次数实在少的可怜,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子女相聚的次数,竟然屈指可数,因此,莫名的,感觉,这是一对孤独的老人。更何况,在那城市,大家进门出门,虽是同个楼层,却也像陌生人。常回家看看!他们,即便是不会表达的人,却也会想念!...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那么请问,他就算事业多么的飞黄腾达,又有几人不唾弃他。曾今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老爷爷去修手机店里修手机,店里的工作人员查了很久也没找到问题在哪,于是就给老爷爷说,大爷您的手机没有坏,老爷爷说:“肯定坏了,要是不坏怎么听不到我儿子的声音了,我都一个多月没听到了”员工顿时眼泪流了下来,立马给自己父母打了电话。这件事告诉我们,出门在外的游子们,至少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常回家看看。父母需要的不是你给他的金钱等等,而是需要温暖的家,长陪他身边聊天,哪怕没有事也要给他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正所谓:“而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而不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那个时候就会悔恨终生。所以常回家看看。...
我小时候,奶奶住在我家,后来,爸爸,姑姑出钱给奶奶买了一套房子。这房子不大不小,很适合奶奶,奶奶一进房子就说:“好好好!太好看了!好极了!”我知道,那是奶奶不想让她的儿女们操心。就这样,奶奶平静地在这房子里待了2个月。2个月后,奶奶再也憋不住了,她打电话给我:“令玮,过来奶奶这玩玩好吗?就玩一个下午,一个下午!好吗?”我本来想拒绝,但我仿佛看到了奶奶乞求的眼睛,仿佛预见了奶奶的失望和悲伤。我沉默了两秒钟说:“好。”我刚进奶奶的门,奶奶又是递糖水,又是给牛奶的。随即,我给奶奶唱了首《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奶奶微微地笑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光芒,随即又暗了下去。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一个中秋节,奶奶邀请我们全家去她家吃月饼。我们一到,哇!好不热闹!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到了,围在一起话可多啦!奶奶也咧开嘴笑,颤抖的手抓着月饼说:“吃啊!吃啊!都吃啊!”然后摸了摸我的头,看着我,她好像想到了什么。渐渐的,奶奶的节日变得多了起来,除了原来的节日,爸爸生日、姑姑生日、爷爷生日……奶奶都要叫家里人去她家吃饭。奶奶家渐渐热闹起来,奶奶也渐渐地高兴了起来。当然,每次吃完饭,儿女都会留下些“孝心”,但是奶奶一直把钱压在厨房的柜子里,从来不动。要知道她需要的从来不是钱,绝对不是钱!奶奶虽然把儿女的生日记得很牢,但她却从来“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儿女便商量着,帮她过一个生日。生日这天,奶奶家的门铃陆陆续续地响了起来。儿女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食材:螃蟹、牛肉……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奶奶看着儿女们,乐得合不拢嘴,而且还亲自下厨。就这样,我们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满汉全席,我们还请邻居帮我们照了一张全家福。第二天,照片洗出来了。