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然发觉,自己的心竟是如此吵闹。还像小时,为了正义,轰轰烈烈地吵闹.为了一句伙伴的怨言,为了同学的一句玩笑,张开大嘴,吐出长舌,哈哈大笑……一切的一切,都令我的心如此吵闹。不喜欢安静,觉得安静是对嘴的一种虐待,是对心的一种约束,可又不得不安静,因为我承受不住我那如此吵闹的心。都是那吵闹的心,让我不甘心老师的误会,失去了与老师交流的余地;都是那吵闹的心,让我不去耐心等待――等待那个曾经等待我的朋友,...
作文《心静》
心静
忽然发觉,自己的心竟是如此吵闹。还像小时,为了正义,轰轰烈烈地吵闹.为了一句伙伴的怨言,为了同学的一句玩笑,张开大嘴,吐出长舌,哈哈大笑……一切的一切,都令我的心如此吵闹。不喜欢安静,觉得安静是对嘴的一种虐待,是对心的一种约束,可又不得不安静,因为我承受不住我那如此吵闹的心。都是那吵闹的心,让我不甘心老师的误会,失去了与老师交流的余地;都是那吵闹的心,让我不去耐心等待――等待那个曾经等待我的朋友,...
心静是一个人的本,人们往往会在心静时发现错误,而促使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常常是舒缓自己那颗心,长舒一口气。慢慢我会进入一种静的状态,大脑的思维仿佛被魔法一般唤醒。它会变得敏捷起来,让我做出正确的选择,把我引向人生成功的路途上记得我小学老师经常说到要让我们心静不要浮躁。每当老是说了这句话时我都会暗暗自喜。我骄傲的想到我肯定体会到了心静的力量的一半。
心静是一把无形的刀子,能使你走向正确走向成功。我又想我已经完全熟练的驾驭了心静了吧!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一次全衡阳市的统考。坐在考场的位置上时,我以超人般的神速写完了试卷的三面。可天公不作美,灾难偏偏这个时候不偏不倚的降落在我的身上--有一道难题把我卡住了。我依旧有我那“万灵通”的老办法。依旧是那样的动作。可心静就跟没交水费成正比-不管用了。这是,我急得额头上的汗水汇成了小溪“怎么办?”我一句一句无力的话更让我失望。一气之下,我把那些难题全乱做了。知道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吗?应为我已经做好接受暴风雨的来袭了。后来,我果然没有考好。于是,我回到家中问老爸这次我是心静了但怎么还不管用。爸爸说心静下来时,你要把那颗紧张的心灵稳稳的安抚下来
这就是我从心静学到的无谓的选择、恐惧的失败使我懂得明白了我内心世界。
任何事情都需要安静下心去感受,人生也是如此。
——题记
烈日炙烤着大地,格外刺眼,它越过窗沿,爬进车里,而车子稳稳地停了下来,下了车,炎热顿时涌上心头。
眼前的这座道观,伫立在这方净土之上,似乎是那么平常,但和一般道观想必,门前的画掩盖了富丽堂皇,留下朴素,它虽经过无数的洗礼,但面对烈日的咄咄逼人,我只想飞快跑进去,没有任何感想。
走进朱红色的大门,道观特有的一股气息便向我们扑来,那股庄严,诠释了神仙们的高贵,那种阴凉,逐渐拂去人心头的燥热,那种脱俗,让人远离风尘……
进过空气的洗礼,我仔细望了望四周,一条条金龙盘旋而上,只要稍稍惊动它们,它们就会飞出道观,自由驰骋。
而殿中的太阴宫,其飞檐像鸟翼,层层叠叠,而宫中的每一根柱子,似乎都经过精雕细琢,好一座琼楼玉宇。
而殿中坐着的,也不是一般道观里的元始天尊,而是陈宫娘娘,她美丽却不冰冷,华丽却不虚荣,端庄却不肃穆……
然而,宫外的柱子似乎在提醒我注视它。
“我本无私毕竟代天行化,人毋求当思惟德是馨。”
此刻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凝视着她明亮的眼眸,我看见了她那高尚的德行,超脱的心灵,善良的品质,她似乎在坐观天下人一般,而她就如香案上的牡丹和菊花一样,既有牡丹一般的容貌,又不是荷花的高洁。
心静了,炎阳,不那么热了……
那朱红色的大门,化为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存在……
那道观,又重归宁静,我的心,也归于宁静……
静下心来,会发现美好,静下心来,能抚平心头的燥热,静下心来,能使人沉醉在生活之中……
静下心来,等待人生最绚丽的彩虹。
初二:张燕
今天下午,安静的没一点声响。难得清闲的我却敲不出什么连句的文字,静静的天空,静静的下午,只有音乐陪伴着我。听着伤感的歌,我却没有一丝孤单的感觉,喜欢这样的午后,虽看不到明媚的阳光,却心淡如水,静默如我。
总想在这样的心境下,是不是要走进曾经的记忆,去追寻曾经的失落与拥有,在这样的天气,是不是要去思念,思念那些醉生梦死的过往,思念那份飘落风里的玫瑰。结果,什么都没想起。
听着孤单的时候你会想起谁,但却没真正去想起谁,也许喜欢孤单的轻愁,只好自己独享吧。
