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
今天我玩了跳房子这个传统游戏。
游戏开始了,我把沙包扔在“1”上面,便想:切!这个游戏对我来小菜一碟。然后就往前一跳,冯栩毅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诶呀妈呀,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却看出一件“大事”来,“范博文!你踩线了,快下来让我上!”
我低到一看,真踩线了。我慢慢吞吞地走了下来,心里打抱不平:老天爷,我有地方得罪你了吗偏偏让我在第一局就输。
真是缘分啊,冯栩毅也因踩线败下阵来。
莫灵旭的动作可真利索,单单双单双单,眼间就拿到沙包回到起点了,可惜的是,沙包没扔到“2“,所以就换我了。
我认真起来,神情严肃,一口气升到时没扔到,所以就不能冲了。
冯栩毅也不甘示弱,升到了时,也是没扔到就下场了。
最后成绩是:我到“3”,冯栩毅到“2”,莫灵旭到“3”。
跳房子可真好玩!
“耶,投中了,哈哈……”“唉!”……你听了这些,一定不知我们在做什么,告诉你吧,我们在玩跳房子,是很好玩的呦!
说起跳房子,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多人游戏,玩法很简单,在地上画一个大大的长方形,分六块,最上边一大格分两小格,左边写七,右边写八,下边写六,在下边也分两小格,左边写四,右边写五,下面三个分别写一二三,就可以跳了。
估计有的同学不会玩,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拿一块石子投标着“一”那个方格,投中了,便一脚跳“二”、“三”……到“四五”时,双脚跳,到“七八”时,回来,在跳,跳到“二时”,把石子捡回来,从而跳到起点。在投“二”,如果想要“家”的话,就一直投到“大锅”,到“七八”是回来,倒摸三下,摸到了,就跳回来,倒投,投哪个格,就是“家”,别人不能跳。
玩法倒是说完了,那就看看我们怎么玩的吧!今天下午,我去春姐家玩,她想了一个主意:跳房子!我高兴极了,直拍手,我们画好了格,让我先投,站在起点,小心翼翼的把石子放在第一格,一脚跳进第二格,差一点踩线,要不然呀,会下台呦!我跳到第七八格时,来了个鲤鱼跳龙门,跳了回来,我又投第二格,哇噻!中了,我心里像是吃了蜜豆一样,连忙跳一、三,直到投到大锅时,我到七八的时候摸了三下才摸到石子,手都脏了。我用石子往后一扔,二是我“家”,别人不能跳。这时,我刚要投一,石子便滑落到我“家”,唉!不过,最后我还是赢呢!我有五个“家”春姐才有三个“家”,耶!
今天玩得真高兴。
想必大家不陌生吧?跳房子,我们家长小时侯都是会玩。这是一种休闲的小游戏。在地上画好格子,再画一个房顶,然后在格子写上数字,再用一个沙包扔,游戏就可以玩了。今天晚上,我“穿越”到了家长小时侯,也玩了一次跳房子。
今天一写完作业,就到“放风”时间了,我又下楼去了。三个小女孩也在“放风”,我和她们打了招呼。看见她们手里又是沙包又是粉笔的,就问:“你们这架式怎么那么像玩跳房子之前的准备呀?”“对呀,我们就是玩跳房子。”“那我们一起玩吧!”“没问题!”
我们画好了“房子”,就开始玩了。通过一个小过程,我先扔沙包。我轻轻把沙包一扔,我扔到了“6”,我单双脚交换落地,最后,右脚牢牢地落在“8”上。她们三个也分别扔到了“5”、“7”、“4”,都有模有样地跳到了指定的位置上。又轮到我了,我一扔沙包,轻易地扔到了“10”,也就是房顶,轻易地跳到了房顶,轻易地赢了!
第二盘,也许是我幸运,又是第一个扔。这次,我挥手一扔,啊哈!我扔到了“8”,并单双脚交替向前跳,一眨眼,腿稳稳地扎根在“8”上。她们三个这次可不服输,分别扔到“6”、“7”、“9”。我又一扔,糟糕!我还没扔沙包就脱手了,到了“9”的位置,我单腿向前一跳,到了“9”,她们三个中有一个扔到了“10”,也就是说这一局被她拿下了。最后一盘,又是我先。我用力一挥手,扔到了“9”。她们也分别到了“7”、“8”、“9”的位置。我可捡了大便宜,向前一扔,就赢了。我以2:1赢了她们三个“麻辣女”组合,心里可兴奋了!
