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明
文明无处不在,有时它是不随手乱丢垃圾,有时它是一句“谢谢”,有时它是少说一句粗话,有时它是拾金不昧,有时它是……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挂在天空的中央,炙烤着大地,泥土都干渴地“咯咯”作响。我在公园里走了一圈,便全身上下都是汗,好象刚从水里浸过,衣服紧贴着每寸皮肤。渴得受不了的我,迫不及待地掏出衣袋中的零钱,向公园门口的小卖铺飞奔而去。
来到小卖铺。谁知,和我一样的人不只一个,虽然没有人山人海,但也足够把只有方寸大的小卖铺围得个水泄不通了。这么多人啊!我不禁被惊呆了。但想一想也是,天气这么炎热而整个公园又只有这么一个小卖铺,人不多才怪呢。跟随着人潮缓缓的移动,终于在几分钟后买到了一瓶冰镇饮料。走出了小卖铺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前面的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母亲看起来很年轻,一身亮丽的打扮,而她的女儿看起来也只有五六岁的样子,穿着一件很漂亮的连衣裙。她们手上都拿着一个雪糕,雪糕棍上绕了一圈纸巾,应该是怕融化了的雪糕滴在衣服上。
不一会儿,那位母亲的雪糕吃完了,便顺手把雪糕棍连同上面的纸巾扔到地上。这时,原本牵着妈妈手的女孩挣脱了妈妈的手,并弯下腰用洁白小手捡起来,拿在手上。可是出人意料的一件事情发生了:在一旁的母亲在女孩把雪糕棍同纸巾拿到手中时快速用手拍掉了。但是小女孩又一次的弯腰捡起,这一次雪糕棍上还粘了一些灰尘。这次我想这位母亲不会在拍掉了吧。可当我刚想完我就知道我想错了,这个母亲又一次的拍掉了。但是小女孩又一次的捡了起来,不过,这一次她捡了起来后立刻跑着把垃圾扔到路旁的垃圾箱。当她跑回来时,那个母亲说:“都让你别捡了你还捡,很脏的。”我想那还不是你造成的。“老师说,随手扔垃圾是不对。是会污染环境的。”小女孩说,只见那位母亲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好了好了,妈妈知道了。下次不会在乱扔垃圾了。”“来,妈妈帮你把手擦擦。”“好。”
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一件件的小事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文明的主人,并使文明充满整个地球。
文明,它不只是一个国家富强的象征,还是道德的衡量,自私与善良之间的选择。文明,它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却那样真实的存在于我们身边。我相信,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份留心,就会发现,其实文明就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
文明,或许只是一个轻声的问候,或许只是随手弯腰捡起的废纸片,又或许只是对他人多一点的耐心。而对我来说,文明就是礼让他人。
那是一个晚起的早上,我背着书包,迈着大步追着姗姗来迟的公车。七点多,正赶上上班族的热潮。车快停站,站下的乘客们就如同准备比赛的运动员,磨拳擦脚做着冲上车的准备。果然,车门一打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使劲挤,憋得脸色通红仍咬着牙不肯罢休。在人群排山倒海的轰炸下,我一跃跳上了车。站在人群中间,呼吸着车上浑浊的空气,不由感到一阵难受。正在四处观望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她在人群中被推的踉踉跄跄,好几次都几乎要摔倒。夹在两行人之间,显得那么渺小。我似乎看到了她的眼泪和无助。心里不禁感到些许悲伤,为那些人感到悲哀,为那个小女孩感到同情。然而却无能为力。“你们别推她!”一个响亮的声音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传来,还在推着挤着的乘客此刻都停了下来,不约而同的看向小女孩,似乎有默契般个个都让开路来给她上去。“小妹妹,来叔叔这坐吧。”一个叔叔也眯着眼微笑的说道。小女孩低着头,红着脸小声地说了句谢谢,然后小心翼翼的坐下了。一瞬间,我觉得车上浑浊的空气被赶走的一干二净,似乎还弥漫着一股暖暖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想要做到文明并不难,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一点,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文明,点亮和平世界的那道曙光吧!