静静的心,静静的思绪。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午后,淡淡的我,听着淡淡的音乐,走进淡淡的心境,写下一段淡淡的文字,在时光的印痕里留下淡淡的印迹。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和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齐运动,我只是静观其往复,如此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
当然,人是不能只静不动的,既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的身体和起伏心情的主人了。
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我们活在世上,必需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要说领会其中的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
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错地方,致使不再来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今后会更远离一切热闹,包括媒体的热闹和学界的热闹(我把后者看作前者的一个类别),在安静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问题想明白。其实,真想明白,那有做不成之理呢?好了,祝世界继续热闹。
我的确感到,读书、写作以及享受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定力”不是修炼出来的。它直接自所做的事情对你的吸引力。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二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也可以说,我的“定力”来自我的幸运
人往往更多的时候是无奈的,在永远占着绝对领导地位的生活面前再怎么坚强的人也不得不俯首称臣。不平等的情况充斥在现实生活中,在我看来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若真是生而平等,那么因家境、机遇带来的种种又该作何解释?现实是残酷的,你除了见招拆招之外别无他法,又或者你被生活一举击败,在跌落谷底时你会发现人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与无力!
在成功的门前,进入的方法绝不是单一的,说白了也就一句话:“各凭本事,不择手段。”赤裸裸的竞争,毫不掩饰的溜须拍马,甚至不惜牺牲尊严来换取所谓的名与利。
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存在着。我们就像迷途的羔羊,困在其中不得出路。特别是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面。面对如此的是非、善恶、美丑,只有心中留有一方净土,做到心静自然方可把持住心中的正义之舟,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准备着为扞卫正义而战。
安静的心可以用有失必有得的观点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安静的心可以用理智的眼睛明辨是非、真假、善恶;安静的心可以用无限的勇气去挑战一切事物,绝不退缩;安静的心可以用温柔与爱怜去亲近身边的人;安静的心可以用敏锐的嗅觉探察出世间的美好动人;安静的新可以用最坚强的意志来坚守住心灵的净土。
对一颗颗蓬勃跳动的心灵说声:“嘘!”,那么纵使有再多的坎坷都将化成华丽的背景,成为通向成功的奠基石。
本人甚是喜欢苏东坡先生所说的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他说: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 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闲行; 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 月下东邻吹萧; 晨兴半炷茗香; 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谢; 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 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一朵花,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既脆弱又坚强,它见证了自然,见证了流年;一场雨,就是一次美丽的遇见,既短暂又永远,它邂逅了缘分,邂逅了无憾;一首歌,就是一片无垠的心海,既平静又澎湃,它开阔了胸怀,开阔了世界。世界有情,所以有诸多感动,也有诸多眼泪;世界无情,要学会承受,更要学会面对。
