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篇关于

扫落叶

的作文

扫落叶

二年级|叙事|150字

秋天到了,天气很凉。小明和小丽走着走着,看见大风一吹,树上的叶子都落了下来。

小明马上拿扫帚和簸箕,小明和小丽一起扫地上的叶子。他们从四面扫到中间,扫了很久,才把叶子扫在一起。忽然一阵大风又把扫好的叶子吹了起来,他们俩人再把树叶扫在一起,把树叶扫到簸箕里,然后把簸箕里的倒进附近的垃圾箱里。又扫了一会,总算把地上扫得干干净净。

他们心里高兴得比吃蜜还甜。

扫落叶

三年级|叙事|200字

秋天到了,秋风习习,大地好像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蓝天上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它们仿佛在说:"再见了朋友们,明年春天我们再相会吧!"说完,它们就朝南方飞去.树上的落叶慢慢地落下来了.就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时,一片落叶悄悄落在我的手上,我低头一看,啊!还带着绿色呢!我不由地想:它大概是想自已的兄弟姐妹了,因为它们都纷纷落下,所以它也忍不住跳了下来.看着那么多树叶,我就叫了两位同学来清扫树叶.让树叶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使变秃的树梢明年更加繁荣茂盛吧!

扫落叶

三年级|看图作文|300字

夏天过去了,秋伯伯挥动一下魔法棒,炎热的夏天马上变成了秋高气爽的秋天了。

一天中午,小明和小红吃完午饭来到小天路,抬头看见叶子翩翩飞落,又看看地上已经堆积很多叶子了。小红说:“小明你看,有一位环卫工人在扫地。”小明看了看说:“中午了大家都在吃午饭,他还在这里辛苦地工作,我们去帮他吧!”他们找来扫把、簸箕,弯下腰去卖力地扫着落叶。环卫工人看到他们说:“谢谢你们小朋友。”“不用谢,叔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说完他们又开始仔细地扫起来,一会儿就扫完了。环卫工人走过来对他们表示感谢:“小朋友们,要不是你们帮我,我就不能这么快扫完,可能吃不上午饭了,你们真是太好了!”“叔叔,能帮助您我们很高兴,您快去吃饭吧,再见。”说完他们向叔叔招招手,开心地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像小明、小红那样助人为乐。

扫落叶

二年级|叙事|150字

  秋天到了,天气很凉。小明和小丽走着走着,看见大风一吹,树上的叶子都落了下来。

  小明马上拿扫帚和簸箕,小明和小丽一起扫地上的叶子。他们从四面扫到中间,扫了很久,才把叶子扫在一起。忽然一阵大风又把扫好的叶子吹了起来,他们俩人再把树叶扫在一起,把树叶扫到簸箕里,然后把簸箕里的倒进附近的垃圾箱里。又扫了一会,总算把地上扫得干干净净。

  他们心里高兴得比吃蜜还甜。

 

