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那个背影,一直在我的心头缭绕。
我有一个近九十岁的外公。别人家的外公对外孙女总是无尽的疼爱,可我的外公不光不爱我,还是个抠得要命的小气鬼。我一点也不喜欢他。
外公长得又老又丑。从远处看,他就像一棵冬天的树,瘦瘦的矮矮的。走近一看,他的皮肤,更像一块风干了的树皮,一道道裂纹,是岁月与生活雕琢的痕迹。早已花白的头发只在脑袋周围围了一圈,好像在头上围了一个围脖。眉毛是花白的杂眉。眼皮向下耷拉,昏黄的眼珠镶嵌在眼睛里。嘴唇上是一排花白的胡子,脸颊上有点点的老人斑。
在我八九岁时,自己调皮把脚给砸了,脚肿得像个猪蹄,自己还硬要去他家住。他把我唤过去,说:“妞,你看这是啥!”他拿了一个及我腰高的棍子,说:“这是我放牛时用的。”我当时不是很喜欢,只是敷衍了一下。中午吃饭时我自己年龄小特别挑食,没吃几口。他生气了:“你要吃就把它吃完,不吃倒了多可惜。”当时的我有些害怕,说他怎么变得和我爸一样,好凶。不就饭没吃完倒了嘛,再说也没倒,看把他抠的。从那一次开始,我就不喜欢他。
我长大了,他也越来越老了,夏天冬天来我家和大姨家轮着住。每次给他端饭,他要么不吃菜,要么全吃完,反正不剩菜。我说:“妈,他怎么有时不吃菜?”“你外公年轻时穷,菜少,晚饭不吃菜,习惯了。”嗨,不就是太抠了吗。印象中,他手里的钱都放在贴身的口袋里。
不过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态度。
去年夏天,他又把我们叫到他的地里去薅花生。爸妈都在地里,我在家附近看车,只见他背着一袋花生,蹒跚地向我走来。路又窄又陡,他弓着腰,慢慢地走上来。把花生放下来,好似解脱了一般,擦擦汗,衣服上留下了大片的汗渍,说:“妞,这里蚊子多,咬得狠,你多动动。”说着,把花生倒在车上。突然,有两三个花生掉在地上,他就弯下腰,把它拾了起来,像捡到了宝一样。我看到他的手背上像无数个蚯蚓在爬。由于长时间干农活,他身体还很好,腿虽然有力,但免不了蹒跚。看着眼前这个坚持劳动的老人,我明白了,他就是人们常说的的“那个时代”的人,做过难,从不浪费粮钱水。正当我在想时,他已经要走了,我看到太阳的余光笼罩在他身上,背好似会发光。慢慢地,一种酸酸的情绪爬上心头,其实我外公就是个普通的老人,生活节俭,无可厚非。于是,我心中对他不再不满,而是充满了敬仰。
直到现在,外公那弯着腰捡花生的背影和他返回时笼罩在夕阳余晖中的背影还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下一篇:充电
记得那是2012年的冬天吧,我家逮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黑狗,那时北京奥运会的余热还未消散,“北京欢迎你”还是一句流行语,隔壁家的狗有叫欢欢的,迎迎的,妮妮的……,都是取北京欢迎你的五个福娃名字。我哥哥把我家狗取名叫贝贝,取第一个字“北”的谐音,寓意是我家狗能成为狗中第一,狗中领头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有几个背影像电影一样,总在我脑子里循环播放,令我至今难忘。记得它一个月大的时候,练习走路时,常常摔倒,自己起不来,扭头向我求助,我摇摇头表示不理他,我想让他自己学会坚强,没想到他又趴下了。我走近他,看他闭着眼睛,仿佛在睡觉,好呀,别人都是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你是从哪跌倒就在那睡一会。我一把揪起他,把它举在空中,他把眼睛睁开了个缝,带着点蔑视看着我,仿佛在说:“瞧瞧你不还是过来了”。我生气极了,把他放在地上,自己回屋了。过了一会儿,我听见他的乱叫声,赶紧跑出去看,原来他惹到了隔壁欢欢。隔壁欢欢比它大一岁,身材魁梧、气势汹汹的,贝贝明显处于下风。但是它一见我来了,以为有人给他撑腰,便对着欢欢叫了起来,我摇了摇头表示不管它,哼!小兔崽子,哦不,小狗崽子,刚刚蔑视了我现在还想让我帮你。欢欢一看我这个样子,一下子来了气势,对着贝贝疯狂的叫,那架势,仿佛要把贝贝吃了。,贝贝一看我不帮他,便赶紧撒腿跑了,他跑的背影有趣极了,四只小短腿使劲地跑,边跑还边回头查看欢欢是否追上了它,哎呦栽倒了,没关系赶紧继续跑。