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游记
7月21号,我们终于踏上去西塘的旅程, 从杭州去西塘极为容易,乘上去嘉善的快客,然后乘西塘的小公交,下车的时候,我听到了“西塘”在当地的发音真的很有意思,那的确是个该好好坐下来的地方。
定好的客栈老板出来接我们,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我以为水乡的人应该有着塌实而缓慢的步伐----看来我错了,“开发”二字已经让中国很多地方,都失去了淳朴的民风,包括正在为越来越多人所知的西塘。
在老板的介绍下,我们坐上一辆人力三轮车,一路经过城镇的农贸市场与街道,与我去过的其他南方地区并无两样,却在拐了几个弯之后,在一排小餐馆之间,乍现出一条狭窄的巷子,由于我们是下午2点左右到达景点的,而景点要到4点之后才能免费参观,不得已我们才在三轮车师傅手上买了两张景点的联票,包括了11个景点(为了这11个景点在下午5点之前能全部玩完,真是累惨我们了),之后想想,西塘这景区真狗屁,门票上还规定了时间,必须在一天内玩完,否则过期作废。
穿过狭长的巷子,传说中的古镇霍然出现与眼前,乍看之下,却与我去过的一些古镇没啥区别,一样的青石板路,一样的木门石屋。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再穿过一条黑漆漆的更狭窄的巷子,一条小河惊艳地现于眼前,我们所定的客栈就在水边。客栈的老板很热情,带我们上了楼,进了房间,客房不大,但很整洁,还摆了张明清的雕花木床,放下行李,片刻休息后,我们便出门游荡了,为了门票上的那些景点,我们纯粹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呵呵,想想,其实我们还真搞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嘛。
晚餐是在我们客栈对岸的小餐馆解决的。明明隔河相望,却偏要绕出门,上一大圈,跨过送子来凤桥才能到达,那一刻真的很想弄条船直接渡到对岸,以慰我辘辘的饥肠。唉,现在开始觉得苦了牛郎织女了,他们俩一定就像在看对岸的香肠……那个,好象不应该这样比喻吧,嘿嘿
沿途有很多小摊子在卖西塘的小吃,两旁的堂屋里还有西塘的工艺品…那时恰好华灯初上,水乡沿着河畔点起了红色的灯笼,一路闪烁着江南的风情。
我们找了家靠近水边的餐馆,点了传说中的西塘名菜--清蒸白水鱼和婵衣包圆,还点了些别的菜,这家餐馆的菜味道烧得真不怎样,但两道名菜我们也算是尝过了,在吃饭的时候,河里远远划来一条乌篷船,船里坐着几位老人家,手里拿着乐器,听着他们的演奏,吃着西塘的名菜,感觉真的很惬意
吃过晚餐,因为游人太多不想去坐船,我们两个闲人开始在镇里游荡兼踩点,把能看的景点又都看了一遍。还帮老友买了些纪念品
夜风微凉,游玩的人都已散去,我们坐在客栈露台的小藤椅上,用微醺的眼,品着水乡的美。 月色正朦胧,水乡亦似戴上了面纱的女子般娇羞,我相信再粗鲁的凡夫俗子,遇到如此柔美的水乡,遇到如水乡般温柔妩媚的江南女子,也一定会将百炼钢化绕指柔的。
回到房间推开窗户,看到河里放了很多莲灯,沿着河延伸向远方的两排,通向了谁的思念?
清晨,我们迎来的水乡的第一道曙光,起了个早,每一座桥上都挤满了前来采风的摄影爱好者,而我们又没带相机,只好拿出手机随便拍了几张照片,无所事事的我们又开始寻觅美食。
坐在桥头的餐厅里吃着可口的早餐,看着对岸熙熙攘攘的人群,真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多年之后,我想我一定还会记得她(西塘)的秀美与温柔的!