世上的风景万千,而心中的风景独幽。当记忆的风吹来时,便漾出心海的微澜,念也悄悄,思也无言,让思绪在拈花的指尖淡淡飘香。心念,会莫名地安静下来,任由往事在眼前历历在目;在似水的流年中,轻倚一袭心湖的斑斓,让真情点亮夜的星光,在纯净的音乐里,倾听心灵的纤尘不染。
人生不需有多么华丽的片场,独守内心的宁静,人活着,问心无愧就好,无需刻意讨好谁、强求谁。人与人,一个交集、一个相知、一个转身。交集也好、相知也好、转身也罢,平等对待、好好珍惜、默默祝福。一再讨好会让人轻视,孤傲狂妄会让人生厌。不必迎合,无需刻意,做个真正自己就好。生于尘世,与你有缘的自会来,无缘的留不住,不如让一切随缘。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成一段传奇,不是所有的坦诚都能换回等同的默契。种一束心香,在风里,只因,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忆。浅相遇,薄相知,淡相忘,只问浅笑安然,不问花开几许。
前几天一阵冷空气袭来的时候,人们慌不及待的把早已藏压在箱底的厚衣服挖出来套往身上,这几天又嚷着“热”想把身上已薄少的衣衫褪尽。将近六月天时天气还这样反复可见环境真的有点糟。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在天气的面前发而越来越脆弱了。小叔那8岁大的儿子每到入夜便嚷要去逛商场,但奇怪的是一到了那儿他偏赖在椅子上不肯再走了,如是几次我便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他答:“家里的冷气不常开,只好走来这里凉爽凉爽啊,在走又要出汗了。”哦,这真的让我吃惊不少:“严酷”的环境倒培养了小孩“应变”的心智了。喜哉?悲哉?闲聊时与母亲说起此事的时候,母亲略有并不屑地说:“就你们这代人妗贵,以前我们连风扇也没有,一把葵扇,一句”心静自然凉“,还不照样把夏过!。“我不禁想:真的是我们变妗贵了么?南方人不知道什么是严寒,但总算尝到了酷暑的端倪。中国人摇了几千年的葵扇,摇累了,便换上了风扇;看着人家老外早就“叹”上了冷气便觉得风扇吹得也不过瘾了,于是赶着潮流把空调抱回了家,还要为“是装在父母的居室里”还是“装在孩子的房间了”而挣拗上一番。不过大多数的居民都是买得起,叹不起,毕竟耗电不菲。于是有事没事都爱往商场超市里挤,免费消暑的同时还刺激了商场的虚假繁荣,商家背后吐的苦水不少。举目望之。城市俨然一座水泥城市,几何得以见到绿荫?都市的烦嚣将人的那种“宁静致远”的心境消磨得这无影无踪,都市里的人几何得以亲近自然?这时的我才蓦然明白为什么观海长廊会游人如涌;再看看我们这些蜗居城市里的人,早就忘了“心静自然凉“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也便无从象母亲那样对自己的儿女引导一句“心静自然凉”......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想起了从前。我的童年是在农村里度过的,人说留在农村的童年是一种丰足。从前的居所是一所狭窄的平房,每逢夏至俨然一座闷蒸笼,父亲曾戏言道:“这就叫蒸人棕了。”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风扇,更不用说空调,不过庆幸的上我们曾如此的亲近自然:在我们的庭前有着一颗高大的龙眼树,每每月亮爬上树梢的时候,我们举家在这树下乘凉。打一张草席,也学这天作穹盖地为毯的潇洒;其间听虫啾蝉鸣,看星月交映,偶尔一阵凉风吹过,月亮婆婆便在这熙熙作动的繁枝叶茂中掩露笑脸,在父亲“这阵风值好几块钱”的打趣声中遥想牛郎织女,神游那银河水的清凉。一溜着空儿便跑到天井的大水缸旁,趁着月色朦胧脱下裤衩,舀一瓢清水从头淋下――痛快!玩累了,听倦了,点一把驱蚊篙,有着母亲亲手轻遥的葵扇及宽语厚慰的一句“心静自然凉,睡吧”,儿时的我就能在母亲抚背的温柔中酣睡去。梦里村外水光粼粼,莲蓬傲立,似在呼唤......长大后来到城里,有了风扇、冷气,却怎么也寻不回儿时的那份融洽洽的情景,更少了那份怡然,只多了一份对电器产品的依赖,对大自然那遥不可及的倦意......都市的朋友们,你是否也觉得你的步伐过于匆匆,你的脸容挂满了倦意,你的心灵已沾满了尘埃?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教会了我们太多的实际,强予了我们太多的烦嚣。“心静自然凉”。一句如此朴素怡然的话语已在我们的记忆中褪色,在后代人的意识中匿迹......但我们是否已经觉悟;这是一种科技物质无以模拟替代的一种自然的生活境界,在记忆与向往中有如天籁!走出蜗居已旧的冷气居室吧,带着你的家人朋友,处一处那流水绿荫中;走一走那原野山路里你就会发觉:夏日的天地原来也可以这样的惬意,人生还有忘却了的另类的风景境界享受。心有自然,“心静自然凉’不应是一份奢侈,更不会是一种过时。试着对自己的家人朋友们说一句心静自然凉吧,因为除了商场、都市,我们还真实的生活在自然中!
