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
你是我的眼,带我迷失所有的方向。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化。
你是我的眼,带我走进无穷的颜海。
你是我的眼,带我轻浮永恒的海洋。
你是我的眼,带我触碰五二零胶水。
你是我的眼,带我什么懂看不见了!
你是我的眼,带着年幼无知的我,看着整个世界。看见了人间三月的温暖,看见了高山流水的宏伟,看见了很多很多.......从我出生开始,整整十三年时间,在你的带领下,我看见了许许多多,也看懂了许许多多。
还记得那时我十一岁生日那天。是八月里一个炎热的日子,你与妈妈带着我来到青城山脚下,说是送给我的一份生日礼物。
青城山很高很高,威严的站立在那里,铁青着脸俯视着我。仰望青城,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我在一瞬间就起了退缩的心理,刚才在车声的各种壮志豪情在这一刻被高耸入云的山直直打入深谷,再也抬不起头来。——好高,我一定爬不上去的!我在自己心里不停的叫嚣,身后似乎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打击着我:“哈?想爬上山?做你的美梦!”
而你只在前面平静的注视着我,眼神深不见底,平静得脸让我说不出什么泄气的话,只好连忙跟上。
山路一直延生向浓密的树林深处,在遥远的天际汇成一个细小的黑点,道路两旁的树明明绿得发黑,当空的阳光却依旧烤人,丝毫不体谅我们登山者的感受,把我的影子在身后聚成一个小小的黑斑。我的头上不一会儿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那条路现在望来似乎更加遥远没有尽头了。我渐渐从最前面的位置落在了最后面,并且速度还一直减慢下去。
渐渐地,随着山的高度越来越高,我走的越来越吃力,你的速度也渐渐慢下来(现在想来,或许你是在等我)。我认为自己再也没有忍受过比这更痛苦的事情——自己的腿像是灌满了铅一样沉重,烈阳透过树梢烤着我,我还记得那火辣辣的阳光直直射在我身上的那种感觉,如被火焰狠狠灼烧,却怎么也逃不掉。我感觉自己的耐心在一点一滴地消失。我开始试着和妈妈讨价还价,希望能够休息一会儿。正当妈妈在犹豫之时,你却回过头来,仍然毫不减速的向前走,妈妈只好歉意的拉着我的手,跟了上去。
至此,我所有的不满都宣泄而出,我的眼泪喷涌而出,闹脾气地坐在了路边的石板上再也不愿意往前走了。我眼泪汪汪的看着你,你终于停下了自己不断前进的脚步,转过身来望着我。
从你澄澈的眼中,我望见了自己狼狈的模样。你的眼,在生活的沧桑中被打磨得如黑曜石一般锐利,似乎路的遥远,太阳的毒辣都不能让你的那双眼产生波纹。你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我,我似乎被这一种眼神感染了,心中的一角猛地被触动了,心中那一股想要爬上山顶的情绪一下子浓重了。在当我还在犹豫不决之时,你拉起了我的手,脸上有了刚才见不到的严肃。“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向前走就行了。”说完,你拉着我的手,踩着放慢节奏的脚步,向前走去。
那一次,你让我看见了青城美丽的风景,还让我看见了一个简单,却又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你是我的眼。
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了很多很多......璀璨的星光不如你眼中的明亮。你,父亲,是我的眼,是我心中的一束明亮的光!
