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分析组合制导中初制导阶段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初制导律形式,并且提出了一种适合初制导律的剩余时间拟合方法。
2.为了提高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整体精度、满足武器平台(飞机)的精确制导,对激光捷联惯导优化算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3.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大机动目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对各类机动目标均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4.撇开中国的进步不说,它在制导与控制、涡轮发动机、机床、设备诊断和鉴证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方面都很落后。
5.欧洲台风战斗机的箔条和曳光弹辅助防御系统包括布撒器,可以释放红外曳光弹击毁热寻的导弹,释放箔条干扰雷达制导导弹。
6.为增加舰空导弹拦截低空目标的发射时机,研究了舰载直升机与舰艇协同制导下舰空导弹发射空域的低界。
7.首先建立末制导系统模型,其中包括拦截器结构模型、六自由度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测量模型和制导控制律模型。
8.建立基于零效脱靶量概念的两种末制导律——弹体追踪和脉冲比例导引,并给出对应的脉冲发动机点火控制方法。
9.在太平洋导弹靶场举行的近期测试中,由BAE系统公司研制的红外寻的器制导的终端高空防御(THAAD)拦截器直接命中和摧毁了来袭的目标。
10.针对弹体追踪制导律简易制导弹药制导精度较低的问题,采用滞后校正设计法来提高此类制导弹药的制导精度。
11.防区外发射导弹是一类模块化、精确制导的多功能空对面导弹,具有独特的战术枝术性能。
12.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控制系统性能良好,可以精确的将制导炮弹导引到目标捕获区,实现小脱靶量大落角对目标进行攻击。
13.利用该制导律可以引导反舰导弹向大空域内任何虚拟目标进行变轨机动,从而实现了各种各样的大空域变轨弹道。
14.射频仿真是在实验室内逼真地复现雷达寻的制导导弹的目标环境以及导弹的制导飞行过程。
15.光纤自动精密缠绕是导弹光纤制导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滞后角是光纤精密缠绕中的关键因素,滞后角的控制是通过丝杠子系统来完成的。
16.它不仅可以控制若干军用直升机以350千米/小时飞行,而且因为配有460枚导弹、制导火箭和反坦克系统,它还可以保自身无虞。
17.文中从制导炸弹的侧向扰动运动方程出发,根据多变量频率设计理论,用相对增益法,研究了制导炸弹航向和滚转通道的交联耦合。
18.该系统使用ADSP21160构成阵列处理器系统,采用全数字方式产生噪声、目标回波和混响,既可以在主控机控制下工作,也可在制导武器控制下工作;
19.雷神将为空军提供激光制导炸弹(LGB)计算机控制组和弹翼组,它们负责将“哑弹”变为精确制导炸弹。
20.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机动加速度快速变化,而且导弹自动驾驶仪存在较大滞后的情况下,该导引律具有更高的制导精度。
21.以近几次局部战争中使用较多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其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其弱点,提出部分反导措施和电子对抗途径。
22.准比例导引法和适用于自寻的反坦克导弹的俯冲击顶制导律;
23.为了满足卫星制导炸弹大着地角的弹道要求,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了次最优制导律的设计。
24.为了满足卫星制导炸弹大着地角的弹道要求,基于单神经元进行了次最优制导律设计。
25.减少两发导弹间的发射时间间隔是减少对制导雷达作用距离和导弹射程需求的最有效方法。
26.鲍其莲,女,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与电气学院仪器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导航,制导与控制。
27.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超近程防护系统作为反导体系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28.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反导技术的发展,超近程反导便是其表现之一。
