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说起我的妈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太爱唠叨!我的妈妈个子高高的,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睿智的眼睛,一年到头脸上很少有笑容,我猜一定是我与妹妹让她太操心了!
每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妈妈开始叫我:“胡琪岚,7:00了,快起床了!别的小朋友晨练都回来,书也读了很久了!”只要我在床上稍微赖一会,或假装没听到,妈妈马上开始加大分呗:“你想上学迟到是吧?你是想让我用戒尺请你是吧?”当我极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洗涮的速度稍慢,或者起来坐在沙发上一不动不动时,妈妈就开始抓狂了:“你这个孩子,为什么从来不着急呢,公交车马上就开走了,你怎么去学校?你不会算时间呀,你待会想走到学校去吗?你什么时候才能有点责任心呀!”
妈妈特别爱唠叨,同一句话,她一天能说好几遍,过了几天还能再提!上个星期,我妹妹因为肺炎住院了,我妈妈下午要去工作,爸爸也要上班,妈妈让我在医院陪妹妹。妈妈十点钟对我说:“让你看着妹妹也不能一直只记得玩,妹妹睡了,你可以看看书,做做暑假作业,做作业时坐姿端正些,你看邻床的小朋友,生病了还在写作业,重要的是人家腰板挺的笔直,再看看你,就是一个‘弯木头’,长期这样下去,长大了你会后悔的!”十分钟以后,大概是我还没有调整好坐姿,妈妈又开始重复同样的话了。她临去上班前,又开始唠叨:“记得照顾好妹妹,要给妹妹喝水,要让妹妹睡觉,不能光想玩,这个下午你就是代替妈妈照顾妹,我下午问妹妹,你做的不好,晚上会惩罚你!"这一整个上午我都在妈妈的唠叨中度过,妈妈讲的话,我与妹妹都能原封不动的复述了,妈妈呀,我又不是记忆力不好,有必要这么反复强调吗?我真是烦死的。
除了生活上的事妈妈唠叨以外,妈妈总喜欢把我贬的一无是处:“你什么事为什么都要让别人让你去做你才做呢?一点主动性都没有,以后你一个人在外面住校,看你怎么学习,怎么生活呀!你长着脑瓜是思考问题的,不是只用于吃饭的,如果不思考问题,不辨别是非,你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你个白眼儿狼,一点不懂感恩!你不知道受人恩惠要学会感恩吗,不要以为你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最可气的是同学来我家,我妈第一反应就是对我同学说:“蕊呈呀,你们两个一起度过一天,我把琪琪交给你,你帮我看着她,让她不要总玩电子产品,有时间让她读读书,她要是有你一半自觉主动就好了!”我真的是很郁闷,在我妈心中,我到底是婴儿,还是幼儿园的孩子呢?
遇到我不会解的奥数题,我妈要不了两分钟就解出来了,然后帮我讲解后,又是一顿唠叨:“有不会做的题很正常,但是你如果做过了,你就一定要多练习,孰能生巧呀,不要下次再碰到这个题,你还是不会,那你就说明你现在做的是无用功!做题不是为了敷衍谁,而是你自已要弄懂弄会!”又是一堆说教。
说了这么多,你看我妈是不是很唠叨?其实我也知道,我妈都是为我好,天下的母亲大都如此,妈妈也会在我做的很好时给我赞美,在我碰到困难时给我鼓励与支持,每个孩子都有自已的花期,我的花期比较长,心智成熟的比较晚,我妈又是性子比较急的,妈妈的唠叨也是为了我早点懂事,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以如果我不想妈妈唠叨,就是尽力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那样妈妈一定不会再唠叨了!
