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五(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意识。说到意识,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意识吗?那你们觉得自已有意识吗?或许你们会说:有啊。但是,我们所谓的意识又是什么呢?听我娓娓道来,意识就是指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经常做并形成了的一种行为习惯。我们所要具备的意识,就是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当然是指良好的意识。如...
作文《意识》
意识
(敬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五(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意识。说到意识,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意识吗?那你们觉得自已有意识吗?或许你们会说:有啊。但是,我们所谓的意识又是什么呢?听我娓娓道来,意识就是指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经常做并形成了的一种行为习惯。我们所要具备的意识,就是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当然是指良好的意识。如...
大家好!我是“消防”,每当我看着那熊熊的烈火无情地燃烧着一幢幢楼房时,我多么想扑上去制止大火的继续蔓延。但这可以吗?火依旧会无情燃烧着人民辛辛苦苦用心血筑成的“家园”,直到烧成灰烬,才肯善罢甘休。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拼命地燃烧着,自己却无能为力。
然而,这些火灾的根本起源,就是人类的防火意识太薄弱了,踌躇了半天,我决定了要“离家出走”!去宣传防火的知识,不让人类再重蹈覆辙。
在街上,琅琳满目的商店映入我的眼帘,我随便走进了一家名为“狼心狗肺”食店。一走进大门,环视了一下店内的情况。店内的地方已被食客、桌子……占得水泄不通,电线交错……总的来说——防火意识薄弱。我看后,便向老板走去,对他说:“老板,你好!我是‘消防’,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发现你店的消防隐患挺多的,希望你能修改一下。”谁知,老板却轻视地说:“如果我要改,早就装修了,还等你来告诉我吗?若你给钱我修的话,我还能考虑考虑。”我自知老板肯定不会听的了,便垂头丧气地走出这家店。
随后,我又走进了“善良,真诚待客”食店,虽然这家店的环境比上一家店好不了多少,但我又向店主提出了同样的建议,而不同的是店主是欣然地接受了。
过了一段日子,我又再次来到这两家店。但“狼心狗肺”食店已销声匿迹,听说是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而“善良,真诚待客”食店已重新装修,并越做越大,客似云来。店主见我,满脸高兴地走来握住我的手说:“谢谢你,你是我的恩人啊!……。”
我看过后,不得感叹:接受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得到的却是迥乎不同的结果。
唉,“安全”何止值千金!我心情复杂地走了……
潜意识,何为这样的一个存在?何为潜?何为意识?上网查,我们都会更深的了解到。
潜意识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它又为何存在?我们的行动与思想等,都会受于它的影响。潜意识,何为潜?就是潜藏在你内心的另一个意识,你可能无法碰触到它,你可能不知道有它这样一个存在,你平时所遭受的痛,内心所想,嫉妒别人、报复别人、愤恨别人、厌恶别人等,它都会知道。
我们所在的消极状态都会给我们与潜意识带来影响。
平常我们都会很紧张,然而都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这类的想法而传达到潜意识后,潜意识的回应,潜意识的表态。可能别人不会相信潜意识,但它在我的心里,是另一个我,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认为它要为我们共同所在的身体而付出什么,因为我与它同在,我的灵魂与它相交,我不相信它会让我做出伤害我们共同所在的身体,那都是你这个灵魂的罪过,你既然做了这个身体的主人,你更要负责,付出心血,因为还有身体的别的一部分,“心脏”、“大脑”、“双脚”等身体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把希望托付给了你这个灵魂,它们都相信你,为你付出。
反正我认为潜意识它是好的!我们不能伤害它,你做出消极的想法等,就是在伤害它,你只要给予它新的希望,让它相信你这个主人是好的,它就会做出好的表态,让你的生活幸福、美好。
六年级:史也溪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知道什么是公共空间意识吗?换一种形式问的话,在图书馆,你能做到轻声细语吗?在观看演出时,你能做到和台上很好互动吗?在乘坐公交时,你能有序排队,主动让座吗?在公共空间中,你能做到自觉自律,很好的维护我们共同生活学习的环境秩序吗?“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对我们在校学生来说,校园内,我们的公共空间就是与同学、老师共同生活学习的各个公共领域,如各类教学场所、寝室、食堂、会场以及与他人共同相处的其它场所。假如在公共空间缺乏自我约束,则会妨碍公共秩序,而公共空间遭到破坏,到头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公共空间意识事关个人的文明素养,事关学校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尊严。据报载,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对此,我向各位同学、老师提出如下倡议:
1、加强公共空间意识教育,要从保持课堂学习安静、自修作业安静、就餐安静、重要集会安静、就寝安静做起;
2、公共空间中做到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攀折、损坏花草树木,不乱刻乱画,校园内看到纸屑等能随手拾取;
3、能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不乱穿马路、闯红灯;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戏打闹;
4、能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
5、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能够热情为陌生人指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等;
