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每当我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句子的时候,我就感慨万分。
我们国内外知名人士都提倡节约粮食,例如:毛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又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还有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那么好,可是有些人就不那么节约粮食了。例如:例如:据南京某高校的一位师傅说:一天,一对身穿补丁衣裤的农民夫妇和女儿来就餐,夫妇俩为女儿买了一份有荤有素的套餐,自己却只买了两个馒头啃,可女儿只吃了几口,就要把它倒了。
又例如:在学校里,这种现象几乎已成了习惯:举目四望,看到饭桌上被同学们扔掉的有白花花的米饭,有咬了几口的大白馒头或包子,还有绿油油的蔬菜,甚至香酥排骨也难逃被扔的厄运。站在某学校第一食堂的一个大泔水缸前,只见师傅的两手轮番接碗倒饭菜,应接不暇。曾好心人数了数,平均五位同学就有一位要倒掉小半碗的饭菜,而倒掉1/3的同学就更多了。
根据英国的调查发现,1/4以上的食品是被扔掉的。去年有报道说,中国香港中-秋节因为食品过期而扔掉的月饼,可以堆满一个篮球场。有专家认为,其实过期的食品只要没有坏,完全可以吃,所以节约食品的潜力是不小的。
在这里还有一首关于节粮的小窍门:1、吃饭时不要剩饭,如有剩饭放进冰箱明天吃。2、在饭店里吃饭时,剩下的饭菜可打包带走。3、不偏食,不挑食。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5、饭吃干净点,不要在碗里留有剩饭,粒粒皆辛苦。6、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粤东中学初一:方仕阳
下一篇:家乡
一天,小红家刚吃完午饭,妈妈就去刷碗了。妈妈一看:碗里、盘子里都还剩许多饭菜。便准备到在垃圾桶里。刚到了一点小红就过来了,她对妈妈说:“妈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得不浪费粮食,爱护粮食。”妈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爸爸小学一年级学的一首诗。他说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是在十多年后那时爸爸下放到知青队有一年多了。正逢每年一度的蔬菜淡季。地里的菜接不上茬,劳累了...
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小明正悠闲自在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动画片,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零食,一边享受着空调清凉的风。“开饭了,开饭了,儿子快过来吃饭,叫上你爸爸。”小明依依不舍地放下遥控,叫上爸...
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念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吃了将近13年的白米饭,可是只有亲自体验到干农活的辛苦,才会觉得白米饭的香甜。前几天,我和妈妈回到外婆...
农民伯伯用无数珠汗水,无数个辛苦,才换来了一粒粒大米。可是,有许多人都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因为他们并不知道“粒粒皆辛苦”。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们这一家子要去黑山谷。一路上红太阳射出红烈烈的太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周四,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含义。周四上午,我们来到富阳,在那儿收割稻谷。大家左手戴上手套,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镰刀,浩浩荡荡地向稻田“进军”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暖花开,是谁,在播种田地?是农民伯伯。烈日炎炎,是谁,在弯腰锄苗?是农民伯伯。硕果累累,是谁,在耐心收割?是农民伯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
天麻麻亮,父亲就提一盆饭上山了……正午,太阳正使劲的炙烤着大地。我正在看电视,母亲叫我给父亲送水去。我抬了抬头,埋怨这鬼天气,无可奈何的提着水上山去了。到了地里,父亲光着膀子正干的津津有味。我把水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