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献给祖国六十岁生日礼物
国
——阅开国史有感
江苏建湖县实验中学九(5)班
赵秋榕
国的天空,透过沉沉的阴霾望去,那片土还在烧吗?
历史——
一种跨越时代罅隙、以不同的姿态注入国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国——
一颗承载着一段圣洁的伤感的心。前代人用身躯灼下的烙印,总是在历代子女的身前用那样血红的颜色染出来。
那些人,那些曾西装革履说着“良心”的一群人,面对手无寸铁的人们,把刀光剑影当成嬉笑的成本刺向无辜的村民,可以听到令人揪心的一阵阵撕裂血肉的沉顿声音,枪响贴着浮云弥漫在已经失去宁静的村子里,孩子们的瞳孔里闪着惶恐和不知所措,飞溅的血湿透了村民苍白冰冷的脸,那些人肆虐地屠杀,满足于血腥和暴力,面露着魔鬼般的狰狞表情。霸占、蹂躏、杀戮……这些罪恶融合进一种叫野心的容器里,他们口中的“英雄”只不过是一个拥有野心的恶魔。那些人,是国的罪人,岁月都不愿拾起他们肮脏的灵魂。
那片城,那片曾风光千年的古城,用含泪的声音,一千次一万次地悲鸣,回响于历史的莽莽余音。轰炸的弹光映亮了城的傍晚,我们的人用粗亮的喉音叫喊着,浑沌的叫喊声里夹杂着热血沸腾的声音,碎裂的砖瓦迸溅出来,洒在城的土地上,那是城的碎片,我们的城的碎片……火光绰绰约约,我们的人胜了,火光下的脸看不到胜利的内容,只有倦怠于战火的表情和面对战友成堆的遗体麻木无泪的眼神。赢了,赢回了属于我们的城,或许,那不叫城,只是一片血流成河的废墟。那片城,是国的伤城,一地冰冷的温度冷却了历史。
荧屏上闪现的是一张张伤痕弥漫的正脸,总是显着泥土的颜色;暗灰色军服上的褶皱好像是被石匠凿过的印痕,可以看到的是沉重的历史和泣血的故事;战场上暗红的底色无声的呻吟,残下的硝烟从遗体的缝隙里隐隐的散出来;一片片被夷为平地的国土只剩下荒废得令人心痛的风景,固化为刺,鲠在开国前史的咽喉,结下疤痕,之后,成了国人不堪回首的耻辱。
……
十月一日,爸爸只是对我说,那是个大日子。
北方,有座雄奇的门楼,一个人踱上去,用饱经风雨的步履踏醒了国的梦魇,挥手的瞬间定格为国人高昂的头颅,他浓重的湘音响彻华夏,用千万个浴血的灵魂铸成一个铁的国度。从那天起,国人将无尽的血泪、痛苦交给了回忆;从那天起,国人才知道,天空阳光山河大地,一切都属于自己,把百年的屈辱,一口气赶出了国门。那一天,被叫做国——庆。
在尘埃落定的今天,一个90后可以透过天空看到烧红的血泪与火光,于是,她具有了一种叫作历史的情感和一颗叫作国的心。
下一篇:读《追赶风筝的孩子》有感
无常多变的色彩悄然绽放的年代山河,天地,扭转,乾坤那些留藏深谷的寂静那些身处逆境的旋律岁月的无情留下了痕迹生命的聚集得到了归去明日的你,是否微笑看着自己?未来的路,可否琉璃在春天里?看着那春花秋雨听着...
“一撮历史渣滓,玷污纯洁清白,留下铁的罪证,教育后人认识,江山如此多娇,原沃一腔碧血,善恶终已了报,勿忘过去岁月。”这首诗让我们知道历史给我们留下“铁一般的罪证”,让我们后人认识和了解史事,让我们知道...
小时候,总问老师,什么是国,什么是家,老师总笑笑说孩子:“国家就是大家的家,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亲人啊。”当时懵懵懂懂,不太理解。长大后,知道了国的真正含义,总是思考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究竟能为祖国做些什...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是一个全新的面貌,不应该整天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这个亲爱祖国赐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家园,一个学习的好环境...
我们都忘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 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是万千同胞在1938年感受到的极度痛苦、恐荒和绝望 比黑白电影里呈现的景象带给我们的感观还要更加真实残酷 4月24日我带着未知的心情进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
国,这个字,其实每天都在讲:“中国制造”、“国产”、“国足”、“国民”……而我要说的,就是“爱国”。这个词我们也不陌生。或许也会顺便提一下日本这个喜欢与中国“玩”的“大和民族”。而前些日子,钓鱼岛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