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700字 600字 900字 1000字
年级:
全部 高三
宁静700字作文推荐
  • 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话道尽了中国的“贬官文化”。儒家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学者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寒窗十载,为一朝入仕,满怀着匡时济世的热情,为民请命。然而在封建王权至上的笼罩下,他们的想法是如此的天真,他们的谏言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他们的才气是如此的令人妒嫉。所以诽谤、诬陷接踵而至,等待他们的是贬官。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走到这一步,只能忍气吞声,收拾包袱走人...

    作文《宁静以致远
共找到10篇关于

宁静700字

的作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高三|议论文|650字

一句千古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位万表丞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孔明,一生之写照。历史黄叶,俨然一儒士风范,山高水长,传承至今。如今,世事纷繁,谁能心随朗月高,志与秋双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心痛之极。生于何意?死于何值?人生在世,不与烟火...

查看全文

宁静的校园早晨

六年级|记叙文|700字

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陈硕指导教师:黎英回信通讯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滨江中路447号A座904#室邮政编码校园的早晨是宁静的。薄薄的晨雾像纱一样笼罩着校园,教学楼若隐若现,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中。远处,雾朦朦胧胧的,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就像仙女在云雾中传播温暖。校园的早晨是热闹的。当同学们陆续来到学...

查看全文

淡泊,宁静

初二|议论文|650字

淡泊未必明志,宁静未必致远田园诗人陶渊明曾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诵出对清静安逸生活的愉悦感;试下有些人也曾有要过简单清静的读书生活的想法。古人也罢,今人也罢,都可望回归于平淡,于是,古有隐士深居山中,今有众人求归自然。可见,很多人在追求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名利,地位看...

查看全文

一颗平静的心,即使不快乐。但也不会伤心,坦然面对,人生本来就苦短,何必自栽苦果。不计回报的付出、给予,内心快乐安宁。不为昨天而后悔,不为明天而苛求,生活本来就平淡。珍惜这只有一次的生命,用感恩的心给予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用包容去原谅一切可以原谅的人和事,无论是谁无意伤害了我。用心善待别人,海纳百川...

查看全文

宁静以致远

初二|记叙文|700字

在当今喧嚣的社会环境氛围中,保有内心的一份宁静,我们也许才能真正到达精神的彼岸。宁静意味着不汲汲于名利权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味着要有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心境。唯有如此,致远才能成为可能。陶渊明鄙弃俗世的喧嚣,隐居世外,采菊东篱,寻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基于这份宁静,他才得以寄情山水田园,悠然创...

查看全文

请还我一片宁静

初二|散文|700字

我是一颗渺小的、卑微的、不起眼的小树。我生长在一座山上,眺望远处,能看见热闹的、庞大的城市。静静地伫立在远方,看城市中灯红酒绿。马路上,充斥着喧嚣,待到夜半时分才渐渐停歇。人们进出着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颓废的神色在人们的脸上出没,而一离开这些地方,那些颓废之色却又不着痕迹地离去,使人辨不清它的真伪。...

查看全文

宁静的冬夜

初三|日记|650字

最爱冬夜下的宁静,那样地静,静得让我们听自己的呼吸都是那样地清晰……――题记我最怕黑,最怕静,但是在宁静的冬夜我还是喜欢关掉屋里的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口,仰望那夜里的天空。我从不觉得冬天的夜空是黑的,在冬夜有爱的陪伴,我也不会觉得孤独!去年冬天,老师离婚了,同学们一起回学校看老师。老师在短短一个月...

查看全文

宁静的等待

初三|散文|650字

静静地,叶子落了,花儿败了。世间万物失去了蓬勃的生机,无情的秋风咆哮着席卷大地。远远望去,四周一片荒凉。而我,仍宁静地等待着。早已记不得过去了多少年月,只是心中隐约明白,好像也是在这么一个寒冷的季节里,有一双手,挖开厚重的泥土,把我轻轻埋在了这里。然后,那双手放开我,慢慢地挥了又挥,仿佛在和我告别。...

查看全文

美妙的宁静

初二|记叙文|700字

当天际泛鱼肚白的时候,朝阳缓慢的升起,一缕缕金光四面八方的照射大地。而懒懒的我,也不得不来一个“鲤鱼打挺”。九月秋风徐徐吹来,沁人心肺。我站在顶楼上,呆呆的望着田野,五彩缤纷。站立着的水稻看见蜜蜂、蝴蝶,不禁兴高采烈:“快点,快点,伙计。快来给我传授花粉,我要快快长大。”于是蜜蜂、蝴蝶忙的不亦乐乎。...

查看全文

书法,给了我宁静

初一|记叙文|650字

曾几何时,我陶醉在黑白相间的行云流水中;曾几何时,我学会在黑白的世界中沉淀自我。宣纸上那一道道浓墨重彩的笔画,不仅写下了往昔,更写下了我的一世宁静。小时候,常看见爷爷手里握着一支饱满坚挺的毛笔,庄重而又沉稳地在纸上留下那单一的痕迹。我很好奇,便时常趴在桌旁看爷爷写字,或许注定,那时我的心中便为文房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