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地蜕变,一再地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散文,是一种灵活的记叙类体裁。通常散文的段落之间鲜有明确的连接,但其主旨明确,寓意深刻。可我感觉,现在的散文似乎早已变味:作者总想着拼命写出优美的句子来充实文意,以彰显自己的“阳春白雪”而非“下里巴人”。某些时候,散文已被人们追捧成了“字形”、“字音”和“字律”上的唯美艺术,忽略了其背后另一个优美的存在——哲理。
如果你读一点林清玄的话,你也会与我有同感:他就是散文界的一股清流。
初读林清玄,他的幽默与睿智,从笔尖流传到书本上,让人能在咫尺之间感受到美妙文字的源泉涌入心底,萌生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几丝智慧的皱纹,嵌在那饱经风霜却又挂着微笑的脸庞上……他仿佛一个人间天使的化身。
《东方不败与独孤求败》让我懂得,人生有时候失败比成功更可贵;《桃花心木》让我明白,只有自食其力才是王道……一本印着大角鹿的《林清玄散文集》,带给我数不清的人生启迪和情操陶冶。
央视《开讲啦》,看过林清玄一期题为《不怕人生的转弯》的演讲。他说,你的环境、你的过程并不决定你的未来,决定你未来的是你心的向往。这句话给了我醍醐灌顶般的启发。
林清玄列举了很多事例,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到的“吃饭”。每天都要做的事,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了。林清玄先生说,他小时候吃饭前要在饭里先吐口痰,拌一拌,否则头一转,饭就没了。尽管如此,有时仍是会被偷去。很多人眼里,这多么恶心!现在,有些讲究的人,服务员端汤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汤,他们都不会再喝!即使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即便吃着那样的饭菜,住在那三百年来也没人扬名的穷村子,林清玄先生居然还是成功了!他不仅完成了梦想,还给了当初嘲笑他的人一记狠狠的耳光!是什么驱使了他走向了今天的成功?是态度,是坚持,是信念,是他心对未来的向往啊!
好比说有两个人一起画老虎。一人彷徨于四处寻找老虎,忙忙碌碌,不仅没画出来,还把自己累得半死;另一个人,照猫画虎,尽管开始画得不像,但多画几次,反复修改后还是有了很大进步。
我的偶像林清玄,在我的眼中,他就是这样一个照猫画虎,并不断超越自己的伟人。读林清玄,你会被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观念折服,他清泉般的文字总是散发出凡人没有的光芒。
打开书卷吧,看林清玄如何让笔尖奔泻出奇思妙悟,它们像清泉不经意地缓缓流进读者的心田,我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拜倒在他散文的石榴裙下,字形、字音和字律早已不再重要。
我的偶像林清玄,他一篇篇珠玉般的美文,不仅给了我优美动人的佳句锦囊,更有那深邃隽永的哲理珍宝。
下一篇:我的偶像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唐代“诗圣”杜甫的这两句诗,是对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的高度评价。我的偶像不是别人,正是品德高尚、智慧卓绝的“古今第一贤相”——诸葛亮。诸葛亮的高尚品德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他为人公正,毫不偏私。他有一句名言:“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意思是说他处理事情要像秤一样,极端公平,决不因为私人关系而枉法徇情。比如六出祁山时,诸葛亮派和自己有“父子之情”的马谡去守卫街亭,但因马谡孤行己见,不听他人劝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当马谡失败回营时,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把马谡斩首示众,这便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公正无私的品格。诸葛亮不仅为人公正,而且十分清廉。他晚年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的清廉让人肃然起敬——他逝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只有几亩地和八百棵桑树。但诸葛亮最为人钦佩的是他忠诚的品格。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如果自己的儿子刘禅无能,你可以把他赶下台,自己当皇帝!但诸葛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辅佐刘禅,并且遵守诺言,一生忠于蜀国,为蜀国的事业真正做到了他自己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再说一说诸葛亮卓绝的才华。众所周知,诸葛亮被称为“智慧的化身”。比如,在“草船借箭”时,他准确预测到当时会有大雾,利用天象“借”到了十万支箭;在“败走华容道”时,他摸准了曹操多疑的性格,埋伏兵在曹操的必经之路上,把曹操吓破了胆;在“七擒孟获”时,他屡次识破了孟获的诡计,将计就计,把孟获打得心服口服。再如“火烧新野”、“智擒马超”、“空城计”等故事,无不充分体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才华。这就是我的偶像,一个德才兼备的伟大偶像!我是看着名著《三国演义》长大的,从小就爱听爸爸妈妈讲诸葛亮各种神奇的故事,他崇高的品德早就深深地感染了我幼小的心灵。