初二:付寒雪
岁月雕刻风尘,渐渐幻化成你的面容。
印象中的你还是白白嫩嫩的儿童模样,穿着印着动画主角的幼稚T恤,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已经长成一个有着开朗笑容,比我高出半个头的少年了。
毕业以后我们分散两地,对你的了解也仅限于友人口中,“他现在成绩很棒噢”或者“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毕竟相隔太远,疏于联系。
偶尔在某个睡不着的夜晚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是一些天马行空的幻想:“或许我在想到某个人的时候,某个人也会想到我,即使我不知道他现在怎样身处何方……”这么想着,一个晚上便过去了。那个人就是你。
有天你突然打电话过来,问我是否知道哪里可以学吉他,我有些讶异,后来聊了什么已经记不清。从那以后,我存下了你的手机号码。
不得不承认,三年的时间里你变了很多,脑海中那个因为转学离开家乡而大哭的孩子已经被现在这个学识渊博而多闻的少年代替。
我们会谈论许多话题,大部分是你讲我听,我总是为你的学识所惊讶。因此我会去看你看过的书,去听你听过的音乐,去了解你所喜爱的时代,开始去关注时事并自己去思考,还尝试着动笔去记录自己所想,在每一次和你的交谈中,我都能有所收获。
你会和我聊韩寒,也会和我讨论米兰·昆德拉,你会谈到陈绮贞,也会跳到周云蓬。你会以自己的视角去关注时事新闻,也会在空间里刷“考试不努力,过年没有压岁钱思密达”,你欣赏三位一体的高考,却也不愤青现今的高考制度。
在你的影响下,我去读了三毛,领略撒哈拉的风情;读张爱玲,体会她笔下的小团圆;读昆德拉,细品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读村上春树和莫言。
慢慢地,我从模仿你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所在,我喜欢《双城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战争与和平》,我读明清时期的半文言小说,还读国外英汉双译的大部头。
我走在路上戴着耳塞会听《花房姑娘》也听《渺小》,边听文艺女神田馥甄边笑她矫情,听老乐队唐朝,我知道了有个叫作斯威夫特的姑娘,也知道了手嶌葵。
我在你的影响下逐渐踏出自己狭隘的空间,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惊讶于世界之大和自身的渺小。你就像是我的眼,带我去领略不同的世界,打开不同的门,引导我走出自己这片方寸之地。
谢谢你,遇见你,真幸运。
知道吗?我恨你!!!
每次看见你我总会有种负重感。记得吗,十六年前的那个冬天,我把你折磨的死去活来,听外婆说,你是高龄产妇,医生本来建议你不要做这个决定,但是,你毅然决然的生下了我。于是,就有了那一幕
在气氛紧张的病房里,你满额汗珠,嘴里不停地发出很痛苦的声音,用力,用力,再用力,你不停的对自己说。
于是经过九个小时的努力,我降落了,你微笑了。你只轻轻地说了句:“太好了”。然后你就在我的呱呱叫声中,因为出血过多。可是你没有怪我,一点也没有,只是傻傻的笑了,然后对我说着只是你的责任。
知道么,我爱你,但是我也恨你。我不知道该如何回报你对我的情,太重了,总感觉永远都不能还完。谢谢你,那个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感恩情绪不听蔓延着,我想,人生就是因为有这样子的感恩而不停的完美,感恩哪一个女人,不,是感恩世上所有的女人。
因为爱情,因为母爱,你生下了我,因为爱,所以,我会好好的感恩你,好好地爱你,只因你是我的母亲。
能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能有多少呢。每一秒都显得万分珍贵,母亲,我爱你,感恩你,祝福你。
记得,永远当我的眼,为我指明前方的道路,让我每每回头,总能觉得很温暖,因为,世上最美的,最温暖的就在眼前,又有何求呢?感恩你,那个女人——我的母亲,我的眼睛!