初三:小平凡
有人说:文明是灯塔,为夜航的船舶指引方向;文明是溪流,为口渴的行人滋润心田;文明是高山,为能登上峰顶的人带来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而我说,文明是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为我们带来舒心的感受。
近年来,我们的城市的环境变化了很多,如:清新的空气、墨绿的树木、宽阔干净的马路、清澈见底的河流……使我们生活的家园美化了许多,也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多了;我们人们的举手投足也文明了许多,如:各种的志愿者、各种的服务站……它们为生活服务,也倡导文明。
文明其实无处不在,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素养”。
我走进一个公园里,期待着发现其中的“美”。到了门口,就会看见两个管理员站在门口欢迎人们进公园游玩,并解答一些人的疑问;进了公园,首先看见的就是许多清晰明了的指向牌,按照这些指向牌的指引,就可以到我们想要去游览的地方;这个公园的景色真好,树木郁郁葱葱,小草青青翠翠,鸟儿叽叽喳喳,游客人来人往,人虽然多,但他们很有秩序,很懂得谦让;这么多的人,环境应该是很难管理的,但每一个人都十分爱护环境,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啊;我还看见了许多温馨的地方,比如草坪上的提示,人们互相帮助的场面,公园的广播……
走出公园,回想起那公园里的场景,我深有感触,那里面环境的优美,游客的美德行为,那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久久不能忘怀……
一个城市的“素养”——由此体现。
XX年06月30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这些体现文明礼仪的行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比如说:主动为老人让座,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主动帮助别人提行李······
有一次,我乘brt去学画画。到建军路站时,车内人很多。这时,有一位老人拎着沉重的包,蹒跚着,艰难地往车里挤。由于人群过于混乱,人们压根儿没顾及到老人,有些人还差点将他压倒。邻座的一位年轻阿姨看见后,赶紧起身挤过人群去,将那位老人扶起,帮他提包,之后将老人搀扶着走到座位旁边,并让他坐下 。老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到站后,那位阿姨又帮老人提好行李,把他扶下车。老人下车后,一个劲儿的说对她说“谢谢”,然后微笑着跟那位她告别了。看,一点小小的善举,可以给别人带来多大的温暖呀!
文明礼仪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当然,也不是只观察不行动,我们还应该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学习。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2012》观后感
蜿蜒的长城横卧在华夏大地,庄重的金字塔矗立于漫漫黄沙。埃菲尔铁塔上彩灯亮起,星条旗下自由女神点燃礼花。这就是人类的文明,是我们子子孙孙所为之骄傲的文明。当这一切注定被海水吞噬,我们将凭何擦出文明之石的火花?
“世界末日”后的清晨,太阳照常升起。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下射出,宣告《2012》永远成为故事。但故事的启示不会因2012年的离去而定格,因为它体现出了人类的文明。我们的文明不是哪个工程师建筑的教堂,不是那位名家的大作,也不是哪个民族的光荣历史,而是我们超于自然的情感,更准确的说是伟大的爱。
因为爱,美国总统选择与人民共同等待死亡;因为爱,意大利总统与教徒一起祈祷而放弃苟且;因为爱,那个俄罗斯人将生还的机会留给孩子,自己独自面对深渊;因为爱,这个美国官员含泪抛弃了89岁的母亲,而她并不知道发生的一切;因为爱,诺亚方舟的大门重新打开;因为爱……我们都是大地的子女,面对灾难我们怎能不互相慰藉,文明怎能因金钱而将生命拒之门外?
世界上最神奇的发明莫过于创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爱使我们的血液拥有温度,使我们不去重走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覆灭的路。三艘诺亚方舟不仅承载着四十万人,更是希望,它的价值不是一张票十亿欧元,而是对文明的拯救。
我们的文明就是爱的文明。爱国,使国家繁荣昌盛;爱亲,使家庭和睦美好;爱友,使社会团结奋进;爱情,则激荡出浪漫的水花。爱使人类生生不息,建筑出宏伟、挥洒出斑斓、书写出磅礴!
