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000字
庄子作文推荐
  • 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还是让他的智慧随着自己的身影飘走了?“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鱼。“我是他笔下快乐的鱼,他从未想过自己是怎么知道惠施是快乐的,但他却知道我是快乐的。他现在的确不在这儿,但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风中与你交谈;也可能在这碧波里映出你的真实,你的心灵;他多...

    作文《庄子
共找到10篇关于

庄子

的作文

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高三|议论文|1200字以上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关乎于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以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很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有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脆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中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端,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庄子岭游记

三年级|写景|150字

今天,我跟爸爸,妈妈,姐姐,姥姥去庄子岭玩儿,爬山,看红叶,还去山顶的八路军老妈妈家参观她住过的石房子,听说她叫李清才,因为战争时期,她藏了五十多名八路军躲过日本鬼子的追杀,还藏了很多支票和军用物资,所以人们叫她“八路军母亲”。

庄子岭还有红叶,满山的红把山坡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们还拍了很多照片。

下午5点,我们坐车往家走。

三年级:杨亦博

在庄子的滋养中成长

初一|散文|450字

宋代著名的宰相赵普依靠孔子的《论语》,一步步的在朝廷中站稳脚跟,治天下的。而我则在宁静淡泊,从容坦然的庄子的滋养中成长的。

第一次认识庄子是在语文课上。在庄子与好友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庄子见鱼儿出游从容,悟性顿生:“啊,鱼儿出游从容,它一定很快乐吧!”这便是庄子,这便是真实的庄子!融身于自然,静静地享受大自然一切生命的活动,感受社会人生百态。因此,万物的哀乐无不牵动着庄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世间的一切无不影响着庄子厚重的情绪。

在成长中,因为庄子,我学会了坦然面对。自从上了初中后,考试铺天盖地,每次的考试都在影响着我的心情。虽考过高分欣喜,但更多的是看到不争气的成绩伤心和流泪。是庄子这一老人,时时宽慰我,事事警示我,让我在宁静中自省,在掌声中冷静和平和。

在成长中,因为庄子,我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对爱护花草的警示牌不屑一顾,不再为了自己的一时喜欢而任意摧残一朵花的生命,不在理所当然的从草坪上大步走过……庄子使我明白了:每一个生物都被赋予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万物也如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而人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生为自然,死为自然。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时时给我启迪处处给我指引,他为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成长,需要庄子的滋养。

《庄子浅说》读后感

初一|读后感|650字

在初一以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文言文。在我眼中,文言文是一种让我想“哭天喊地”的文种——它需要我们背诵理解几百几千年以前的文字。但才学的《庄子两篇》却让我有种想读下去的欲望。於是我买了《庄子浅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名著,但这本书让我进一步瞭解了庄子这个人。

整本书都是作者的解说与《庄子》中的文章相结合的,所以不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反而让我对庄子能有更深的认识。陈鼓应的这本书虽然薄薄的,但却胜过那些厚的能砸死人的所谓解说。

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庄子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里,没有任何的勾心斗角,我们可以自得地享受美好的世界。

孔子的学说让我们在太平盛世中悠然自得,但庄子却教我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不求名利,只求心中的自得。

这本书分为“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三部分。从“生活篇”中,我瞭解到了庄子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却怡然自得。我很好奇他是如何生活下去的,很快,陈鼓应给了我答案——庄子把物质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的程度,而致力於提升精神生活。

在生活态度上,庄子是顺其自然的。他不会算计別人,而是以一种淡然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正如《惠子相梁》中庄子的所为。所以理所当然的,老庄也不沉迷於官名仕途,《逍遥游》也是一种写照。

老庄对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庄周的蝴蝶梦也表达了庄子对死的看法。对于他来说,死,无所畏惧。因为死只是你“从大地上来,又回到土里”的一种形式。对于死,庄子培养的是一种洒脱的态度。庄子说“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由此可知庄子的生死观念并不是消极或出世的,而是一种超然的洒脱。

读了《庄子浅说》,我对庄子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我知道我的认识不过是一些小皮毛,不过,即使如此,我对老庄的敬意也只增不减。

千年之后,我再度捧起《庄子》,细细品读,仿佛庄子就站在我身旁,淡然,洒脱。

给庄子的一封信

初二|书信|900字

尊敬的庄子:

您好!