下一篇:树上的鞋续写
爱是分很多种的,有来自长辈慈祥的爱,有来自老师关怀的爱,有来自同学友善的爱,以及——来自妈妈唠叨的爱。妈妈皮肤不算白皙,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一对剑眉就好似两把锋利的剑。无论是在家还是走在街上,她总要唠叨个不停。出门前,妈妈会说:“走路当心,别老看着脚下,多看看前面。过马路要小心,千万不要跟车抢!”上学前,妈妈会说:“上学好好听课,有不懂的及时问老师,不要和同学打闹。对了,你感冒了,下课多喝点儿水。”就连出门游玩,妈妈都不放过这个唠叨的机会:“哎呀,你跑那么快干嘛呀,别摔着,千万别去深水区,你在水浅的地方玩玩得了。”……这样的事数不胜数。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跑步出了汗又吹了冷风,回家的时候便发了烧,头疼的厉害。我便告诉了妈妈,妈妈边拿温度计边对我唠叨,说:“不是告诉你了吗?出了汗千万不能吹冷风,这样会发烧的。你这孩子,从来不让我省心。对了,你头疼不疼啊?给你温度计,你先夹着。去床上躺会儿吧!”“好。”我无力的躺到了床上。过了一会儿,温度量好了,我果然发烧了。妈妈说道:“咱家没有退烧药了,你先睡会儿,妈下楼买个药。”就这样,我迷迷糊糊的躺着,听见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妈妈回来了。她把药递给我,又倒了热水给我。“把水全喝了,睡一觉明天就好了。”妈妈说。“嗯”。我听着妈妈的唠叨,睡了过去。第二天,烧果然退了。我有点喜欢妈妈的唠叨了。妈妈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爱的歌词;每一句唠叨,都是一个爱的曲调;它们构成了一首爱的交响曲。我要谢谢妈妈,让我在爱中成长。我爱你,妈妈。...
“安排好时间!”母亲的唠叨像一阵风,左耳进,右耳出。“切,老是这句!”我愤愤地说,“一点儿心意都没有。”我该玩玩,该疯疯。学习?作业?青春该有点儿快乐!凌晨四点,天黑着,我醒着。“啪!”一扭开关,一方光亮从那个和我一同年岁的小台灯射出来。我偷偷地掩上门,熟练地用毛巾堵住门缝——母亲那么细心的人,一丝光亮也会被发现的。我在那一方光亮下奋笔疾书,挑灯苦读。放心,我当然不是早起晨读的那种人,更不是做额外的练习册,而是完成那早该完成的作业。“安排好时间!”母亲端着温好的牛奶,推门进来,边走边说,“早就告诉你了,你就不听。等着早晨起来再写,上课肯定没精神!”我接过牛奶,说:“哎呀,没事!上学前写完不就行了吗?”“等会儿,牛奶不能空腹喝,我给你拿块儿面包去。”母亲小跑着,边跑边说。“你看这早起多好啊!感受着阳光普照大地那一刹那,聆听窗外清脆的鸟鸣,意境啊!”我咬了口面包,嘟囔着。“一天天的就会臭贫。”母亲一脸失望。转眼间期末考试结束了,同学们在一片起哄声中散去了,教室里只剩下低垂着头的我和老师那满是担忧的神情。苍白的灯光照在苍白的成绩单上,成绩单前是不愿承认这一切的苍白的我。“退步64名!”成绩单对我说,老师也对我说。“安排好时间!”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话里流露出诚恳。我的脑子“嗡”的一震!似曾相识的这句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却有不一样的份量。安排好时间!安排好时间!安排好时间!安排好……”这句话在我脑中不停回旋反复。多么诚挚的劝告,多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却把它当成耳边风!曾经的不在意,会化成失败,在未来成倍地向你涌来。唠叨不是过错,而是他或她对你的爱之深,情之切,它是爱。...