海南省海师附中高一:张春颖
如果我能看得见
就能轻易的分辨白天黑夜
就能准确的在人群中
牵住你的手
如果我能看得见
就能驾车带你到处遨游
就能惊喜的从背后
给你一个拥抱
如果我能看得见
生命也许完全不同
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我爱的
都不一样
眼前的黑不是黑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你说的天空蓝
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
我望向你的脸
却只能看见一片虚无
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
忘了掀开
你是我的眼
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
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
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
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就在我眼前
寻不到“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目未睹“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更不见“双瞳仁剪秋水”。可你,小小的安静,却也淌出一片碧眼撞人心。
初夏的云纹点点,吹散了际空团团不安的烦躁。雨落西山的空蒙一语长逝,瑟瑟暖暖,凄凄闹闹,在夜的乐章打击出丝丝纷纷扰扰。星星的街角,打翻了油漆般忍不住划下涂鸦的呓语,狂呼着这片思绪下的埋伏。聒噪的初夏哟,静静些,听我,听我慢慢地吟唱,吟唱……
你,生为五月,活在六月。夏花绚烂的在你身上泼打出生命的意义,光耀下的你,层层涟漪,不知承载了多少渴望人的眼。你活在六月,奔赴九月。那双明净的眼,一直追随着落叶的飞灵。你,是眼,如此清凌凌的挤出丝丝忧愁。你,是眼下的镜,恰似烟雨却装在了我的眼,一波三折,正如李白笔下“对影成三人”般,让我追寻着藏匿在你眸子里的真真切切。你,更是眼下那片明镜的默片,红肥绿瘦渐染的湖面下,你却不屑这神采的艳丽,眼睛一闭一睁,还是如同寻常,不留下一点瑕疵。
你,正是伴我三秋六冬的朋友——这片伴我同生的湖泊!
从小,你就是那么清澈,那么清澈。即使没有六月荷花碧连天,即使寻不到满地黄花或杨柳岸。可你向往圣洁的心灵,却以深深被我爱上。大概是散月下的你折射出的片片清灵,让我想起了“小眼睛”,这个该属于你的名字。
昔日的小眼睛,还有外婆的破蒲扇,拼拼凑凑了我的童年。
大概是这个光景,夜空漂移般回到这处安息,可物是人非了些,外婆的童谣没了,破蒲扇没了,故事点播台也没了,剩下的只有这片值得我珍惜的湖泊。记忆里,我总是会用小小的瓦石击打出你疼痛的嘶叫声与奋起却又不忍心向我袭来的激浪。我总那么无心的认为这一切都是欢乐,都是欢乐。每每在夕阳余下时分,满载而归的泥巴仿佛与你有着不解的情缘,总喜欢透过你明澈的眼,去洗净所有被挨打的证据。渐渐,成了一种习惯,习惯每天与你对眼,与你微笑,与你说说关于我的欢笑与忧愁。
你是我的眼,你是我不变的依靠,可我,我确是你眼下那粒小小的沙。我总把你的痛苦作为我的欢乐。我会用脏兮兮的木杆去戳上你的眼,然后用泛起的泥淖去污浊你的心灵,你也许哭泣过,可你从未抱怨许多。记得曾经的我,将各种撕碎的“雪花”飘在你的身上,风的吹随,使你的明亮清澈披上了一层疑问,我总是那么脾的给你制造麻烦。可你,却在风的尾页里悄悄传递着包容与博大。
玻璃,琉璃。玛瑙,玉镯,水晶,琥珀……剪不断对你的描摹,理不清与你的意象。毕竟是十七个一年,除了爱,甚是一份情,朦胧胧,意切切,怎一个“爱”字了得!
如今,我只想珍惜拥有你的每一天。相信我,相信你身旁歪歪斜斜的篱笆,让月色凝烟作证,让星星点点书写,关于你,关于我的承诺:“别让我的眼常含泪水!”