一直很敬仰先生的淡泊名利,潇洒自由。我不是想打扰先生,只是想与您聊聊,我眼中的您。

您一定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想像鲲一样遨游,大鹏那样翱翔。您藐视世上讥讽你的人,就像看不起一群目光短浅的走兽。您在《逍遥游》中这样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切肤表达了您对事态的的悲凉和绝望。

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您一定又是洒脱清净的吧!有这样一个关于您的故事,说您身穿粗布衣,脚蹬破鞋参见魏王。魏王问你为何如此潦倒,您却强调这非潦倒而是贫穷。这不也正说明了您的豪放随性,不羁却又明理吗?您深知自己的内心与能力,哪怕无力改变世界,却又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袒露给世人,做一个孤独却又自由的圣人。

“我是贫穷而非潦倒”,先生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妙呵!真正潦倒的人绝非有这样的心情与心智写出这样的《逍遥游》来体味人生之自在与悠然的。而贫穷,则更是你不受名利牵绊左右的体现,不为贫贱戚戚于形!我真佩服您,先生,你能将自己的内心比作鲲鹏,沉浸在自己广阔的天地中,不理会别的走兽的非议,潇洒地悠游,岂不快哉!

有人说您的一生清净却碌碌无为,那些人就像寒蝉与小斑鸠讥笑大鹏高飞的多此一举一样。可我觉得,您的选择却极有道理。君子可以毫无身外之物,但不可以失去对内心希望的渴求。鲲鹏展翅,是被信念驱使着追逐蓝天,绝非是旁人眼中的别有所图。正向您,先生,不理会世俗人们的目光,享受自己喜欢和追求的安逸舒适,此外,便无所遗憾了。您也用行动印证了这一观点。您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宁愿做一个安贫乐道的平民,体验人生。您自己不也教导后世,做官阀害人,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您就真的想您所写的那样,达到忘我,超脱功利和超脱名声的境界了。

其实我也很渴望像您一样,能看破红尘,逍遥一生地活着。可世上总有一些杂芜之事叫我愁苦。我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消沉,因为日常琐事而烦闷。读了您的《逍遥游》,我的心立马洞若烛照。我为何要因为这些小事而闷闷不乐?这样显然缺少了一种风度。潇洒不代表放弃,您隐居时,不也写出了若启明星一样的作品吗?我会化消沉为动力,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摒除不该有的杂念,专心专意地对待每一件事。就像先生您,抛却身外之物,坚持清净,坚持思考,一生终将无悔。

我牢记先生的教诲,坚持自身的率性,流露生命最本真的自由。

你的崇拜者:张诚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初二:张诚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笔记

初三|议论文|1000字

如今一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关于“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为人处事”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这些称之为的“心灵鸡汤”的书籍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人们的口味,给予了人们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我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却总觉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阅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于丹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动态平衡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世界在前进,而我们原地不动时,我们会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那么这种平衡便很容易达到。我们可以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让自己与时代的前进保持同一个步调,发展和提高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认识自己、涵养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也更容易获得庄子的大境界吧。

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心灵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并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我读《庄子这一班》

初一|应用文|500字

徜徉于大自然,他总能静心地听到和谐自在的旋律。他的妻子死了,他虽然悲伤但是不久便鼓盆而歌。他把生死视作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还原过程。病重时,弟子要厚葬他,庄子却拒绝了,他说大地就是他的棺材,万物就是陪葬。还有什么比这更盛大的呢?心挂无碍,潇洒自在!

