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篇关于

游仙岩

的作文

游仙岩

一年级|日记|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两位叔叔一起去仙岩游玩。仙岩一共有三个潭,最低的潭是梅雨潭。我们把车子停在山脚下,看到梅雨潭的标示,沿着石阶一路上去。一会儿,我们就看见了梅雨潭,它像水娃喷出来水一样,那些石头就像恐龙蛋。我还看到石碑上写着朱自清爷爷的一篇文章《绿》。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第二个潭,因为走错了路。

突然有许多雨滴到了我头上,我以为下雨了。我说:“下雨了,快来躲雨”。妈妈笑着说:“昨晚下了雨,雨滴还留在树叶上,我晃了一下树,你明白了吗?”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玩得很开心,下次要再来找另外两个潭。

游仙岩

六年级|叙事|500字

  早在朱自清先生的《绿》中领略到梅雨潭的魅力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刚下车,走入仙岩大门,便能听见梅雨潭花花花的瀑布声,十分响亮却又不失清脆。随着响声越来越大,我在崇山峻岭中找到了梅雨潭的瀑布,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

  我们先来到梅雨亭。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个三角亭,亭中有一三角碑,刻着朱自清先生的《绿》。梅雨亭有六个柱子,是个六角亭,亭子的最上方,在树叶的遮挡中若隐若现。它座落在瀑布前一块突出的巨石上,十分显眼,乍一看,真像绿中写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坐在亭中,便见到了瀑布的全景,瀑布落下时,早已分成几条,如一条条丝带,重重的拍在岩石上,溅起一朵朵水花,但却没像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飞花碎玉,也没像梅花般随风飘散,更没有那令朱自清先生赞不绝口的“女儿绿”了,因为人为的原因,这种景象早已消失,真可惜没看到那番景象,为这次旅游添上一点遗憾。

  亭子下方还有一条路,下方比较狭窄,还有个仰望台,正好也可以看到梅雨潭,想要到潭边,必须经过一个洞——通元洞,有个石穹门旁边刻着几个铿锵有力的大字“四时梅雨”。潭水很深,绿水、悬崖、瀑布、岩石,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图画,最近石穹门上又刻上了斗大的字”绿“,以纪念朱子清先生不朽的《绿》。

  我第一次来到仙岩,也不禁惊诧于梅雨潭了。

六年级:冷雨灬传说

游仙岩

四年级|叙事|650字

我的家乡有一个全温州闻名的风景一一仙岩,仙岩位于大罗山山脉,仙岩有三潭,梅雨潭,雷响潭, 龙须瀑, 最著名的是梅雨潭,朱自清在散文<<绿>>中把梅雨潭比作了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三月二十七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仙岩风景区,踏着连绵不断的山路,来到了著名的梅雨潭景点,哇!我大吃一 惊!梅雨潭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流下了白花花的瀑布,发出了"哗哗"的声音.梅雨潭的水就像是被周围一棵棵小树染绿似的.我弯下腰 ,用双手捧起梅雨潭的水,我尝了一口,清甜,就在这时候,刮来了一阵春风,梅雨瀑的水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落在了我们的头上,落在潭里就像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接着导游又带着我们到了雷响潭.雷响瀑从最高处落下来,轰隆一声,我们都以为打雷了,要下雨了,我们就对导游说:"王姐姐,我们回去吧,很快就要下雷阵雨了.""大家别着急,我们还有好多景点要去呢!""虽然我们也很舍不得,可是就要下雨了,我们又没带雨伞,总不能让我们淋着雨去看景点吧!""你知道这瀑这潭为什么叫雷响潭吗?""不知道.""就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整个山谷都听的见,刚才的声音就是它发出的."听着王姐姐和颜悦色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得来到了下一个景点一一龙须瀑. 来到龙须瀑,王姐姐给我们说了一个传说,相传:天上的玉皇大帝下令让老龙王去民间探察民情,老百姓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非常地欢迎龙王的到来.龙王查完了民情,准备走的时候,老百姓们很好奇,想看看天庭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就抓住了龙王那滔滔不绝的龙须,谁知,老龙王的龙须居然禁受不住这个重量,断掉了,在微风的吹拂下,龙须就飘到了仙岩山上化做了一条瀑布,因此人们就叫这条瀑为龙须瀑. 哇!仙岩真美啊!它那青山绿水真叫人留恋往返,依依不舍啊!大自然这么美!我爱你--仙岩!