母爱是什么?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回答。但对于我来说,母爱就是那一声声唠叨。记得刚升入初中的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那早出晚归的作息时间,每次起床都会赖床,所以就经常听到妈妈的唠叨声:“快起床,小心迟到,别跟小学生一样,你这样到了高中大学怎么办?想让人叫你也没人叫你。”虽然妈妈那连绵不断的唠叨声向我冲来,可我依然是睁不开眼,唠叨声也当然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唠叨半天,我的耳朵都被堵住了。我便会十分不耐烦地答一句:“知道啦,不要烦。”好不容易起了床,可我还是睁不开眼。半醒半睡的去洗漱,自然快不了,所以耳边又传来了妈妈滔滔不绝的唠叨声:“你怎么回事儿?快点儿,真的要迟到了,不想罚站,就快点儿…”这时我稍微提快了一点速,但心里却是抱怨着:“催!催!催!就知道催,你想当李老板,我又不想当光头强。”就这样,在身边不绝于耳的唠叨声中,我吃完了早饭。打开家门,我们以为世界终于要清静了,可刚一出门儿,唠叨声就来了。妈妈又开始给我读那学校的注意事项:“在学校,你可要听老师的话,与同学和平相处,上课认真听讲,有什么不会直接问老师,要主动做笔记,要多举手回答问题…”听着听着。我便不耐烦的说了一句:“我地妈呀,您就别说了,能让我歇会儿吗?”我本以为那么会就此罢休可谁知她又来了句:“不行,你得好好听我说。”于是便又开始了那无休无止的唠叨。最后我终于离开了妈妈的视眼范围。到了学校,果然,老师已经在教室,同学们也都已经开始晨读,我会灰溜溜地走进教室,坐下来。妈妈的唠叨声似乎又在我耳边响起。“快去吧,小心迟到了…”“快吃饭,别磨蹭…”“要认真听讲,别走神…”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一声声唠叨声中,满满的都是妈妈对我的爱。在这里,我要替所有母亲澄清:有一种爱叫唠叨!...
每个家庭所表现对子女们的爱各不相同或严厉,或温柔,或唠叨……在这些表达方式中,“唠叨”我算是深有体会。镜头一:“起床了!懒虫,已经六点了!”妈妈站在我旁边喊到。“知道了,我不是说过我设的闹钟呢,怎么还来打扰我睡觉?打断我的黄粱美梦。”睡眼惺忪的我睁开眼睛,不耐烦的说道。“我知道,但闹中也可能不响,比如上次闹钟没电了,你没起来……”“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响了。“你看闹钟响了,说明闹钟没坏,以后可以不用来叫我了”但这一切都是徒劳,妈妈早上照旧叫我起床……镜头二:早上起床后,刚做到餐桌前,唠叨声便又不绝于耳“哎,你多吃点,这儿还有面包、蛋糕……”“停!停!停!你想把我喂成猪啊,每天吃这么多,想撑死我呀!”“切!你看看你自己,都瘦成‘猴离山’(形容很瘦的样子)了,还把你喂成猪,你胖点我才高兴呢,现在你就是个‘皮包骨头’;再者这豆浆牛奶都是大补钙之物,有助于你长高……”就这样又唠叨了一堆,我只好无可奈何地边吃饭,边听她唠叨……镜头三:“……”(妈妈正在唠叨中)“停!再不走就迟到了,上次就因为这个迟到了!”“哎呀!已经6:30多了,你看你磨磨蹭蹭的,起床起的慢,吃饭也吃的慢,我真好奇老师怎么把你评为‘自我教育标兵’的,你在学校肯定也是这样,我要向老师反应你在家里最近的情况……”坐在车上,妈妈的嘴也不安静会儿,我也是醉了。镜头四:本以为,到了学校就可以摆脱新紧箍咒的控制,但我万万没想到,紧箍咒现在可以从高科技里传进来。“咚咚咚……咚咚咚……”我的手表响了,此时正在上课,英语老师正在讲题,同学们随着声音,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我,我尴尬的关掉了手表,但过了一会儿,手表又响了。英语老师说:“你那手表再响就给了他。”谢天谢地,下课了,我出去回拨了电话,紧箍咒又出现了:“你在班里可要好好听讲,上课要……”我一听这话,这语气比二话不说的关了手表。唉!“紧箍咒”无处不在啊,但这紧箍咒却是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为了我着想,每天重复着说一种话,从不觉得累,并对我的搪塞也是笑脸相迎,从不觉得不耐烦。我要告诉全世界的人:唠叨也是爱。...
