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500字 700字 900字 1000字 800字 650字 550字 600字 450字
年级:
初三 高三 初二 初一 高一 六年级 四年级
抉择作文推荐
  • 也许在很多时刻,我们都会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徘徊,了望,可最终还是抉择许多回,我们都在想,走那条路对自己更好,可往往到了那飘渺的路口,却因灵魂的左右而改变了方向机会失去也许不会在来。可人生就像一次远航,既然已经踌躇满志的扬帆起航,就不会回到最初的港湾,而驶向——彼岸——一个新的起点。也许我们会在出发点了望,也许我们会在出海前祈祷,只愿一路走好,可命运总是颠沛流离,一个风头也许会改变我们的方向...

    作文《抉择
共找到10篇关于

抉择

的作文

抉择

高三|叙事|600字

朱仙镇剑戟横空杀气高,金兵百万望风逃,不可一世的兀术大败而归。胜利的喜悦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是夜,摆宴庆贺。酒过三巡,营帐外传来了士兵们的歌声,唱的正是《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种自豪感充盈于胸,借着酒兴,我不禁提笔写道:刀剑利,兵马壮,大好河山指日还。鼓雄心,勇杀敌,直捣黄龙迎二圣。冲!冲!冲!意犹未尽,十

二金牌飞马来,钦差至,圣旨到。霎那间,犹如天崩地陷,我无奈地忘了一眼随我征战沙场的弟兄,片言无发。“大哥,你真的退关了?”牛皋一声怒吼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我无言。帐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雪,狂风呼啸,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而士兵们的歌声也消失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元帅此时正是直捣黄龙的最佳时机,不能退兵啊!”韩世忠将军也在一旁劝我。良久,众人散去。雪也越下越大,我的心开始流血,背越来越沉重。“精忠报国”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我提笔写道:朱仙镇,召回还,十年之功毁一旦。心不甘,何人知?空余惆怅话凄凉。叹!叹!叹!我放下笔,酒气上来,便欲伏案睡去。恍惚间,一人走了进来,他问:“元帅可还记得张叔夜?”“可是那假降保河间的张节度使?”“不错。你认为他是忠是奸?”“忠心一片,无人能及。”“那金兀术在他投降时,于河间可曾伤一民,害一人?”“金兀术言而有信,确实未伤一兵一卒。”“平心而论,他是不是一个好元帅?”“这……”我语塞,听了半晌说道:“坦白而言,他是。”“既然这样,你们都是好元帅,何苦拼命打杀,让他人为你们拼死拼活,难道你未曾听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你再不退关,不知又有多少家破人亡?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流离失散?多少人死于战火?”“古人云‘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生死本天定,何必患得患失?”

抉择

初三|散文|600字

他告诉我:“当我们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请你不要再去挽留?”我回答他:“当你真的选择离开的时候,我一定会笑着和你说再见,知道那天也不会挽留!”

是啊,感情这个东西说不懂也不可以勉强,尽管你爱的人不爱你,那也是空洞的想法,而我却不知道感情的从何说起。当一切都在沉睡的时候,我却独自一个人苏醒在一个角落里,找不到最熟悉的安慰,闻不到最熟悉的味道,当我渐渐终于明白的时候,感情已经从我身边悄然离去。我就是这样的安慰自己:振作噢,幸福的时间还未到呢?不就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么,开心的去面对其他的事情吧!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语句,把我原本凉透了的心全都凝固成的冰。

太阳依然东升西落,人们依然早起晚睡,这样的日子依然平平淡淡,毫无任何的改变,可是生活里失去了一个影子,那么的熟悉影子终于永远的潇洒离开,毫无留恋的离去,我还在想些什么呢?生活的味道依然在我眼中那么的甜,生活的幸福依然在我眼前闪烁,即使没有他,我依然活的很快乐!!