我这次穿越到了原来的时代,发现原来的游戏也有着吸引人的魅力。以后,我们也可以继续玩穿越,体会原来时代的乐趣。
五年级:杨舸
跳飞机,又称跳房子或跳格子,是一种儿童游戏,玩家在地面画定的图上跳动。地上的图形通常为双翼式飞机的形状,有些地方则是画成房子的形状,游戏因而得名,也有单纯只在长方形内画上格子。图形分为若干格子(通常有九格),每格有一个数字。参加游戏者须顺序按数字跳过所有格子。跳飞机于1950年代至1980年代相当普遍,在有些儿童游乐场、公园和小学操场等都会有跳飞机的位置。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飞机”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随着经济发展以致娱乐方式的丰富,跳飞机这个游戏经已式微。跳房子是古老的游戏,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镶嵌地面上就曾经发现类似跳房子的图案。跳房子也是一种世界共同的儿童游戏,只是大家所画的房子形状和数量的组合各有不同罢了。
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在电影里,十八世纪的欧洲曾经有过。在现实生活中,二十世纪的中国也曾经有过。跳房子也叫跳格,这是过去女孩子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用一只沙包(或者一块瓦片)作为游戏的辅助物,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点,然后蹦蹦跳跳、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把沙包拾回来便大功告成。有时一边玩她们还一边唱:“正月十五黑咕隆咚,树枝不动刮大风,刮得面包吃牛奶,刮得火车上天空……”参加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也有画成飞机形状的。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
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规定的方格内休息片刻。如果有人在踢的过程中出现石块压线、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算失败一次,下一轮重新从第一格跳起。先到达终点的,要把石块放在脚背上,轻轻走出方格。先完成全套动作者为胜,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
也有的地区跳房子时,全部格子跳完后,可以自由选择一格,据为己有,下次跳至该处时,可双足着地休息片刻再跳,其他人或瓦片到这个地方时,必须跃过或踢过,不准入境。当一方占格子超过一半时就算胜利。(还有一些地区,当全部的格子跳完之后,可以自由选择一格,据为己有,当别人要进入的时候,必须喊:“报告”否则视为失败)
当投瓦片投错地点或瓦片压在线上,跳格时脚不小心踏在线上或瓦片被踢出格外或压线,均算失败,由对方跳。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玩了一个游戏,名字叫跳房子,好玩的不得了,但也把我累得不得了。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用粉笔画一个九宫格,我家正好有方砖,就用方砖代替。再拿一个石子儿,我家没有石子儿,就用沙包代替。然后,先把一只脚抬起来,再用没抬的那只脚去踢沙包,每格只能踢一次,多踢犯规,第一轮踢完后,从第二个方格开始踢,一共踢九次,45下。谁先踢完,谁就赢。
我先和妈妈剪刀石头布,我赢了,所以我先踢,游戏规则我没注意,用了抬起的那只脚踢了,妈妈用嘲笑的口吻说:“犯规犯规,该我了,我一定能一次解决。”我说:“别吹牛,成吗?”“等着瞧吧。”结果,让我出乎预料的是:妈妈不但速度快,还一次通关。妈妈骄傲的说:“我没吹牛吧!”妈妈又说:“我先去上个厕所。“我心里暗暗高兴: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妈妈不在了,我就用手放,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说:“你在干什么?不会是在犯规吧?”我结结巴巴地说:“没有,这沙包好像坏了。”“那你再来一次”没办法,我只能再来一次。妈妈说:“你怎么那么慢啊!以你刚才的速度,应该早到了吗”哎,只好漏馅了。
这游戏虽有些累,但又好玩,又有趣,说不定,还可以减肥呢!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黄石市有名的西塞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庄里有一个幼儿园,我以前就在那个幼儿园里学习,我的同学们差不多都住在我们那个小村庄里。房前屋后挨得都很近。
我的家乡有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贴人、踢石子、打水漂、跳房子等,我的好伙伴都很喜欢玩跳房子,所以我们经常玩,跳房子还有一个名字叫跳方格,让我们来玩吧!
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的好伙伴龙西来我家找我,她说:“萱萱,去不去后院玩跳房子,帮帮和朝天娇也玩。”“好啊!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来。”我说。我换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就去了。
“萱萱你来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来画房子吧!”我们拿起粉笔在地上画了起来,帮帮画了一个正方形,龙西画了两个圆形,我画了一个三角形……我们家乡剪刀石头布叫丁丁帮帮猜,我说:“我们丁丁帮帮猜吧。”我兴奋地说:“我第一,龙西你第二,帮帮第三。”
我开始跳了,第一个是单脚,第二个是双脚,第三个是单脚……耶!我跳过了。该龙西跳了,她单脚跳过去,脚落地的声音像打雷。她前面跳的很好,但在最后第4格她脚没有站稳,脚落在了格子外面。她沮丧地说:“on,我输了。”“该我了。”帮帮说。他有点儿像立定跳远的姿势起跳,咚、咚、咚、咚,帮帮很轻松地跳了过去。我说:“今天就玩到这里吧!我们明天再玩,拜拜。”“拜拜。”他们说。
虽然跳房子是个小小的游戏,但我们却在游戏中找到了巨大的乐趣!
深圳市新秀小学三年级:陈艺萱
一个星期一的下午,“叮铃铃”,下课了。秦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玩“跳房子”游戏!跳房子?会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满怀好奇的往操场走去。到了操场,我们才明白了,房子其实地上画的格子。
秦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只见余若林拿着几块小石子,敏捷地跳过了房子。我也拿着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轻盈地跳了起来,当跳到了第六格的时候,却不小心摔了“狗啃泥”!这可把我气坏了,恼怒地踢了地上一脚,打算不跳了,但我又想到坚持下去也一会胜利完成的。于是,我重头再来,小心翼翼地跳完了房 子。
接着是胖胖的杜奇蒙跳格子,我原以为,杜奇蒙不会跳过格子,可是,看见的却是敏捷的跳了过去,而且还是拿了六块石头!我真的是大为惊讶!全班的同学也很吃惊。接下来就是文静的文斐、活跃的宋宙航、好学的陈丹、活泼的曾维希……
到了最后一个同学——陈雨凤的时候,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可陈雨凤没信心,不想跳过去,就想着要退出。我看出了她的心思,便上前鼓励她:“加油呀,你一定可以的!”在我的鼓励下,陈雨凤双手紧握石头,小心翼翼地跳过了房子。“叮叮”上课铃响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到了教室。
啊!我爱“跳房子”,它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指导老师:秦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