它屁股夹住自己的尾巴,看起来特别怂,一会儿便消失了,只剩下我在原地哈哈大笑。贝贝二岁时,也已经是一只大狗了,贝贝有一个特殊的技能——捉老鼠,你一定在想,一只狗怎么可能会捉老鼠呢,但是我可没有骗你,我家的狗就是有这样一项特殊技能。他捉老鼠时要闻好多次,在这边闻再跑那边闻闻,一会钻到这一会藏在那,弄的一身都是灰。一般逮老鼠时,它都是一下子咬住老鼠的脖子,一招致命,而后兴奋的摇摇自己的尾巴,仿佛在说,“看我厉害吧”!它还会叼着老鼠屁颠儿屁颠儿的跑出门外,向其他的狗炫耀。这时候一般会有一群狗围在他的身边,他在中间高傲地抬起头,像个王者一般接受臣民的膜拜,不过也只有这个时候,他能威风威风了,平时在别的狗面前都特怂,一点儿也没有体现出给它取名贝贝的寓意。不过看着它的背影,真的还是有点欠揍。现在贝贝六岁了,以前不知道看哪个电视说狗的一岁相当于人的九岁,那么现在贝贝已经54岁高龄了,早已不年轻了。他常常坐在家门口里的树林里,望着别的年轻的小狗嬉戏打闹,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背影上尽显落寂。或许他在怀念自己的年轻时候,或许他在感慨自己的人生,他走路时已没有了往日的活力,而是缓慢、沉稳地走,昔日成群的伙伴也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了,只有他还在继续走,他的背影也因为落日越拉越长……...
那是一个被太阳公公喜爱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太阳公公仿佛不要命似地散发出全身的热量,照亮你的世界,照亮你的皮肤。也是在那一年的夏天,我终于了解到了你的辛酸,你的苦累,你的背影也从此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那一年,家里翻盖了新的房屋,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也就是那一年,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开始更加卖命地工作,一年中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而母亲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也找了一份工作,但她每天依旧坚持回家给我们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我每天放学回家,要经过一条横跨的大马路,每当站在路边,眼中就开始浮现出对面路上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身影,你依旧在原地挥手等我,我总是开心地快速奔跑到你眼前说一句“我回来了”的话语。这一天,我和同学因为贪玩又绕了一段路,好一会儿才回到那熟悉的街道,可这次我没有从以往那条大马路回家而是从背面回来,但这一次我的眼中浮现的却是一道比较“陌生”的背影!那背影充满了着急、恐慌,还有一丝“寂寞”和“凄凉”,那是我从未看到的。小时候,爬在母亲的背上,我一直觉得温暖、舒适,眼中不竟染上一层薄雾。而此时,天气很热,我清楚地看到她的背影:时而翘首眺望着马路对面,时而双手紧握着放在身前,脚还时不时地来回走动着。看这样子就知道她有多着急!我鼻尖一酸,不竟掉下眼泪,我想像不出来她工作有多累,她的生活又有多累,可这些全都比不过我在她心中的地位!我快速擦干眼泪,控制好情绪跑到妈妈跟前,依旧是那一句“我回来了”只不过这次又加了两个字“晚了”,妈妈一看到我,眼角漾起了欣喜,紧接着就把嘴角翘起来说“不晚,我没等多长时间”,我心一震,没等我问她就已经答出了口,想必,时间一定不会短吧。我终于意识到了,她真的不容易,又要工作又要照顾我和弟弟,我注意到了她美丽的面孔变得有一丝松弛,眼角隐隐有了一丝皱纹。母亲那个微胖的背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现在忆起那个背影,心里就充满了感动和力量。...