在徘徊的感情中,我终于可以很镇定的和他说再见,那么多的舍不得,那么多的依恋,那么的甜言蜜语,就在那一刻全部消失,因为他不会再回来了风依然不停地吹拂着,今天却没有那么在意的冷,或许已经再也没有人会对你说:“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那样我会心疼的。”或许已经再也没有人会对你说:“不要那么调皮,否则又生病了等等的话语。”你知道么?当他真正的离开你的时候你才会想到的是他全部的好。

算了,既然走到了爱的边缘,为什么不选择祝他幸福呢?为什么不选择让他开心的离开呢?只有真的让他幸福,即使我们不是那样的朋友,却有着不可隐瞒的友谊啊

爱是大家上车的起始站,而分是大家下车的终点站哦

抉择

六年级|议论文|450字

自项羽这位西楚霸王自刎后,对他自刎的评价越来越多。今天,我为了这位英雄说句公道话。

好多人认为,项羽不应该自刎,而应该东山再起,与刘邦抗衡。那时候,凭着项羽的才能,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可是我认为,项羽的抉择是对的。试想,如果项羽真的东山再起,真的反抗了,那也只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罢了。刘邦身边,智囊大把,斗智,项羽岂是其对手?论人数,项羽区区江东八千子弟兵,岂是刘邦的对手?

也许对于项羽来说,竞争是残酷而又无情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输了就是输了。他失去了范增,大批有才能的人也跳槽了,没有了出谋划策的人,卷土重来谈何容易?再说,东山再起前,刘邦也会想方设法的除掉他,哪怕跨过乌江,追到江东。到时候,连累江东百姓,项羽便成千古罪人。就算刘邦不急除掉他,但等到项羽东山再起时,刘邦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

项羽力能举鼎,武艺高强,但却因为如此,他是一个自负的人,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无法找到自己输给刘邦的原因,更无法改变自己疑心重的缺点。即使项羽东山再起,有大批人出谋划策,凭他自负的性格,他会采纳他人的计策吗?他疑心重重,陈平若再使反间计,他能不中招吗?

请不要对他的抉择再有非议,相信他!

六年级:新雁

抉择

高三|叙事|900字

当我试着心无杂念地闭上双眼,将一呼一吸都与万物相融时,我得以跨出这个世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个世界。

茫茫无际的黑色元素,相互搀杂交错,形成一个浓得要爆炸开来的空间。每个人,都是身披黑袍,面掩黑纱,一步一步倒行于这片荒凉的区域之上。

直至,眼前出现了一条莹光忽闪的脚印串成的痕迹,才证明了自己,确实曾走过这么一段生命。那轨迹之上,有很多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自己”,在挣扎在寻觅,也在摔倒,那就是从前的你。

为什么我们把过去称为“以前”,把将来叫做“以后”呢?因为你在到行的时候,注定只能让眼前的事物成为已故的过去,身后的区域却成了尚未涉足的未来。

在只能看到过去的倒行之旅中,你时刻忍受着身后那无边的黑色恐惧。你不知道再退一步会踩到什么。或许会是一锭黄金,又或许,只是一脚踩空,由此疾速坠如那愈加黑的万丈深渊,一念之间,一步之遥,变可决定你的余生。

所以,人生注定是一场欲望与险恶交织的游戏。你也许会因为害怕那未知的险恶而驻足,或转个角度继续倒行,可下一秒,你就会后悔,因为你以为,之前只要再退一步,便可功成名就,或是富甲一方,可自己竟错失良机!于是,下一次,你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倒行的方向,由此便加速了生命的消亡。然而,一味地相信自己的运气,不顾一切地后退,最终踩到的,也许不是一笔财富,而是一颗地雷。

你将如何抉择?

也许最初生命的轨迹是一条互不干扰的直线,只不过在往后的日子里,那些或多或少的躁动情绪造成了或大或小的“越轨”现象。于是,生命的不甘于平凡或平庸的本性,将世界变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也演绎出一幕幕或悲或喜,或美或丑的故事。

很多人服从命运的安排,他们规规矩矩地倒行,按部就班地遵循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有板有眼地走出了一条条笔直的轨迹。最终到达了终点,也不敢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未知,他们太规矩,以至于错过了太多……

有的人,频频修改生命的轨迹,把更多的危险和机遇,安排到自己的计划中。他们上路了,走着无人踏过的区域,面临着前所未闻的危险,他们无畏地倒行着。也会有生命在到达终点的途中倒下,可他们在倒下前的一瞬间,还要换个方向,看看另一处的风景。他们是没到达终点,可生命的长度却超越了终点,那盘杂的轨迹上,串联了太多太多的珍宝,太多太多的太多……

倒行,当你做出了抉择,生命就会因此而改变,不一定会很成功,但无疑会更精彩!