6、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督促和劝导亲属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等不文明行为,让我们的公共空间更美好,更温馨,人际关系更和谐。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每天都在公共空间生活、学习和工作,希望我们努力提升“公共空间”意识,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公共场合小声说话,保持教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自修课不随意发出声音,就餐保持安静等。就是这些小事,但都在检验着我们的道德素养、公共空间意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做到心中有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安全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树立安全意识,那么就可以远离危险而不伤毫发;安全离我们似乎又很遥远,一次无意识的疏忽大意,就可能让我们身处险境甚至失去生命。
前段时间,不知从哪吹来了一阵“悠悠球热”,我们班几乎所有的男生都玩起了悠悠球,不管是课间休息还是放学时间,只要一有空,大家就会随手玩起来,还时不时地凑在一起相互研究“招式”。
一天上午课间休息时,我和我班同学又开始交流起“悠悠球经验”,正当谈得兴起时,突然听到“啪”的一巨响,只见白色的“雪片”从一、二组之间上方四处飞溅开来,有些甚至去了第四组“旅游”,同学们乱成一团,抱头鼠窜,纷纷躲避,我也赶紧抱着头钻到桌子底下。原来是一位同学在高度有限的教室里表演“大风车”招式时,由于悠悠球的球绳太长,在甩球时,砸到了教室上方的日光灯管,造成了日光灯管“粉身碎骨”。接到“情报”的沈老师,对这位同学作严厉地处罚,还规定从今后不允许我们在学校特别是教室里玩悠悠球。这可引起了大家的公愤,都说这“一人之过,何必牵累全班同学”呢!
放学时,我还在为老师不让我们玩悠悠球而对这位同学耿耿于怀,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暗暗地骂这位同学。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两位家长正在议论,说仙居第一小学有一个学生在玩悠悠球时,甩到了另一名同学的鼻梁,导致鼻梁骨折,正躺在医院治疗。听到此话,我不禁一惊,是啊,在教室里玩悠悠球的确存在安全隐患,不过如果同学们在玩球时,能考虑一下在教室玩是否会砸到东西或同学,那这事就完全可以避免。幸亏这次只是砸碎了日光灯管,没有伤及同学,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如果同学们都像这位同学一样疏忽大意的话,还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更严重的事呢?现在想想,我还真有点后怕。所以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牢记安全意识,尽可能地避免危险。
安全在生活中占着极大的地位,也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只要忽视了它,它就会让你受到伤害。
然而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不少见:就在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第一次爆炸发生在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现场火光冲天,多位市民反映,事发时十公里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爆炸发生后天津塘沽、滨海等,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藁城等地均有震感,造成轻轨东海路站建筑及周边居民楼受损。截止2015年9月13日,事故中抢险救援牺牲110人,另有55人遇难,尚有8人失联。累计出院582人,尚有216人住院治疗。据我初略统计,从1993年到今天,我国企业发生较大火灾和爆炸就有十九起;每年交通安全事故更是都有50万起,十万人伤亡,受伤几十万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事故,有这么多人员伤亡呢?原因只有一个,大家对涉及自己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保护不重视,一部分人为了个人小利不顾公众安全和自身安全,不按安全法律法规办事;政府部门管理执行不到位,个别官员以权谋私,现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才导致安全事故不能杜绝。就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就暴露出很多问题,只要立项审批、环评安评、日常安全检查等其中一个环节能够能依规办事,讲规矩,伤害就可以减少,不至于酿成伤亡数百人的大事故。
当然,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无法去解决这样的大问题。但我倡议,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了自身安全,从自身做起,心中有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学习掌握必要的运动知识,确保体育运动安全;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灭火常识,学习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方法,学习掌握用电知识,确保用电安全;不得下河、下溪、下库和下塘等游泳洗澡;食堂就餐时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推搡;外出的集体活动,一切行动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人,莫问什么年龄阶段,别管什么时候,还是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千万别放纵了自己的性子,凡事都得把握住一个度,否则的话,就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平时我们所说的神,不过就是一个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当中,为了老百姓,为了社会上的公益事业所兢兢业业做出的事情,给世人带来了切身的利益和好处。特别是在危险的关键时刻,与众不同,有一种大无畏的、不同凡响的自我牺牲精神;在日常生活当中,心态平和,思想丰富,品德高尚,言谈举止脱俗。这个人的事业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一旦在这个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或者是出了名,有了社会名气,老百姓就会自发自觉地把这个人捧成为一个神。其实,神,所谓的神,内心世界里都是挺孤独、挺凄凉的,高处不胜寒的说法还是挺有道理的,特别是针对那一些终身都活跃在社会政坛上的大人物而言。