29.莫斯科强烈反对美国提出的导弹防御体系,这一体系将在捷克共和国安设雷达系统,并在波兰设制导弹拦截器。
30.亨舍尔敏-293-世界上第一个业务制导导弹。
31.针对目标机动且仅有视线角速度测量的被动寻的制导问题,提出了 被动 寻的模糊变结构制导律。
32.结合空间拦截的精确末制导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对目标机动和参数摄动具有鲁棒性的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AVSG)。
33.当目标作非机动飞行时,最优制导律是变比例系数的比例制导。
34.增强型寻的器将每个SCALPEL精确导引至目标,先进制导与控制系统持续演示其精确度。
35.保卫者系统探测到已发射导弹后,对来袭导弹导引头直接发射一束不可见的对人眼无害的激光,干扰制导信号。
36.美国海军出动了一艘制导导弹驱逐舰。
37.不同的导引方法不仅影响飞行器的弹道特性,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制导系统的繁简程度和飞行器的脱靶量。
38.针对高超声速空地导弹多约束高精度末制导的基本需求,在三维解耦的俯仰平面和转弯平面上分别设计制导律。
39.介绍了作为现代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多模末制导系统的组成、分类,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40.有线制导能够使鱼雷接近致自导引触及目标。
41.导弹采用有线制导,只要简单地将瞄具的准星锁定目标,就能轻易地导引至目标。
42.与其他制导系统不同,GPS导航在所有天气环境和昼夜条件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43.在分析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特点上,提出了一种用于红外成像末制导信息处理的自适应多尺度小波边缘检测方法。
44.在最优预测中制导律的基础上,提出预测交班点的概念,设计一种使导弹在中末制导交班时刻性能最优的中制导律。
45.针对采用直接侧向力控制的导弹,通过选取预测脱靶量和预测脱靶速度等滑动模态,研究了一种滑模控制末制导律策略。
46.为了适应水面舰艇反导作战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评估末制导雷达干扰决策的方法。
47.基于旋转调频调制盘的定位原理,研究了某型号瞄准制导仪中调制盘图案的设计特点。
48.分析仿真的结果,设计的中制导律能够满足巡航导弹中制导的要求。
49.研究了用于复合制导的最优中制导律。
50.重点介绍了各种制导律中滑模面的选择和制导律的设计,并给出了一些仿真结果。
51.为满足实际作战的要求,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和奇异摄动方法,提出了一种可保证中远程空地导弹快速爬升到最优高度的中制导律。
52.增程弹药(ERM)计划反映了美军对能提供比当前传统弹药更远射程和更高精确度的五英寸制导弹药的需求。
53.这里还有阿波罗太空任务使用的制导计算机的部分零件。
54.夏皮罗在事先准备的发言中说:“尽管采取了遏制措施,但整个地区散布着制导系统更先进、射程更远和杀伤力更强的火箭。”
55.在军事领域,GPS星座提供关键的态势感知和精确的武器制导能力。
56.没有制导系统可以欺骗。
57.该系统的自治双模、被动无线电频率和红外制导设计为同时应对多种威胁提供强大火力。
58.之前制导测试飞行已经成功地直接命中固定目标。
59.这是惯性制导系统,的基础概念。
60.这种正在开发的导弹模拟器系统将为导弹制导硬件提供时实输入信号,并读取导弹的响应从而提供一个闭环模拟。
61.如果使用模式制导的序列化,则可以避免这类问题。
62.通过采用电子制导雷达波束这一技术使传感器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多项任务,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能力。
63.综合了GPS和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双重引导系统的东风-15C,其命中精度可以达到30米至50米之间的圆概率误差。
64.据称东风21C具备了弹着点圆概率误差10米一级的制导能力,这一级别的制导能力足够瞄准象航母这样的大型水面舰只。
65.当空间拦截器由中制导阶段转入末制导阶段时,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姿态可能与预定姿态相差较远。
66.除给出了最优交会体制导律的结构形式外,还提供了求解最优交会制导律的参数方程组。
67.自动驾驶仪要求在制导段保证弹体姿态稳定,并准确、快速地跟踪制导控制系统提供的制导指令;
