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启迪
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让我明白人世间的真善美;让我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这几天我看了许多课外书,我又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应该为所在的社会争光添彩,不能给集体抹黑。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我们所在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人们的心灵已经被社会上那种所谓的“邪风”所污染。但也不乏有一些心灵高尚的人,他们也许衣衫并不整洁,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就如同那位小妹妹,她的面容将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那是张最美的脸!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前的中午,我走在大街上,准备到报亭去买一本《飒漫画》。咦?我的目光被一个女孩的身影所吸引,她差不多才九岁。只见她单膝跪在地上,似乎在捡着什么东西,周围的人无不对她露出厌恶的表情。她在干嘛呢?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便走到了她的身边。呀!我不由得一惊。已是寒冬,她却只穿了一件毛衣和一件薄薄的外套,外套上面还烂了几个洞。“你,你在干嘛呢?那么冷还是回家吧。”我关心的问道。“我在捡玻璃碎片,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又没有钥匙。”她转过了头,看了我一眼,眼睛中掩饰不住恐惧。“哦,捡玻璃碎片干嘛呢?”我又问。她没有刚才那么害怕、忸怩了,笑着说:“我捡玻璃碎片是怕大家骑车不小心扎了轮胎。以前妈妈带我经过的时候经常扎了轮胎,很费事,又得去修自行车的地方补,妈妈教我要为大家着想,我不想其他人也这样。”她的童音非常稚嫩,脸上依旧挂着笑。我一怔。她在我眼中俨然成了一个天使。“哦。”我呆愣着,又重新端详了她一下,脸上脏兮兮的,鼻涕也时不时的会流下来,但她此刻在我眼中却是那么美,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丽。“呀,你的手!”我叫着。只见她的手被玻璃划了一个口子,血直流。“不碍事的。”她笑着,只是身子在微微颤抖,仿佛战栗在寒风中的百灵鸟。我连忙从口袋中拿出一张卫生巾,帮她包住伤口,暂时止住了血。“姐姐,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我又一次愣了。我不止一次的从她身上看到她的单纯。“不用谢。”我也笑了,她也笑了,在冷清的大街上又是一个独特的风景线,就如同刚刚盛开的花朵,娇艳夺目。她的人格魅力使我感动!就这样,我告别了她,她拾完了玻璃便离开了,我也不知她叫什么、在哪里住,不过也不必要知道了。因为她的脸、她的微笑、她的魅力,她的善良……我都一一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仿佛一把烙铁般,成为我成长中不能磨灭的记号,它时刻提醒着我,鞭策着我。
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吧?内疚?惭愧?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从现在开始做还不晚。让我们一起做有道德的青少年!只要每个人献出那一份小小的力量,也许社会就会发生改变!
王杰小学六年级:颜爱晶
读了些许的书籍,每每拿到一本好书总是爱不释手,同时怀着敬畏的态度领略书中美丽的句子。
我喜欢装订得很好的书籍,就如其中文字一样,或许这也是吸引我的一个特点。
我喜欢读不同的书籍,喜欢读三月桃花烂漫的季节,林微因的《一首桃花》是我最喜欢的关于描写桃花的诗歌,生动的语言勾勒,身临其境的意境,仿佛已经闻到桃花的味道。喜欢朱自清朱老先生的散文,《背影》以朴素平实的语言描绘的是父亲苍老的形象;《荷塘月色》则以唯美清新的语言描绘月下荷花绽放的景象。喜欢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主人公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爱情的故事。
我也喜欢不同的阅读方式,喜欢在一杯茗茶中度过与诗歌的浪漫,喜欢在一米阳光下度过与一部爱情小说故事的邂逅,喜欢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度过与心理导书的心灵碰触,一种自我与自我的灵魂交流。
古云书山有路,这是什么样的一条路,我想应该是花开两道,芬芳飘来,弯下腰便能倾听到花语,那么也可以诗意地理解为这是文字开出了花朵,在深情地与我四目相接,或者心灵和鸣。
文学就是如此优雅丰富,带给我们的也是若水的豁达和从容与优雅。如我业余时间也常常写一些零碎的文字,或诗歌或小说或随笔,或伤感或感悟或憧憬。这些其实也是一些人生的感悟,生活的积累,大自然万事万物都值得我们去感悟,去接受它们对我们的心灵洗礼,那么文字文学就是把心灵最深处的那些体会制作成一串串五颜六色的风铃,悬挂在书本上、指尖上、心灵上,只要我们的心弦一被拨动,它们便会发出叮铃铃的悦耳声,甚是好听极了,尽管有些体会是酸楚的,悲哀的,它也是构成人生的一个个音符,需要这些音符来完成一整首人生曲子。
我喜欢怀想,怀想借助文字的力量生出一双翅膀,这对翅膀带我去我想去的每一个角落,去大海、去森林、去高原、去草原、去繁花如锦的国度,也去那寂寥的荒漠世界。纵使这些美妙的经历都会成为过去的日历,但是我所能得到的不只是仅仅的遨游而已。也许繁花会凋谢,成为一场最美的梦,而潮起潮落的海音在海鸥远去的身影中于我也越来越远时,那么我不会简单地感到失落,相反我会感到很欣喜,因为我曾留下梦幻色彩的呓语,来自我对我的生命和人生的感悟,而这些也会成为我名人大家笔下最美的瞬间,我相信我的笔下亦可妙笔生花,留下厚重的一笔笔,于是荒漠长出绿洲,海音在我的笔尖渐行渐近。
有人说,文学是一种修饰,对人生和对生活的修饰,如新房子的美丽涂料,是一种经过雕琢把最美最精华的东西保留下来,也有人说文学恰恰是对人生对生活最直白的表达,是一个人的灵魂的最直接的表达,来得比简单更简单,其实于我来说,文学和人生就是构成一幅画景的颜料和笔,只有颜料没有笔它的美无法展现出来,只有笔而没有颜料,显得黯淡无光。只是如何表达如何展现我想只有带着敬畏的态度才能领略到它的美和独特,才能透过文学与人生的交融,衍生出一种滋润心灵的东西,去温暖心灵。