爸妈教育我,只有在平常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不断地实践孔明先生的智慧和爱心,才是向偶像学习的最有效方式。记得读小学时,有一次我当值日班长,发现与我关系最好的一个同学违反纪律,我当时想帮他隐瞒,不作登记,但想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我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决定公正“执法”一回,便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告诉了老师,老师后来肯定我的认真负责。此外,我看到一些同学迷恋名牌衣服和鞋子,花钱大手大脚,一想起《诫子书》里诸葛先生告诫后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就一点都不羡慕别人,从不同别人攀比,自在开心地过着俭朴的生活,这都是偶像诸葛亮给我的启发。从今往后,我仍会时时处处以诸葛亮为榜样,做事忠诚尽力,做人正大光明,发扬高风亮节,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我是一个追星迷,我有一位偶像,叫迪丽热巴,我是她的铁杆粉丝。热巴的头发很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鼻梁下有一张嘟嘟小嘴,特别可爱,他身高有一米六六,有着一双超长的腿,而且还是个怪力女汉子。热巴有很多外号:小迪、胖迪、热巴……她来自维吾尔族。热巴真的很作,作到生病了还不去医院;热巴真的很笨,笨到黑粉骂她,她还要说对不起;热巴真的很善良,那次慈善晚会她捐了八百万。热巴,真的非常努力,请黑粉不要再骂她。我希望能有热巴真正的qq号,我还希望请别的人不要冒充她。我讨厌那些骂热巴的人,我就想问一问,她不就是比你漂亮,比你善良吗?这就是我的偶像热巴,希望你们别讨厌她。...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人让我钦佩。他们有的品格高尚,也有的习惯优良,还有的能力超群。然而,最让我崇拜的是我的姥爷,他是我的偶像。我的姥爷已接近古稀之年,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大概是因为常年在野外工作的缘故吧,皮肤也微微有些黑。姥爷的头发已经变成灰白色,脸上也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似乎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像他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多数都退休在家颐享天伦之乐,而姥爷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姥爷是一名铁路工程师,他十分敬业,退休后又被公司返聘,一直工作到现在。家里人都劝他年纪大了,就退休吧,他却依然天天去工作。除非生病,他从来都没有一天不去上班。他经常要到工地上去勘查,也因此几天不回家。记得小时候,我放假会去姥爷家玩,他家离火车站很近。下班后姥爷常常带我去火车站上看火车。我跟着姥爷稳健的步伐,走过大街小巷,在火车站里,看着一列列火车开进开出。姥爷总会给我讲述许多有关铁路的知识和故事,看得出他对铁路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天晚上,姥爷总会在台灯下聚精会神的绘图、计算,那盏灯总会亮到深夜。姥爷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与铁路有关的一切。一次,我和姥爷一起去台湾旅游,在站台上候车时,姥爷全神贯注的注视着铁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的同事打趣说:“邢工程师,您在研究铁轨么?您可真敬业呀!”姥爷说:“我想知道台湾的高铁轨道设计和咱们那里的有什么不同,咱们那里不是也要建高铁嘛!”姥爷的敬业与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着我。他虽然没有用言语来表达,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他在用行动告诉我: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努力的去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我的姥爷——我的偶像。...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就是江湖。”每每读到这句话时,我都被他的气概所折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他一生成就的形象写照。“书到用时方恨少,肉到肥时方恨多。”这是他诙谐心境的完美概括。他与古龙不同,他是太阳,古龙是明月。他在他巅峰时封笔。他就是我的偶像——金庸。读他的文章,对我的影响是空前的。他的文笔,美得像一幅画,让我陶醉其中,是他告诉我,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他的书,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记得那天,天灰蒙蒙的。我天性要强,有时甚至会钻牛角尖。一场原本欢欢喜喜的篮球赛被我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场吵架。刚开始我们球队的优势很明显,可不尽人意的是上半场我们落后了。看着队员们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我内心的怒火直往上涌,不由脱口骂道:“能不能有点上进心,我们队输了……”由此为导火索,我们队开始内讧,而我们的对手则在旁边看笑话。