西塘,一个古老、美丽的小镇,一个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背上行囊来到了这美丽迷人的古镇。
清晨,我们走在迂回曲折的长廊里,看着流淌的小河里有人用丝网网着小鱼,看着河面上相隔不远就有的一座座小石桥上走过的游客,一幅美丽的水乡之画犹然呈现在我的眼前。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飘下来了丝丝小雨,给酷热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凉意。蒙蒙雨色中,那画更美,而走在廊里的我们,也印证了当地的一句话:“雨天走到家,照样不湿鞋。”穿过条条长廊,走过座座小桥,品过美味的当地小吃,拎着稀奇古怪的当地特产,不觉中暮色降临,已到了晚饭的时候,饭馆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引着我们来到一个靠着河岸的座位坐了下来。哇!西塘美景如画,原来美食也多:扎肉、蝉衣包圆、小龙虾、熏蟾蜍……挑了几样特色菜,我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等到“酒足饭饱”,抹抹油嘴,那感觉真是不错!吃过晚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虽然已是天黑之时,河岸边的人却越来越多,他们要干嘛?原来他们是要夜游河船。随着人流我们也买票排进了等游船的队伍中。上了船,刚坐下,船夫一声吆喝:“坐稳了!开船了!”小小船儿随着船橹“吱扭、吱扭”的歌声,驶离了船埠头,舞到了有流水伴奏的小河中。咦,河上怎没会有这么多一闪一闪的亮点,是倒映水中的星星吗?可抬头望去,天空中一片漆黑。那么那些亮点是什么呢?等小船驶近,我才看清楚,原来那些不是星星的倒影,而是人们放到河里的许愿灯,向船夫一打听,原来这是这里的一种传统习俗:放灯祈福。
上了岸,心中痒痒的我便迫不及待的从“小金库”里掏出钱,从一个慈眉目善的老奶奶那里买了四盏河灯,他们分别代表着希望、健康、快乐、阳光。我心里默念着来到了河边,虔诚的点亮了河灯,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入了河中慢慢漂远……
放完河灯,我们就打道回府——回宾馆。路上我们买了一个绞绞麦芽糖,这可是爸爸妈妈儿时的最爱,看着妈妈饶有兴趣地摆弄着那麦芽糖,我知道妈妈的心中正回忆着那美好的童年。
回到宾馆,听着河塘边的蛙叫声,望着洒进窗棂的点点月光,躺在古色古香的雕花大床上迷迷糊糊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浙江安吉实验小学六年级:张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让我对江南的美景很向往,暑假里我终于有机会跟随家人游览了江南的水乡---西塘,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让我流连忘返。
西塘,跟乌镇一样,都有穿过小镇的狭窄河道,有依水而建的民居,乌篷船在小河上面游荡,人们在河道上清洗……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安逸。
西塘的桥特别多,走过蜿蜒的石板路,绕过几个弯,眼前就会出现一座座桥:永宁桥、送子来凤桥、环秀桥、永安桥……站在石桥上,可以看到船夫摇着浆徜徉在碧水中,水面荡起一阵阵涟漪,是那样的安逸。
西塘的巷子都是有些斑驳的灰色的墙,因为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显得很古香古色。脚下踩着石板路,沿着古老的西街,就到了“烟雨长廊”这是最繁华热闹的一个地方,是沿水道而建的,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两边都是商铺,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店家十分有趣,多数为客栈或者是小吃店。我最最喜欢的是小吃有很多,如:冰镇绿豆汤,银耳羹,八珍糕、荷叶粉蒸肉、豆花、小笼包、熏豆……现在想起来很让我难忘其美味。
西塘有很多很棒的私家住宅,高墙独院,其中的西园应该算是大户人家,门槛都有半人高。不知道这道显示身份的门槛曾迎来多少达官贵人,又曾阻挡多少贫民百姓,只是依然阻止不了时间的流逝,如今它安静的躺在原来的地方。
西塘最美是它的夜景。随着夜色的来临,两岸的红灯笼都点亮了,戏台上也唱起了越剧。拿好船票我们一家人摇摇晃晃上了乌篷船,船家点上船尾的红灯笼,然后松开船头的岸绳,顿时小船像一片浮在水面的落叶一样轻轻旋转起来,船家利落地摇起船桨,船像听话的小孩一样驶向河心,两岸的房舍慢慢远去,月光、红灯笼、房舍都倒影在水面中,坐在船板上,随着小船摇摆,是那样的惬意。
逛完西塘的美景夜已经深了,但这里的古色古香,使我不能忘却。再见,西塘,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西塘是嘉善县的一个古镇,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一个旅游胜地。
我们下午四点半到达西塘,问路时路人说我们现在来正是时候,不用买100元一张的门票。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进了大门是一段非常窄的小路。一阵微风吹过,令人神清气爽。
我们开始逛街,两边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卖服装的、有卖小吃的、有卖玩具的……我眼花缭乱。
入夜了,西塘美景如画,各处灯火通明。我买了一盏漂亮的荷花灯,点上蜡烛,放进水中,我双手合十,许下愿望,看着荷花灯随风飘荡,看着荷花灯慢慢离我远去……河上有几艘游船,船上的游客在谈笑风生……
来到“酒吧一条街”,到处是灯光闪烁,歌声不断。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看!
暑假里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在这个暑假里,我又去一次西塘。
在西塘里,河很长、很宽,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初入西塘,那时人山人海。挤都难挤进去,我和爸爸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里面的商品各种各样,光是一个商铺的东西就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手机套装、钱包、衣服、贝壳、鞋子、玩具,牛皮梳子……数不胜数。那里的小吃更是让我口水流不停,有烧烤、油炸土豆、凉粉、炸鱼肉……我边走边吃边看,突然间,在一家商店门前停了下来。因为我看见了几个特别小的口琴,看着好玩就买了。在路上我慢慢地吹着口琴,口琴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逗得老妈捧腹大笑,爸爸还说我不会吹口琴。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座桥上,我看见桥上的人在木头上、墙上写了到此一游。我看了心里想:“难道他们不知道爱护环境吗”
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中午已经到了,太阳都已经走到了头顶上。我们吃过了中午饭,就接着继续游玩。刚走出门,我就被一样圆圆的东西给吸引住了,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夜明珠,我于是好奇地买了下来。
突然爸爸说该回家了,然后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来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