人生是一门大学科,文学就是其中的一门艺术课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植根于人生这片土壤上,发芽、开花、结果。我喜欢充当一个园丁的角色,辛勤地浇花与耕耘,小心翼翼细心呵护。我想在我很累很疲倦的时候它可以给我一些慰藉,给我一些人生指导和方向;在我取得成功的时候记录我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印;同样在我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我会文学性的记录方式把一生都写来留给后人,给他们以启迪以智慧。
也许经历了人生太多的东西后,我能想象自己老态的样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一盏灯下,翻阅翻阅以前的一点一滴,或者继续写一些来自更灵魂的东西,恬淡的文字,纤尘不染的身影,以及一颗淡泊的心态,如水的淡然和豁达。我想到自己是一片云,悠悠地飘在蓝天白云,抛却尘世的纷扰和繁杂,独享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干净和与宁静,而这片宁静源于我对文学的喜爱,对人生的热爱和感悟。
桃花又开了,我仿佛看到林微因的倩影在一棵桃树下痴痴顾盼,我很想过去问问她此刻的心情,是喜是惆怅?转眼麦子也熟了,我又看到海子了,这年轻的生命他仿佛活过来了,正面对麦田满怀深思如何表达内心的情感,然而他们都不言不语,写下那些美丽的词句,以最美的文字描绘出来,我深深地想念他们。是他们铸就文学瑰宝,是他们的文学瑰宝铸就中华美丽。
我想该是拨动我内心风铃的时候了,这书上有路,开的是美丽的花,我亦是一个浇花的园丁,那么我渴求的是书路的更宽阔的地方是一方麦田,我将更是一个麦田守望者,一边静静地守着这内心的闲适的麦田,当然我依旧会精心照料我的花,我想我更有一种其妙的想法,花和麦子会不会衍生出另一种麦子花,我的人生会更加美丽。
文学使人生更加充实、完美,文学是人生的升华,拥有了文学的人生,必定是一个美好的向往,那就是充满希望的人生。
风铃响起来了,该是合上书本的时候了,因为我将沉醉在书路不知归路。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苏轼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我来讲,读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书中可以懂得好多的道理,给人以启发。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书中的智慧吧。
我的书架中有一本书,书名叫《600个成语故事》,里面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例如《守株待兔》讲到了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时,一只野兔飞奔过来撞死在一个树桩上,农夫高兴极了,拿起兔子美美吃了一顿,从此以后,他每天在树桩旁边等待着野兔到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习就有这种现象,今后应该更加踏实、努力。还有一则《疑邻盗斧》讲的是,一个人丢了斧子,怀疑邻居家的小孩偷走了,于是怎么看觉得这个小孩都有问题,后来斧子在他的床下找着了,于是看这个小孩又觉得很正常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根据胡乱猜疑,妄下结论,而要依据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
《西游记》这本书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猪八戒的贪吃,沙僧的老师,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书中一个个与妖魔鬼怪作斗争的故事更是被人们所熟知,广为流传。而在这些故事里,我也发现了他们不怕艰苦,克服困难,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尽管这是神话,但他们的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我的书柜中还有很多的书,比如《鲁宾逊漂流记》、《好兵帅克历险记》、《三国演义》等等,通过阅读这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书,让我看到了更加广泛的世界,给人以启迪。读书对我来说也将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
指导老师:杨鹏鸽
又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百无聊赖地走进了书房。书桌上堆满了各类的书籍,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我的手不经意地落在了一本书上,封面赫然印着两个大字—“读者”。我轻轻地翻开它,目光立刻就被上面优美的文章、生动的插图吸引住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读者》,这本记载着一个个生活中朴实的故事的书刊,却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我对《我的哑巴父亲》印象特别深刻。文章主要叙述了主人公小时候对自己的父亲是哑巴而耿耿于怀,总想离开家乡,离开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主人公受了重伤,脑袋被压挤得像个瘪葫芦。年迈的父亲不知哪儿来的劲儿,一把抱起女儿,就往医院奔去。在医院,父亲掏出了生平卖豆腐的所有积蓄,打着哑语求医生救自己的女儿,医生也被他感动了。在主人公的床边,总有一个苍老的背影在深情地注视着她,好像在说:“女儿,快醒醒啊,我还等着你吃我做的豆腐呢……”在父亲的日夜陪护下,主人公终于苏醒过来了。只不过两个星期,老人的头发却已苍白。于是,小镇的街道上又出现了一个骑着单车的老人身影,不同的是,喇叭里发出的是清脆女声:“卖豆腐咧,卖豆腐咧
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含着泪读完了它。它教会了我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亲情。我今后一定要更好地珍惜我的父母,回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这就是书给我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