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虽然我们家从乡下搬到了城市,但是爷爷说祖宗的根在哪里,每逢过节还是要回去的。
那老家早已陈旧不堪,爷爷与奶奶总要在腊月就先回去收拾,等到我回去,差不多几天就可以到扫得可以见人。
我听见一个轻巧的脚步踏进了我们家的门槛,我抬起头来,是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女孩。
“听说你从城市里回来了,咱们一起去玩玩吧。”
我们从小一起玩到大,后来我便去了城市,不过每逢过年回家还是要一起去玩,不过这几年却似乎少了些情绪,不曾找过她。她父亲去世的早,家里又有母亲病卧在床,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她几乎无法融入其他孩子们中,从小成为这个家顶梁柱的她炼就了一副刚强的语调。
“不了吧!”
我勉强的回道。目光转移到手中正清洗的碗上,仿佛是避免与她对视的尴尬。
“好吧。”
她的神情似乎低落了许多。父亲接过我手中的碗。
“去吧!”
她说要带我到田里,我从来没有真正去过田野,也许小时候去过的记忆随风而淡忘了。
我们走着,似乎有好多话想说但是又不知如何说起。便各自走各自的,她似乎在想些什么,眼睛发呆地望着前面的路。我看见一旁的农作物,不禁有几分新奇。
“这是什么?”我忍不住问。
我的话似乎打断了她的想象,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啊?这个啊?这个是小麦啊,也就是你吃的馒头。”
这个与馒头的样子截然不同,我自然有些接受不了,没等我回答,她又问我
“你在城里见过吗?”
“好像见过”
“你们城里人管它叫什么?”她睁大眼睛问我。
“狗尾巴草”
她噗嗤一下笑了,也许是笑我的天真,但是我并不在意。
“不是啦,不一样。”
这个东西与馒头差别很大,我自然有点接受不了。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走过去抓了一把谷粒,搓了搓。
“你尝尝”
我低下头,看似玉白的小麦,在她的手上显得发淡黄色。
不知过了多久,西边开始泛红,那是与蓝天的分界线,格外美丽、格外动人。
大年三十,镇上又是充满着年味,这是城里没有的年味。
傍晚,她又叫我出来,手中拿着一个油炸的东西叫我尝,她告诉我这是用鸡蛋和面粉做的。我吃上去又香,又有点甜味。
这时,一群人正从我们的前面走过。
“那是什么?”
“那是赶家趟的”
她又带我去看,我只记得那是一群人围着一幅画前祈祷,只因我们是小孩,所以不肯我们进入前堂。
临走时,她送给我一枝蒲公英,这枝蒲公英随时都有被吹走的可能,却依旧坚韧不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下一次你来是在什么时候?”
“不知道”
我向她保证下一次回来便去找她。
我如期而至,但是却没有去找她,而是去了那片田野,看见一片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
下一篇:要数量不要质量_650字
听爸爸、妈妈说,我这个年龄段属于阳光,属于时尚。被美丽的称为:“花季”。15岁,哦,我15岁了,真好!15岁的天很蓝,风儿很和,心情很好,哦!15岁是不是“无忧城”?噢,我不知道,真的不清楚,但很快乐...
花季眼前飘过几朵白色蒲公英真夜彷佛有了下雪的凉意baby~榕树底下开了一株白茉莉听你说着花语隐藏的秘密lovely 没你的花季没有你的世界里孤寂闻不到香气有你的花季爱情开在花田里甜蜜全部都给你有阳光雨...
2月2月25日,我及不情愿的来到了一中,这所建校不久却名扬全市的中学。而我,却是作为一名转校生,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来去的师生中,看不到往日校园的欢笑场面而是一个个拿着课本分秒必争的书呆子,教室...
改了一个引人而响亮的名字:五星级监狱!为地将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大家都“亲切”学校的名称,给什么不呢?这么叫着挺好。我们成天就这么被关在了里边,读呀,背呀,思考呀,演算...
当内心有一丝蓝的时候,那么花季就张开翅膀。时间将童年的乐趣一点点偷走,让我们迎来了青春的花季。随着成长,让清纯的思想变成了复杂的“思”和“想”。以前,那单纯得像一汪碧湖的字,不禁变得难以理解;以前,那...
儿时的梦,带着天真的童趣,已淡淡的离我们远去,花季雨季的梦,犹如七色阳光,五色彩虹,最鲜丽,最耀眼,可能伴我们终生。回首童年,童年的生活像一条小河,许多的事就像金色的小鱼,在他们的天空里嬉戏,时常激起...
十四岁,花一般的年纪。十四岁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活力四射,充满朝气。十四岁的我们,喜欢在阳光下奔跑。在阳光下绽放最天真的笑脸。花季的我们、霸道而又真诚、快乐而又忧郁、幼稚而又成熟。有爱、有阳光、我们...
萧瑟的风徐徐吹过,吹落一片片花瓣,那粉红的花瓣在空中飞舞着,跳跃着,仿佛是近在眼前般的触手可及,又仿佛只是曾在梦中出现过的隐隐约约,一片朦胧,那绚烂是无法言语的,美丽得让人移不开那久久注视的目光。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