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唠叨
这天早上,我吃饱饭正准备上学时,我妈妈突然“下令”说:“等一下哦。”我问:“怎么了?”“把这件上衣穿上,嗯,还有帽子,还有……”我反驳道:“妈,这才几月啊,天还没那么冷呢!”妈妈说:“今天说是要刮大风。”我心想:谁信啊,你说刮风就刮风了?妈妈强行我穿上,甚至发生了小小的争执。我趁妈妈不注意悄悄的跑了出来,骑上车走了。
来到了半路上,突然“万里乌云”一阵阵寒冷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在划似的,疼的我不禁手捂在脸上,忽然,“啪叽“一声我摔在了地上,我真后悔没听妈妈的话。这是,远处有个身影,一看是妈妈,妈妈顶着风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我面前又开始了唠叨:”让你穿好戴好你不听,你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挨冻了吧?”这时,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啊!妈妈对不起,我不该不听你的话。
我才发现原来妈妈的唠叨是爱!妈妈的唠叨是一把伞,在风雨中为我遮风挡雨;妈妈的唠叨如同一首歌,无时无刻激励我;妈妈的唠叨如同一场甘霖,干旱时将我的心田滋润
河北沧州东光县河北省东光县龙王李乡龙王李中学初一:孙君浩
在我生命的某个时段,即去年,充斥着母亲没完没了的唠叨,过分到我有自知之明的事都会告诫我N次。也就是2009年,我的文采达到了顶峰。
我没有笨到不理解母亲苦口婆心,仅仅在于那时不由自主地反抗。
09年,时代在发展,我也就学会了上网偷菜。我没有太过度地去沉迷,我知道凡事都有度。就在周末偶尔上一下,母亲出于对我的关心,也就不停的叮嘱我如果迷上网络,就堕落了。我深知这些,也就答应了她的要求。久而久之,偶然发现她是那么烦,甚至在平日里都不停地叮嘱我。我只得一声声说着“哦”。直到某一天,我反驳了,令她惊讶地反驳了一句:“我又没有沉迷,你这样的叮嘱我已经听过很多次了,我自己心里有数。”我看着母亲脸上表情的变化,她说:“我这样不都是为了你好吗!”我没有再反驳,听着她的训斥、晚上,在床上哭着。次日,我在个人空间里发表了一篇日志,针对母亲的唠叨,直接指出了她的多话,并十分具有报复心理地让她去看。看完之后,又招来一顿训斥,她说着:“大人不都是为孩子好吗!”“你见过哪个大人专门去打骂孩子啊……”诸如此类,比比皆是。我还是一句话没说,我认为,这足矣。晚上,父亲与我同床共枕,说着母亲是为我好。我说我知道,父亲也就笑笑。于是,自那天起,母亲的唠叨不再出现,我也不再反驳。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母亲有她的个性,我有我的原则。但说心里话,我其实从心底里明白:母亲的唠叨都是为我好。
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六年级:gmlwx
每到星期五,我都十分激动,没等到老师说放学,就会早早站起来准备第一个冲出教室,可能是归心似箭的原故吧!
家中父亲的沉默寡言会让我感到害怕,而母亲的唠叨会使我倍感温暖,但以前的我却没感受到。
以前能够与母亲天天在一起,早已听惯了母亲的唠叨,那喋喋不休的唠叨让我感到心烦意乱。
刚走进家门:“孩子在学校考试了吗?”母亲这急切的语言就突然向我砸来,而我便满不在乎的答道:“考过了。”
接着母亲又穷追不舍的问:“考得好吗?”
“不理想,只考了七十几分。”我冷冷的答道。
霎时,母亲满怀希望的面容,变得阴沉起来。而我,平静的心情也被这一连串的问题所打破。好不容易,等到吃晚饭的时刻到来,心想:这下应该耳根清静,可以大饱口福了吧!可我,刚端起饭碗,那熟悉的声音又传入了我的耳朵。
“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读书只能像我们一样过着贫困而辛苦的生活。”
“嗯,嗯,我知道了,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我熟练的应答道。
“你能让我安静地吃饭吗?”