人常说,平淡是真,宁静是福。可真正的平静究竟是什么?是心静如水。
夜幕降临,我们把自己浸润于寂静的午夜梦回中,聆听心之低语,你能感受到这份平静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惬意;透过朦胧的月光,你能发现这平静如水的夜晚,是如此美丽。
当你不再十分在意成功和失败,开始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走过的生命历程,温暖的阳光就会进驻你曾经沧桑的心田,和煦的春风就会拂干你曾经苦涩的心泪。
当你不再十分在意形式和外表,开始用灵魂触摸欲望,思想便能安宁,爱恨情愁便能一一化解。
当你不再十分在意名利和金钱,就会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能做到享受生活,体会人性的至纯至美。
当你不再十分在意拥有和索取,学会奉献,学会放弃,就会把失去当作一种获得,就能使快乐永随。
其实,人,只要知足,便会心静如水。
我们只能生活在世俗里,虽然繁杂、浮华的世俗难得安宁,但平静能还我们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方悠闲的心灵净土。
我,独坐于此,倾听音响里缓缓流淌出来的如水音乐,怀揣着真诚,用鼠标描摹平静的模样,感受平静的召唤。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任凭鱼儿畅游,仍旧波澜不惊。
人生不是得到,而是学到!
学会真诚,流真诚的泪水,露真诚的微笑,让心思澄明,使言行磊落。如此,便不会内疚,不会心伤,不会抱憾。
学会坚强,不怕磨难,不怕残缺和丑陋,不怕恶言和冷眼。如此,便能坦然处世,让生命充满阳光。
学会放弃,学会松手,学会知难而退,学会在恰当的时机转身。如此,便是智慧处事,便能少了很多负累,多了很多潇洒。
学会用纯净的双眼观察社会,平静做人,平静处事。如此,便能心静如水,心情如水。
柔柔地,小草拂着裤管,春的气息那么真实的贴近肌肤。有露珠停留,在叶尖坠着不肯滑落,不肯滑落的还有春天的色彩,明亮而奔快。不敢太急,小心翼翼地移动着脚步,留下一串清新的足迹!那泥土的芳香,是春的气息。
第一声鸟鸣,从树林那头传来,清脆嘹亮,是春天的声音。那清新的颤音,惊动了第一滴露珠的坠落。又有第二声鸟鸣传来,第三声,第四声……整个校园变得热闹起来。
天空,又下起了细雨,迷迷蒙蒙,校园里的男生女生在雨中,悠闲地漫步。校园的繁忙似乎在这雨露的滋润下,变得宁静安详。我在雨中追思,记忆仿佛清晰了,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不再那么情妇,那么张狂。也想在心中下一场雨,洗去那阴晦……
雨慢慢停了,心,也跟着慢慢静了。
春,来了;心,静了。
初二:刘佳蕊
楔子:又是孤夜,独坐一隅,每次处在这样的光圈里,总是不自禁的游览自己的心里路程,有憧憬,有喜悦,也有难以言状的滋味。探究心理深处那片最原始的叶片,脑海的意念像是浮萍般游荡在思维的溪流,飘着,飘荡着,不卑不亢,偶然三种心情滑过芽尖,于是,有了寂夜托孤的文字——心净、心静、心境。
心净,是意识的洗礼;心静,是思想的铸造;心境,是灵魂的成熟。
【心净】
回想一切的过往,憎恨于自私,厌恶于名利角逐的不择手段,是一种隐晦,甚至回过头看来即是一种悲哀,霎时可怜,愚昧之极。
