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是孙悟空,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正义使者而留名千古。
我有一双火眼金睛,它亮得耀眼透彻,能穿透一切邪恶,直抵人心。拥有它,我能看见妖怪头顶的乌烟瘴气,亦可以看见菩萨头顶的五色祥云,我为所到之处消灭了恶,带去了祥和与安宁。
然而,在人人都想得到一双亮眼时,作为拥有者的我却感慨万分。不是因为他人的异想天开,不是因为这双明眸的来之不易,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对我敞开的太多太多了。
我一眼就看到人心的奸恶狡诈、耍巧偷滑,我无时无刻不得受到良心的谴责,谴责自己不能惩恶扬善,不能清明世道。我看着无数妖魔鬼怪食人夺命,我看着无数小人将君子断送,奈何分身乏术、鞭长莫及,不可能事事都帮。
一日日的焦灼与烦闷的无果,逐渐使我的心蒙上了灰暗,如同一层薄雾,阻挡了前方的光明。然而,前方的路似乎更加艰难。
白虎岭上,白骨精的善变多端成功将唐僧蒙骗。我消灭妖怪却成了行凶做恶,我尽力护师却换来被逐遗弃。那时候如果师傅能多看我一眼,他定然能看见我火眼金睛里全是愤慨的泪、冰冷的泪……我感到深深的无助,为何人们会被恶人所迷惑,为何正义却败给了邪恶?
在无限迷茫中,我发誓不再与妖魔作斗争,回花果山再做回我的齐天大圣。可我哪能做回原来潇洒的齐天大圣啊?在与猴儿们寻欢作乐后的夜晚,我总是彻夜难眠。那驱赶邪恶的心念总在心底响起,同时我竟还牵挂那文弱得顽固不化的师傅会不会被蛮妖生吞活剥了。
一夜一夜的牵挂。我止不住回去继续保护师傅的念头,却一次又一次被离别时师傅的决绝所遏止。苦苦煎熬中,似星光一闪,那道禁锢被瞬间打破——我既是为了驱赶邪恶而生,又如何能败于他人眼光之下,我不是为了名利,更不应惧怕他人的误会,只要坚信自我,一定可以邪不压正,我的火眼金睛也一定会有更多用武之地。那一刻,由心发的璀璨光亮,使我的明眸更加闪亮。
于是,看着八戒匆匆赶来,我等到了想要的机会……
下一篇:亮
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的人生充斥了困境、挣扎、痛苦和迷惘,但是经过层层磨练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人生之道——只有自己成为太阳,才能驱散万里乌云,照亮前路。于是,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充满光明的号——“阳明子”。那一年,我因为仗义执言,被廷杖四十,贬至龙场做驿丞。那里空气中充斥着致命的毒气,当地野民不曾开化,性格暴戾。当时,我好不容易才逃过刘瑾的追杀,手下走的走,死的死,我自己也得了肺病,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而家中尚有父母无法尽孝,胸中尚有大志无法实现,我却陷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失去了一切。每一天,我都在反复研读我带过去的书。夜深人静,我独自躺在石棺中苦思冥想:这个黑暗的世界,哪里才有亮光?我仍记得,那是一个下着冷雨的夜晚,我躺在石棺中,任冰冷的雨洒在身上。我心里回想着学过的一切知识,却没有一条是通往光明的,道家逃避出世,佛家守戒压抑,理学一味讲究伦常礼教……难道这世界跟眼前的天空一样,沉闷压抑,没有光亮了吗?不对,如果没有光,那么为何不自己发光,如果自己成了太阳,又何必去找寻别光源呢?为什么我偏要依附于前人留下的一点点光斑呢?那时,我明白了,这世界在我眼中之所以是黑暗的,是因为人必须在一遭遭苦难中磨砺,才能看到自己的本心,就像璞玉,必须经过砂纸层层打磨,才能露出里面璀璨的光芒。我将我的思想最终汇成一句话“心,即理。”去除心中的私心和物欲,让自己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然后按自己的良知去行动——这就是我的心学。人生就是一次次挑战和蜕变,只有勇敢直面的人才能最终成为太阳,无需凭借他人的光,也能涅槃重生,不断超越,成为最好的自己。...