望着母亲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口,便迅速地溜进了书房,耳旁母亲还在唉声叹气。做作业时母亲一般是不打扰我,我庆幸此时的安静,偶尔也会有唠叨的声浪向我袭来。
“读书应该专心,不能三心二意。晚上睡觉前应盖好被子,小心别着凉……”不容她说完,我便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说:“你就不能让我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吗?”说完,身后是一片短暂的沉寂。
望着母亲满怀关切的面容。心想:母亲的前世可能是一们记者,因为母亲对我有着没完没了的提问与叮嘱。此时我对母亲的唠叨有的只是厌倦,却不知她的良苦用心。
今年,母亲外出打拼,这下,耳根子应该清静很多了吧?可是我开始感到不习惯与寂寞。每周回到家我都会给母亲打电话,向她汇报我的学习情况,向她汇报我的学习情况,电话那端也会传来亲切而熟悉的声音。
“在学校里,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听老师的教导。冬天到了,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这样会对学习有影响……”
电话这端的我总会洗耳恭听。
此时此刻的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唠叨便是爱。她的唠叨使我努力奋进;她的唠叨使我坚强不屈;而她的唠叨更让我谦虚沉稳。今天,我对母亲的唠叨不再是厌倦而更多是奢求,每每想起她对我的唠叨,就会看到她那和蔼可亲的眼神。仿佛觉得母亲的唠叨早已纺织成了一首爱的旋律,让我心灵的天空变得越发宽广。
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山中学初二:雷明学
在生活中,母亲的唠叨伴随着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是母亲,她犹如一壶醇香的美酒,细心地品尝各种“酸、甜、苦、辣”的味道.所以,我在母亲的唠叨中,不断地吸取教训,培养出了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一―题记她是一名铁路职工,身强力壮,经常早出晚归,做人做事,亳不模糊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全心全意地为家人服务,被单位称赞为“一名好工人”的这个称号.母亲她为了孝敬两位老人家,保护我的人。事实证明,我不仅爱我的母亲,更爱上了母亲的唠叨。但是,母亲就是一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急匆匆地做起煮饭,听音乐,看报.凡是与我有关的人和事,她口中还是不停重复地说这几句话,唠叨不断,好像有什么事都要她发表意见似的,真是让我好不耐烦。
从小学毕业,进入高中以来,一直在校期间,很努力学习。于是,刚考完试后,就开始过我的快乐而又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当我放学回到家的时候,看到了我的母亲上、下班回来都很辛苦,坐在凳子上,心静下来地对我说:“孩子,你今天考得怎么样呢?”我对母亲说:“妈,我考得还可以。”这时,母亲也没有说什么,就回到自已的房间里休息去了。一会儿,婆婆又走过来,说:“今天,你还考得不错吧,有没有令我失望?”我说:“没有,有几道题只不过写错罢了,尚不能确定拿不拿到及格,看老师的评价。”婆婆说“算了,考完就应该放松一下自已,活动自如.”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也很少听到外面闲人的嘈杂声。有时,我带母亲去外地旅游,还要听到妈妈的唠叨,妈妈的话语…。其实,我和妈妈一上车时,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坐在有空调的地方,怕不怕冷了?”还说:“孩子,如果你怕冷了,坐到妈妈这边来,给你加衣服披上;如果你觉得饿了,妈这就告诉司机一声,在附近找个饭店,吃一餐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于是,我听得妈妈的话,让我的心越来越烦,想避于母亲。所以,妈妈她这样关心地我,在生活中,妈妈的唠叨是少不了。
在家里,我放学回家,就放下我的书包,拿起我的书,来复习有关重点的知识。妈妈说:“孩子,你回来是好,但也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和熬夜,会影响睡眠不好?”到了晚上,妈妈说:“孩子,快来吃饭,不要饿着肚子来复习各科目。”于是,我就应了母亲的话后,赶快到餐桌去吃饭。妈妈看到我高高兴兴地吃这饭菜时,对我说:“孩子,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快哦!”我一吃完这晚餐后,就回到书房,继续我要复习的科目。这时,妈妈走近了我的书房,说:“孩子,不要复习太晚,要学会劳逸结合。”我说:“妈,你给我放心吧,我一定会在九点后结束。”我听着母亲她那高兴地笑容,对我说:“孩子,你能这样做就好,妈放心了。”当我复习完各科目,就上床睡觉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孩子,睡觉前不要想事情,容易睡得着。”因此,母亲的唠叨在我梦里睡着了。