世界上最爱你的,莫过于你的父母。我和父亲很少交流,不知怎么地,我对父亲总感到陌生,小时候的我就像一只喜鹊叽叽喳喳,和父亲有说不完的话。但现在却很少和他说话。尤其是到了初中,我和父亲的交流更少了。但那个背影却让我感悟了父亲的不易和父爱的伟大。那件事情就发生在期中考试的前一天,由于考试需要答题工具,一套答题工具需要七块钱,而我的口袋里只有两块坐车钱,无奈只能回家“补给”一下了。当我踏出校门时,我就想好了用几分钟回家,多长时间返校。我等了十分钟,便等来了公交车,我便坐上车回了家。路上,我不时地看公交车上的时间,心里忐忑不安。因为我家离学校较远,坐公交车起码要十五分钟的时间。再加上回家是跟父母要钱的,既怕父母生气不理我,又害怕迟到受老师的批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离我家也越来越近了,终于我回到了家中。到了家,母亲对我很平常,父亲见了我,只是微微一笑。我洗了洗头发,母亲又给了我十七元,正当我准备走的时候,后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站住,先把汤喝了吧,喝完我陪你一起等公交车。”爸爸说。因为快六点了,所以我一声不吭地把汤喝完了,然后就在马路边等公交了。车仿佛是在和我怄气,等车等了很久,冬天天短,不一会儿天就黑了,路上只有大卡车和小轿车路过,偶尔也会出现几辆公交车,但它和我要去的方向南辕北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六点了。母亲对父亲说:“要不骑电动车吧。”一会儿母亲把电动车推到了我们面前,父亲说:“我去送你,走吧!”“送我?你可很少送我的。”我心里想着。“赶紧上车吧!”于是,我乖乖地坐到了父亲的身后。送我的路程,很是艰苦。马路像是一个大冰箱,带走了我身上的许多热量,风刮在身上凉飕飕的,好像把我所有的衣服都扒走了,身上往外冒着寒气。空荡荡的马路上偶尔有大卡车抢在我们前面,便带动起一阵更猛烈的风,我的父亲理所当然地呆在了风口浪尖。路灯仿佛一盏盏蜡烛,借助路灯微弱的光,我看见父亲原本乌黑的头发上多了十几根银丝。“什么时候出的白头发?”我脑子里发出这个声音。回头一想也是,现在的我已经十四岁了,父亲已经四十多了,他的工作是每天去拉铁,活又脏又累,忙得像个陀螺。和别人的父亲不同,他虽然能挣钱,但很少去娱乐。还记得那次我和他去外地,他在干活我在大卡车上看着,好几次火花溅出,给他的双手双脚留下了几处伤疤,他都不吭一声。他具有中国人身上勤劳坚强的美德。而我呢,每天无所事事,总想着晚点进班,不努力学习,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现在坐在父亲的背后,看着他宽阔的背影,我感到十分惭愧。每天当我还在被窝里的时候,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早早就出门工作了。路上的寒风寒冷无比,但靠着父亲那坚强的后背,我心中涌起的,是一阵阵的暖流,是激荡着的父爱。...