正在争吵中的我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金庸先生的一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我终于明白,打败我们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人应该有进取心,但更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于是,我开始稳定大家的情绪,我们终于反败为胜,赢了比赛。“明白别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难。”金庸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自己的知己,看清楚真正的自己。“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一个人千辛万苦地去寻求一件物事,等得到了手,也不过如此,而本来拿在手中的物事,却反而抛掉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沉思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在我身上,让我明白,不仅要展望未来,还要珍惜当下。金庸先生为我们留下许多武侠经典的同时,也留下了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走了,但正如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一般人心目中,偶像应该是孔子、老子这些圣贤亦或某位歌星、作家等名人吧!但我的偶像却不同:她留着一头短发,水灵灵的大眼睛上挂着一个红边框的眼镜,身上总有一种神秘感,那么令人向往,她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狄芊汝。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数学课上的习题她总是第一个做出来。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出了一道特别绕脑子的题。同学都在愁眉苦脸、冥思苦想。唯独她,看了一眼黑板上的题目,就拿起笔埋头在纸上挥舞着,发出“沙沙”的声音。正当别的同学还在努力解这道题时,她已经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把她叫起来,她自信的大声说出了答案。有时候她即使解错了,也会坐下来认真听完别人的解题思路。她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在上语文课时,她总会在课前认真预习,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的各类资料。每次上课,她总能在课堂上大放光彩。因为她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她总是可以把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头头是道、有板有眼。虽说在学习上她严谨认真,容不得半点疏漏,但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时,她又没心没肺的与同学们抱成一团,玩它个昏天黑地,完全没有了上课时的那种严肃、认真,就像变了一个人。她简直就是一个“双面人”,上课一个样子,下课又是另一个样子,真是让人摸不透。门门功课考第一,是我们每个学生都梦想的目标,然而只有她做到了。一直以来,她都保持着年级前五名的好成绩。这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为了向她看齐,我一定会加倍努力!...
他,不是银幕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亦不是史书上功盖千秋的伟人。但他是伟大的,至少在我眼里,他是我的偶像,我的超级英雄。一张典型的国子脸,长年工作中的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粗糙、黝黑,也让他的一颦一笑都带着几分严肃,它对于儿时那个不懂事的我却是一个“噩梦”。因为这张面孔,我不得不强迫自己咽下令人生厌的西兰花,不得不委屈地在深夜依旧埋头作业,不得不忍住眼泪继续练习滑旱冰。也正因为这张面孔,我一点点脱离了幼稚,渐渐学会坚强、容忍……奇怪的是,在那严肃的面庞上还镶嵌了一双充满活力的、会说话的眼睛。它好像有一种魔力,会令人很快信服他,乐意向他倾诉。譬如那次考试,因为作文跑题,我破天荒没考及格,名次一落千丈。一向骄傲的我自然很受挫,一回到家,“金豆豆”就决了堤。他竖起了虔诚的耳朵,耐心听着我的抽抽嗒嗒,并没有太多安慰的话,只用他那深褐色的眼睛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温暖与信任。我很快摆脱了悲伤,重树信心,他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的低谷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带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力量。如今,岁月已悄然在他的眼角刻上了细细的皱纹,但这并不能掩盖那双褐色眼眸里折射出的摄人心魄的光芒,这是岁月赠予他的长年辛劳的勋章。再看他的那双手,实在算不上漂亮,关节粗大,厚实的手掌上满是硬梆梆的老茧,拇指的指甲盖上还有泛着乌紫的凹痕,那是修暖气时受的伤。这双手弹不出悠扬的曲调,也写不出华丽的辞藻,但他可以撑起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这就是我的偶像,相貌平平,不善言辞,却是我生命里永远的明灯和向导,他有着全世界最动听的名字——爸爸!...