平时我们所说的鬼,其实鬼的来源并不神秘。说白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有限的生命过程当中,对世人,对社会所造的孽,所造下的一些令青天大地都感到寒心,都感到耻辱的缺德事情。实质上,所谓的鬼,也不过就是社会上各种各类邪恶之人的一个代名词而已。
神也好,鬼也罢,其实都是人造的,都是人。神,是老百姓给制造出来的一些神圣的精神偶像;鬼,是老百姓给制造出来的一些刁钻古怪的泥巴玩意儿。古今中外,神和鬼都难以成全。可我现在却觉得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心地善良的普通人也挺难的。
我这个人自小从骨子里所常常散发出来的这一些莫名其妙的情愫,让外人看起来几乎都是虚无缥缈的彩虹;日常生活当中,从我的心里头不由自主地流出来的这一些闲言碎语,让外人听起来几乎也好像都是不可琢磨的海市蜃楼。我的身上从小就长满了坦率、正直的胆子,长满了真情实意、多愁善感的胆子,就是今天,我的全身上下依然还是连一个虚伪、邪恶的坏胆子也没有生长出来。我的皮肤自今也没有什么破绽的地方,全身的肌肤光滑有弹性,皮包着肉,肉裹着骨,只是我的这个狂野的灵魂,一天到晚地就是不肯安分,就像一匹野马,时不时地就跑到社会上惹祸一些乱事情,经常弄得我的五脏六腑都跟着不舒服。
李白年轻的时候,曾经扬言自己品透了这个人生的滋味,可是直到他老年跳入大江里去捞月亮的时候,他也没有品透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李白真的是品透了自己的话,我琢磨着,这个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些美妙的诗文。
我这个人真是一个稀里糊涂的意识流,自己一时意识到什么玩意儿,顿时就要流出什么玩意儿,流完了什么玩意儿,自己很快就又忘记了什么玩意儿,往往最后弄的连自己是个什么熊玩意儿都意识流地一塌糊涂了。尤其是当自己喝多了酒的时候,就更是这个熊样子了,想起什么就是什么,言谈举止给人们的印象就好像人生原本就没有什么真事,让人们看着就好像我的神经系统出了什么毛病似的,
兄弟、姐妹和朋友,如果时间长了不见面的话,我会把他们都给忘记得一干二净。如果一旦见了面,我会情不自禁地热呼得他们晕头向。我很重朋友,经常重得自己热血沸腾地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我这种发自心底的友情的热乎劲,常常令好友都心慌慌的不知如何是好。
人,早晚都得死,早死一天,晚死一天,其实都是一些无所谓的事情。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只要每天开心就行了。我三天两头地喜欢用文字宣泄自己这些矛盾的人生情结,这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只要是开心的事情,就应该做一做,管它什么文章不文章,意识流不意识流的,只要是心里憋闷了,有话想要说了,那就从嘴里头和手指上统统地流出来好了。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规则意识,你我同行》。
在全国开展“八荣八耻”道德风范教育之时,沐浴在道德阳光下的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应培养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耻为荣。但是仅仅知道“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不够的,能分清什么是哪些是“荣”哪些是“耻”还不够,我们更要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并把它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我认为这才是“八荣八耻”能真正贯彻的关键所在。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需具备的一种意识。但中国人恰恰缺乏这种规则意识。“冠生园月饼”事件,“房地产买卖”黑幕……商场里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永恒规则一次次被打破。而我们的甲A赛场呢?“假球”“黑哨”也无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乘车不买票,不排队,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我们每天随意的走在街上,仿佛踏入了毫无规则的“动物世界”。正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规则,忽视遵守规则习惯的养成,中国人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有发生,给国人的形象抹黑。以致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出现用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当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词。
所以有规则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中国知名品牌海尔,在它的厂区上下班时工人走路全部靠右边走,没有其他企业员工潮进潮出的现象,完全按交通规则。遵守规则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何况是一个社会呢?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遵守规则,会使生活变得愉快、和谐和安定。
规则意识的最高要求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从规范向素质的转变,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家可能觉得这种要求太高,因为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是孔圣人。其实不然。在国外,几乎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我有个中国同事在联合国任职,他的孩子从小在瑞士长大。有一次大家在日内瓦湖上划船,我们代表团有个成员喝完可乐以后,顺手就把可乐瓶仍到湖里了,这在国内司空见惯。可是这个在瑞士长大的小孩当时脸色都白了,告诉了他的母亲,好像扔可乐瓶的人犯了很大的罪恶似的。”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一群德国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德国科隆一条街上的相邻两个电话亭分别贴上“男”、“女”字样,然后躲在暗处观察,结果七八个德国男子在贴有“男”字的电话亭外排队,而贴有“女”字的电话亭却空着。许多中国人看了可能会觉得可笑,电话亭又不是厕所,要分什么男女?这些德国人真傻,殊不知正是这股“傻劲”才使德国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法治相当完善、发达的国家。
一家有规则一家强,一国有规则一国强,天下有规则天下强。愿我们都能遵守每一方寸土上的约定。
请在你我心中永远树立规则意识吧!