我国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是一个文化、文明古国,文明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从孔子的儒家教育起,我国接受了无数次文明洗礼;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知初,性不善……这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从我们蹒跚学步起就萦绕在耳边,但是,我们有过完整的照书上所说的去做吗?
尊老爱幼,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可失去的东西,这是我们传承千年的礼仪,但是我们有过认真地去“尊老受幼”吗?前几天我在坐461路公交车时,公交广播上传来了如此声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谢谢!此时我正站在车门口,车厢内人满为患。在一个单人座上,坐着一位三十开外的妇女,她的身边站着一位怀抱婴儿的妇人。由于车厢内十分拥挤,她显得那么渺小,一只手紧抓着座位想保持平衡。站在车厢高处的我看到这一幕,心想:我要是那个女人我一定让座,她那么困难,哪有不让的理由啊!车缓缓开动了,车厢上下颠簸,那个坐在椅子上的女人对她一旁的景象熟视无睹,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看到这,我不禁限入了沉思:以前在地铁上从未看到过诸如此类的事,遇到这种事总会有人让座。而所有美感,都被我在461车上看到的笔勾销。这难道就是炎黄子孙传承了两千年的礼仪?
前不久,我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位美国人对中国的“尊老”思想很赞同,他希望美国人也能传递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一位笔者评论:美国人把我们中国人丢弃的东西拾起来,如获至宝,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一个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国家,竟然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老大,靠的不就是吸取各国力量吗?现在他们又来偷我们所遗弃的东西,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一下吗?
中国人的吵闹在外国也是出名的。据说在国庆节期间,美国把所有的公园都关闭了。原来因中国人太吵了,他们放假来美国旅游肯定也吵,所以美国不愿意接待中国人,于是就关闭所有公园。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心头一震,突然感到很没面子。一个国人由于自己的陋习遭到别国反击,其威力比各种威力都要大,这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民族的陋习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我记得一位前中山大学的教授讲了一件他小时候的事:在他12岁时被因家派到前苏联进行少先队友好访问。吃饭的时候,他与一群年龄与自己相仿的人喝稀饭,结果他直接对着稀饭“嗖——”地喝了一口。当他抬起头时,发现四周的小孩都以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想笑去努力忍住自己。他感到很奇怪,便问原因,他们回答说自己喝稀饭发出的声音很大,很奇怪。如今,这位年方九十的老人对自己当时的情景仍牢记在心,并警告了当时在场的349名学生。看来,文明素质是我们中国最缺乏的。
我的综合实践老师曾讲过一个例子:2005年五。一黄金周,有报道称北京某广场产生了19吨垃圾,相当于近十辆货车所承载的重量。当时,我的综合老师认为这纯粹是一个夸张的说法。2007年,也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他一家三口与另一家一行七个人到北京游玩。当时他们要看升旗仪式,坐了一辆的士,到了某广场附近时,车停了下来,两个人把车门打开,请他们下车,并每人给了一面小国旗。当综合老师正为北京的变化而感叹时,那两个人却开始伸手要钱:“一面小国旗5元,开两次车门各5元。”这句话给他们当头一棒,仿佛泼了一盆冷水,北京的变化难道就是如此?就这样,他们因为对方的一点点礼仪就花了45元,心里很不舒服。到某广场看升旗仪式时,每个人都显得那么严肃,那么庄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最顶端时,人们便陆续离开,手中的小红旗纷纷撒落一地,不一会儿就布满了整个广场。综合老师形容是“大红旗登顶,小红旗落下”,他说,平时垃圾都那么多,那19吨垃圾也就不奇怪了。我想起老师形容的“大红旗登顶,小红旗落下”,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们民族的文明就是这样的?
