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年纪轻轻时,尚不理解人生之愁,却自以为身在愁中,写诗作赋,诉说苦恼。 而到现在,真正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愁的时候,却想说也说不出了,只能叹这秋之悲凉。
“我是一个快乐的小芭比”我总是这样评价自己,但是,每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大人们总会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而快乐。
也许是因为我还是一个小孩,从不知道什么是“愁”、它是什么滋味,是甜的?咸的?酸的?苦的?是的,我真的不知道,尽管我曾无数次的希望自己品尝一下,但每次这种滋味总是被别人是想尝到,而我却不曾伤心。
爸爸,妈妈整天在外奔波,很忙。每天回家也很少谈笑风生,而我就不同,永远那么活泼开朗。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妈妈为何而愁?妈妈苦笑着对我说:“我也不想愁,但是又不能不愁……唉!……大人的苦恼你们小孩是理解不了的……”我听了这句话,虽然还是不懂什么叫“愁”,但我想:“爸爸妈妈乃至所有的大人们可能活的都很累,他们整天为:名利、金钱、婚姻、生活等方面困扰着。世界上的人,都接受着不同的待遇,家里穷,就因金钱而苦恼;还是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为儿女的前途而苦恼;年轻人没有找到工作,就因事业而苦恼;而中上阶层的人,就整天想着“调离”和“提拔”,他们每天胆战心惊,对待同事也是暗地里勾心斗角,这就是为了名利。突然,我觉得他们的生活仿佛失去了意义,他们把生活看得过于暗淡,他们的生活与我们这些天真的少年相比失去了很多。大人们真的没有我们幸福,或许我们还没有长大,暂时还不会明白父母的愁情。但是,我还是认为,不管生活怎样对待我,我都应该快乐的活着。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这是一句真理,可能当我经历着父母所经历的那些的时候,也会变得“愁”。如果是这样,那我愿意永远这么大。少年的我永远那么阳光,那么happy,永远不知道:“愁”是啥滋味。
岁月流金,似风与我们擦肩而过。摇椅独坐,亭台轩榭中的小楼,记忆如昨。侧耳倾听,窗外是谁在低语。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总扬起稚嫩的脸庞,懵懂地仰望这片天空。而现在,眉宇间却增添了几丝忧愁,偶有阴霾常侵袭着我。执起书笔,字里行间的流露,却漫延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慨。就让岁月,记录下所有梦幻的回忆吧。回忆里,有你,有我。
漫步在大街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行人擦肩而过。总有美丽的女孩子在我面前闪闪晃过。她们身上清纯的气息,她们脸上最美的笑容,都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我。幼年的记忆,还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中,泉州,原本是一个小小的城镇。这个小小的城镇装着小小的我。而小小的我却也开心地度过每个小小的日子。印象中的这座城镇,很美,很清雅,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洗净了满身的沧桑,映入眼帘的,是超脱世俗的美。我常常和朋友去溪边戏耍。那儿水清,人也清,鱼儿在水中跳跃,人们在岸上欢笑。这时,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就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到水里抓鱼,然后再逃回岸上,将鱼一个劲的捧到大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功绩”。印象中的我,好可爱好可爱。每当枇杷熟了的时候,我便会央求家长,给我做个小竹挑,来摘够不着的枇杷,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入口袋里,还一直强调:这是我的,不要和我抢。想着这些回忆,我的嘴角总扬起了笑容。
下一篇:少年也识愁滋味
少年,不知天有多大,只知道一直在天空下奔跑,无论跑了多远,都能听到妈妈的呼唤;少年,不知地有多广,只知道可以永远在大地上跳,无论跳得多高,都有父亲宽阔的臂膀。少年时期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少年无需思量每天...
身边的孩子已在不经意间长成少年,忽而明了了,愁与愁是由分界的,彼时的愁与此时的愁,字音相同,字形不变,唯变了的只是那识愁滋味。一个人静在那里,想起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
“妈,你挡到我看电视了,让一下,好吗?”我坐在沙发上,不满地对着正在拖地的妈妈抱怨道。妈妈叹了一口气,开始发射她的“连珠弹”:“难得周末,你就知道看电视,也不来帮我,待会儿我还有事,你让我忙到什么时候...
又是一个昏昏欲睡的午后,电脑旁放着饮料,我和你们了聊了起来。其实我和其他姑娘相差的年龄并不大,和你相差的不仅是个代沟,简单点说你是80后我是00后,人生观世界观不同,你只是曾经带过也是初一的90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