什么是意识,随手翻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的解释是:意识是世界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的其他组成部分(称之为物质)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具体事物。我们大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意识,但是,你是否怀疑过它,它真的能帮助你达到你的目的么?我不以为然。
假如你在吃饭,可是有一只苍蝇来骚扰你,你的本能意识是上前挥手,赶走这飞舞的“天使”,年幼时多次的尝试让你有了这个意识,可你是否想过如果它不飞走呢?你的意识会再次让你挥手,而且是更加猛烈地挥手。可是,今天这只苍蝇可能犯了病,它仍然在那里。这时你的意识便让你抬起了手臂,可你的手臂真的会落下么,那可是又臭又脏的苍蝇啊。这样你便意识到,你的意识在一定的特殊因素下是错的。
人是习惯的奴隶,是受习惯支配的,习惯是潜意识的功能。你学习游戏、骑自行车、跳舞或开车,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一次次地重复动作,直到在你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迹”为止。当你发现你的意识有问题时,你已养成了固定的思维僵界,并且不能自拔。
就像赶苍蝇一样,在一段时间内你不断地重复一种不好的思想或行为,你很快就会受到这种习惯的强制,因为潜意识的规律,是强制性意识中会建立起新的习惯模式。
我们不妨把意识比仿照相机,潜意识比做照相机里的感光板,感光板上可以完全地记录下意识给它的画面。相片是在暗室中冲洗出来的,同样,想象中的画面也要在潜意识的暗室中成形。当你认识到意识只是一部照相机,你不必要做出精神努力,也没有必要进行思想斗争,你就按照你的意识去做了。
你的意识会为你产生自动的习惯动作。有时人们称之为第二天性,它是潜意识对事物的自动反应。你有自由选择好的或者坏的习惯的权力。没有人拥有决定它的能力。当然,除了你自己。
我是一名在校三年级的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及执法意识淡薄的人,所以我认为我们应从小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好公民。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买了东西而吃亏,又忍气吞声认为自己倒霉不去与摊主对峙的。其实就这样才助长了这些人的做法。我们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要宣传法制意识2,开展维权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执法意识。
遵法意识也是一样。要做宣传让大家看看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而发生的悲惨事故。大家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学排队等候家长来接。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看看左右车辆在安全的情况下在通行。走路必须在人性行道行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骑自行车时不要骑得太快,要小心避让。未满12岁不能骑车。在马路上不要追逐打闹。这样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三年级:宝学习第一
一个中国的中学生,在埃及的金字塔上刻下“到此一游”,引起了我对公共空间意识及公民素质的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和叶卜诚,王峰,飞飞去博库书城看书,宽敞明亮的书城里安静的一塌糊涂,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我们三个静悄悄的拿好书,找了个僻静的角落里坐下仔细读,忽然两个小朋友的刺耳的笑闹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你看你看!”“哪儿?”另个一灰衣服的小朋友回应道。“这个,这个!”“哇,嘎嘎嘎嘎!太好玩了,哈哈哈!”灰衣小朋友的声音把玻璃窗震得哗哗作响。“嘿,小朋友,在图书馆可要轻声!”我好心提醒道。“我们说话,不关你的事!”灰衣小朋友对我吼着。
大家都向他投去厌恶的目光,可是他还是一点儿也不介意,自顾自大笑,嬉闹。我真想不通,在图书馆安静的看书有那么难吗?如果所有人都在图书馆喧哗,那就不叫图书馆了,叫菜!市!场!我特别想问问那些大声喧哗的孩子:你是想在菜市场里看书吗?还是想在图书馆里买菜?
从图书馆乘公交车回家的路上,公交车里的乘客用石头剪刀布在抢座位,从一局一胜到九局五胜,他们争的不可开交,互不相让,直到拳脚相加。不就那么几站路吗,用得着吗?我不禁想起,在国外,有些标语是有中文标注的,一次路过一家餐厅,门口的标牌上写着“请不要把食物带出自助餐厅我的脸不知怎么就红了起来。
公共空间意识这个概念听起来虽然很大,其实可以从我们的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公共环境不大声喧哗,不乱刻字,不浪费能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开始。
六年级:赵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