照片里的奶奶高兴地笑着,幸福地笑着,心满意足地笑着。我看着照片里的奶奶,嘴唇微微地颤了几下:“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母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母亲东西的时候,母亲哭了,正因为母爱如山,母爱似水,所以母亲因爱而美丽。——题记当雪白的大花开满她的青丝,当刀痕般的皱纹横在她细嫩的肌肤,她却无怨无悔;秋风路过她的门口,卷起片片枯黄的落叶,拂过沙地,映出她那驼背矮小的影子,她在心中默默的祈求上天能保佑儿子健康平安,早些回家,家门时刻为他打开,早已备好一桌热腾腾的饭菜为儿子接风洗尘,她将那一丝一缕对儿子的牵挂一针一线地缝进儿子身上御寒的行衣中,儿子说:“真暖和啊!”是啊,那衣衫虽薄,却包含着慈母那宛如春晖般温暖的母爱,怎能不暖和?无论儿走到祖国的五湖四海,无论儿经受多少风霜雨打,都有母亲时时刻刻陪伴在身旁,再多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了母亲的陪伴,母亲的叮咛,母亲的保护,面临再多挫折也不会退缩,也不会惧怕,带着母亲的希望,母亲的培养,母亲的大爱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满怀胜利凯旋归来。当你风尘仆仆的归来,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无论你有多少学识,在母亲面前你都是个好儿子。啊!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亲!她的胸怀比大海还要博大,能容得下生活中的千难万险,她又是那么柔弱,常常为你留下失望的泪水,欣慰的泪水,苦涩的泪水在母亲的眼眶中涌动,却同样穿过儿子心中流血的伤口,她的肩膀比高山还要有力,能担得起生活中的脏活累活,她又是那么脆弱,受不了儿子的哭泣,你所犯下的即使是滔天大祸,她的愤怒与无奈,也会轰然倒塌;母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如高大挺拔的青山,母爱似奔腾柔情的江河,青山、江河永远陪伴在儿子的身边。她苦口婆心地劝你要独立,可在她心中你依然是个孩子,心中却依依不舍,多想再抱抱你啊!她希望你在外面,不要想家,可她却每天倚在门框上,盼着还有几天孩子才能够回家,每一天的临近,都让她兴奋不已;她劝你不要难过,可心里却藏满了对你的想念,疼了好几次;当你怨恨自己的疏忽,可她却微微一笑,以不被察觉的方式原谅了你,因为她知道你忙。不要等到后悔时,才知道要回家看看,母亲是多么想你啊!儿子回来了,却又要走了,做母亲的却真心盼望离别的时刻能晚些到来,再看孩子一眼是她最大的愿望,听孩子再甜甜地呼唤她一声:“娘!”她要把这句话深深地埋在心底,留着在思念的时候来回忆,面对空空的院子,面对枯萎的花花草草,儿子为她置办了大房子,为她买来了新衣服,可这些虚荣的荣华富贵又有什么用呢?她只盼儿子能留在她的身边,却不想因此拖住儿子的脚步,只好狠下心让你走,却留下悔恨的眼泪。母亲鬓角凌乱,眼睛花了,耳朵背了,再美的花也敌不住时间的变迁,世事的推移,能留下的只有儿子的愧疚与无限的痛苦。她的腿脚开始不大灵便,不要抱怨她缓慢的脚步,母亲已经为你尽力了;她浑浊的眼睛不再明亮,在为你缝衣时,线头已很难穿入狭小的针眼,向你寻求帮助时,不要不情愿的去做,甚至不要一口回绝,要知道,母亲这辈子所经历的痛苦都是为了你。可母亲还是挂念孩子,在天上依然在保佑着他。母亲想念儿子的心情,只有她才能晓得,她无比的心痛啊!她只盼着能再看孩子一眼,再让孩子吃一顿他亲手做的饱饭,再对他叮咛一句:“注意身体,别冻着!”只要孩子衣食无忧、幸福快乐,让她做什么,她都愿意。儿子悔恨无比,痛苦无比,只怨自己没有陪在母亲身边,好好孝敬母亲,保护母亲,来报答母亲那甘甜的乳汁的哺育,让母亲也来分享自己的荣誉与幸福,多想对母亲说:“妈,儿子没有让您失望,我爱您!”