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好多时候,好多人,都是在赏月吃饼中度过中秋夜的,而我却总是沉浸于“此生此夜不生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忧思中。
家中房间窗外有一棵桂花树,每当中秋这一天,我都会探头出窗,不为什么,只为嗅一下它奉献出的花香。此时,在我眼中,月亮不再是儿时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更不是那香甜可口的月饼。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内心深处,月亮永远是记录我家开心笑脸的永恒镜框。两边是爸爸和妈妈,中间是我和第弟。照片上的爸妈是多么普通又是多么伟大,我怕有一天离开了他们,自己有可能折了翅膀跌了伤。中间两个男孩又是多么童真,脸上没有心痛过的伤悲,只有嘻嘻哈哈的开心,想挣脱父母的怀抱,却时不时躲进怀里不想出来。开心幸福莫过如此!
今年的月亮依旧明亮皎洁,可是家人却不在身旁了。他们的笑,也只能印在月亮上,一点一点的去想念了。
渐渐地,月亮来到桂花树的正前,它穿过桂花洒进卧室里一片光,伴着花香,似乎是海上的粼粼波光。手上拿着的依旧是月饼,赏的也的确是月亮,只是那份感觉却已不在身边……
母亲早早打来了电话,一遍遍的祝我中秋快乐,我嘴上像乖宝宝一样应答着,内心却有些隐隐约约的难过。他们为了让我们兄弟俩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长年累月的在省外辛勤打工,我明白我也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正在遐想伤感之际,电话那头便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
躺在床上,月亮挂于窗前,室内不开灯也很亮,传入耳际的是阵阵虫鸣,几声鸟叫,还有轻风徐徐的微声。内心没有几分热闹喜悦,却多了几分安静详和。月亮里的嫦娥,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早已在脑海里没有了感觉,谁知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怀远思亲呢?
辗转难眠之际,只能静静地想,想自己,想家人,想那份温馨和幸福。不知何时,手上的零食也忘了吃,身上的银光早已没了感觉。微风中,没了思欲,没了脑海浮现的画面。不想哭,也不想笑,只想一直躺在那儿,进入梦乡,倾听故乡的歌,清远的笛声,悠扬深沉。
那里面,或许会有家人的幸福团聚……
下一篇:今年春天我很感动
夜色渐浓,于不经意间瞥见一弯新月斜斜地挂在天上。“哎,什么时候月亮才能变圆啊,还得再等十几天吧!”我叹了一口气,幽幽的想。此情此景,使我不禁忆起前些日子刚过完的中秋节,那个令我难忘的月圆之夜。今年春天,爷爷奶奶所在的村子要拆迁,爸爸给他们在烟台买了套房子,不顾二老的反对,执意要他们搬到烟台住。搬来烟台后,二老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不是思念那些老街坊、老邻居,就是怀念那些上山干活的日子。所以今年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特意来到了爷爷奶奶家的新房过中秋。旨在多花一些时间陪陪二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收音机不时播放着古今文人吟咏月亮的佳句。我们一家搬了小凳坐在阳台上,一边惬意地欣赏月亮,一边忙不迭地往嘴里送美味可口的月饼,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金黄的满月,像位绝代美人似的,轻轻撩开面纱,姗姗地步入楼宇之间。一家人的话题也宽泛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和爷爷聊起了现在的社会,旁听的奶奶却略带伤感地插话道:“现在的社会,确实发展得不错,但对我和你爸来说呀,唉!”奶奶重重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犹豫不决地说道:“过去的那些平房都没了,老街坊老邻居也联系不上了,每年自己种的瓜果蔬菜也吃不上了,唉!”爸爸听了这话,沉默许久,一言不发。眼看这月圆之夜的“月”就“不圆”了,父亲开口劝道:“妈,你说得没错。其实时间长了,这里的邻里之间也就熟了,会跟原来一样的。小区旁边也留出了一些菜地出租。您俩闲的没事,可以去租一块种菜。”寥寥数语,打动了爷爷奶奶。“是啊,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我们得适应现在的生活,牺牲一点我们的利益又有什么关系呢?”许久不曾说话的爷爷感叹道。我听完后,也加上一句:“我记上说过,亲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故乡,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于是月圆之夜的那份团圆名单上,“故乡”两字已跃然纸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世界华人都在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我家也不例外。傍晚时分,爸爸驱车带着我和妈妈赶往奶奶家。在繁忙的红绿灯路口,两条长龙似的队伍缓缓向前移动,使我回家的心情更加迫切。当车子行驶到村口,便看见奶奶正将双手在围裙上不停地搓动,看到我下车的那一刻,奶奶赶紧走上前,摸着我的头,脸上堆满了笑容:“乖乖,你终于回来了,把奶奶等得急死了,快回家吧!”一进家门,妈妈和奶奶就到厨房忙活起来,爸爸也没闲着,帮爷爷把家里打扫干净。“开饭啦!”奶奶一声令下,我们全家围坐在桌前,哇,好丰盛啊!有美味的大虾和螃蟹,香气扑鼻的红烧鱼,还有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听着爸爸和爷爷的谈话。吃完晚饭,爷爷和爸爸把一张小方桌抬到院子中央,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祭月的食物,有莲藕、菱角、芋头、柿子,月饼等,只见他们朝着月亮的方向默默祈祷,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许下了美好的愿望。我们坐在院子里,听奶奶又一次讲起嫦娥的故事,久久不愿散去。晚上临睡前,看前窗外夜空那皎洁的月光,那么的圆,那么的亮,我似乎也看到了月亮里的嫦娥和玉兔,她们正对着我笑呢!...