南溪中学初二:陈璇儿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前言。
我妈是一个很粗心大意的人。
这点是全家都公认的事情。她可以找一把钥匙找半天最后发现原来是在自己的手里;她可以炒菜炒着然后聊着电话稀里糊涂下了一大把盐;她也可以把钱放在要洗的衣服里扔进洗衣机…
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人,对于我的学习却是十分的严厉。
从小我就被她严格要求着,如果每次该学习的时候偷溜出去玩,回来必定是一顿暴炒栗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的每次大考我都能进级的前十名,直到初中。初一上学期我的成绩在级里还是排在前十名内,可是从下学期开始就慢慢的变了。
上了初中的人大多都知道初中的教学和小学不同,基本都不会布置课外作业,加上老妈有了工作之后也越来越忙,白天都不在家,于是我渐渐的闲散了起来,上课也敢小声和别人说话了,有时甚至还偷偷的玩手机。可想而知我的成绩一路下滑。
初二的时候我除了老班和语文的课,其余的基本都在睡觉或者玩手机,期中考和期末考两次成绩也着实曾经让我感到害怕,可是心里却一直有一个念头:“反正还是初二,离初三还有一年呢。”在这样的想法下我的心忽然就释然了,初二下学期依旧是这种萎靡的状态。
终于到了初三。我想我应该开始努力了。只是我想而已,以前的习惯真的成了习惯,我还是继续着初二的生活。
这时,班主给我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她我的情况,还很顺便的告诉了她我初二时的成绩。(因为都是老师直接发下来告诉学生的,所以我欺骗了我妈说我的成绩还是很好的。)
我很害怕,其实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害怕,到了今天这样是我自己造成的,我有什么资格说这些。可是却没有想象中的大吵大闹。老妈只是平静的坐在我对面,问我:“你累了吗?”我答不出来,却忽然很想哭。我前面这个女人,因为丈夫在广州工作所以她自己要独自管我们三个孩子,明明才三十多岁头上却有一大把白发,我也见过她坐在房间对着镜子叹气的样子,只是当时并没有什么感受。可是现在,这个女人却如此平静,完全不像之前那个拿着鸡毛掸子要追我的女人,这样的她着实让我感到,一丝害怕。
“如果累了,可以跟我说,我是你妈啊。”她微笑了一下,眼角的皱纹突然显现,我鼻子骤的一酸。“你小时候是我管你太严,所以可能养成了没人在旁边鞭策你你就会懒惰的性格,可是你可以跟我说,我是你妈,怎么可能会真的打骂你。”她说着忽然就掉下一滴泪。我慌了神,“妈对不起我错了你不要哭好吗我会好好学习的初三了我会学习的。”然后我也哭起来。
她过来轻轻揽住我,“没事的,慢慢来,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妈知道你会懂的。”
我忘记了那之后她又说了些什么,只是那晚之后我真的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或者说是和小学时候一样认真了,也许我当时正步入黑暗的路,只是我妈还是拉住了我的手,当作我的眼,带我走出了那段黑雾。
也许她很粗心,也许她很严厉,可是我真的很爱她,发自内心的,我爱你,粗心的老妈,下次可不要再丢钥匙了。
如果有一天,时光都走远。那些我对你从不曾说出口的深情,现在,我就一笔一画写给你。
夕阳从村头的西面照过来,照穿了一整条巷子。树荫摇晃着,仿佛无数双手,不舍地挽留着最后的夏天。橘红的光点铺在路上,有着模糊而光亮的边缘。夕阳铺在每一片爬山虎的叶子上,于是围墙也变成金黄色。一阵风吹过去,叶子翻出灰色的背面,于是围墙又变成灰蒙蒙的一片。
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见到你的那个午后。那时候的我脑海里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可在看到父母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时候还是张牙舞爪哭得不能自已。
我和你吃的第一顿饭,桌子上只有炒白菜和腌萝卜,不幸的是,这两样都是那时的我最讨厌的东西。更不幸的是,初来乍到的我竟然愚蠢地以为还在自己家,就因为没有肉吃而大哭不止,还用筷子把碗敲得震天响。你没有理会我,一边冷眼看着我一边吃得津津有味。直到我累了,声音小了,你也吃好了,不疾不徐地把碗筷都收走了。我真没有愧对“小霸王”这个称号,一把将盛满腌萝卜的盘子狠狠摔到地上,而伴随着瓷碗落地清脆的声响,我的左脸传来火辣辣的疼痛感。“戴晓璐你给我听好了,我可没有你爸妈的好脾气,想每餐都吃肉就自己去买自己做!今天打你是要你以浪费粮食为耻!”那一年我七岁,捡破盘碎瓷的时候割破了手指,没有人问我疼不疼,连创可贴都是我自己颤抖着双手贴上去的,我就着冷掉的炒白菜吃完早已僵硬的米饭。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在饭桌上造次。
