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老房子里的白炽灯总是在“呲呲”作响,它不仅声音亮得刺耳,发出的光也总是不柔和的,像大中午的太阳那样刺眼。我儿时就经常坐在这样的白炽灯下面床思过。
那时啊,总是调皮,妈妈经常生气,便让我坐在这样的白炽灯下,看着窗外仿佛要把人吸去的黑,听着白炽灯发出吵闹的杂音,流着滚烫的泪水,后悔着自己做过的事,想着妈妈会怎么惩罚我……
环境静得只有白炽灯发出的声音,像是小说作者笔下的审讯室。而我内心煎熬,苦苦等着审判官,如囚徒般挣扎于是否承认自己的罪行。
偶尔我也会觉得庆幸:我是坐在亮光下,眺望着黑,而不是像灰姑娘那样坐在阁楼里望着小窗外自己得不到的光亮。至少,在这样的光亮下,我能从玻璃上看清自己的眼睛,仿佛遇着另一个自己,温暖地对话。
长大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继续坐在书房的破木头椅上,头顶着那惨白的光亮。审讯室从书房到了餐厅。灯光柔和了,没有了“呲呲”的声音刺耳朵,也不再有内心的煎熬。只是从坐下那一刻开始,总会毫无征兆地响起批评我、教育我的声音。句句刺入我心。
那个时候,我更羡慕灰姑娘。
那个时候,我更喜欢黑暗。
在光亮下,总要听继母与姐姐的话的灰姑娘,也总是喜欢在黑暗的小阁楼里做个公主吧。
我也是,在光亮下活泼的、正能量的、没有负面情绪的女孩,也总是喜欢在黑暗下做着随心情而变化的表情,无需拘束。
原来,黑暗也可以比亮光好啊,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总是可以掩盖。
你问我更喜欢黑暗还是光亮?——我只愿有人能用心去好好听我说话。
下一篇:亮
窗外,雨密密地斜织着。屋檐上,雨似断了线的珍珠不断落下。“滴答”“滴答”,一如老时钟的秒针的节奏,美妙而又显单调。“啪”——碎玉四溅,“啪”——水花又起。作业繁多,无暇欣赏雨景,只顾埋头奋笔疾书。一道难题突然“张牙舞爪”地横在我的眼前,大有“要从路过,留下买路财”之嚣张。我微侧着身子,笔在纸上不停地涂画,若思冥想却毫不思路;那道题依旧在我面前张狂着。咬着笔头,凝了凝神,我又直起身子,再起审题,仍旧无从下手。在我眼中,那道题竟似吹起了口哨,愈发傲慢。我终于失去耐心,摔笔离去。伫立到屋檐下,靠着墙壁,仰望苍穹,天灰蒙蒙的,同我的心情一般。又一个雨滴砸向水泥地,裂开,水花四起。雨水向地面而发起了又一轮猛攻。面对似乎一刻都不想停下来的雨水,水泥地一声讥笑“就你,能奈我何?"地面依然从容不迫地袒露自己胸怀,水滴如同给它挠痒一般。“滴答”“滴答”,似冬日里的古钟笨拙地唱着幽婉的歌,又如盛夏里鲜花与蝴蝶的浪漫舞蹈,雨滴连续不断地冲向地面,水花溅开处,却散发出扣人心脾的香气。听着雨发出的悠扬歌声,我蹙紧的眉毛渐渐舒展,心中开腾起淡淡的欢乐,为这眼前正在上演的水滴石穿的故事,尽管只是一个短短的序曲。一滴水珠在屋檐边凝聚力量,壮大跃下,划过我的眼帘。我凝视着落下的雨珠,“啪″一又是响亮一击,尽管水泥地毫无损伤,但我的心中却烙下了深深的痕迹。纵然前路迷茫,亦要纵情欢歌;纵然希望未明,亦要奋勇直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霎时间,我的眼前一亮,快步回到书房“啊,做出来了!"那个让我纠结的“拦路虎"终于巨服于我的手下。心中的欢乐如这雨滴溅起的水花般,似乎要溅满整个世界。“滴答”“滴答”,雨水依旧欢乐地唱着响亮的歌,一首名为坚持的歌。词与词之间虽有较长的停顿,却能让人感受到她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力量。凉风袭来,歌声依旧。...