朋友,每当我们在愉快玩耍时,你是否记得为我们努力拼搏的父母,你是否认真观察过他们容颜的变化,你是否还记得他们不同时刻的各个背影。而在我记忆中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那充满沧桑的背影。父亲不善言谈,但他对我的考试成绩总是最为关心。好多时候我还不知成绩可他早已知道了。比如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好,心里不是滋味。刚考完试一回到家,就和父亲说我这次考试肯定不好,让他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我爸只是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接着我又和他商量,说成绩出来后我想要回家一趟,看看自己哪些题错了,我爸只是说了一句:“好”。时光飞逝,我又来到了学校。本来他们说星期三才会出成绩,所以我和我爸商量的是星期二中午我回去,但没想到星期一中午成绩就出来了,以致于一下午我都坐立不安。看着我们班那些走读生都已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并且考得还都不错,我更坐立不安了。其中也有人问我查不查分数,说可以帮我查,但我拒绝了。我现在只想放学后和我爸打一个电话,让他亲自告诉我,因为不知怎么我就是特别相信他。但计划总是会变,下午我还没来得及和我爸打电话,他就已经来到了学校。当时我正在教室的窗户上看风景,天气特别不好,北风呼呼地吹着,以致于我看不大清校门口的人。这时忽然有一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赶紧戴上眼镜又仔细地看了看,那个身影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于是我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赶紧跑到楼下。等我到了楼下,他已走到了我身边。我叫了一声:“爸”,他点了点头拿出一张纸交给了我,然后转身便走了。我拿着那张纸回到教室时往外看了一眼,他还没有走出校门。然后我便把那张纸拿出来,看着看着一滴滴眼泪便落在了那张纸上。在那张纸上写的有我各科考试错的题号和分数,并且在那张纸的背面还写着:“卓璠,你不要再惦记这件事,要想回去的话,明天中午我再来接你。”我就这样看着那张密密麻麻的纸,忽地我像是想起什么抬头望去,看见的正是父亲那充满沧桑的背影。由于我们姐妹多负担大,他的背早已不再高大挺直,而是被岁月被生活悄悄地撞弯了一点点。这一刻我的眼泪又一次忍不住流了下来。那背影中包含得太多:有父亲生活中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有父亲一笔一划在那张纸上写字的情景,更有父亲对我无限的支持与鼓励。我知道,他冒着严寒来为我送东西只是为了让我不担心成绩,并且他还要顶着那又冷又黑的天独自回去;我知道,但凡我有所求,无论要面对什么,他总会第一时间到达;我知道,是我偷走了他的青春岁月,是我让他心甘情愿地付出。我就这样久久地望着父亲的背影,像是心有灵犀似的,父亲好像发现有人在后面看着他,竟然回过头看了一眼。就在那一刻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赶紧低下头。等他彻底走出校门时,我才坐回我的位置上。此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有感动更有惭愧,久久不能平息。是啊!今天的我好似醍醐灌顶,在父亲的背影里体会到了太多的东西,虽然这些感悟来得有些晚,可是既然来了,我就不会再放任这些情感漂泊。我要努力学习,对得起父亲为我们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对得起他这些年里所承受的重荷,对得起时间夺走他的那些再也回不来的东西。...
总有这样一个背影,给我关爱,总有这样一个背影,给我力量,总有这样一个背影,给我温暖,这个背影或许不够挺拔,不够伟岸,但他却时时刻刻鼓励我们,激励我们,陶冶我们。初见这个背影是我二年级进三年级开学时。临到报到当天才知道又换班主任了,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最喜欢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听说换成了“眼镜男”,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别扭。印象中,戴眼镜的男老师一定古板而刁钻,刻板而无趣。对李老师的喜欢,对李老师的依恋,让我对还未谋面的新班主任有深深的抵触,心里莫名的不喜欢。要知道,数学成绩一直顶尖的我可是李老师最得意的宠儿,潜意识里认为,因为他,最喜欢的美丽李老师不教我们了。我万般无奈地往教室走去,快到楼梯口时,刚好遇见了他。“嗨,同学,你是三(4)班的吗?”一位个子不高戴眼镜的男士问我。“是。”我提不起精神,喉咙里低低地吐出一个字。“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呢”,他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还热情地拉起我的手,“来,咱俩一块去教室”。