“母爱是什么?”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也问别人,直到今天每个人说的答案就是一个词:唠叨。斗星移,随着岁月的不断轮回,我越来越爱我的妈妈,同时她也越来越唠叨,每次都啰嗦得要命。我一直下想:难道我的妈妈给予我的爱是与唠叨联系在一起吗?小时候,我和妈妈亲密无间,每天都在一起地玩耍,可以随意地向她撒娇,我认为那个时候是最幸福的,可我从来没想到,现在的妈妈是多么得唠叨。上小学后,每天早上妈妈就像定时闹钟一样,每天到了起床的时候,妈妈总会跑进我的房间,大声喊到:“姑娘,时间到了,不然会迟到,听见没有,快点。”我看了妈妈一样眼,不耐烦的从床上做起来同时回敬她一句:“知道了,烦死了。”洗脸时,妈妈不停地催促:“速度快点,迟到可不好,在这样,你在初中、高中怎么办?”哎,我只好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了。该出发了,可是妈妈只知道催我,自己却还在慢慢睇、地打扮。终于准备好了,我坐上妈妈的车,刚坐下,又来了:“记住,在学校里要注意安全,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要和谐……”“哎呀。我滴个神啊!您这样不累吗?我的耳朵可听很累的。”我和妈妈边走边聊。“不是,你要听话嘛,我这是在教你了。”妈妈又开始唠叨着。“好好好,知道了,行了,到了我下去了。”我给妈妈挥了个手,就像兔子一样逃进学校,终于可以不听“紧箍咒”了。每天只要一睁开眼就能听见妈妈的唠叨声,只有在我睡着了时候,她才不会唠叨。厨房里、客厅里……怎么说呢,我妈妈是非常唠叨,但是这每一句唠叨都是妈妈满满对我的关心和爱。我要告诉天下所有人:有一种爱叫唠叨。湖北恩施建始县长梁民族小学五年级:平安一生(李思影)...
秋天,原本应该是一个令人觉得有些寒意的季节,而我却在这个秋天收获了一份温暖,收获了一份爱……进入了初中之后,我的耳边无时无刻不出现母亲的唠叨声,这使我烦透了,而我只不过一次又一次的忍受着。上个星期六,当我已经完成了学校里所有的作业,我于是到客厅里去休息。母亲像往常一样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球赛,又一次开始唠叨起来。“不好好去学习,作业完成了,不用去复习吗?不用去预习吗?不用去背诵历史吗?还有时间在这里看电视。”若无其事的我继续看着球赛。这时,母亲从我面前走过,关掉了电视。一粒不安的种子在这看似寂静的背后萌芽着,终于破土而出。我大声地叫道:“我作业都写完了,休息一下都不行吗?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你别来烦我,我听够了!”说完,我愤怒的走进了房间,“砰”一声关上了房门,留下了母亲一个人在客厅里,不知所措,似乎被我刚才的反应惊呆了。那时,我并不理解母亲的用意,觉得母亲坏透了。就在这时,从厕所里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好奇的我悄悄的跑到了厕所,我顿时惊呆了,只见母亲正在用劲的清洗着我的袜子,在寒冷的水中,搓着,压着……虽然刚刚与我争吵,可母亲竟然一样尽心尽力帮我做这做那,而我只顾在一旁愤怒的抱怨这,抱怨那。我悔恨我当时的行为。母亲那一句句唠叨声中都充满了爱。母亲只不过为了让我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我只顾一直抱怨母亲。母亲一直都关爱着我,与我的矛盾都不放在心上。有这么一种爱,这种爱叫做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