皎洁的月亮,洒下淡雅的光芒,啊,这多像母亲那朴实无华的柔情啊,抬首望向异乡苍茫夜空中那轮圆月,多像那令我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母亲,我想您啊,母亲!在生活中,妈妈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忙个不停,给我做早饭,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去上班,下班后,还不歇一下,又拿起拖把拖地,于是妈妈常常腰酸背痛,却不说一个不字,为了我能健康的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在我生病时,在我不舒服时,她着急得不得了,仿佛也痛在身上,痛在心里,恨不得替我痛苦,每当看到我狼吞虎咽地吃饭时,她仿佛吃得比我都香,只要我爱吃的菜,她从不动一筷子,而往往轮到她吃的菜,却正是我讨厌吃的。妈妈为了这个家辛苦工作,我还经常错怪她,误解她,真不应该!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管孩子走到哪里,母亲的爱都会跟到哪里,这是所有母亲的大情怀。天热别晒坏了,天冷别冻着了,吃饭要准时,不要乱吃不干净的食物——母亲事无巨细的唠叨,有时候是通过电话线,有时候是通过一封封家书,让你确信母亲就在你身旁。你的成功中也有母亲的一份力量,所以不论你有多忙,不要因为那些不必要的工作而托住了脚,带着满怀对母亲的感恩,常回家看看,这不会因此浪费你太多时间,却能在母亲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感动,会牵起许多满含爱的回忆,这是你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母亲难免会老泪纵横,因为她已经盼这一天的到来盼了好久、好久,甚至这一幕会常常在梦中遇到,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一次偶然,而是事实,是儿子对您的无限报答!为了我们辛劳的母亲,请常回家看看。家永远会是儿女最终的港湾!...
阳台,有阳光的阁台,我的房间,仅有6平方米,虽然很小,却不空虚。我喜欢这样的充实,每个角落都躺着我必不可少的物件。床是小沙发摊开的,铺着一层层的棉毯,是我最喜欢的柔柔的毛。床头仅有一只黑白猪,陪我睡觉。终于再次享受到了什么是自然醒的美妙了,而且现在的自然醒竟是在几片疏落的阳光碎片下,温暖着部分的脸颊,满足着醒的。也终于没有了住在金色家园的那般死寂了,我竟可以听着鸟鸣,翻看着床前的一本本杂书,安静地享受我的舒畅。奶奶似乎是感到很幸福的,因为她的脸上一直横着满足。我知道,老人,最害怕孤独。但是我,虽然一直陪在她身边,却很少陪她聊天,不是不喜欢听,只是,更多的时间是听不懂,也许我已经在“普通话”这股潮流的汹涌撞击下,逐步散失了对温州话的理解能力。奶奶的生活很节俭,节俭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她会去收藏一堆堆的报纸、废物,然后等着收废报纸的人过来,讨价还价地卖掉,赚到“沉甸甸”的三元。她会一天到晚地把煤气关着,等着洗澡时再旋开,最后使得我洗什么都得用冰水。她会去买最劣质的草纸,而且还是土黄色的,看得我既恶心又觉得不干净。于是,整顿革新,翻天覆地,我将我所之不爱通通扔掉,还大肆宣称:让家涣然一新。当然,奶奶是很痛心的,不舍得啊,浪费啊,然而,她还是很“慷慨”地说:“你不喜欢就不要吧!”于是,我更一不做二不休了,什么破盆子啊,丑杯子啊,废报纸啊,通通逐出家门。终于,房子是漂亮了,舒畅了,可似乎,奶奶的心也空了。那么一个不小心,我望见她鬼鬼祟祟地在报纸堆里淘着,似乎要寻回她所要的东西。我忽然感到一阵晴天霹雳,轰隆,被击中了。我做了什么?我问自己。显然,在我眼里,这些只不过是垃圾,于价值而言,太廉价了;于大小而言,太占空间了。可是,于奶奶而言呢?虽然,奶奶也是不穷的,但是,这是她骨子里充溢着的节俭,或者是自力更生。那么,我的行为呢?在蹂躏这些气节!