书中庄子曾说:“真正追求内心的人,只在意他们的生活是否与自然和一,他们更珍惜生命,照顾心灵。而你却只是顾惜肉体生命,任由外在因素干扰情绪,伤了天性,把时间浪费在友情无情的地方争辩之中。”这段话告诉我们事情或感情,只用在对的地方,要善用时间、珍惜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不许白 白浪费。

看完这本书让我的生活体验变多了,例如:无情的故事里我学会如何善用时间或如何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最宝贵又会流逝掉的金钱,用现在的纸钞或用现在的 硬币是买不到已经流逝的时间,所以一定要趁现在好好善用时间、珍惜时间。我也在回报的故事里学会了懂得回报别人,假如别人帮助我时,我心想,当别人需要帮 忙的时候,我也可以帮助别人。记得我有一次坐着公车,我那时候会利用短暂的时间复习老师所敎过的生字或课文,我也看到很多人在公车上看着书、听着耳机喃喃 自语。我放学时,都会在椅子上复习生字。

此外,庄子很孝顺也很乖巧,因为假如别人想不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时,庄子会适时的帮助他。我也要向庄子一样,善加利用时间之外,也要乖巧懂事,孝顺父母。

启迪心智,感受精神

——《孔子庄子》读后感

悠悠五千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再漫长的岁月里,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在众多杰出的人才。

以前,我经常听到父母,老师谈到孔子,庄子,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总在耳边回响。最近,老师让我读了一本书,《孔子庄子》让我对这些圣贤名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洗礼,震撼了我的心灵。

《孔子庄子》顾名思义,主要就讲了孔子和庄子两个人的故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曾携带弟子周游列国,整理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书。庄子是到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生贫困,隐默无闻,却着述丰厚,《庄子》一书流传至今。

“江山代有人才出”勤奋,勇敢,坚强,好学是成功者亘古不变的必备素质,我最喜欢孔子。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才。孔子好学而又勤奋,对于学习他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拜了许多人为老师,起早贪黑地学习。孔子勇敢而又抱负远大,满怀救世治国的志向,积极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并且勇敢地推行自己心中所想。

孔子坚强而又持之以恒,虽然许多君主不重他,总是吃闭门羹,被人嘲笑,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周游列国,寻找他人生的最终方向。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静静思考,我是不是连他们的千分之一也达不到?人生在世,谁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愿望,可实现这些需要走一大段并不平坦,荆条丛生的坎坷的路,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勇敢坚强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唯有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才能在遭受各种困难,遇到各种危机时迎难而上,困难和挫折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退缩,即使再大的苦难,只要勇敢坚强一点,也是可以过去的。有时候,要努力几次,也能成功,就像孔子。再一个国家中穿梭,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当中有必不可少的失败,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轻言放弃,一个能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一切苦难的人,才是最精彩的,闪闪发光,令人敬仰。

我过的事丰衣足食的生活,从未尝试过外面的艰辛,我也有远大志向,有一颗爱国的心,总是幻想着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力量,一切起来就滔滔不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没有付出行动,平时一遇到困难就轻易退缩,在远大志向的道路上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但从未在失败中前进,奋发。坚强和勇敢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运的动力桨,但我还没有拥有,不知不觉偏离了轨道,坚强和勇敢这两个字眼和我很遥远。但我相信,我会从此时此刻开始,努力把方向重新调整过来,让坚强和统一与我同行,像孔子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庄子故事,流放百世;孔子名言,启迪心智,感受那深邃的精神。

江苏常州金坛市金坛市第二中学初一:周悦妮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笔记

初三|议论文|1200字以上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总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教学是我们的生命线,汲取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用一双从懂得倾听到善于倾听的升华!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往往会使我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别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实细思中,我们只关注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没扣响迎向朝阳的那扇大门:及时地反思,挖掘内在成功的宝藏,善于倾听总结,运用到更多的实践教学中,这便是缺失了对现有位置的“悟”!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庄子是一只断了翅的大鹏!