在路上,将要离开了我的母亲的唠叨,就觉得自已如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个社会上,无依无靠,无食我住,无衣无穿的我。我记得有一次,离开了家门的时候,都是我的母亲接我去上学。不管风吹雨打,还是雨过天晴,一到地铁口,看到我有点舍不得的眼神,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开始慌了起来。当时,我转过头来,依然走进了售票车大厅,等着地铁车来的时候,一上车,又听见了母亲的唠叨,说:“孩子,到了学校,就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想回来的时候,打个电话告诉妈妈。”而且,随着车的声音消失了。
在学校,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生活,与学友沟通,加强对人际关系处理,共同努力,争取当一名好学生。到了宿舍,望着窗外的天空,就想起了我的母亲,也想起了母亲的唠叨。第二天早晨起来,忽然间,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这时,我拿起手机,说:“妈妈,你找我有事吗?”她说:“孩子,没有什么事。只想问,你在学校住得怎么样,吃得好不好,睡得安不安稳吗?”于是,我挂了电话,听了这里,眼泪也不知不觉地流下来。所以,一到休假日,我要赶快急忙地坐地铁,回到家里,见到我的母亲和家人都聚在一起。即使,我有些想怀念那样对我的唠叨,对我的爱。回想起来了以前的我,经常老是玩电脑,满眼盯住电脑不放,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造成眼睛的最大的伤害!同时,还要认识到利与弊,得与失,及时修改自已不对的地方,才能使自已的道德品质提高。当然,我一觉得冷了,母亲就为我添衣;我一觉得饿了,母亲就为我做夜宵…。现在,我也说不出母亲不好的事情,也说不出母亲不对的地方。反而觉得,没有母亲的唠叨,犹如寂寞、孤单;没有母亲的唠叨,就不会像往年的喧闹寂静的生活,更不会有美好生活的今天!在一个多月的漫长暑假里,我度日如年,没有母亲的唠叨,我真怀念。
如今,我理解母亲的唠叨。也许,唠叨是一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一种亲切感。只要你用心去欢察她,你就明白她的诉说。所以,等到我长大的时候,应该为母亲做一个倾诉者。
这时,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过去,结束了我的人生最寂静的生活,又回到了学校热闹的气氛。因此,妈妈的唠叨还是像以前的唠叨,我却喜欢了妈妈的这个唠叨。因为,她就像一颗大树,为我抵挡了暴风雨,让我继续默默地前行!
原来,母亲的唠叨,让我想起了她那慈祥的面容,对我无微无至地关怀与呵护。虽说:“人无唠叨,何懂人生。”正如这句话,告诉我:“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母亲这样的唠叨去对待子女的关心,你是不可能懂得生活的道理”所以,人要明白母亲的唠叨,去理解母亲的唠叨。然后,时间一长,才懂得母亲的唠叨对我的爱。
我记得有句名言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现今,我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已进入了青年的阶段。我的母亲,她用唠叨教育了我,让我懂得如何与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以及我对母亲深深地爱!
高一:叶荣坤
漫漫人生中,令人铭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回忆中的一幕幕,总是少不了母亲的唠叨。
小时候,对母亲的唠叨并不敌意,反而很敬畏。幼小之年没有所谓的主见,对母亲便是百依百顺。家中,母亲是天,是皇上,母亲的言语便是圣旨,自然听从,没有违背的意思,何况那时年幼。在我看来,母亲的唠叨是平常极了。倒是有些时候,听着母亲的唠叨,心中反而有些慰藉。
开始对母亲的唠叨心生不满,是念四年级的时候。都说女大十八变,男的也是如此。从顺从到判逆,由自律到不羁,只是在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那时,我确实变化很大,而且是不良的方向,迅疾的趋势,至少在母亲看来是如此。于时,母亲的唠叨出现了一个巅峰期。或许母亲每天都在担心我的成绩,因为各种唠叨大致都与我的学习有关。我不曾关心下滑的成绩,因判逆所致。也是由于判逆的性格,开始以生于母的口嘴用受于母的言语去顶撞发于母的满含关怀的我不屑的唠叨。然而,不得不说,母亲的唠叨对我确切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旁人的话说,是浪子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母亲却呼唤得来。在某种角度上,在母亲的唠叨胜于千金。可我那时不曾体会。
后来,又迎来母亲唠叨的另一巅峰期。人,真的是时常变化的,而且很快,叫人惊疑。母亲开始关注我的视力,自然伴随着唠叨。读书好,可也有副作用,书读了,便要戴上另一双亮丽的眼睛。每当我一回家,母亲总是变着法地逼我去户外走走。尝尽一切方法后,唠叨竟是唯一得以逼迫我的。因为,我渐渐感到母亲唠叨的背后是爱子情深。外走走。尝尽一切方法后,唠叨竟是唯一得以逼迫我的。因为,我渐渐感到母亲唠叨的背后是爱子情深。
如今,总是很想念母亲的唠叨,怀念那令人倍感亲切的语调。繁琐、劳累的中学学习生涯,迫使我不得不忘却许多事情。该忘记的,不该忘的,都一并随风而去。唯有母亲的唠叨,却始终在我已储满的脑子里占据着一部分空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唠叨是冬日里的一杯温热的牛奶,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是黑夜中一丝温暖的月光。它指引我们走上正确地道路。