游仙岩

四年级|写景|400字

今天,我们一家一起前往著名的仙岩风景区游玩。

到了仙岩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的一边,那绿油油的茂密的树林,想不到冬天的仙岩还有这么诱人的绿色,这真让我惊讶!山的另一边,是红色与黄色相间的枫叶,美丽极了。

我们一直往上走,走过了通玄洞,又经过了观音洞,终于到了闻名已久的梅雨潭。在我的印象中,梅雨潭的水是最有名的,清澈、甘甜、碧绿、透凉,那可是朱自清爷爷笔下流出来的汩汩清泉啊!梅雨潭的水是梅雨瀑布流下来的水形成的,其实,它是一个瀑布潭。如果你再往上走,就会经过龙须潭和雷响潭,它们就是梅雨瀑布的源头。我想,梅雨潭的名气这么大,以前的龙须潭和雷响潭的名气是否在梅雨潭之上呢?

到了梅雨潭,就必须看看梅雨亭。梅雨亭就在梅雨潭的旁边,亭中最大的看点是朱自清爷爷的《绿》,一个“绿”把梅雨潭的水“洒”向全国,滋润了多少游人的心。“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醉人的绿呀!……”看着梅雨潭的水,读着朱自清爷爷的《绿》,突然让我想起了我们温州那又臭又脏的河水,如果我们的母亲河也有象梅雨潭那样的水,那我们的温州该有多么的美丽。

游仙岩

五年级|记叙文|500字

今天,风和日丽,我们几个人一起去仙岩游玩。这是因为仙岩素有“九狮一象之奇,五潭二井之秀”的美誉,诗人朱自清也以一篇醉人的《梅雨潭的绿》使仙岩名声大振,所以我们慕名而来,来探个究竟。

刚进仙岩景区,就看到圣寿禅寺门匾上有朱熹亲笔书写的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开天气象。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很快就到了梅雨潭。水顺着有棱角的山石飞泻而下,流到梅雨潭里。远望,飞洒的水花如白梅纷纷落下,这大概就是梅雨潭之所以闻名的原因吧。梅雨潭水出奇的绿,既像花草树木密铺的倒影,又像被染料染了似的,仿佛天融了一块在里面。水不但很绿,而且还很清澈,可以看清潭底的沙石。

我最欣赏的就属雷响潭了。顾名思义,是因为飞泻下来的流水“打”在潭中,如雷声轰鸣。我们在那里扔石头,玩打水漂,心里非常高兴。我第一次感受到雷响潭的壮观。潭的四周都是陡峭的石壁和奇形怪状的岩层。流水好像一条白练从织布机上泻下。我们久久地站着,听着隆隆作响的声音,任凭凉爽的水丝随风扑在脸庞。虽然是秋天,但感觉到春风拂面。此时的我们已完全陶醉了。真可谓“飞瀑半空晴亦雨,雷潭终古秋如春”!

除了这两个景点外,还有龙须潭、轩辕池、伏虎洞等人文传说、自然风光。仙岩有这么丰富的历史底蕴,难怪唐代姚揆所言:“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

游仙岩泉

初二|日记|600字

10月12日,也就是星期天。那天,阳光灿烂、春风轻拂。我与亲戚们一起去仙岩泉游玩。也许你不知它是什么,但你终究会知道。

今天,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爬上山。一路上,

我们一起说说笑笑、秋风吹来,真是凉爽极了。

过了十几分钟,我们才到仙岩泉。一到仙岩泉,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块大石头。它们一块在左边,一块在右。右边的石头比左边的石头还要大。右边的石头上面刻着“佛法无边”这四个大字,左边的石头上面刻着“佛光普照”。接着,中间有一个“矿泉池”池中有一尊菩萨,菩萨左手拿着一个宝瓶,瓶口是向下的,池中的水就好像是从瓶口流出来似的。其实,池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于是,我们渴了就捧着泉水喝。这里远离城市,没有污染,空气新鲜。池中还有五只乌龟,它们在水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又潜到水下,真可爱。

走到大门前,会看见一副对联。上联为:

仙山挺秀显神灵 下联为:

泉水甘清聚洞岩 横联为:

仙泉岩。

在正厅前,你会看见一尊弥勒佛,弥勒佛旁边也有一副对联。上联为:

口开常笑笑可笑的人 下联为:肚大能容容难容的事 横联为:

皆大欢喜

。弥勒佛笑口常开,右手拿着一串佛珠。当你走到里面时,你会看见一块大木牌,上面刻着“万德荘严”这四个大金字,在大木牌下面,有五尊大佛。其中,最旁的两尊佛的动作一样,但坐骑不同。左边的是白象,右边的是青狮。从左往右数,第二尊与第四尊的动作也是一样的。五尊大佛下面是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一个木鱼。在桌子的两侧,有两位大神。右边的大神手持一把宝剑,眼神温和,左边的大神,手持宝斧,十分威武。

在大厅的两旁有十八尊佛,这就是十八罗汉。十八罗汉形状,动作,姿态不同,有的手举起珠子;有的手拿金环;也有的张开衣服,真是千姿百态。

现在,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吗?