我的偶像做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决定果断,从不拖泥带水,是个很特别的人。她长着一双直直的一字眉,眉下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鼻梁高高的,嘴唇红红的,非常漂亮。没错,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宋老师。宋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独特,她从不让我们无休无止地做题,而是通过一些代表性的题目给我们讲解做题思路,从课本上的例题夯实我们的定义定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她总是给我们讲解好几遍,直到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弄明白了,才会讲解下一题。宋老师把她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一条条“宋氏定理”,浅显易懂,让我们很快掌握了做题方法,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加快了我们的做题速度,考试过程中有了更多攻克难题的时间。宋老师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老师,她在班里这么一走一转,就能发觉哪位同学学习状态出了问题,从而提醒他改善自身状态,或是及时帮助他剔除心里的痛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宋老师还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她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保证班级的学习纪律,在她没有课的时候,也要到教室转一圈,瞄上一眼。那些特别调皮的同学,看到她就像老鼠见到猫,老老实实地学习,这样班里的纪律特别好,学风特别正。别看她平时那么严厉,可我们都很敬佩她,喜欢她。宋老师,您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不可取代的偶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苏东坡的这句词,赞美的就是我的偶像——周瑜,周公瑾。很多同学不理解,问我为啥不喜欢活跃在荧屏上的小鲜肉,却喜欢一个历史上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周瑜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嫉妒诸葛亮,没有一点风度,为啥我要做他的粉丝?毋庸置疑,他们一定没读过《三国志》,只看过《三国演义》,受罗贯中的毒害太深。我喜欢周瑜自然有我的原因。第一:长得帅。在这个颜值控当道的时代,长得好看的明星都被捧到天上去了,周瑜也是那个时代非常有名的帅哥。杜牧诗有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能被称为“郎”的男子,长得肯定帅气,至少也是玉树临风,气宇轩昂。在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中,扮演周瑜的是梁朝伟,这就看得出,当年周瑜是个多么英俊潇洒的人。不信,还有人这样说过,“吴中皆呼为周郎”。第二:有才华。周瑜文武双全,并且精通音律。传说他到别人家中赴宴,人家安排歌舞以助酒兴,有女子弹琴时,因为过于关注周瑜,不小心弹错了一个音符,周瑜在喝酒中依然听出了错误,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了那个女子一眼,留下了“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典故。从这可以看出来,周瑜满腹才华,绝对不输于诸葛亮。三:有计谋。赤壁之战前,东吴分为两派。一派是周瑜为首的主战派,一派是张昭为首的投降派。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看上去气势汹汹,无法抵抗。但周瑜分析到:曹操的军队多是北方人,从未有水战的经验,在水战中就是一群“旱鸭子”,很容易被击败。再加上曹军这段时间一直在征战,长途奔袭,舟车劳顿,水土不服,必然没有很强的战斗力,只要东吴上下一心,全力迎战,出奇兵,用奇谋,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接着提出用“苦肉计”“反间计”“火攻”等计策,稳定了军心,并且完美地上演了一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多年以后,隔着历史的烟云,我们重读东坡先生的《念奴娇》,依然能感受到周瑜的胸有成竹与镇静淡定,也能感觉得到他与小乔恩爱甜蜜的幸福生活。像他这样一个在战场、官场、情场场场春风得意的人,又怎么不能成为我的偶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