有一次期末考试,由于我的粗心大意,我的数学考试考的很糟糕。报分数的那天,我心情沮丧地离开了学校。学校离家很近,平日里5分钟即到家了,那天我却走了十几分钟,感觉就像过了三年。我怕母亲,怕他那张不依不饶的嘴,怕她严厉的批评我,唠叨个不停。
回到家中,刚进门,妈妈就问我:“皓,这次期末考试考的怎么样?”妈妈的言语中透着关切与希冀。我低着头,怯生生的回答道:“这次考的不太好,只有80几分。”“我天天跟你说,平是要多看书,多做题目,磨刀不误砍柴工,可是你呢?你说你认真,但你怎么就考不出好的成绩呢?早就和你说过,平是要多练,上课要认真听讲,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妈妈用着坚硬的话语,脸上刻着愤怒,严肃的说着。我听着妈妈严厉唠叨的话语。心里充满着后悔与恐惧。我不敢在抬头望妈妈的脸,我知道妈妈此时对我非常失望。她对我一直抱有很大的信心,可现在我却没能考上好成绩。其实我又何曾没有用工呢?我心里暗暗想到:唉!真是烦人,我也十分伤心呢,我考到不好的成绩,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就不说一些安慰我的话呢?成天只会不停的唠叨。想到这儿,我低着头默默流眼泪,根本没听清妈妈在说些什么。不知过了多久,妈妈的唠叨终于完了。我抬头一瞥墙上的钟。妈妈竟然说了足足一个钟头。我心里暗暗想到:唉,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唠叨的妈妈呢!
夜里,我睡了一个舒适的好觉。第二天醒来,我发现妈妈的眼眶是黑的。一夜之间好像苍老了许多。我不免有一些奇怪,于是询问爸爸。爸爸叹息着说:“你妈妈昨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好,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你的数学成绩。”听到这儿,我的心震动了一下,既而又想起母亲对我的唠叨。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暖流与心酸。这是我在发觉母亲对我的爱都表现在了对我的唠叨与嘱咐上。这些嘱咐都体现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都时时刻刻提醒我走上正确地道路。而我却曾经不理解母亲,甚至恨过母亲。想到这儿,我的心不经对妈妈产生了敬爱之情。我热泪盈眶,几乎流下热泪。
母亲,你的唠叨使我倍受温暖,我会把你的嘱咐铭记在心,一声敬爱你!
我的妈妈真是一个爱“唠叨”的人。
每次做作业的时候,我妈妈总喜欢在我旁边盯着我,我字一写不好,她就在旁边开始“唠叨”呢!“字一定要写好,不能写这么坏。”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妈妈坐在旁边,拿过我的作业本一看,一声怒吼说:“这写什么字呀!这写的字谁看的懂呀!就是鬼看了也会倒退三步,快点写好了。我赶紧把字写好了。我刚写完,妈妈就夺过作业看了一下,撕了个粉碎说:“这是什么字气死我了。”快点重写,我只好再去写一份。妈妈说:“如果再写不好那,我还会撕掉,还要再写一份,直到我满意为止。”我听了无可奈何地说:“我知道了。”
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我由于太累了,不小心背弯了,我妈妈坐在旁边看见了,就指着我的背说:“把背挺直了。”
这就是我爱“唠叨”的老妈。
终于有个机会可以离家住校了。尽管我还只是个初中生,但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并且校内住宿条件又好,我便一再地向父母要求住校。我要求住校并非只是因为想“独立”,更多的是想避开妈妈的唠叨。
从我记事起,妈妈每天都回从早到晚对我叮咛不止,每天早上,她把饭菜做好叫我起床后,就开始不断地唠叨。先是一遍遍地叮嘱我多吃点,多喝点,临到出,她又不停地告诫我要带好书本、笔墨。夏天她嘱咐我别忘了多喝水,小心中暑;冬天又嘱咐我要多穿衣服,小心着凉。放学回家,她也决不会放过我,一定会问我在学校心情如何,学了什么东西,学校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中午吃什么,。如此反复,直到晚饭后,又要催我写作业。当我千辛万苦写好作业,她又要我早点休息,别影响明天的学习,直到我躺下睡着了,她才闭上嘴巴。就是因为这些,我特别不愿意呆在家里。即使是上课,老师说得再多,也是四十五分钟换一个,不会像妈妈那样一年四季“监守岗位”,让我心烦。
现在,我终于离开了家,住校了。然而,远离了妈妈的唠叨,我反而有些不适应了。早上,没有母亲唤我起床了,我得被同学的吵闹声惊醒;洗漱时,没有了,妈妈倒好的温水,我得与同学们挤着抢水龙头。然后是奔跑着赶往食堂站队买饭。这时我才想起,妈妈每天要早早起来为我做好可口的饭菜,每晚还要在我身边陪我读书学习,其实她远比我辛苦。此时再想起妈妈那些唠叨的话语,瞬间竟变成了细腻的爱意流入心底。原来那些让我“烦”的日子,却是我生活在爱的包裹里的时光。此时,我真切地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其实,天下所有母亲对子女的唠叨都是因为爱,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份爱。我愿天下和我一样的孩子,都能集住母亲对子女这份点滴的爱,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快乐,直到永远!