文明,本该是我们中国传承的精神,但如今却随着历史的洗刷慢慢逝去。我们应该努力地发扬这种伟大的精神,不要让他成为历史。也许,若干年后,中国仅存的一位有意识的人在呼唤:“我们的文明哪里去了?”
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骄傲的礼物;也许,只用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片圣洁之风;也许,只用一点文明点缀,便可唤起人们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当有风度的一伸手,当有修养的一句话,充斥在人们心田,便回味出那文明的味道,那舒缓的感觉。
如今,很多大人都在诉说着一个话题:“现在的孩子,学历越来越高了;可是素质却越来越差。就连基本的教养,也丢失了!”这让出生在90后的我感到揪心。难道真的如大人们所说的吗?
一个惬意而安详的早上,明朗的阳光普照在大地上。我和妈妈买完菜,正准备上楼,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大姐姐刚想把大楼的门关上,她忽然看见了我们,连忙又把门用力推开,耐心地扶着大门等待着,喜笑盈腮,温柔地说:“阿姨,小妹妹,早上好!”妈妈回应了一声,便拉起我的小手飞快地跑起来:“快,别耽误了姐姐的时间!”“没关系,你们不用急呀!请你们小心点走慢点呀!”我和妈妈大汗淋漓,喘着粗气:“谢谢!”大姐姐笑了笑,匆忙走下楼。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楼下的广场散步,下楼时,三楼的那位老奶奶颤颤巍巍地出现在前方。老奶奶满头银丝,巧妙地束成一个麻花辫儿;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似弓的脊背,足以证明她的苍老。老奶奶看上已年过七旬,双手紧紧贴着墙面,步履蹒跚,妈妈见此情形,拉开楼门,用力推着。我奔跑下楼,搀扶着老奶奶的手,笑咪咪地说:“奶奶,让我来扶您上楼吧!”老奶奶不好意思,轻轻地挥挥手,说:“不用了,我这老太婆走得慢,不用等我了。”“没关系。”她看着我,乐在眉梢,在我小心翼翼的“护送”下,老奶奶上了楼。她感激地说:“你的女儿可真听话,太谢谢你们了!给你们添了麻烦,真不好意思!”妈妈温和地说:“哪里有,举手之劳嘛,我们同屋共主,都是一家人,您太客气了!”我们相互对视,笑了,温馨的感觉溢满心胸。这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难道不是文明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吗?
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扇窗,窗户打开了,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一缕阳光,温暖冰冻的心灵;文明是一场春雨,洗涤肮脏的心房;文明是一种力量,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只要每个人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多一句亲切的问候,多一份尊重、包容,关爱,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朋友们,让我们为创文献出点点力量,把文明的种子播种在心里吧,让它生根,发芽,开花……那时候文明之花开遍江门侨乡,开遍神州大地!
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我们就拥有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开展“传承文明,做文明的守护者”的活动,我积极地参加,还把它带进了我家呢!
那天晚饭后,我叫来爸爸妈妈和妹妹,让他们都坐着。我站在前面,一本正经地说:“从现在开始,进行普通话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从现在到下周一为止,只要有人发现我们其中一个人在说夹江话,就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到了星期一,谁被发现的次数最少,谁就是‘普通话大王’。”大家都赞同我的提议。
比赛刚开始,爸爸说话了,我们仨个都监听着。“呵呵,你说夹江话。”妈妈忽然叫
了起来。爸爸这才回过神来,不停地摇着头嘀咕着。“妈妈,我要喝牛奶。”这时,妹妹开口了。“吆,幼儿园没白读。”‘嗯!”我们三个不约而同地指向说夹江话的妈妈。妈妈后悔地笑了笑……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发现全家人讲土话的次数渐渐地减少了。到了星期一晚饭后,我们又聚在一起,我拿着本子,把记录的情况报了出来:爸爸6次,妈妈5次,妹妹7次,我2次。,冠军是我!我十分高兴,我不仅为自己是冠军而高兴,更为爸爸妈妈在一星期里只说了几次土话而高兴。
在我内心深处,有那么一件使我自豪的事:
有一天,我去新华书店借好书后,就坐着1路公交车回家去了。因为那时正是下班的高峰,公交车上已经座无虚席。中途,一位老奶奶上了车,那位老奶奶手把着扶手,颤颤巍巍,让人感觉十分危险。我想:老师说过主动给老人、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就是文明的表现。于是,我立即起来,小心翼翼地扶那位老奶奶到我原来坐着的座位。那位老奶奶坐下后,微笑地看着我,连声说:“谢谢!谢谢!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畅快。
由此我想到,要做到文明其实并不难。它是你不小心撞坏了别人的东西时一句简短的“对不起”,它是你想请教别人问题时的一句“请问一下”,它是别人帮助了你以后发自内心的“谢谢”……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个文明的人!