亮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命,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而暗,象征着阴暗,象征着死亡,给人阴阴颓废之气。而它,拖着在黑暗中即将凋零的身体,在光亮中浴火重生。它是我们院子里的一株不起眼的文竹,它被种在一个蓝色的小瓷盆里,那盆子拥有两个淡黄色的小耳朵,下半部分全部是淡蓝色,而到了上部,逐渐将白与蓝脱离,成为晶蓝与白的交错。文竹与这个盆差不多等高,它们大概和我小腿一般高。文竹的叶片向四周伸出,叶尖下垂,落落遮住盆沿,显得高贵而优雅。但是,它纤细、轻盈的体态在那个角落逐渐开始消亡,晶绿的叶片开始发黄、变枯,上面覆满了一层白色的物质。那是红蜘蛛,它们源源不断地从各地汇集而来,汇集在这株可口的文竹上,吞食它那晶莹剔透的叶片。文竹已不再高贵,更不再美丽,它开始逐渐消失在那个晦暗的角落。终于,母亲发现了它。母亲的双手如同一道亮光,让那个阴暗的角落再次受到光亮的惠顾。她剪下生病的叶片,喷上杀虫的药水,每日去精心照顾,但那盆文竹却似已放弃了自我,不肯再长出新叶。可是,母亲的光却不曾放弃,每天都照射在它的身上,直至温暖它冰冷的内心,将它从死亡的边缘呼唤回来。如今,文竹如同重生一般,在光明中持续生长。它现已有我半身高,被移到了一个大盘中。这个盆不高贵也不典雅,但朴素的它却拥有更多的养分与更佳的排水能力,更接地气,能使文竹更茁壮地成长。母亲的那道光,照亮了文竹的生命,将它带离阴暗,重回光亮的怀抱。母亲的那道光,也照亮了我的家,使家中的角角落落无不散发生机,使我的分分秒秒无不安定温暖。于是,我的心底也仿佛被明亮笼罩。...
红晕渐渐散染开来,每当这时,村子里的人们便乘着饭后的雅兴,来到那片广场。晚霞照着丝丝棉花般的云朵,交错相扣。本是清新美好的休憩时光,然而一个令人叹惋的消息在此传开。村口很早失去了丈夫的她缓步走着,当她听到儿子意外去世的时候,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不爱说话,坐在椅子上,一呆就是一天。每个人都在讨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悲痛、可惜,但竟然没有一个人前去问候,路过便匆匆地走了。她的房门一直关着,好像永远都打不开,再没见到灯光从那传出。晚上,我不经意地出门,竟看到门开着,所有的灯都亮着,那光亮,照着整个夜晚。带点窃喜,又有些欣慰,我往那光走去。一个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与她说笑着。呈现在她脸上的笑容似乎就像海底捞针般难觅。女孩用含糊稚嫩的声音,一字一句很努力地说着,她也一声声地应和着。光打在身上,两个影子和谐地摆动着。面对孩子的她仿佛充满了光亮,但是每当到了白昼,她却把自己封锁起来。开始我总认为她是个奇怪的人,可是我一遍遍走过这个村庄,我才意识到,那叹息她的人生的,注定是她生命中的过客,给不了她光亮,又或是让她陷入悲痛。也许他们想了太多,有的不愿帮助,有的把闲谈当成了关心。也许像那女孩一般不去看透那么多,只为了对方的一个笑容,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的光亮才最动人。提灯追逐影子之时,希望自己能记得停下来,把光亮带给更需要它的人。...
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流年里,望得见那条最真挚、明亮--穿越时空的隧道。他,一个用他的一生陪千万孩子长大的人;他安静地走来,缓缓地似乎不像属于这个世界,但他超越这俗世的洁白,点亮了我整个童年。哥哥说,那时的我是一列开往坟墓黑暗的列车,可笑的是,在东京又开回来了。因为一次意外,刀子进了眼睛,我被抢救到医院。当我重新恢复光明时,遇到了来自于他的《千与千寻》——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白浅说:“凡人就像九重天的神仙下凡历劫,只是无法再重生罢了。”可他告诉我:凡人又如何,不体验过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何称人生为亮?!童年走的这一遭对我来说似乎不是坏事,因为我找到了大洋彼岸,与我一样“无知”的你。慢慢长大了,烦恼越来越多,可却无法像孩子一样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快憋坏的时候,我一个人,静静地,走向那条通往你的隧道,即使有痛苦,我也会陪那里的人一直走下去,就像当初你陪着我一样,在光明和黑暗中果断选择了曙光。后来的我,把一切画在了一张张白纸头上,自豪地定夺这个小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的亮光、希望,由我决定。是他告诉我:生命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惧,但不能随波逐流。我相信自己,既然在黑暗里重生,渺茫中夺得曙光,那么,这个世界,这座城市的亮光将会为我一直,一直点亮。那片星空,那片海;那条隧道里的那个你。你的故事里,有我的童年,我的希望和那道在天空破晓时、只属于我的光。宫崎骏先生,东京,早安。...