从我记事一直到今天,奶奶的唠叨始终陪伴着我,听奶奶的唠叨是一种享受。
一
小时候,奶奶的唠叨总带着点怪,但慈爱始终是它的主旋律。当我为“过家家”弄得满身污垢时,奶奶总是一边为我洗手,换衣服,一边唠叨:“瞧瞧,我的孙女咋成土人了!……以后过家家时注意点,再这样脏啊,奶奶可就不让你进家了……哎呦,刚穿的裙子脏成这样了!这孩子……”每当这时,我要么笑着跑开,要么躺在她怀里,听着催眠曲似的唠叨,渐渐地睡熟。
记得有一天,我为了在小伙伴面前显示“英雄本色”,拿木棍去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的满头是包,奶奶一边为我抹药水,一边心疼得不得了:“哎呦,这孩子,真不老实!说你多少遍了,一点记性也不长。马蜂窝是捅不得的,这回知道了吧?……哎呦,该死的大马蜂,把我孙女蜇成这样,明儿我非用火把它老窝点着不可……哎,这儿疼吗?以后,看你还敢不敢再淘气!……”我躺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奶奶的唠叨,疼痛一点点消失了……
二
长大一点儿,每天放学回家,最先迎接我的总是奶奶的唠叨:“呦,回来啦?今天学几节课呀?算术难吗?不会多问老师,别闷着……快,现做作业吧,我去做饭,好好做作业,啊?听到了吗……”在一串唠叨声中,我夹着书包飞一样逃回我的小书屋。是的,奶奶的唠叨太多了!明明她自己什么都不懂,还老唠叨着关心我的学习。哼,我比奶奶认得字还多呢!虽是这样想,我在奶奶面前还是很乖,我想让她叫我乖孙女嘛!
可是,终于有一天,当我拿着很糟糕的成绩单回到家时,又听到奶奶絮絮地唠叨:“回来啦,今天考试成绩下来了吧?多少分啊!那些错题都会了吗……”“别唠叨了,奶奶!我要烦死了!”说完,我气鼓鼓地冲进屋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哗啦——啪——什么声音?我不禁打开门,一看,愣了:奶奶呆立在那里,脚旁是一堆打碎的碗。我内疚万分,心想不该气奶奶,但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小声地问:“奶奶没事儿吧?”奶奶笑了:“没事儿,没事儿。人老了,手没准儿,是我不小心……你去做功课吧,我来收拾,你挺忙的,学习可不能耽误了,可别像我呀,做个睁眼瞎!咳,这还不是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奶奶又唠叨开了。我忽然明白:“我是奶奶的希望!”从此,我勤奋努力,每年都为奶奶捧回几张奖状。
哦,奶奶的唠叨,是我前进的进行曲!
人们总是觉得是妈妈最爱唠叨,可是在我们家里最爱唠叨的是我的爸爸。
记得那一次,我在学校跑步的时候把腿扭伤了,我害怕被爸爸发现,所以就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结果还是被爸爸的火眼金睛给发现了,我也只好一五一十地给说了出来。
这不,爸爸的唠叨性格又出来了,“你怎么又
把腿给摔伤了呢?你不记得你五岁时……,七
岁时……,八岁时怎么怎么,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呀,信不信我扇你一耳光。”我一看表“哇”都已经六点多了,我想,我一定要想个办法脱离这个吵闹的现场。
我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我打了个哈欠说:
“爸爸您有完没完啊,非要唠叨个不停,我是不小心啊,您看看快六点了,我还要做作业呢!”爸爸无可奈何,只好停下来了,我也终于脱离了这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