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日子吗?丰收!团圆!没错,今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我们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古代人把月亮比作团圆,所以这天也是团圆的日子,有饮桂花酒、吃月饼、赏月等习俗。晚饭后,为了让中秋节有点仪式感,我们一家来到响水湖公园看月亮。可是这会儿月亮去哪儿了?怎么也没寻见月儿的影子?妈妈说:“回家吧,今晚看不到月亮了。”爸爸连声说:“即使没月亮,看看景色也不错呀!”我连忙为爸爸的明智选择拍手称快!此时,微风拂面,远处树影轻轻摇曳,闪耀的灯光给小桥也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我沉浸在这迷人的夜色中了。咦!不知什么月亮悄悄爬上树梢,高挂夜空的月亮好明朗啊!仰望天空,又大又圆,像一个洁白无瑕的大玉盘。爸爸说月亮上有桂花树,仔细看,好像真能看到桂花树呢,玉兔在桂花树下捣药,似乎嫦娥姐姐和吴刚在桂花树下翩翩起舞呢!此时,我不由地想到了苏轼的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忍不住吟诵起来,爸爸妈妈也跟我一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路念一路走,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小湖边,坐在石桥上,湖面上风平浪静,明亮的大圆盘倒映在湖面上,我差点都以为是月亮掉进了湖水里呢,湖水抱着月亮那般温馨,就像此时妈妈牵着我的手一样温暖,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陶醉呢?渐渐地,鸟儿好像也归巢歇息去了吧,虫鸣声更清晰了,已经很晚了,回家的路上,我牵着妈妈的手,看着天上的月亮,想到那些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归家团圆的人们,真希望月亮能将他们的思乡之情带回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抵说的就是如此吧!这个中秋节,我不仅品尝了美味的月饼,而且和家人一起走进了美丽的月光,这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中秋节啊!...
今天是中秋节,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和妈妈按捺不住心中和家人团圆的激动,一大早就带着我往老家赶去。长辈们忙碌了一天只为这一顿节日盛宴。夜幕初垂,终于可以品尝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了,金亮亮的红烧猪蹄真让人垂涎三尺。正吃得尽兴的时候。只听“砰”的一声,窗外闪过了一道耀眼的光,寻声望去,只见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儿,给漆黑而饱满的暗夜,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犹如画卷般美丽!吃完饭,趴在窗台,只见玉盘一样的明月,从乌云中慢慢的探出头来,明月扒开云层,夜色顿时变得明亮起来,皎洁的月光洒落在亲人们的脸上,他们的脸上溢出无比温暖的笑容,只见爷爷端起酒杯,仰望着天空,我的脑海突然浮现出苏轼的那一句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时的爷爷,也真的应景了。夜深,人也静了,我们需要返程回去,和亲人们一一道别之后,坐上回程的车,透过车窗,我发现奶奶眼里闪过了一道光,那是泪,那是依依不舍的泪,那是触动心扉的泪,我心中不禁涌出一丝哀伤,挥别,跟爷爷奶奶再道一声再见,车已经开出很远,月光下爷爷奶奶仍然望着车的方向。此时,我的眼睛里似乎也有了晶莹的泪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的,和家人在一起,便是人间最大的幸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啦!农历八月十五,一个让我记忆深刻又回味无穷的日子,因为今天正好是我爷爷的生日,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秋是我们品尝收获的盛宴。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大人们都各做各的事儿,奶奶和妈妈忙着赏月,爸爸忙着放鞭炮,而我能干嘛呢?只好陪爷爷跟着爸爸一起感受那份节日的喜气啰!我拿着打火机,爸爸整理好鞭炮,我跑过去,把打火机给爸爸点燃鞭炮,随着越烧越急火光,一声声轰鸣的鞭炮声划破天际,震耳欲聋。慌忙中我捂住耳朵,抬头看天,正好有一朵烟花在我头上炸开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它们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的像红艳艳的攻瑰花,有的像一朵朵金灿灿的菊花,有的像伞兵在跳伞……我沉浸在此刻的绚烂中,竟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我仍站在那一堆鞭炮的狼藉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要说刚才烟花给刚刚暗黑天空增添了一抹亮色的话,而此刻的天空是墨蓝的,月亮慢慢升起,那样明亮。无需太多的修饰,美丽天然来雕饰,刚刚还找不着月儿的影子呢,此刻的月亮似乎了解我的心思似的,像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探出她那可爱的小脑袋。跟我捉起迷藏来。等了好一阵子,月亮又大大方方地露出了光亮如盘的脸庞。看着月亮,我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起了那段凄婉的思念,或许人们就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今天定为团圆节的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个月圆之夜,我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财富,那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欢声笑语,看烟花绽放,明月中天!...