对自身的苛刻,像是在调整高地上的鏖战,反面的,正面的,邪恶的,正义的,用佛的高度衡量自我吧!迷惑之时,困倦之时,用一涧凉爽的溪水,濯洗心叶上布满的尘埃,惊喜再现遗失的绿色。
累了,或是心累了,就拿来一本不错的书,用一种自己眼光的犀利去穿越人间的世故冷暖,世态炎凉。心会尾随着字眼的哭泣而哭泣,忧郁而忧郁,欢欣而欢欣,那是对心不同的诠释,不同的栖息。
善良和善感在人生的答卷上也会涂上几笔,起码是得一个甲加,在物欲洪流的大视野里,泾渭分明,条理清晰。
洗心革面,浪子回头,悬崖勒马,诸多的褒义无不赞扬心的洗礼,美的回归?为什么诗人总是赞美月落湖间的娇美,是恬静。试想,那轮月大都用湖水蘸浸过,像是出水的莲,出淤而不染。
是心净,就是心净,其实心净就是一朵莲。
【心静】
看见了那片叶了吗?从吐绿,到茂盛,再到泛黄卷曲,直到调零。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稚嫩,是孩提的童年;茂盛,是青春时段的轻狂与倔强;当泛黄的脚步叩响凋零的柴门时,遍布的沧桑终于坦然,归于平静。像是静止的湖,没了波澜,没了惊涛,只留下熏红的水面托住一轮安详的夕阳,平和、慈祥在透析时光里安营。
已去的宣泄和烦躁,本是一对同根的胞子,极似被经历严父般训斥,乖巧的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且懂事的孩子。沿着三常五纲早已规划好的足迹行走。
试想,多少日夜,多少无助,在时空隧道里静静的品味人生的酸与甜、苦和辣。当得失成败结满光景的蛛网,把心诚恳的奉献在粘赋的丝线上时,一切皆由歉然作答,一切皆由豁达蚕食。
记不起是哪位名人一语道破生活的先机,最美的人性,轮动盘古的利斧劈开了人生哲理的山脉,一座峰化作了--《水静水自清》,一座山化作了--《心静自然凉》,时至今日,一些爱好登山的后来杰士,依稀尝试着在顶峰禅悟。
是心静,就是心静,心静其实就是一片荷叶。
【心境】
那个故事依旧清晰,缘由塞翁的马,缘生塞翁的子,缘去塞翁的悲与喜,在当下,诸多利与弊,得与失之间,往往最能权衡心底的世界,成功了幸灾乐祸,失败了萎靡不振,终不然,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一种纠正自己的心态。
总在四季的眉簇之间,捕捉田野和溪涧的单纯,哪怕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保准一阵阵刺骨的感觉,定会锥痛刻骨的风景,偶有几片雪花落入手心,虽即刻融化,心亦痛。仅有多愁,仅有善感,也是美的,毕竟,冬之花在眼前飘过,无悔愈无怨。
经常为了草长莺飞而喜泣,时常为了歌曲的旋律而潸然,还会有,滴落的泪滴,总是无所顾忌的腌咸卷中的墨香,直至字迹在眼中模糊,章节在脑海中侵袭。有时,却也有愉悦的,随着贤士放飞的故事,惹恼眼角的纹路。
喜怒哀乐,牵着年轮的手,永无停止的前行,是健康,是平稳,把这几种原生态最本质的东西,拧成了一股绳,拴住了心脏当做纸鸢放飞,一跃升空,看见了天空的蓝,看见了大地的绿。
蓝是生存的精髓,绿是生活的冶炼。
是心境,就是心境,其实心境就是深埋淤泥的藕。
心净是莲,心静是叶,心境是藕。只因有了,藕沉入淤下独有洁净的梦想,才有了荷叶的碧绿,只因有了,荷叶一尘不染的碧绿,才有了莲的娇美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