我被他的热情感染了,那镜片后的眼睛含着笑,那么温暖,充满关爱,就像爸爸的眼神一样。我跟着他脚步轻快地向教室走去,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竟滋生出丝丝亲切。进了教室,他见人到齐了,一边在黑板上写,一边自我介绍“我姓郭,名迎华,是你们班的新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的郭是“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郭,可不是饭锅,菜锅的锅,也不是刚才那位同学小声嘀咕的锅巴的锅。”说毕,他大侠般的拱拱手,“初来贵班,请多包涵!”“哈,真有意思……”新来的班主任这么随性幽默,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黑板上的字,苍劲有力,清新飘逸,如一个个精灵般在黑板上跳跃着,那么灵动,那么传神。那背影如同他的字坚毅而有力,生动而亲切。那字,那背影,将我震撼了。好感在心里蔓延开来,看着那背影,我轻轻地笑了。第二次,是一天中午。身为中队长的我到办公室汇报一个事情,我再一次端详了他的背影。身患重感冒的他此刻应该伏案休息,而他正埋在成堆的作业本中,左手按着太阳穴,右手握着红笔在批改。灯光映照下的背影微曲着,饱含着劳累,饱含着坚持。还是黑皮外套,可裹着的背影有些疲惫,有点不堪重负。我有想走上前轻轻捶一捶的冲动,可忍住了。他那么专注,那么投入。我呆了几分钟,悄悄转身。临走前,我又仔细端详那个背影,不是那么笔直,却那么坚韧。我触动了,心里在轻轻说“郭老师,您辛苦了,可得注意身体啊!”上周五,那个背影再一次烙在我的心里。有一堂课,我们异常的调皮,任课老师气得直发抖。郭老师也被气坏了,闻讯前来,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大发雷霆”。他气我们不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恨铁不成钢更是让他痛心。我们也吓坏了,一年多了,第一次见到火山爆发,平常总是苦口婆心的给我们讲道理,谆谆善诱地给我们摆事实。教室里静得吓人,静得只听见郭老师激动的心跳和急促的喘息。最后郭老师眼睛红红的走了。坐在窗口的我朝外望去,看到的是失望,悲痛,微微颤抖的背影。背挺得不直,甚至有点佝偻,那件熟悉的皮外套也没有了往日的光泽。您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而我们却如此不懂事。望着那背影,望着那包含痛心,惋惜的背影,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愧疚无比,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们会改的,对不起!”。如今,这个背影天天陪伴着我们,是我非常熟悉的背影。看似平凡,却那么坚韧,透着汗水与辛劳,透着慈爱与关怀。这个背影每天在讲台上耕耘,在校园里奔波,曾背起受伤的我们,也扛起了我们五彩斑斓的梦想。这个背影是我们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是可以包容我们一切的大海,是一杯可以细细品茗的清茶,是………这个背影他时时刻刻激励我们,鞭策我们,让我们阳光自信地飞向广阔的蓝天。我喜欢这个背影,我敬重的背影!...
我与父亲日日相见,但或许是因为他的不善表达,我和他之间从未有过我与母亲一样的“心有灵犀”。不过最让我无法忘却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大爹病逝,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亲也因为哥哥逝去,不知红了几次眼眶。黄昏,我望着头发些许花白的父亲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抹眼泪,心中一阵凄凉。“明天送你去参加夏令营吧,出去透透气,见见世面也好哇……”第二天早晨,我在一阵忙乱中醒来。家中空无一人,只有父亲坐在那儿,说:“我送你上火车吧!”路上,我得知母亲被送到了医院,弟弟将要出生。爷爷奶奶都跟着去了,他留下,只为了送我。望着他黯然的背影,我的眼泪下来了。到了火车站,夏令营的队员们已经聚了不少。父亲去和组织者交谈,托他好好照顾我。我心里暗笑,都这么大了,难道我还照顾不好自己?接着他又过来,告诫我说不要老玩手机,说要多和别人一起看看风景。一会儿,他看见别人的包都鼓鼓的,便说:“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那边买包瓜子,你车上好解闷儿。”于是小跑着去了。我看着他跟小摊主那儿砍价,视线又模糊了。火车进站了,父亲从皮夹中抽出几张“红板”,交给我便送我上了车。他告诫我有事去找领队的老师,又唠叨了几句,于是扭头,说是得去看母亲了。看着他在人群中穿行的的背影,我扭过头去,闭上眼,怕眼泪流下来他看到,也怕别人看到。如今,亲人逝去的伤痛已经被时间冲淡,添丁之喜也渐渐平缓。在这平静而又幸福的生活中,我似乎又看到了他的背影,那背影之中藏满了无须更多言语的爱。...