抉择

高三|议论文|900字

正如刚刚降世的婴儿,他最先选择的便是哇哇啼哭;又如风烛残年的老者,他最终选择的便是回归自然。抉择是与生俱来,与生俱灭的,它构成了人生中一道亮丽的永不磨灭的风景线。

曾经有这样一个场景:穷山、恶水、黄土、素面,祖祖辈辈的人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乞求着上天的恩赐。然而苍天无眼,竟然舍不得掉下一滴眼泪。于是饥肠辘辘的人们只得选择去漂泊,去寻找那梦中的桃源。他们用这种抉择与上天抗争,去诅咒这不公道的世界。

抉择是对命运的抗争。

当你坐在桌前,翘着双腿,当你呷着清茶,觉得倦极无聊时,你一定不会满足这种日子,因为你的心中必定还有一种向上的追求。当你从干涸的土地来到一片清翠的绿地时,你的肚皮不再干瘪,你的眼睛为之润泽,于是你流连忘返,你选择留下来。然而在睡梦深处,你会更想那梦中的海市蜃搂,想那灯红酒绿都市的繁华。这时你的内心便会有一种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促使你作出抉择,向上奋斗。

抉择来源于对生命高峰的体验。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望和冲动,正是这种渴望与冲动促使我们不安于现状,而选择奋斗,重新创造美好的未来。可以说,一个不会抉择的人只能是庸人一个,因为他不思进取。释迦牟尼本着对人生的思考,毅然抛弃了王子的身份。普度众生便是他的抉择,最终创造了一个更为辉煌的自我。或许当我们告别了故乡的亲朋,告别了过去,这便是―种伟大的抉择。是选择就必有舍弃,无所舍弃就无所谓抉择,惟有舍弃才有追求。耶稣说:“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绝不会是他孩提时的旧模样。”确实如此,如果耶稣不出走,人们只不过当他是玛丽亚的孩子,而不是我们的救世主。

抉择是自我的重新塑造。

要告别过去,面对未知的未来,抉择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然而未来的辉煌正是我们每个人所期望的,多彩的人生召唤着我们要勇于抉择。

正确的抉择往往会改变人的一生,使他直达胜利的顶点。可以说,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必定善于抉择;一个勇于抉择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民族。马克思的成功源于他对历史的正确抉择,美国的发达源于他们对未来的正确抉择。而这正确的抉择又是源于一双敏锐的眼睛、深刻的洞察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

或许,生命正如一片蔚蓝的大海,而抉择正是海中一叶扁舟上的舵。当我们摆正了正确的航向时,就可以绕过浅滩和暗礁,穿过绚丽的珊瑚丛,直抵辉煌的彼岸。

抉择

高一|议论文|600字

我向来害怕面对抉择,但面对抉择是一种痛苦的享受。我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却又享受正确抉择后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有时候,错误的决策所带来的痛苦真的令人后悔莫及。就好像棋局中微小的一步偏差,一步错,步步错,全盘皆毁。有如生活中琐碎小事中吃亏,又如商场内与虎谋皮财货两失。也如夫差没有杀勾践,项羽没有杀刘邦,最后丢了性命,丢了江山。

明朝的亡国皇帝崇祯的错误也令人唏嘘不已,他不像大多数亡国皇帝一般昏庸无能,反而拥有大志向,大能力。可惜的是,朝政腐败,大臣无能,他因为听信谗言,错杀了几位护国大将,最后无法抵抗清军来袭,万里江山毁于一旦。他在死亡之前顿悟,后悔不已,悲愤道:“诸臣误我!”

当我们的抉择正确的时候,我们便会获益匪浅,小若得到财富,大如获得成功,名利双收。

阿尔弗雷德•斯隆更是商界翘楚,有他的通用公司霸道地占了美国市场的一半以上,当面对开会时貌似正确的唯一观点,他明智地选择了放弃,他的抉择使他的公司在同行内脱颖而出。

马化腾,马云等许多成功的人年轻时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在步入社会的时候,从各个渠道借到几十万资金用于投资、创业,而不是当作买房的首付。事实证明,他们走上了一条成功的路,五十万在他们手上获得的效益使他们根本不用担心买房的贷款。而如果他们用来买房了,可能到现在还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还在为房贷而愁。

我向来害怕面对抉择,但并不意味着我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这样的选择会使人成长,即便是输的体无完肤,更何况我还会赢!