68.采用固体发动机装药排气羽烟激光测试系统,测试了某激光制导导弹装药排气羽烟的激光透过率。
69.本次测试演示了精确攻击导弹利用其半主动激动寻的器获取目标、处理目标信息、将信息传输给非制冷红外成像模式寻的器进行最终目标处理和终端制导等多项能力。
70.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个加速度计的冗余制导方案,以仪表误差引起的制导命中误差最小为准则,用协方差分析法,导出加速计最佳安装方位。
71.根据弹载捷联成像导引头和脉冲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零效脱靶量概念的直接利用捷联导引头测量信息的末制导方法。
72.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导引律在攻击机动目标时制导精度高、脱靶量小,导引控制过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比例导引律。
73.以导弹初始瞄准误差为初始小扰动,建立理想条件下速度追踪制导律制导回路模型,在此基础上求解其解析表达式。
74.介绍了一种用于非相参捷变频体制导弹末制导雷达目标信号射频仿真的模拟器。
75.箔条对反舰导弹相参末制导雷达难以产生干扰效果。
76.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着手加强“西海五岛”防卫能力,部署更多雷达、精确制导武器等,同时调整作战指导方针。
77.我们的结果表明,由BFA诱导的胞吞作用的增强和胞吐作用的抑制导致了花粉管壁建成受阻,并最终引起花粉管生长停滞。
78.导引头对目标的跟踪精度是制约制导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79.提取了不同型号、不同体制导引头对信号处理要求的共同特征,提出了一种导引头信号处理器通用硬件平台方案。
80.导引头电子舱是导弹探测、跟踪目标物体的关键部件,它为导弹系统的精确制导提供了重要保证。
81.所设计的导引律在制导初期对误差进行修正,因而末端弹道更为平直,同情况下所消耗的姿控发动机数目更少。
82.内华达基地的飞行员发射了机载的激光制导炸弹,“导致3名叛军逃向北面,1名叛军逃向南面”。
83.基于架束式激光制导的原理和方法,采用自动控制理论较详细地分析了激光架束制导仪的制导回路和制导误差。
84.一架法国幻影F1CR侦察机,和紧随而来的幻影2000D战机先后发射了两枚225千克的GBU-12S激光制导导弹,致使21辆车被毁而卡扎菲仅是受了伤。
85.复制导出的文本,并利用导入功能将它贴入另一个内容类型中。
86.本文是《天基对地攻击武器再入段制导分析》(见《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年第三期)的继续。
87.针对再入飞行器带碰撞角约束的末端导引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制导律。
88.针对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最远距离滑翔制导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制导律。
89.该制导律在存在状态噪声和观测噪声的情况下能有效完成再入机动弹头的制导,并使系统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90.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具有再入约束条件的高空最优制导律,给出了剩余时间的计算方法。
91.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此制导律能导引再入飞行器沿末端约束方向精确命中目标;
92.这个演示显示了怎样使用内嵌和外部的控制导航条,要隐藏内嵌导航条和显示外部导航条,请不要勾选下面的复选框。
93.针对空-地制导武器发射前的载机控制,分析了导航控制方式和构成姿态控制的纵向与横侧向通道。
94.同时就导弹起控点处高低角、方位角对脱靶量的影响作了研究,该制导律能降低对导弹发射条件的要求。
95.对摄动制导的弹道导弹而言,关机点偏导数和全导数计算及其校验是导弹诸元计算中的重要环节。
96.飞机装备有23毫米机炮和二个机翼下挂架能携带近距IR引导空对空导弹或非制导火箭发射吊舱。
97.为了分析红外图像末制导导弹的落点精度,需要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输出误差进行估算。
98.首先,对中、末制导交接班时雷达导引头的速度截获概率进行了分析;
99.文摘:角闪烁误差是影响毫米波导引头末 制导阶段雷达跟踪精度的主要因素,必须对其进行抑制。
100.角闪烁误差是影响毫米波导引头末制导阶段雷达跟踪精度的主要因素,必须对其进行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