我好像是沙漠里的一粒沙子,不起眼地呆在角落。随日升而照亮,随夜幕而沉睡,随波逐流,虚度光阴。我恐怕只会趴在窗前,收音机还放着老磁带,看着天空从蔚蓝慢慢到昏暗,有时一片死寂,有时布满繁星。我是一颗尘,我是一颗低到尘埃里的灰尘,深夜钟声敲了十二下,我本应沉睡,可我依旧醒着。是一潭死水,是一堆泥土,是一丛杂草,没有温暖,没有亮光,我是如此死寂,但我又是如此不甘。我尝试着改变自己,从以前的自傲自大收敛成不再多言,从以前的颠三倒四转变成循规蹈矩。期中的成绩却给了我狠狠一个耳光,这意味着我不能再逃避了。依稀记得那一天天空很暗,只有几颗特别的星星在天空中发亮。从那天开始,原本早早就漆黑一片的房间开始有了亮光,笔尖的沙沙声令我清醒理智,闭上眼从脑海里拂过的公式,令我头痛。可我不想沉睡于黑暗,我要发光。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化作分数给了我稍微满意的成绩,让我仿佛从黑暗的泥潭里挣扎着脱离了出来。那是我如此多天来心里唯一被荡漾起的涟漪。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从前的我,痴痴地问着母亲,为什么星星会发光,她笑了笑说:“因为他们要照亮世界啊!”如今,看着夜幕中依稀的星光,妈妈的话再次浮现在脑海里:“星星发光是为了照亮世界。”但我却忽然觉得,他们发光,是因为他们不甘平庸,他们发光发亮,是为了照亮自己!我还是一颗尘埃,平静地躺在湖面上。可纵然整个世界漆黑一片,也扼制不了我照亮世界的欲望和决心。...
成堆的作业,不时的考试,难吃的食堂餐……九年级,还是如约而至了。尽管我真的还不太明白,九年级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两点一线的生活,十分钟的晚饭时间。甚至,连同学们之间的嬉笑打闹也成了一种奢侈。我只是觉得,九年级,真的很忙。绘画、钢琴,各种爱好都放弃了;已不记得有多久没光顾报刊亭去买我心爱的漫画书。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九年级”,黯淡了那些属于我的欢乐,模糊了生活本该有的亮光。我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那灰蒙蒙的机械的生活中。每天早晨,我总强迫自己快点清醒过来,又有新的一天不得不去面对。每天晚自修后,披星戴月地走回家,那橘黄色的路灯,在满街的繁华中显得诡异,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寂寞。热闹的霓虹灯依旧兀自亮着,但街上走着的人却已是落魄了。熟悉的街道显得陌生和冷漠起来。我不知道,我是否像他们一样,那流光溢彩也没使我黯然了的眼睛明亮起来。我只是想着那些没写完的作业,却没想过那万家灯火中是否有一点等我归去。恍恍惚惚。我以为自己还是七年级新生。虽说人不该醉生梦死,但我倒是希望这都是梦一场,不想醒来,不愿面对。直到那天周五。不用晚自修,放学还早。我仍独自走回家。然而,那熟悉的街巷终于有了热闹的生机。卖手抓饼的小贩拖长声音吆喝着,整条街都溢满了那煎饼和酱汁的浓郁香气;小店里,人们喜悦的嚷嚷着;餐厅中,杯盘碰撞清脆的叮当声;那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拥挤……在一片嘈杂声中,仿佛有什么撞击那叫人丧气的生活,一种熟悉的欢快又回来了,仿佛有亮光,又一点一点地照了进来。于是我带着这份失而复得的快乐往家走去。但是,我没有急着回家。尽管我知道周末又有写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但我要好好享受这属于我的、无所事事的片刻。我细嗅着空气中一丝微微的桂花香;我为一只慢腾腾爬动着的小甲虫让路;我捡起一片落叶将它扔到池塘里,涟漪惊起了三两只小鱼儿;我看到夕阳将闲云染成粉红色,想起那云间的飞鸟,它们有多快乐……最后一缕阳光温暖地洒在我身上。我抬头,那扇熟悉的窗中飘出了饭菜香,有温暖的亮光温柔地照着这夜。我不禁笑了,心里的光,越来越亮了。...
