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语中引起句式变化的认知语用理据包括语境、表述重心、焦点、语用意图、语用预设等。
2.在语境因素方面,本文以著名语言学家哈利德的理论为基础,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对征友广告加以分析。
3.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有其语用价值,因此语体、语境和语用主体对汉语“将来”时制的表达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口语和书面语所蕴含的语境因素是静态的,而外语电化教学条件下的语境因素已被电教媒体所激活,因而呈现出视觉或听觉意义上的动态性。
5.学生: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提供语境,这是一个论点,教授:好,我说过你可以提供语境,在这个案例中,一切都可以称作论点。
6.最后将分析的结果与语境的三个变项,即语义、语旨和语式相联系进行评价,从而揭示作品的写作风格及主题。
7.第三章从语境因素——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电子邮件语言的情景因素。
8.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分别考察了在中性句子语境和偏向句子语境中,同形歧义词的歧义消解过程。
9.选择合适的据素是由一系列语境因素决定的,而语境因素又源于意识形态及社会的道德标准。
10.所以,本文主体部分分别选取语用学中的语域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语境理论从上述三方面对《还乡》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11.此外,典故语的理解还与其存在的语境密切相关,这主要包括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尤其是其文化语境。
12.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 效用。
13.语境包括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14.第二章,引用霍尔的高语境与低语境理论,并结合何敏智关于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构成本篇论文的理论结构框架。
15.非惯用省略语是指在一定语境中出现的,一次性的、短暂的、非模式化的省略语;
16.惯用省略语是指在固定的语境中形成的、经常反复使用的、模式化的省略语。
17.稳态语境和动态语境是辩正统一的关系:稳态语境可以通过动态语境得到展示;
18.辞例所构成的语境是一种特殊的上下文语境,利用辞例可以准确训释某些文言词语。
19.在接收言语信号之后,听者只有依据语境对语流进行准确的切分,才能顺利解码。
20.通过对语篇翻译中的互文性阅读、互文性接受能力、互文性语境的讨论论证了互文性理论是语篇翻译的核心。
21.第三章从语境的交际维度阐述了语境对语篇翻译的意义。
22.尝试运用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从语境因素的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简要分析黄梅戏这一戏剧曲目的语言特征。
23.即使是以语法形式或语境表明“不”的语义指向的句子,也可以从具体的语境中离析出语义联项来。
24.针对外贸英语函电写作错误的研究,目前虽有少数学者将语言研究与商务语境结合起来,但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方面。
25.语境分析作为语境论的最核心的研究方法,是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的集合。
26.在关联理论的限制下,与在概念匹配中最可及的语境假设最相关的待选激活项为回指语的先行语激活项。
27.了解了网络用作文试卷发下后语语境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用语试卷发下后对语境存在着依赖性。
28.本文提出语境化是外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策略之一。
29.由于英语定语从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概念,起着不同的功用,译者常须根据句间句群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与汉语规范重构汉语译文。
30.词语相关度包括了词语语义相似度和词语与语境核心词的语境关联度,并且考虑了词序因素。
31.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它专注于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即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分析语言现象。
32.缩略语的理解与词语缩略是互逆的认知过程,人们通过自身具有的转喻认知思维能力并借助常规关系和语境制约来达到对缩略语意义的正确理解。
33.先揭示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名言的出典语境,并依此语境又把它解读为“知识就是能力”。
34.该研究考察了语篇理解中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
35.第三,反对同性婚姻的《圣经》论据,从语境中不能毫无顾忌地处理婚姻,但据称可以从语境中应付同性恋取向。
36.左移位结构;顺应论;语言语境;交际语境;语用动机;
37.本文基于语言学中的语义分类、真值语义理论和语用学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语境的语义理解机制;
38.第四章探讨了谚语翻译的语用视角,涵盖语境,言语施为用意及其在谚语翻译中的借鉴性和应用。
39.传统训诂学虽然没有使用语境研究的术语,但训诂家在解释义、分析句子结构、说明修辞手段、阐发章句意旨的同时,对文献的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作了充分的揭示。
40.这种二元文学观在理论上虽然显得不够圆熟,但在当时的时代语境和文学语境中却具有积极的意义。
41.预视字有三种类型:语境冲突预视字、语境一致预视字和目标预视字(目标字本身)。
42.语体就是语言的功能变体,它的形成反映了特定的语境类型和交际领域对话语使用的特定要求。
43.认知心理,常用语序,逻辑顺序,数量分配,语义关系,特定语境,特殊语句。
44.本文以译例来说明两种机制的语际语用增值,即语法机制和语境机制。
45.语境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从词语的词典意义选择、语法判断以及文化涵义等方面都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大量的语例分析亦可见语境对翻译活动的明显影响。
46.数字信息与语义信息相比,即使在具体的、带有鲜明语境的原语话语中,也难有完整的、提示性较强的语境意义参照场。
47.翻译要求重构源语语篇的连贯,这种重构只能在语境中进行,以便使具备语言,情景,文化背景知识的语言使用者理解译文语篇。
48.在特定的情景语境制约下,通过对语类潜势中三个层次的选择,可以生成不同的语类。
49.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类定义为与语域及情景语境相关联的语类结构潜势。
50.除了使用不同的记号(UML)之外,图2显示两个不同的语境。
51.当你需要了解与某一事件和术语相关的,清晰的事实、简洁的背景、或者更广泛的语境的时候,百科全书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52.这个词能用于上述语境是因为学生应该在大学中得到培养,尤其要培养自己的想法。
53.网址中的年、月和代名提供了有用的语境--光看网址你就知道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或许也大概记得内容是什么。
54.“干净”在这个语境中意味着纳税人无条件地为紧急救市埋单——他们为救市付出的那部分没有任何补偿。
55.这准许不同语境的图重复使用。
56.每个语境由下面二者建立:(1)通过业务参与者划分用例,和(2)从现有的业务参与者派生出新的参与者。
57.我所提出的一类问题是:,你一般采用什么语境去理解小说?