秋风扫落叶

初二|写景|700字

   又一片枯叶孑然飘立,萧萧秋风轻掠脸颊,已有凉意。
  曲径红霜满地,凉亭尽是秋意,飘飘然然,零零落落,秋,已然落地。
  秋,是什么?是那一缕缕萧瑟秋风吗?是那一片片枯残落叶吗?还是那一朵朵寂寥云彩呢?不,不是。秋包罗万象,金华璀璨,她不似春的温和,夏的清爽,冬的寒啸。初识时,它舒爽宜人;一段时日过后,便会觉得玉露生寒;尾末,如诗中所述地“无边落木萧萧下”般凄凉哓寂。
  曾读过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所写的《淮南子》,诗中有句“一叶落知天下秋”。每一片落叶在经过春天的生根,夏日的发芽,秋季的洗涤后,黯然选择了自己的宿命。我粘在一棵枯尽的柳树下,任随风飞舞的落叶轻抚脸颊,“一秒……两秒……三秒……”如此短暂的三秒钟原来也是这样的无情,在落下的那一刻,叶的忧伤染尽了这秋的凄凉,寂寥之感仿佛瞬间浓重了许多。
  秋意渐深,我独步走在碧园曲径之中,漫漫远望,碧园早已不似曾经那般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了,此时的它又是画中的另一幅良辰美景:宁静悠远的枫叶小径红霜满地,踱步站在粉雕玉砌的长风桥台观望全景,血色倾染得枫叶悄然零落,碧澄的湖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静的死寂。一阵瑟瑟秋风袭来,打搅了死寂的湖水,吹落了树上的残叶,散乱了天然而成的枫叶小径,却未打破这秋的寂静,,这如诗如画的风景是那么让人晃神,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秋,我喜欢你。喜欢你的丹桂飘香,喜欢你的硕果累累,喜欢你的天高云淡,喜欢你的空虚,喜欢你的寂寞,喜欢你的凄凉。在截然不同的四季中,是你见证了每株植物的成功,是你为我们创造了这幅唯美的风景话,是你给我们带来了鲜翠欲滴的蔬果。秋,我感谢你。
  大雁南飞远去,松柏傲然挺立,秋意渐凉;寂寥长空如壁,旖旎风光不再,落幕凄凉。
  秋,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骚哥为你点墨题诗,与你长久相伴,那一首首和韵优美的诗词是那么让人陶醉入迷;从古至今又有多少文儒书生与你品茶赏菊,那一朵朵傲然绽放的菊花如你一般淡泊清雅,不争世俗。
  落秋,落秋……