有一次吃完饭你让我洗碗,我不敢说不会,自己尝试着学你洗碗的样子,第一次就摔了几个碗,你只是看着,但仍然把洗碗的任务交给了我。那几天你总是要到超市去买碗。忘了是第几次惨败以后,我终于能够顺溜地完成洗碗的任务。我高兴地在家里蹦了三圈,而你拿起笔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什么,我想你一定是在记那些碗的价格,有证据才好让日后的我还钱给你。
八岁那年,我已经能够把六十多平方米的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后来你对我说:“你是大姑娘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那时我心情很黯然,原来我在你眼里,俨然是一个衣物都不能麻烦你洗的大姑娘了。九岁的时候,你开始有意无意地让我在你炒菜的时候看着,我不笨,猜到你的用意便用心记下了每个步骤。
我们爷俩睡在一起,你会把我冰凉的脚放在你的肚子上。半夜里我也会碰碰你的胳膊,表示口渴,于是你一脸不耐烦地去帮我倒一杯温水,看我喝一半之后再接过去喝一小口,然后继续睡。
又到夏天,偌大的树荫就像装了巨大的中央空调,厚重的树荫在头顶上方滋长蔓延,想要把颜色染到天上去。天空飘过的云朵似乎都能擦上一丝绿色。炽热的光线被挡在树荫之外,猫和狗都在围墙下眯着眼睡觉。你也躺在藤椅上,风吹过,藤椅晃你也跟着晃。等傍晚太阳落山,往家门口洒点水,水迹蒸发之后整条巷子像初秋一样凉爽,冰凉的石板路散发着类似薄荷一样好闻的味道。
时光啊日子啊就是这么过去的。
爸妈来接我的那一天,你不停地对爸爸数落我的不是。我躲在妈妈的身后,我一直都知道的,我永远都不能让你满意。只是我不再惶恐了,因为我听到你叫爸妈快点把我带走,我还听见你说不想再多看我一眼。
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还每顿必须有肉才吃饭吗?我不假思索地说,炒白菜也挺好吃的。话一出口才发现,原来在这不知不觉过去的三年里,我变化太多。爸爸口中那个刁蛮任性的小公主,在被破瓷割破手指的那一刻起,已敛去身上大半的尖刺,而性子里的那些硌人的棱角也已磨平。
我不再挑食,我懂得即使是一棵葱,也被汗水浇灌过。我尊师敬长,再也不会没大没小口无遮拦,任谁见了我都说我乖巧懂事。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待人接物都那么谦和温润了呢?
回到爸妈身边的三年里,我没有见过你。因为在我离开你半年不到你就心脏病突发,所幸的是,邻里发现及时,抢救过后只说你需要良好的环境休养。所以你就被送到小叔那里,大城市里医疗条件好,环境也好。
而此刻,我站在病床前看着两鬓斑白的你,突觉岁月不饶人。
你的身体不好,很快便累了,睡了。我小心翼翼翻开从枕头下露出一角的你的账本,想知道我要存多久的零花钱才能还清欠你的债。已经泛黄的纸上是你并不流畅的字迹:
今天是孩子吃的第一顿没有肉的饭,她从小挑食,缺乏维生素,得多吃蔬菜。她哭闹的时候我心里很慌,那一巴掌下去,我的手颤抖了很久。
孩子这次洗碗没摔破碗,她开心地在家里蹦来蹦去,我也觉得之前买的那些碗都值了。
孩子手脚四季冰凉,要放在我肚子上才会暖和。
……
我不是孩子的好爷爷,她却是我的好孙女。
看着看着,我的眼角渐渐湿润,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搞错了,弄混了,误解了,扭曲了,不然不会是这个样子。左心房右心房动脉支动脉毛细血管遍布全身,那种感觉辛酸难耐,这份“债”我是还不完的……
“账本”的底层压着一张照片,在我翻看的时候掉了出来,照片里的你笔挺站着,冲着镜头笑得很骄傲,而被你紧紧抱在怀里的,是婴儿时的我。
这么多年过去,我早已长成真正的大姑娘,岁月也在你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你的背不再挺直,花白的头发也在空中飘摇。但你在我心中积压下了自己都毫无察觉的巨大勇气,你让我在此后,可以面对更大的风浪。我会因为你,而变得更优秀。
时光都走远,你是我的眼,永远不变。
听着盲人歌手杨光深情演绎《你是我的眼》,动人的旋律在耳边回响,在心中回荡,直至我眼前跳跃出一个柔柔的形象:妈妈。因为妈妈就是我的眼。
曾几何时,我是个在海边捡拾着贝壳,对一切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女孩。我会因为一朵花开得惊艳而欢喜,也会伸手去采摘这份美好。而妈妈会拦住我说:“看,小蜜蜂正贪婪地吮吸着花儿的甜蜜呢!小蜜蜂嗡嗡地哼着歌,是在表达对花儿的感谢。蜜蜂都能感谢花的甜美,我们也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花一草。它们释放着春天里生命的美丽,我们应该为它们鼓掌,感谢它们毫无保留的付出。”我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妈妈。是妈妈让幼小无知的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让我知道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事物,身边便会绽放出一个诗情画意如花般的春天。妈妈,你是带我认知这世界的眼。