朗朗的明月遥遥地升挂在高高的天穹,发射着盈盈的、溶溶的光华,周围是一层淡淡的、黄黄的晕圈,几片轻轻的、薄薄的行云恰好遮住了半边朦胧的圆月。就好像在我的意识中,奶奶的形象也是朦胧的……今夜,是月圆之夜,是家人一起团团圆圆的日子,也是赏月的日子。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爷爷、大伯、外公、外婆、阿姨、姨丈们坐在同一个院子里,我们一起吃月饼,一起谈笑风生,还燃放了绚丽的烟花。按理说,我应该会有要高兴得疯狂的情绪,现在,却有着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哀伤,总觉得今晚的月亮不是那么圆,到底少了些什么?我环视了院子一圈,这可真是个大家庭啊!但还是少了谁吧。是谁呢?无意间我的目光落在了爷爷的脸上,在那张刻满岁月痕迹的的笑脸上,似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奶奶,是奶奶!每次看见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牵着他们奶奶的手上学、放学时,我总渴望也有一个慈爱的奶奶。终于有一天,我向爷爷提问了一些有关于奶奶的事。奶奶是个贤妻良母,对家庭一心一意。在那个年代,并非是所有家庭都像现在这样有吃有喝,还要享受。奶奶的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的最大愿望就是吃饱,哪还像我们现在这样奢侈。那时候,每餐都是放一点的米和几大碗水煮成的稀粥,而且每天也只有两餐。那时候爷爷奶奶有六个孩子,为了给最小的孩子——爸爸和姑姑每餐都能吃上饭,自己便每餐只喝几碗米汤,涨饱肚子,即使很快又饿了。爷爷因为要去小队里工作,所以家里大部分农活都落在了奶奶身上——挑粪水、捡柴叶、下地种田、饲养牲畜……(这些农活记得不是太清楚)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这些农活她都一定要完成!就这样艰苦地熬过了一天又一天,大量的工作负担和极差的伙食,致使奶奶得了严重的胃病,在爸爸读大学的那一年,便去了……即使是妈妈,也从未与奶奶谋面过。后来,我又无意间在大伯的小箱子里看到了奶奶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她的面容是多么的枯瘦,但眼神却是那样的坚贞,即使这张身份证上的她是黑白头像,都能令人深刻的感受到她的一切。那张黑白身份证是我唯一能够看到奶奶的来源。奶奶,您在天上过得还好吗?应该过得很好吧,您能到嫦娥的广寒宫去参加她们的“中秋party”,还再也不会过着吃不饱、累死人的生活了。这样真好!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在弹奏闪动的斑驳,嘴角挂着微笑,我渐渐睡了。梦里,我横跨千里之隔,与奶奶一齐参加了广寒宫的“中秋party”!湛江市第十二中学初二:蔡小茵...
月圆之夜“冲啊!“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回家,准备参加今晚的小区活动。悠扬的音乐响起来。我和爸爸妈妈赶到会所。哇噻!这天的人真多啊!有的在提灯笼,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吃月饼,好不热闹!人们盼望已久的时刻到了!主持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郑重地宣布:”小区活动现在开始!”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首先开始的是猜谜活动。主持人出了一道题:“天生是个魔术师,变鱼变虾它能行。(打一自然现象)”全场进入了思考状态,安静极了。我思索了一会儿,迅速地举起手来,我很庆幸,因为我是第一个举手。主持人将麦克风递给了我,我清了清嗓子,镇静地回答道:“答案是云。”嘻嘻!我答对了!主持人把一张奖券给我。我欣喜若狂,将手中的奖券握得紧紧,直奔兑奖台去兑奖。我抱着一袋洗衣粉来到妈妈面前。妈妈拍拍我的头笑着说:“你真聪明!”爸爸挽起衣袖,调皮地说:“我的智商可不低啊!等着吧,我要重出江湖,赢许多奖品回来!”“那就切磋切磋吧!”我骄傲地说。经过激烈的“口战”后,我赢得了一袋洗衣粉,我赢得了一袋洗衣粉,两瓶酱油;爸爸赢得了一个公仔,一瓶酱油。悠扬的音乐再次响起。我和爸爸妈妈拿着沉重的奖品,高高兴兴地回家。这一晚,正是月圆之夜——中秋节。...
皎洁的明月夜幕的星辰天空的色泽那样醉人如同破碎的水晶般纯净跟随着月色轻轻的荡漾喧闹的人群繁华的街市宁静的夜晚空灵缥缈飒飒的微风吹破残云月下的人家灯火通明——实写于 2005年 农历 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