秋风扫落叶

一年级|诗歌|150字

秋风吹拂

我静静的飘落

当风儿失去消息

我才感觉寂寞

秋风奏出我的心声

然而我的泪早已风干

最后被抛之遗忘的角落

难过只是一瞬间

记忆则为永远

我是一片孤独的叶

我留不住风儿的洒脱

我何尝不怕失去风

失去深邃的你

失去你夜晚更加寂寞

失去你不知路向何方

一个风流的季节

乃一句沉默的语言

秋风扫落叶,落叶满空山

高一|散文|1200字以上

在大地的彩色盘中,四季轮替,各领风骚。历经了秋天的寒气、冬天的凛冽之后,春天可说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但是在春天,却也有着类似于秋天的场景,正悄悄地在季节的画布中恣意挥洒,那就是落叶。很难想象春天会与落叶扯上关联,而且是在桃花心木和菩提树的身上,接连发生……
   仲春三月,春雷惊蛰之后,大地虽仍春寒料峭,天空却常万里无云。开车返家,途经高雄博爱路上,宽阔的快车道两旁,原本绿意盎然的桃花心木,却在春风悄悄 的轻拂中,不经意地泼洒出一大片红黄相间的彩色新装。这种大地写意的画作,已为大自然时序的舞台,勾勒出几许热闹的气息。
   初见此种时序转变,系在校园的角落处。一株原本记忆中的黛绿大树,却意外地为深咖啡色的树叶所覆盖,犹如被烈日烤焦一般。该树外表了无生机、状似枯木,在满园绿意无限铺陈之下,显得非常突兀。树下飘落枯叶几许,呈现不均衡分布,微风过处,随风起落。
    该区树种繁多,但以独株为主,平素行经该地,总是行脚匆匆,并未刻意了解树名。由于事前未得深知其名,彼此情感总是有限。因此,当瞥见其中一棵树木遭逢 变故之时,虽内心感到讶异,却也未能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终究,在复杂的世俗社会中,我们所能关心的事物,似乎也极其有限。
   这种单 一树木的转变,起初并不以为意,直到车行至博爱路,发现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也同样被彩绘成各种深浅不一的红黄咖啡色泽之时,才蓦然惊觉,原本黛绿的桃花心 木,业已在大地的催促下,积极准备换装。而校园中的那棵树,原来就是桃花心木。它也谨遵时序,依循自然法则,从黄叶开始以至于形成深咖啡色,其间的变装过 程,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只是平素忙忙碌碌的我们,似乎总是错过欣赏自然变幻的机会,而仅能在事后空留无限感叹而已。
   枯叶落尽之 后,满树新芽似乎在一夕之间突然迸出,难得一见的疏影横斜画面,又再度为无尽的绿叶所隐没。叶落叶出,天地一瞬;前叶今芽,宇宙如一。了悟自然变易之道, 善体宇宙恒常法则,生生灭灭,来来回回。终究,改变者是时间,不变者是自然。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看到大地另一种形式的幻化,是在多年前一个清明节的偶然。那一天,天空多云无雨,但是风势不小。从台南乡下扫墓返抵高雄,已是晚霞夕照的时刻。
   当车行博爱路时,但见宽阔的安全岛上,两行樟树绿意盎然,而人行道上的菩提树,则是黄橙一片。一阵强风掠过,在树影摇曳的沙沙声中,无数的黄色叶片,纷 纷自上方飘落;慢车道上,原本满地的黄叶,也随之而飞舞翻滚,让人有如置身于山林野地之感。这是菩提换装时分,时序季春四月。
   身处亚热带的台湾,一般人对落叶的感受,可能仅限于秋天的枫红时节。而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美景象,也的确令赏枫的人们,凭增无尽的惊叹与遐思。天之于 物,春生秋实,而秋之落叶,基本上着眼于生命之潜沈,它隐涵着对生物的肃杀气氛。终究,在繁华落尽之后,疲惫的生命,总需要有一番潜修静养之空间,以待来 春的惊蛰、大地的复苏。
   春之落叶,虽外表与秋之落叶无异,可是却无〈秋声赋〉中所描述“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凌霜气氛,反 而有着一股温馨感性的宁静。因为在落叶缤纷之中,新芽嫩叶却静悄悄在你我不察之中,突然满树迸放,展现出另类的换叶风情。因此,春之落叶,焦点在于新旧交 替,它一方面显示出对既有生命之尊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一种落叶,两类风情。基本上,天有时序,物有生 机,只有依循自然法则,方能可长可久。如果不依时令,强行抽芽换叶,则原本的无限生机,可能会在秋之寒气、冬之大雪之中,遭到无情的摧残与斲伤。虽说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环境却能左右运气走势,不违“命”理,方能改“运”。唯有彻悟自然天理,洞悉内外环境,且能知所进退,方可顺势而为,期待有成。
   无边落叶翩翩下,不尽新芽滚滚来。铅华落尽,静心涵养蕴育新机;新旧交替,无限菩提绽放禅意。世事更替,总见大地因缘;生机绵延,只缘顿悟自然。清澄心境,自然物我合一;弃绝怨怼,将更喜舍包容。终究,事有本末,物有终始,不求意尽,则可无穷。
   大地惊蛰,桃花心木换春装;春风拂面,无限菩提展新叶。当落叶飘零,新芽未萌之际,总觉蛰伏乃是智慧之举。终究,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环视大雪压境之处,软枝者雪落,硬枝者树折。两种落叶,一样风雪,而人生际遇,似乎也仅此而已,不必强求……

秋风扫落叶

高三|议论文|700字

  苏轼曾用这样的一句诗归属自己的一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在那个骄奢淫逸,尔虞我诈的历史时期,落叶无数,谁又可以去品味秋的风韵呢?

  俗话说:秋风无意,落叶有情,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意属“秋风”的恐怕只有李白了吧!他这场无意的秋风扫尽了一地的落叶。

  对于李白,我总想把他与长安联系起来,因为他的闪耀与失意都牵扯着这个奢侈的京城,而对与长安,李白不过是一个过客,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微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而乐趣过后,不过是无尽的淡漠与排挤,因为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离开长安,是李白必然的选择。

  而李白从骨子里是入世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如影随形,成为他心中最深的痛,他“仰天长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高人”是呐喊的背后,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无奈。