58.所以我们经常把前提隐含在论点中,经常在,因为语境或者,我们假设的基础上,就像人们知道另一个。
59.在许多情况下、参加会议的学生、商人或政治家可能会听到某个习语,并且试图由会议的语境推断其含义。
60.这里使用一个类似的算法,把一个业务用例模型映射到不同语境中的另一个业务用例模型。
61.在某些语境里,词语“便宜的”和“中国的”可以互换。
62.文化可以使行为脱离其一半的道德语境,并以特定的方式对其定义。
63.不幸的是,常常不存在清晰的答案,因此你还是必须提供良好的语境并解释其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当地科学家对此可能提供帮助。
64.这就是你们得到的语境。
65.它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产业中云计算、开放标准和隐私这些语境中的标准术语了。
66.他改造了熵的概念,使其进入一个对特殊问题具有意义和关联的语境。
67.当考虑底层基础结构之上的实际使用授权时,在使用语境之外定义业务信息文档本身可能是一种逻辑方法。
68.掌握了连接语尾“(?)”特定语境中的话语功能之后再理解分析它的意义就比较容易了。
69.我们可以运用语感识别、语境识别和语言识别等策略进行识别和修改。
70.具体而言,就是依据修辞学分析语言性语境的冗余现象,依据语用学分析非语言性语境的冗余现象。
71.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家、逻辑学家在名称指称语境观方面呈现出由言内语境向言外语境转化的特征。
72.文章不仅详细地分析了小说中的双关语、拟声词、杜撰新词、混合词和转换引语等语言现象的艺术效果,而且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
73.译入语语境是原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以后新的生存环境。 译入语语境对翻译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74.“给力”一词语境较强,而语意模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一种态度。
75.动态语境的构建要尽量避免无意性语义增减,而有意性语义增值则要体现语用效果的增强。
76.鉴于此,本文在使用“语境”这一概念时,相对地将之界定为史诗演述的仪式化叙事语境。
77.我目前不太考虑语境这个问题,个人的兴趣点几乎都是和这个社会、制度发生最直接的对应,是对这个大语境个人编造的寓言或哑谜。
78.语句所处的篇内语境是篇章连贯性得以实现的必要依托,是实现篇章语形连贯的实体环境。
79.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只针对柜台服务商业语类的语篇结构成分及顺序的选择,没有涉及在文化语境的制约下各种语类的生成。
80.因此 ,翻译应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据 ,以确定具体词汇在其语境下的语用意义。
81.成语翻译一般分成两类:词典翻译和文学语境下的语用翻译。
82.语境策略是指听读者在语境条件下和语用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语境进行话语理解的策略。
83.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就表现出了很大的先进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词的语法位置划分汉语词类等这些当今的理论都可以在《文通》中找到影子。
84.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目的词除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外,又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
85.本文论述了数字的模糊功能,分析了模糊数词与社交语境、历史语境、文学语境、语言语境等的顺应问题。
86.哈特从语境原则、多样性原则、语言的开放结构及语言的施事效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法律语言的独特性。
87.作者分析了唐诗语篇的文化特色,指出意境是中华文化在唐诗语篇中的体现,是在汉语文化语境指导下的诗的超语言、超文本美感。
88.本文认为,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三位先生合著的《现代汉语语境研究》一书在国内的语境研究中独树一帜。
89.另一方面语境具有自生功能,语言本身使语境的语用解释作用更加细微。
90.接着,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外学者研究语境的情况,阐述了语境的六种功能:省略功能、简化功能、确指功能、解释功能、生成功能和制约功能。
91.从手势语的语境看越来越清析的觉得手势语的系统方式同文字语言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92.《棋王》的道家文化生成语境和传统道家生成语境是相同的。
93.人们对语境教学的看法存在诸多歧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境教学观在实践中的运用。
94.重新解读路翎,无论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语境与现代语境,还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那凄切、悲凉的一页都具有相当深刻的现实认识意义。
95.语篇语用学从语篇语境的角度研究句法结构的选择与语篇功能。
96.本文从语境分析入手 ,试图揭示语篇语用连贯的实质 ,认为语境中的关系是语用推理的起点和基础。
97.流行的英语词汇记忆法忽视语篇语境的作用,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语境偏难,不利于词汇习得。
98.沛沛:沛沛英语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学习者去熟悉语境,跟着磁带学会说完整的英语句子。
99.接着,从认知、文化、情景语境、语篇与情景、语境间的连接,以及语篇内衔接等方面对语篇的连贯性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