“换岗啦!换岗啦!”某同学宣传着。啊,又到我们了。 说起文明示范岗,那真是让我又欣喜又忧愁。在上次我们值周时,我真是无精打采地上去,无精打采地下来。想当初选上,我是多么兴致勃勃啊,现在,我一听到文明示范岗就垂头丧气啊! “刘权慧,你才上来。”早在上面的李思怡不高兴地小声嘟嚷了。唉,要不是现在当了文明示范岗我才不愿意上来下去的,早呆在教室里写作业,你要我出来我也不出来。 “你可以把作业带上去啊!”黄嘉怡听说了,建议道。可以吗?我上次带作业上去,别人四年级都叫嚷道:“这位大姐姐在写作业哎。”害得我都不好意思带作业上去了。 唯一的办法只有逃岗了,我从古至今好像一共逃过2次左右,但是我现在不敢了。因为再逃某同学就给我画叉叉了,而且周老师知道了我就完蛋了啊! 别人说:“文明示范岗很好玩啊,还可以管别人。”好玩是好玩,但是一个最大的缺点是:没自由。在中午的时候别人玩跳棋,自己只能咽口唾沫;别人去操场上玩,自己只能在规定楼层看着小孩子们活蹦乱跳……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也飞不高……”
五年级:刘权慧
在我们新世纪的大道上,“文明”在社会上早已不见踪影,它的位置也许在大家心底的某一个角落,当我们需要它时,它就会在你的心底扎根,不愿出来。我们要努力的将它连根拔起,放在新世纪的每一个角落。使社会上任何地方都有“文明”的“位置”。
片段一:公车上
“慢慢上,老奶奶您别急,司机会等您上车的,同志们,来,谁给这位老奶奶让个座位!”售票员在车上说着,可是车上没有人有让座的动作,都盲目的看着窗外,装作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老奶奶,您座!”一个稚嫩的呻吟响起,是一个小妹妹站起来让座。也许是良心发现吧,有位叔叔也站起来让座。看来文明的出现是如此简单,一位小妹妹可以做到的,相信大家一样能够做到。请给“文明”让个位置。
片段二:电影院里
电影院里,只有影片的声音在响着,谁成想,一阵震耳欲聋的手机铃声响起,随后就是满口脏话的调侃声,大家回头看他,对他做了一个“嘘,小声点”的手势,但他不以为然,继续着他的通话。“叔叔,小声点,这里是电影院,老师说,要文明礼貌,您还是挂了,看完电影在打吧,谢谢了叔叔。”这阵稚嫩的孩童声使大人羞红了脸,起身走了出去,他为“文明”空出了一个“位置。”
上面两个片段,也许大家都懂了,“文明”其实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难得的是你是否真的愿意为它让出一个“位置”,让出一个你自己的位置。在我看来,不文明的人在社会,在世界时根本没有位置可言的,所以我们要倡导文明,享受文明的世界。
为了让世界更加文明和谐,请大家为文明让出一个位置,并且让这个位置,扎根在世界中,让文明扎根在世界中。
交道中学高二:单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