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唢呐的段落
望着眼前那一面随着初升的太阳舒展开来的五星红旗,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幕:那是一次在云南高原最边远,最偏僻,地处海拔3200米之上,只有8户人家12个学生的某彝族小学校里举行的升旗仪式。那所学校的条件很差,教室只有一间草房,学生用的课桌都是石块垒成的,十分简陋。天刚蒙蒙亮,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吹响了羊角,这是小学校的集合号。12个穿着破旧的学生排成两队进入操场,等待升旗。太阳刚刚爬上东面的山崖,露出半张红红的脸。女老师用庄重的语调宣布升国旗仪式开始,3个男孩正步走出队列,迅速来到旗杆下拴好了国旗。女老师又宣布:奏国歌!我正疑惑,他们拿什么奏国歌?这么穷的地方难道还有音响和乐器?只见几个学生变戏法般捧起一张张鲜绿的树叶贴到唇边,一个学生吹起了羊角,两个学生吹响了唢呐。一曲别有韵味的国歌,在这木叶、羊角、唢呐的合奏下,就这样随着晨风在山间回荡。鲜艳的五星红旗也紧随着国歌那铿锵的旋律,冉冉地向上升起。孩子们全都停止了嬉闹,神情庄重地注视着越飘越高的国旗。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热泪在不知不觉间涌出眼眶,挂满了整个面颊。
《记一次升旗仪式》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