游仙岩山

初二|记叙文|550字

 去年夏天,我去了妈妈的老家——瑞安,姨公带我爬仙岩山。我们坐汽车来到了山脚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座很高的山,山上是枝繁叶茂的大树,山下是清亮的小溪,真是太美了!终于能爬山啦!我们先爬到了半山腰,看见了前面有个亭子,亭子上写了三个字“梅雨亭”。坐在亭子往外看去,亭子前面有一个瀑布,一片白花花的水布从山顶垂落了下来,一下子落入山脚的梅雨潭里面,发出哗哗的巨响,溅射出无数的水花,一阵阵淡淡的水雾也往上升腾。而梅雨潭在瀑布的冲击下也发散出一波波的涟漪,不停向四周散发开。姨公说:朱自清写的散文《绿》就是描写了梅雨潭的。坐在亭子里面看这美丽的瀑布就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一头扎进水池,而瀑布两边都是绿色的矮树,像围绕着巨龙的绿甲。好美啊!
    我们在亭子里面休息了一会儿,享受着水雾带来的清凉,刚刚爬山时出的热汗,也在凉气下慢慢消退。真是避暑胜地。休息好了,我们继续往上爬。山路很曲折,我们爬得很累,姨公说:再坚持一会儿,上面就是雷鸣潭了,终于到了雷鸣潭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溪水里面加上石子第二是小溪流到了石桥低下穿过了山谷发出了轰隆隆的响声,好像打雷一样,这就是雷鸣潭的来历。我们去了连接雷鸣潭的小溪玩水,水有点凉但是很清澈,我们玩着水,迟迟不肯离开。
    下山后我们到山脚下小湖里玩了脚踩船,我在上面使劲的踩底,小船晃晃悠悠游啊游,绕了一圈游到了岸边。
    那天我爬山虽然很累,但是我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

春游仙岩山的感想

五年级|散文|800字

今天是个好天气,太阳公公把自己的身体靠向大地,使大地变得无比的温暖。

我们说说笑笑的走上了仙岩山。我们先去梅雨潭,梅雨潭之所以得名的原因是因为大作家朱自清曾经来过这里,还写下了一篇散文叫《绿》,我们来到了梅雨亭,有人为了纪念朱自清,立了一块石碑,刻了朱自清写的《绿》,我赶紧跑上去读,直到把这块三面石碑上的文章都读完,才松了口气叫好,这篇文章主要是描写梅雨潭的景色,文中说,梅雨潭的瀑布像雨点般的落下来,又如梅花般的轻,文中还说,梅雨潭的水非常绿,绿得无法拿东西来比喻,我就攀岩揪草去看个究竟。可是我眼里的梅雨潭根本就不绿,但为什么朱自清眼里的梅雨潭那么的绿呢?我看了又看,终于发现了原因:我看到了梅雨潭水面有一层垃圾,可能在水中发黑。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潭上把垃圾捡走,不让它们污染水土!

我接着向上走去,来到雷响潭,雷响潭的瀑布高37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瀑布响声很大,像打雷那么响,爸爸说,他小时候在雷雨潭上面扔了一块石头,潭底就会有隆隆响声,我也试着扔一块石头,潭底没有一点响声,连续扔了好几块石头也没有一点声音,我有点失望了:难道就爸爸小时候扔下的石头潭底才会响,我扔下的就不会吗?我很快找到答案:听别人说,由于地形变化和人工采石,雷响潭潭底原本像一个大锅子,因为人工采石锅被打破——雷响潭被挖空了石头,所以不响了。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龙须潭,龙须潭的瀑布像八条龙须那样细,所以称为龙须潭,潭水那样的清,清得让你感觉那是一面晶莹透剔的大镜子,在岸边就能看见潭底的沙石,小鱼儿好像冲着我招手,这时,不和谐的一幕又发生了:有人借这次春游的机会,竟然在山上野炊,弄得龙须潭浓烟滚滚。于是我壮着胆走过去,对一些阿姨说:“请问你们是那里人,这是风景区,请不要野炊好吗?”一位阿姨听了我的话,打量了我一下,觉得有点惭愧了:一个小孩子都想到了我怎么没想到呢?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小弟弟我知道了,我吃好后会整理的,你要不要吃?”我谢绝了一身就和爸爸下山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愁眉苦脸,嘴里还咕着:“人们怎么都破坏仙岩山呢?仙岩山的美景被破坏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应该破坏大自然,“美化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