我终于明白奶奶那慷慨之中的无奈了,我终于仍是个小孩。或许是如他们而言:孝顺的孙女,却也是个空头的孝顺之人。不过幸好,奶奶仍是宽容的。我发现,老人对待后辈总是有着海一般的心胸,是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宽广。虽然不言,可那只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我的自责,便又烟消云散了。我不喜欢奶奶家的饭,煮得似粥非粥;不喜欢奶奶家的菜,炒得老得萎蔫;不喜欢奶奶家的肉,烧得滚熟滚软。尽管我知道,老人牙齿不好,只能吃松软之物,可是,我也总不能说服我的嘴巴去适应这些食品,毕竟,我是被娇生惯养长大的。于是,每每吃饭时,总免不了轻微地皱着眉头,咬着筷子,一副不知如何下嘴的样子。虽然我已尽量将这份不情愿收藏,却也总逃不出奶奶的火眼金睛,于是每每这时,奶奶总是望着我的脸,一副自责又怜惜的样子,然后在无奈之中,闷闷地吃完她的饭。终有一天,妈妈来了。可出乎意料的是,奶奶一见妈妈,不是热情的欢迎,而是立马开骂:“你怎么都不来,你女儿都要饿死了!”妈妈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吓得一愣一愣的,连忙问我:“怎么了?”我摇摇头,也被奶奶这份如暴风雨般急迅又猛烈的呵斥搞得呆若木鸡。忽然,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只见她凑着我的耳朵,轻声说:“奶奶心疼啦!”这时,大姨说自己去买菜,问我要什么。可我这人,却是只会挑剔食物不会挑选食物,于是摇头说:“随便。”大姨列举了几个,让我回答“要”或“不要”,然后准备去买菜。可谁知,还没到门口呢,却被奶奶活生生地拽了回来。“你去问问聪要吃什么啊?她难得在这里住几天,吃得那么差怎么可以啊!”大姨告诉奶奶问过了。奶奶或许老了,耳朵略微聋了,不知将此话扭曲成什么,便又一阵呵斥:“她在这里我们吃的就不要省。省什么省!多买一些来,她要什么你买什么!”大姨有些委屈了,回应道:“问过了哪!我哪里不知道照顾她啊!”之后径自出了门。奶奶喃喃道:“真是的,把你给饿着了。”我又被那一阵此起彼伏的对白弄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妈妈紧凑着我,说:“大姨生气啦!你看你奶奶,疼得你……”我一阵得不好意思,有点羞愧。大姨那天的菜买得确乎是多,鸡鸭鱼肉,五菜一汤,样样俱全。可惟独不改变的是:照样的软,照样的熟。但是我明白要懂事了,于是佯装很欣喜地吃完满满的一碗饭,又佯装很欣喜地告诉奶奶其实家里菜很多,前几天没胃口而已。奶奶将信将疑,却最终确信了,她舒展了她的担心,乐呵呵地说:“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啊!”我望着奶奶嘴边扬起的微笑,柔和着那一丝丝的皱纹,心中一阵酸楚,又一阵感动。与奶奶蹲在电视机前,倒数着:5.4.3.2.1……于是,在互相的微笑中,在连绵的鞭炮声中,在如花的烟火中,我们迎来了2007年!新年的第一天,访客自然众多。什么大姨二姨三姨,大姨父二姨父三姨父,姑姑舅舅哥哥姐姐都来拜年。每每与他们聊天,奶奶总是乐得笑呵呵的,也总是拽着他们的手,夸着我:今年可真热闹啊。你看,聪这个孩子啊,可真是孝顺啊,寒假都一直在这里陪我呢!只见奶奶故意拉长着声音,一副陶醉的模样。也因为这样,众人齐捧,纷纷夸耀,搞得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热的。我终于领悟到公益广告中那位老人孤单地过着寂寞的新年的悲哀了。其实,老人,是人群中最容易满足,也最容易感到幸福的人。人们说,老人如小孩,但我觉得此言差矣。小孩需哄,老人只需陪;小孩只要活蹦乱跳,老人只要后辈微笑!我也终于感受到那首老歌“常回家看看”的温度了。其实,每个人都不止只有一个家,生活的家,长辈的家,都是自己的家,而且这些家,都需要——我们的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