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家乡的新年,有着许许多多的味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春节的渐渐靠近,大约腊月初八,整个城市中便开始飘着年味儿,一天浓过一天。
腊月初八腊八节,清晨时,妈妈便煮好了腊八粥,各色杂粮谷类混在一起,象征着一年的丰收。入口又黏又甜,也许是象征着新的一年一家人不分离吧?在这一天,住在乡下外婆还要祭祀,这也是腊八节一种习俗,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这时候,年味儿是淡淡的,就像腊八粥的甜香味儿。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从这一天开始,便是真正进入了2017年的倒数。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在外的游子也踏上了归途,与家人在一起迎接新年年的到来。这时候,年味儿是浓浓的,就像游子归家的温暖的心。
小年之后,过年的气息愈来愈浓烈,大街上挂着红灯笼,中国结等物,家乡的白沙桥上也挂满了精致的灯笼,走在桥上,心中便洋溢着慢慢的喜悦。跟随父母来到大润发超市,超市中也是张灯结彩,一片红火。大人们忙着挑选年货,孩子们则是欢笑着跑来跑去。人声喧闹,处处洋溢着喜悦。年货,对联,饰品,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购物车。这时候,年味是喜悦的,就像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
眨眼便到了大年三十。到了下午,商店都锁上了大门,大街上一片寂静,大伙儿都在家准备年饭呢。鸡鸭鱼肉,五谷杂粮,样样不少。精致的菜色,诱人的香味,亲人的笑容,心中忽然溢满感动。吃完年饭,大家坐在沙发上,观看春晚。弟弟妹妹们笑笑闹闹,哥哥姐姐们和家长谈论学校的趣事,外公外婆和叔伯们聊家常,整个家族和谐而又暖心。时钟滴滴答答的走着,渐渐地,渐渐地的靠近了12。啊,还有几秒钟就是新的一年了。大家都激动起来,长辈们在心中默数着,小辈们已经念出了声。“3,2,1…新年快乐!”“新年快乐!”窗外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一刻,不论长者或是孩子,心中都溢满了对2016的期待以及欢迎。这时候,年味是温暖的,就像心中的那份幸福。
笑笑闹闹也就到了半夜,大家都回房睡了,只有几个小辈还在叽叽喳喳的谈论着过去一年的趣事。第二天早晨起床已是八九点,外婆已经准备好了长寿面,红糖水,象征着新的一年健健康康,甜甜蜜蜜。这时候,年味是甜甜的,就像红糖水的浓香。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拜年了,孩子们都喜欢这个习俗。因为有红包拿呀。红包包住的,是长辈对后辈的祝福,疼爱。拜完年,接下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这也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大家放孔明灯,猜灯谜,放烟花,依然是带着喜悦的气息。这时候,年味已渐渐淡去了,但留下的那一丝气息,隐着喜悦与期盼。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哦,是暖暖的,幸福的吧。
下一篇:黄叶起舞,“美”如画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是冲上高空,放出五彩光芒的烟花吗;是红底黑字,挂在门前,龙飞凤舞的春联吗;是饱含着亲朋好友祝福的红包吗;是家人团聚,令人欢悦的年夜饭吗;还是过年期间一次难忘的旅行?年味儿,是饱含着...
年,悄悄的,喜庆的,迈着深情的步伐,款款而来。今年的年味儿少了鞭炮声声,确实,静悄了几分。不过,和奶奶一起做糯米肠的年味儿倒越发浓了。弟弟猫在厨房门口,时不时地往里瞅瞅。“姐姐,什么时候开始做糯米肠啊...
早晨一起床,就听见老妈催促的声音:“快点和我去超市买点过年的东西。”到了超市,我发现,平时都是卖吃的,卖玩的……可是这几天却都是卖鞭炮啊,窗花啊……老妈一会儿拿副对联,一会儿拿点糖果……过了一会儿,老...
大年三十的早上,鞭炮声叫醒了我。我迅速地起了床,大人们忙着准备团圆饭,我们这些孩子走东家,串西家,玩得不亦乐乎。不过,这还不算是最开心的时候,最开心快乐的时候要属晚上了,因为咱中国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
放假喽,要过年喽,我们的心里那个美啊,那个甜啊。大清早,我跟着外婆来到农贸市场。只见农贸市场非常热闹。有又香又松的瓜子,有又甜又软的糕点,有又脆又甜的冻米糖,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箱箱叠得像城墙似的水果,一...
随着新年的钟声慢慢来临,年味儿也愈来愈浓了起来。我看到了年味,听到了年味,闻到了年味,感受到了年味……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了那一抹喜庆惹眼的红色春联和那充满了对未来的祝愿的大大的福字。这些充满了...
年,是三百六十五天的最后一天,是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它承载着祝福与回忆迎接下一个年。而年味儿是甜的,是令人怀念的。小时候,还在咿呀学语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年,更不知道什么是年味儿,那个时候的年味儿是朦胧的...
寒假期间,超哥也给我们布置了一些作业,其中一项就是写一篇采访稿,采访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人,采访内容不限。这还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有些摸不着头脑。向妈妈咨询了一下后,趁着过年我采访了我的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