人生是一场赌博,我们既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铤而走险。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敢于寻找机遇的人。  ——后记

抉择

高三|议论文|1000字

很早以前听过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

庄子与弟子见到一株大树,枝繁叶茂,树冠宽如巨伞,高数千丈,直指云霄,特别显眼。却竟无人砍伐。询问樵夫才知道,此树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会腐烂;用来作器具,则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乃是不成材之木,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于是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

这便是庄子一生所倡导并且追求的“无为”。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无为”,莫有所为,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我心里却并不能完全赞同。

庄子是疾世愤俗的。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庄子的灵魂。

诚然,人们奋力拼搏,然而往往终其一生,不是郁郁不得志,空余一身傲骨含恨而终,就是自甘堕落,被世道污染同化。可仅仅因为如此便疾世愤俗,情愿碌碌一生,不也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吗。

俗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屈原,他所心怀的对于人民与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何其沉重。他又何尝不想放下这如同枷锁般的一切,纵情山水,从此高洁、洒脱地活着。可是他终于选择了被捆绑,被束缚,甚至带着满腔绝望斩断生命的延续。他的死是一种悲剧。“却也是一种意义。这缕汨罗江上的不沉之魂,千百年来成为教化后人的一种象征。”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整个人类的生命是永恒的。人生在世——哪怕被命运击得体无完肤——若不为理想而奋斗,不尽己所能为这个世界出一份力,又怎能算得上是一段完整的人生呢。

只是有时,我却也是羡慕庄子的。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而屈原的“不放下”或许是因为“放不下”也未可知。无怨无悔么?只是后人的臆断罢了。人的心,总是不断的被这样那样的东西牵绊着。我们自己的原则和坚持,社会的“政治宣传”、“礼乐教化”,舆论的压力……无一不是阻止我们清静无为回归本性的原因。能够抛弃心中的杂念,返璞归真,自由自在地活在精神世界里,何尝不是一种自我超越的体现。只是谈何容易。

平平淡淡地“无为”,还是轰轰烈烈地“有为”?这是世界给予我们的疑问。我们终将用我们的一生来思考与抉择。

抉择

高三|诗歌|100字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抉择

初二|议论文|1200字以上

我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人,我对人生唯一最长远的计划就是不管会有怎样的风雨和苦难我依然可以开心快乐的对自己说:我真的很开心,这也是我生活至今的唯一不变的信念。我相信人这一生肯定是要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信念,比如说:要有钱,要有权,要爱情……我的就是这么简单:要开心。也许我会问自己难道不需要追求一下物质吗?我的回答一定是:想。但是若真的做不到,那就不要那么为难自己,人生在世首先要守住的是自己最珍视的最不希望失去的,然后在想着这下面的附加。

我以为我这种想法会是一辈子的抉择,然而短短几个月,我竟然就开始动摇。每个人都理解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一个会追随这样的理念,因为他们称其为不成熟的思想。我不懂怎样的追求才是真正的成熟,追求物质的满足就一定会是幸福的吗?那也许是别人的,但是不一定适用于我。上帝创造这么的生命难道只是为了重复教科书般的生活轨迹吗?若真是这样我宁愿自己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但是所幸事实并不如此,抉择权依然属于我。

但是为什么如此清晰明白的追求我却不敢说句这就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了。

声音和眼神简直要压垮我所有的信心,我其实真的想的很简单,就是想干干净净简单活着,像是追随大海的小溪一直到终点也就好,就是想这样顺其自然的沿着内心的轨迹前进。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就是没办法下这种决心呢?因为此刻的我还没有梦想,还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还没有真正体会生活的窘迫…可是我依然不觉得自己幼稚,不觉得为什么我必须对别人的声音和眼神做出相应的回复。他们告诉我,人生有时候必须要妥协,要学习成功人士的路。可是在我看来你们的成功之路未必是我追求的成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但为什么在衡量你的价值时就可以这样的简单呢?