我向来不太喜欢父亲,甚至不想与他太过亲近。他的想法总是有一些偏激,而且在花钱上又十分的小气。每天工作之余,他只做一点点家务,周末宅在家里看电视,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我总以为自己和母亲一起生活就足够好了,他的存在,似乎有些若有若无。那年冬天,他说要回南方的奶奶家——陪他的老母亲过年。而我和母亲却选择与姥姥一起过年。于是,他摇摇头,便孤身一人回老家了。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我们娘儿俩在姥姥家过得十分悠闲自在,但又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直到父亲回来,家中的碗盏重新变得一尘不染;每天清晨,桌上多了一杯润泽心肺的峰蜜水;垃圾桶又重新空敞了起来……这时,我才发觉,其实父亲的情感就像春雨一样,滋养心灵,却润泽无声。今年暑假,我与父亲出门去旅游。我们事先规划好了先爬山,再去孔庙。当时,我们攀登的目标是棋盘峰。父亲是很有“韧劲”的一个人,他走在前面,我紧随其后。渐渐地,我有些气喘,刚想要停下时,仰首望去,看到父亲的背影因为逆光而笼上了一层柔和的晕圈,他的衬衫已经湿透了,紧紧地贴在了后背上。父亲和我的距离不远不近,他的身影恰好为我挡住了耀眼灼目的光线。倏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亲何尝不是这样,为我默默地遮风挡雨,只是他不善于表达,也不爱交流。我曾抱怨父亲是一个“闷葫芦”,让我少了一份亲昵和依偎;我曾嗔怪父亲是一个“冷面人”,让我少了一份撒娇与任性。日子在脚下踩出平静的声音。每天放学,拐角处等待我的便是父亲。看到我,他就会顺手接过书包,背在肩上。无论天气多么的寒冷,或是多么的炎热,父亲走得快极了,他的身材消瘦,却健步如飞。他也时常回头,看到我就安心了。但我知道,在拐弯处的那个十字路口,他是一定会停下来的。不论错过多少绿灯,父亲只会等待我到时的那个绿灯。他依然走在我的前面——右前方,不时地左右环顾一下,再回头看看我。但我清楚,就算他的身体有些瘦小,即使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散,他的心也一定是环绕在我的身上的。这样不远不近的守护,也许就是他对我的爱——一种含蓄的诠释。父亲不伟大,但他也只是尽到父亲该尽的职责罢了。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平凡,我才能于平凡之中窥见伟大。朦胧中,他的背影又现眼前……...
忆海茫茫,脑海里回忆起点滴往事,不过一切都模糊不清,唯一清晰的是爷爷那温暖的背影。就像一颗伟岸的树一样,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笑。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记得在那时候,每次放学一出校门,总能看见爷爷那高大的身躯在冷风中瑟瑟发抖,虽然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但爷爷像小孩子那样,黑黑的,上唇噘起,又短又软,像小孩子的嘴唇那样,露出白白的牙齿,严肃起来,像是咬紧牙关的样子,可是他的眼睛太小,一笑便变成一条缝子,于是人们只看到的高大的身躯,而觉不出特别可敬畏的地方来。到了过节的那几天,正好离家附近在唱戏,我和爷爷约定好了要去看戏,时间没到,我们就立马赶到戏台占了一个最好的位置,不到一会儿,一下坐满了人,一些人还在自己家搬了椅子,个个聚精会神都看,仿佛能随戏剧的剧情一起表演,正当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转身看见一个小孩子被她爷爷抱着吃着冰糖葫芦,我也丝毫不矜持,时不时的戳一下爷爷的手,眼神也不时被那糖葫芦所吸引着,只听锣鼓声一响,一阵洪亮的嗓音,下半场戏开始了,爷爷说到:我要去上厕所,你在这等我一下,不能乱跑哦……走时还时不时的转过来看我会不会乱跑,等到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串糖葫芦,原来爷爷是去买糖葫芦了……到现在,我可能永远都无法表露出那种感情,可但当我再次吃到糖葫芦时,对我的感触不仅仅是它带给我童年的回忆而是爷爷那高大而又安全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