我的光,困境中愈来愈亮,即使独自一人,也可以尽力去抵挡。——题记“咳,咳咳……”窒息的感觉是那样难受的,我在水中不断地挣扎、扑腾着,如同一只面对拖鞋的小强,满地寻找那个能让自己生存的夹缝。泳池旁坐着的救生员终于发现我了,他面无表情拿起了杆子,面无表情地钩住我将我拖到岸边。低垂着头,我如同无依的浮萍,在看似碧蓝的池水中,感受着彻骨黑暗、冰冷。“你知不知道时间不多了,现在还学不会换气,游泳中考怎么办,分数还要不要了!”母亲的嘴不断地张合着,有几粒唾沫星子肆无忌惮地冲向我眼中。再听不清母亲的絮叨,我看着窗外,阳光灿烂。“今天外面怎么那么黑呀!”我暗自感叹。独自回房,柜上的绿萝因我疏忽,久未浇水,叶子已有部分泛黄了,不过它不会死的,肯定不会的。我正想着,母亲走了进来,也注意到了这半败的生命,她端起了它。“别扔,还活着呢!”我小声说。“你呀,啥破烂都要留着!”不知又如何激起了她的怒火,她带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走了出去。此后每日,我都带着绿萝,给它浇水,领它沐浴阳光。不久,如我所料,它“活”过来了,出乎我所料,它长得越发茂盛,那一片片绿叶,油亮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我笑着想:“这也许就是重生吧,它历劫成功了。”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我的心田,它“历劫”成功了,那我呢?我也可以的,或许我没有对水的热爱,没有母亲给我的安慰和鼓励,但我有一颗想要拿满分的决心,这,够了吧!窗外,太阳公公笑得正欢。笑,在嘴边,亮,在心间,不灭。日复一日,每日八点至九点的晨泳渐成习惯,呛水,游;再呛水,再游,我终于涅槃重生了。考试那日,阳光很好,绿萝很美。“什么,不能用鼻夹,为什么,我要用的呀!”不能用鼻夹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我伤得猝不及防。“不行不就缓考,别磨磨唧唧的。”考官不耐烦了。心中满是恐惧和错愕,我转头,看向窗外:母亲站在那儿,不再严厉,而是温柔地笑着。母亲并不算美,可她的笑是那么亮,闪着光,在眼中,在心头。“我不缓考”我说。摘下鼻夹,我跳入水中。哨声吹响,我冲了出去,水在鼻子旁打转,一部分渗了进去,很难受。我感觉随时都可能会沉下去,可每当我想要呼救时,母亲的笑、绿萝的叶就浮现在眼前,我继续、我坚持,为这一场考试,为我在心中的美好的久久不灭的光亮。五米,三米,一米,到了!我满分。虽然满分的人很多,但我仍很自豪,真的很自豪。我的光,闪耀在要去的远方,即使独自一人,也可以去飞翔!...
老房子里的白炽灯总是在“呲呲”作响,它不仅声音亮得刺耳,发出的光也总是不柔和的,像大中午的太阳那样刺眼。我儿时就经常坐在这样的白炽灯下面床思过。那时啊,总是调皮,妈妈经常生气,便让我坐在这样的白炽灯下,看着窗外仿佛要把人吸去的黑,听着白炽灯发出吵闹的杂音,流着滚烫的泪水,后悔着自己做过的事,想着妈妈会怎么惩罚我……环境静得只有白炽灯发出的声音,像是小说作者笔下的审讯室。而我内心煎熬,苦苦等着审判官,如囚徒般挣扎于是否承认自己的罪行。偶尔我也会觉得庆幸:我是坐在亮光下,眺望着黑,而不是像灰姑娘那样坐在阁楼里望着小窗外自己得不到的光亮。至少,在这样的光亮下,我能从玻璃上看清自己的眼睛,仿佛遇着另一个自己,温暖地对话。长大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继续坐在书房的破木头椅上,头顶着那惨白的光亮。审讯室从书房到了餐厅。灯光柔和了,没有了“呲呲”的声音刺耳朵,也不再有内心的煎熬。只是从坐下那一刻开始,总会毫无征兆地响起批评我、教育我的声音。句句刺入我心。那个时候,我更羡慕灰姑娘。那个时候,我更喜欢黑暗。在光亮下,总要听继母与姐姐的话的灰姑娘,也总是喜欢在黑暗的小阁楼里做个公主吧。我也是,在光亮下活泼的、正能量的、没有负面情绪的女孩,也总是喜欢在黑暗下做着随心情而变化的表情,无需拘束。原来,黑暗也可以比亮光好啊,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总是可以掩盖。你问我更喜欢黑暗还是光亮?——我只愿有人能用心去好好听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