高二|议论文|1200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茫茫北溟中,一只大鹏冲天飞起;深深苦闷中,一颗心灵挣扎而出。这就是庄子,一支断翅的大鹏。

《逍遥游》中,庄子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展翅高飞的雄伟,又用“小知”的斥和“小年”的朝菌反衬大鹏九万里图南之志。庄子对大鹏的钟情跃然纸上。然而,怀着一颗展翅高飞的大鹏之梦的庄子最后竟然否定了凭借海运的大鹏,并推出惊人的结论:至人无几,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功利的世人看来,庄子是追求绝对自由的虚无主义者。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位经历深刻苦难的人都无权评论庄子,甚至不配读庄子。有人将苦难定义为短暂的肉体或心灵的伤痛。在这些人眼中,痛苦之后必会有令人欣慰的回报。我承认,没有辛酸和汗水,就铸不起通向成功的甬路。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简单的伤害,称不上苦难。苦难,是一场自己永远处于劣势的战役,一次悲剧性的徒劳,一种近乎难以逾越的魔障!《庄子》就是对苦难极端而又敏感的反应,对现实与生命的搏击,对世俗哲学的决裂。有人在《逍遥游》中读到的是庄子的空虚悲观。但是我看到的,是一颗被人类苦难禁锢的灵魂。或者说,苦于无法解释一些苦难,庄子才宕开一笔,潦草地勾画出一个逍遥的精神境界。庄子,这个拥有着无边的智慧、无双的激情的才子,面对着茫茫宇宙仍彷徨失措。他张开幻想的翅膀,希望像大鹏一样,怒飞而起,飞向“无何”之乡。多次的尝试告诉这个才子:有所待的大鹏也会失败,有所求的心灵在这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中根本无法找到慰藉。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超越的悲哀。庄子终于明白,他自己无法回答什么是“永恒”,他自己无法解释生命的残缺,他自己无力洞悉生命的真谛。在极端的苦难前,庄子选择了用艺术美学的方法逃避,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空想。于是,世人只看到了空想,却忘了心痛的空想家如何穿越苦难的刀山火海,忘了迷茫的虚无者如何比他人更早一步地面对人类终极意义的缺陷。既然无法洞悉凡俗,庄子便隐遁自然无待的极端精神境界,寻求历尽苦难后的宁静、平和、自然。逍遥之外,是庄子心如刀割、进退两难的困境。这种苦难如此雄伟,这种困境如此悲壮,造就了一个如此复杂而又简单的庄子,一篇如此超出世人理解能力的千古奇文。作为一个凡人,我不曾经历过如此庄严而又神圣的苦难,但我会说,我配不上,我所经历的一切苦难。

如此深重的苦难却压不倒那个不屈的灵魂。庄子第一次扛起精神的大旗,竖起信仰的丰碑。庄子用自己的内心经验告诉世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苦难,我们都不能忘记内在的灵魂。塑造一个丰富而又安静的灵魂是庄子的梦想,创造永恒的真实是庄子的信念。我想,如果有来生,庄子,这个部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庄子,一定还会选择回到这个污浊的世界。他要透视无穷的假象,他要建立不朽的真诚,他要鞭打无边的黑暗,他要寻找精神的曙光。他要再次,再次面对这无边的苦厄,再次提起颓笔,重写那一部《庄子》。因为我知道,这个外表冷淡的哲学家心中装的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

狂风骤起,这支坚守心灵梦想的大鹏一定会扶摇直上,冲上九万里的天堂!

相关介绍

作文大全为您找到庄子作文共10篇,其中包含庄子500字,900字等文章。您还可以找到庄子的智慧,启迪心智,感受精神——《孔子庄子》读后感,穿过欲望,跟庄子一起飞等等相关作文。

热门推荐:
纸鹤 真心英雄 这件事真让我高兴 障碍 枣树 走过青春 抓蚂蚱 做你自己 昨日 种钱 做好自己 这也是爱 造句 最好的时光
最新推荐:
村居 拍卖 寒假里 爷爷 菜花 让我成长 一句话 跳蚤 相片 南湖 因你而 友人 浅谈 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