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周日,我坐在家里十分无聊就突发奇想,做一个实验。可是做什么呢?忽然想起学校门前有一个老伯伯用一种象蜂蜜,但又不是蜂蜜的粘稠液体做出各种各样的糖给我们吃,那个液体是什么呢?我问了妈妈,妈妈说是白糖。
我十分惊讶,到底是不是白糖呢?我心里一直盘旋着这个问题。唉,心动不如行动,还是试一试吧。
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一个金属类的勺子、蜡烛、打火机、一些白糖。
我先把一根蜡烛,固定在桌子上(因为妈妈说要先把白糖加热),再把铁勺子,从糖盒里舀出一勺,加上适当的水,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等待它的变化。
过了几分钟,在铁勺四周的白糖已变黑了,并冒出一股焦味,铁勺中间的水开始沸腾,白糖开始溶化成糖水,我把铁勺从蜡烛上拿下来,尝一点,很甜,还是白糖的味道,颜色变成了水一般透明。
一会,糖水开始冒气泡了,颜色从透明换成淡黄色,有些白糖还没有彻底溶化,深积在铁勺的底部。我又尝了一下,虽然是甜的,但是仔细一尝带着一点微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勺里糖水的颜色开始变深了,十分像做糖人的粘稠液体了。慢慢地,糖水上冒出一大汽泡,颜色变成了红色,这时勺子里的糖水就像烧开了的水一般,一直往外冒,从勺子里滴到桌子上,不过就马上凝固了,变得十分硬。
我的好奇心又一下子澎胀了,这糖水最后会和水一样蒸发呢还是凝固不变呢?或者变成红塘?
我将红色的糖水继续加热。糖水变成深红色,也更加粘稠。糖水不冒泡了,只是不断地浓缩,让我不禁想起了潘长江的话——浓缩才是精华。正当我出神之时,那糖水突然变黑了,我用手戳一下,发现十分坚硬,问了妈妈才知道是碳化了。
现在我知道了糖水加热后会变成黄色,再变成红色最后碳化。那些做糖人的,就是利用了糖加热变软,冷却之后变硬的特性,做出那些花样百出的糖人。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动动脑,动动手,就能发现科学的存在哦!
下一篇:科学小论文
在一声声稚嫩的喊声下,科学课的铃声打响了。科学老师仍是夹着备课本、备课材料、课本走进了教室。不同的是,今天同被他捎来的,还有一个大的塑料桶。塑料桶被搁在一旁,透过稍蓝的外皮,我清楚地看到了里面组装好了...
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你若不信,听我举个例子给你听。有一次,我去小卖部买零食,小卖部的阿姨找给我一个五角钱的硬币,我当时连看也没看就放进了兜里。当我回家...
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觉得好玩,而且还可以使自己学到不少的知识。在课外书中,我学到了有关热气球和孔明灯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实在好玩,于是,就想自己也亲自动手做一次孔...
“哎哟!”我关了电脑,走了出来,发现在餐桌上放着几块海棉和几个盒子。妈妈走出来说:“今天就用这些东西做这次小实验!”我看了看海棉和那几个盒子,问:“用四块海棉和两个盒子做这个小实验,能成吗?”“管它成...
今天呀,我可长见识了。因为科学课上,老师为了让我们真正的懂“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道理,现场为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老师先拿来了一个大水缸,其实,用科学的话说,那叫水槽。老师在水槽里装满了水...
今天,我看了《思维科学》这本书,看到了鸡蛋浮在水面上的实验。我仔细的看一看实验的步骤和准备工具,然后就把书放在书桌上,跑出去做实验了。我把盐、一个鸡蛋、一个玻璃杯、一杯水放在干净的餐桌上,就自以为是地...
今天,科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课上完时,老师准备给我们做个实验。为了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老师拿了一个板凳放在讲桌上,然后拿出三根蜡烛、两只空的玻璃杯和一只底被弄空的纸杯,放在了板凳上。这时,老师说到...
“嘉欣,你给我滚出来”卧室门外传来一记东河狮吼功,把我差点儿从床上震下去,唉,老妈的狮吼功日日精进呀。在我感叹之时老妈一脚把门踹开。我一见,立刻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门口逃去,可姜还是老的辣,被我妈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