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650字 700字 400字 550字
年级:
全部 初二 初一
去旅行初一作文推荐
  • 今夜,我便是那走得太急的游子,静静坐下,等待我落下的灵魂。 ——题记 游走江南 一颗温婉的心才能承载起江南的雅韵,心静了,梦就真了。“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那青涩的花蕊绽在那善感的江南,与春风呢喃,与流水附和,花瓣上聚集着密密的水珠,折射出一个世界的美好。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

共找到10篇关于

去旅行初一

的作文

带你去旅行

初一|诗歌|150字

等你再长大一点带你去旅行世界很大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当你在生活中感觉自己很小你一定要去旅行不管穷还是不穷我们可以去迪拜  去曼谷去冰岛  看黄金瀑布去世界很多很多地方不要守着生命悲伤放下扛不起的人生你简单生活便简单世界很大有很多美丽的地方等你再长大一点带你去旅行...

查看全文

带着一本书去旅行

初一|记叙文|800字

书架上,那本硬壳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躺在那儿,封面上,熟悉的保尔的面庞冲我扬起了和煦的微笑。他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挚友,是他,陪伴我度过了14个春秋。失意时,我总喜欢捧着它,一个人,默默的坐在寂静的公园里,手指滑过冰凉的封面,随手翻开,心神浸到书中,细细的感悟着保尔的坚强与刚毅,恍惚中,保尔仿佛...

查看全文

让心灵去旅行

初一|散文|1000字

一条湍急的河流怒吼着,向远方奔流,形成一条蜿蜒的巨龙,盘在古老的土地上,发出熊咆虎啸的声音,让人颤栗惊悸;一片湛蓝的海洋呼号着,卷起雪白的浪花,冲出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刷洗白色的沙滩,令人折腰叹服;一座高峻的雪山沉睡着,托起娉婷的雪莲,吹出迷幻的烟雾,洒下宛若鹅绒的雪花,营造出银装素裹的天...

查看全文

坐着云朵去旅行

初一|诗歌|150字

我特别想坐着云朵去旅行就偈坐着小舟看四处的风景去看看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否有充满希望的眼睛去听听在地平线的尽头有没有孩子在轻唱风的摇篮曲但是有一天我一定要悠闲的坐着云朵在天空中旅行偶尔停下看看云端下的世界有洁白的浪花亲吻着海峡有海鸥飞过身边带来天空的气息这便是我渴望的旅行...

查看全文

带着思念去旅行

初一|记叙文|1200字以上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旅行,带着亲人的嘱咐,伴着友人的祝福,想着爱人的期盼,就那样,一个人孤孤单单上路。当我们因为前方路上的艰难而愁眉不展时,打开记忆的行囊,想想家门前那条经年不息唱着欢歌的小河,我们在那里思乡,在怀念中将它们追忆。母亲在上游洗衣服,父亲在下游担水浇地,而自已,却坐在岸上,用脚丫快乐地打着...

查看全文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

初一|记叙文|1000字

人生犹如展开的长卷,旅行是梦想之路的又一种延续,不同的境地,不同的牵引,不同的依托,不同的痕迹。在旅行之路,带上一本书,踏过万水千山,缱绻时光,于是此前浅陋的炫耀也成了心头可堪玩味的语言。不管怎么说,旅行之于某些人而言是无法触摸的美,就像布拉格之于卡夫卡,天时地利被安排在不恰当的时候,有一点不问世事...

查看全文

想一个人去旅行

初一|散文|900字

我想一个人去旅行。是的,好想抛开所有繁锁的事情独自去旅行!不必再为太多生活的锁事而操心,也不必再为情感的事情而恼心。抛开一切,享受孤单,享受寂寞,享受冷清……孤身一人轻装上路,不用带太多的累赘,只要简单够用就行了。想去爬山,因为好想好好地锻炼一下自己懒散的身架。山不用太高,只要不脏不乱就行。其实风景...

查看全文

假如我一个人去旅行

初一|记叙文|400字

假如让我一个人去旅行,且只能带一样东西,我会带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常使我纠结万分,因为,我想带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公仔,一部手机,一本书或一盒乐高?这些东西无一没有用处。我到底最需要什么呢?如果这些东西我无法一一携带,我最应该带什么呢?或许我应该选择让一部电脑做我的随行伴侣。一台电脑就像一个藏书库,在...

查看全文

让心灵去旅行

初一|散文|650字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题记如果说在淡墨山水中品味人间遗韵是一种对繁重心灵的慰藉,倒不如真正将心灵也来一次静如止水的旅行。品位书韵、畅想青春、观赏大千世界里的岁月沧桑,都是对心灵的洗礼和熏陶。当夜幕降临,聆听河流的声音。当黑幕被拉开,向黎明借一双眸子,眺望彼岸的风景...

查看全文

带一本书去旅行

初一|记叙文|700字

斟一碗烈酒。今夕红日艳如霞,独登高崖,静观《三国》。如此雄丽之景,何不邀曹操同叙?轻翻书卷,我与阿瞒一道,畅游天地,展开三国之旅……一望无际的战场上,白骨遍野,千里之地寂无人烟。你我同行在军营之中,看着人们将因战争而牺牲的将士掩埋。你顿生怜悯之心,愤然歌道:“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