  杜甫曾说李白“飘然思不群”的确,嗜酒的天性,放荡的情怀,造就了他的不羁,漫游的生活,让他创造出了更多的浪漫诗篇,但即使辉煌,李白也逃脱不了孤独的阴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慨问世事,有谁可以理解他满怀抱负的雄心,有谁可以明白他内心的悲愤,“济苍生”“安社稷”那终究是一场不切实际的梦,梦醒了,依旧现实。

  李白,这个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性格傲岸,不畏权贵所容,不甘趋炎附势,在朝宴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宴放白鹿于青崖之间,孤独于傲然他必集一身。

  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人们对李白的期望是歌的颂德,取悦帝王,高官厚禄,而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执著,让这一切成为泡影。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百姓说人话,是李白政治生涯的起点和终点。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的啸成了剑气,咻一口吐沫就是半个盛唐。如今,落叶已尽,秋风已过,但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李白!

 

扫落叶的老人

初二|记叙文|650字

“哗——哗——”听,这是什么声音?
像跳动的音符,在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午后,飘入我的耳中。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瘦弱的身影:一位老人,佝偻着背,粗糙的双手里握着把大大的扫帚,不停地扫着地,为的只是让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校园,一个整洁的读书环境。
他总是穿着灰土土的旧衣服,皱纹也已雕刻了他的容颜,花白的头发和那饱经风霜的面孔流淌着岁月的痕迹。也不知是冬去春来的季节流转,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近期来,校园里那些树叶儿们总是喜欢奔向大地,在地上跑来跑去。若是一阵风吹来,它们还顽皮地在地上转圈圈或者到处飞舞。这可累坏了那位老人,扫啊扫,扫啊扫,刚扫干净这里,那边落叶又继续飘下来,似乎在和老人玩游击战。换做是我,我一定只扫一遍就结束工作了。然而老人并不似我。他一遍又一遍地扫着,真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
坐在教室里,静静地做着作业,耳边又会传来那“动听的音乐”,给这宁静而又乏味的午后,增添了几许趣味。我喜欢这声音——或轻或重,时疾时徐,有时又极有节奏,总能给我带来宁静安详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觉。也许,这也是落叶老人想要告诉我们的生命启示吧!想到这,我又奋笔疾书起来。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飞奔出教室,玩的玩,背书的背书,买东西的买东西。只有他,还在那默默无闻地扫着地。若是有同学从他旁边走过,他还会有意识地向边上让一让,接着,便继续扫着他的地。所有的欢笑,所有的诱惑,都被一把粗糙的扫帚阻隔在外。慈祥而坚定的眼神只在扫把的起落之间飞舞。每每此时,我都会想起自己的学习生活。无论他人玩乐几何,我只要像落叶老人一样默默地坚定地完成生命的职责,就无悔今生。
 “哗——哗——”这动听的音乐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它陪伴着我每一个清晨每一个日落,或许还会陪伴我走过每一个生命的历程。

风扫落叶

初一|诗歌|250字

在那北风扫落叶的路上,

    调皮的树叶娃娃蹦蹦跳跳

    出现在沥青马路上。

 

    风婆婆用慈爱的话语说:

    孩子们回家吧,

    这儿多冷呀! 

    边说边把它们往一边推。

 

    调皮的树叶不听话,

    围着风婆婆打起了旋儿。

 

    北风爷爷要发怒了,

    鼓起劲儿使劲一吹“呼”。

    咦?树叶儿们到哪里去了?

    哈!原来躲到风婆婆身后去了。

 

    路上的行人逐渐稀少,

    “冷啊冷”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我坐在温暖的车厢里,

    观赏着这大自然绘制出的绮丽景像。

    啊!真正的冬天来到了!

  

    或许过几天,

    天上就会落下鹅毛般的雪,

    或许过几天就会艳阳高照。

 

    冬天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谁也拿它没办法。

 

    冬天又像个纯洁善良的小姑娘,

    看见麦苗冷了,

    就会轻轻的给它盖上一层被子。

    这就是冬天,我喜爱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