我的人生现在似乎正处一个转折点,如果我就那么简单的选择追随声音前行,我总觉得在人生的后期我的心会一直怪我,怪我为什么要让它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个摆设。但是不顺着声音前进,那些眼神就会埋怨我为什么这么自私,只让自己开心却不顾让你走到现在的人。

可是人如果只是为了取悦别人活着,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选择苦苦挣扎着生存着?突然想起唐伯虎的诗了,我确实看不穿,我怎么可以轻易看穿?世间上的爱与开心永远不是独自存在的,这也注定人生前进途中不能随意任性。以前别人可以用你还没长大做解释,但是当时间真的进行到进入下一个轨迹时,他们就不会轻易容忍任性了,甚至说他们的任性才是重点。

当你想要的不再是所有人期待的,怎样才算正确的抉择呢?真羡慕这两者可以一致的人,但是又担心他们或许早就不知道心的轨迹了。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了,我就是希望自己不再为这样的抉择烦恼,那么直接忽视这样的烦恼前进不就直接找到答案了吗?原来我更喜欢随心所欲的自己,哪怕有那么多的声音眼神我依然想随心而动这难道还不是最好的答案吗?我很庆幸自己还懂得矛盾,在这个世上还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种矛盾的可贵呢?有些人想都不会想,有些人想都不能想。我,在这样的矛盾里不是百分之四十九和百分之五十一的挣扎,而是百分之百的确信,这是多么幸福的追寻。

我在这短短的人生里唯独对想简简单单地开心从不迟疑,此刻依旧,我心依旧。人生的风雨请来的更猛烈些吧,这样我才能更庆幸此刻的选择是简单和不遗憾。人最痛的罪过不是错过,爱过,恨过,悔恨过,而是遗憾过,它比错过更让人觉得受伤与痛苦,因为它那么真实的存在过只是我选择了放手,这样的悔恨却用十几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现错了,那么之后的恨,悔,你甚至连个发泄口都没有。我不愿这样,我的一生允许犯很多错,反正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但是我绝对不允许自己发生后悔与遗憾。以后的路或许依然会在很多的声音和眼神的洗礼中走过,我只求即便如此依然不会错过每个风景,哪怕走错路那又如何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歪曲,迷途也未尝不可。为为什么要那般苛求正确答案呢?回想起儿时对纸上那个圆圈的回答,现在想想真的庆幸。为什么一定是:零?它也可以是无限的可能性。现在才明白,问题提出的本身就不应该为了答案生存,而是为了各种可能性,以及追求答案的过程。

抉择

高二|议论文|900字

五千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五千年成全了多少生死抉择的英雄,五千年塑造了多少痛苦抉择的伟人。

屈原的抉择让我们记住了他,屈原的抉择给世人流下了一种风俗,屈原的抉择是对“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一种诠释。面对世间的阴暗,面对滚滚的汨罗江水,他毅然选择了归去。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谁会知道自己的下一分钟会怎样,但是屈原知道,他没有选择“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濯兮,可以濯吾足。”的随世心态。他选择了归去,却是另一种的永生。你那“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写照,“哀民生之多艰”的担忧,“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追求,已印在人们的心中。无论怎样都泯灭不了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汨罗江以容纳百川的胸怀,接受了屈原,在以后千百年里,静静体味这位诗人的凄凉心态。

历史在尘埃中上演,尘埃在阳光下散开。时光继续流逝,历史终究没有上演,但一个人的抉择,再次让我们铭记了一个人。他的抉择让我们得以了解历史,知道在那战火与人性并演的时代里,有多少无畏的“泰山”和轻飘的“鸿毛”。司马迁的抉择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苟且于世的行为,是无法摆脱的阴影。司马迁的抉择正是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反面证明。他没有选择“鸿毛”般的死去,却选择了屈辱的生,这是一种没有社色彩与尊严的生。正是这没有尊严的生,造就了一部历史,造就了一座丰碑,他用世人的遗弃与鄙视,内心的负罪与无奈。完成了历史的长卷,赢得了后人的尊重与赞扬。他用自身的牺牲与最终的成果,弥补了多年的苦痛与忍耐。

当天空留下历史的足印,当大地落满尘埃,当夕阳拉出长长的影子,当曾经的目光变的黯淡。这抉择你已无法躲过,虽然这抉择不必像屈原那样无畏的归去,也不必像司马太司令那样屈辱的活着但它已经足以影响你的现在。

在人生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中,我们已经做出了无数次的抉择。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个抉择,它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也许我们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一个抉择有可能对我们的一生毫无作用。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是选择后的一种执着,那是对未来的追求。既然选折了就要一心去做,为了当初那个梦想为了当初的那个追求。人是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在人生的道路中,却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在我们一次次的选择后,稳重、成熟已经在我们身上暂放光芒。

其实,在人生的抉择中,成长的是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