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漫步在东昌湖畔,耳边荡漾着风拂杨柳声;荷香亭畔几朵荷花盛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湖面静如平镜,当裹着草香的轻风吹过,湖面却又粼粼的闪出星星般的光芒……
我正陶醉在这番美景之中,宁静却被阵阵铃铛声打破了。我循声望去,一个三口之家正悠闲地沿着湖边骑着公共自行车,不时地还轻轻扭动车铃铛提醒路旁的行人,而行人也礼貌地避让。这时,小孩手中的食品包装袋不小心掉了出来。我以为食品袋会任意的随风而去,小孩叫住妈妈,停下车,捡起了食品袋,他环顾了四周,随手把食品袋装在了裤兜。一家三口继续前行,远远的看到小孩走到垃圾桶前。我满怀赞赏地看他们渐行渐远。
我骑着自行车去海源阁图书馆读书,在曾经经常堵车的路段,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几位身着荧光绿衣服的同志,他们不慌不忙地协调着车辆与行人,使原本经常堵塞的路段恢复了畅通与快捷。在繁华路段,一批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也站了出来,带着市民穿梭于斑马线上,来往的车辆主动地减速避让着斑马线上的行人。再也看不到“中国式”过马路了。城市中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观念,也蕴藏着文明的真谛。
我开心地骑到图书馆,准备把自行车子放在一个“好位置”的时候,发现自行车、电动车排列的井然有序,我看到如此整齐的“队伍”,也赶忙将车子排放的更加整齐。这也许是榜样的力量,不知不觉的感染着每一个人,日子久了,大家便会把这种文明变成一种习惯。
进入图书馆,里面静静地。每排书架下都站了许多读者。他们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都与书架之间保持了完美的距离,为了方便其他人借阅。礼貌之风早已深入人心。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也挑好了想要借的书。我来到借阅机前,机器前早已占定了近十人,不急不躁地等待前面的人。我也自觉地排好了队,没有了拥挤与喧嚣。在这书籍的神圣殿堂之中,文明也体现地愈发真实。
回到家,我静静地思考着这几年来城市间的变化。这绝不是一夜之间造就的,是这几年来,全聊城人共同的努力。我记起了邻里间的互帮互助;陌生人之间温暖的体谅与包容;想起了敢于扶起摔倒老人的中学生;草地前驻足的小朋友……
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当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在你我心间时,城市间,将不会再有冷漠与无助。让我们牵起手,怀着共同的梦想,积极行动起来,大踏步向前,共创文明的城市,和谐的社会。
下一篇:未来文明需要我们
中国一直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礼仪之邦。每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气质与素养。奥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也更应该做到“文明”二字。可现在,有一些艳丽的文明之花,正在悄悄地...
五莲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孙一轩文明,它像一盏灯,照亮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文明,它像一面镜子,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场面;文明,是人人向往的境界,它让生活天天如春天般温暖,让生活十分方便。文明,许多人都误...
众所周知,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修身之本。一滴水能折出射阳光,细微之处能显露您的品质。只要我们热心,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付出,在六城争创活动中,文明城市就会离我们不远。让我们共同打造“蓝天、地绿、街...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明,在中华大地上到处飘扬。啊,文明,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有一次,我坐着公共汽车回家,途经一个小站时,上来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一位大哥哥...
金秋的兴宁,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处处散发着文明的气息。国庆节,妈妈带我去外婆家玩,刚走到外婆家怡宁苑的小区门口,我只觉得眼前一亮:小区里原先横七竖八停放着的汽车,现在一辆辆都停放在停车位上;路两边绿树...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一个有着“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的地方。在古代,孔子说过:“不知礼,无以立。”古时候的人都知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更何况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呢?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要做一个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