再长大些,青春期懵懂的时候,我那不安分的心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在室友的怂恿下,我去偷爬学校的围墙,没想到那轻轻的一跃,便让我折断了脚骨,躺在医院里,上着夹板涂着石膏,足足一个星期才出院。
此后一个月,妈妈每天都准时给我送午饭,并用她那辆老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我坐在后座上,抱着妈妈的腰,闭上眼睛,把脸贴在妈妈的后背。老自行车发出沉重的吱嘎声,妈妈的后背平坦温暖,让我迷醉;初夏的风带着花和草的气息,应和着稻田里的蛙鸣,一切都是那样自在随意,让人心旷神怡。妈妈什么重话也没说。现在想来,那段日子里,我从妈妈的眼里看到了信任和关怀,同时,也向内看清了自己。
现在的我,面临着重要的人生折点——高考,看到别人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我却慌了阵脚,迷失了方向。当我纠结于本科与专科之间,犹豫于自主招生与高考的两难选择时,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不要眼睛老瞧着别人,用心瞧瞧你自己,用自己的心眼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才能作好自己的抉择。”那一刻,我心恒定,澄澈清明。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为此发奋努力。妈妈,谢谢你,因为你让我站在你的肩膀上,穿越了别人的风云变幻,眺望着自己的黎明晨曦。
在蜂的眼里,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里,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而在我的眼里,妈妈,你便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也看清了自己。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也能成为你的眼,为你讲述花的世界和蜂的经历。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海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
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相信这首《你是我的眼》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眼。
我有过迷茫的时候,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但总会有一只眼能帮助我清醒。这可能说的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记得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读书,但由于是个听话的乖娃娃,所以尽管不喜欢读书,但是还是抱着很认真的态度的。所以成绩每次都还是不错的。有时和父母一起出去玩,见到熟人时他们总会谈到自己孩子的成绩,而那些人在听到我的成绩后几乎是千篇一律:“你女儿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每每听到这样,我就觉得挺无奈的。
随着年级不断地升高,所要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烦。到最后,妈妈发现了我直线下降的成绩(其实也不能算是直线下降,只是一次下降的有些多了),便找我“谈话”。谈的无非就是那些“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你学习最后还不是为了你自己”之类的话。原本对学习不是很喜欢并且还存在着迷茫的我变得更加不知所措了。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曾一度问过自己。语文大部分字认识就差不多了;数学要用到的无非就是买东西的时候;英语根本用不着,又不出国;科学知道些常识就可以了。再学下去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那段时间的成绩可是真的一落千丈了。妈妈似乎也发现了我的烦恼,便又找我谈了一次话。这次她并没有和我谈什么大道理,没有谈长大后要做什么,只和我说了现在。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现在的你不读书还能做些什么?虽说含义不那么深奥,但却使我看清楚了前方的道路。
不是有首诗中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我或许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知道外面是世界到底有多大。而妈妈,就是我在外面世界中的眼,能让我看清世间万物。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