四月下旬,期中考试将近。我倒了一杯茶,舀了一小勺蜂蜜放进茶杯里,看着它在水中的变化,十多秒后,才将它们搅匀。我捧着茶杯来到书桌前,摊开一张物理试卷,不紧不慢地拿起笔。一道题目还没看完,就放下笔拿起茶杯,轻抿一口,好似根本就忘记了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正在等着我。近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也写完试卷的正面,慵懒地用手捂住嘴巴打了个呵欠,卸下了挺直的背,弯腰趴在桌上,用手无聊地捏起桌上吊兰的一片叶子,手指在叶片上摩挲着,脑中蹦出一个问题:“我每天埋在试卷里,是为了什么?”从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经常对我说:“你要认真学习啊,这样你的未来才会更美好。”未来么?什么样的未来呢?我一直认为未来过于虚无缥缈,对我而言过于遥远。那天晚上,我坐在床上在当红社交软件上刷到一段视频:那是武汉大学的女生宿舍的介绍视频:阴雨天气,小雨淅淅沥沥的往下落。一幢幢斜顶的小青楼与这样的环境融为一体,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样的水墨画,壮阔而不失优雅,很是复古。如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打开宿舍后门,会有一个小阳台,阳台外边,便是樱花树,微风吹来一朵朵粉色的花朵随风飘扬,像极了下凡的仙女。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心脏某一瞬间的炸裂,我知道,这将是我梦想的地方。我打开网页,搜索了一下武汉大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七的高校,这让我吸了一口凉气。我与它的距离还相差很远。可是这并没有让我放弃,反而化为动力,鼓励着我向那个最亮的地方前进。那个偶然间翻到的视频点亮了我的梦想,也许那个梦想过于闪耀,但我会使自己发光,终有一日可以和它一样闪亮。...
璀璨的星,在空中闪烁,照亮了沉寂的黑夜。夏日的夜晚,清爽的风从窗外钻进屋内,无比温柔。坐在床上,让书带心灵来到那片安静的港湾……那是个晴天的午后, 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年,出现在文具店的门口。他向文具店里的代笔人说:"我想给妈妈写一封信作为物。"代笔人注视这位少年,询问信的内容。少年坚定地说:"我想感谢我的妈妈,她能做我的妈妈,真是太好了!"代笔人鼓励少年亲自完成这最好的礼物,少年拥抱着阳光,展颜一笑。在代笔人的帮助下,他一心一意地在信纸上写下对妈妈说的话,每当写完一个字,就会抬头望向太阳。少年像草木抽枝一样,奋力地向天空伸展出自己枝叶,生机勃勃地活着,用乐观照亮了自己的生命。即使身处黑暗,内心却向着光亮。我很喜欢这句话,"在明亮的地方,感觉全世界都变亮了。"灯光下,我的心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第二天的下午,我抛去了往日的胆怯与恐惧,以乐观的心走进了那间弥漫墨水味的国画教室。眼前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从往日的严厉变得慈祥亲切,他认真地指点着我们,熟练地在纸上演示,挥洒自如。我拿起毛笔,不再犹犹豫豫,像书中的少年那样,一心一意地去画,遇到瓶颈,便把它当做磨炼,因为我并不会失去什么。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引领下,牡丹花在宣纸上悄悄绽放,而我,也在慢慢成长,被心中的乐观和老师的耐心所照亮。世间万物亦是如此,只要向着希望、乐观面对,生命总会在某一刻被照亮。...
落日在世间仅存的熹微光芒,在大地上向西边游走。然后黑夜降临而长夜漫漫,人影在其中摇晃,影子背着亮光。黑暗中孤独是氤氲蒸汽,蔓延上人心头,缠绕在每个人最柔软的角落。人们心里突然蹦出一个念想:逃。没有人喜欢黑暗,所以这是一场大逃亡,没有止境的想要脱离黑暗的逃亡,然而无人知道他们自己前进的方向指向何处,因为此时每时每刻他们都与黑暗相拥,无处不在。黑暗中充满恐惧,空间内填充不安,人们害怕黑暗。于是亮先生来了,我的挚友。亮先生从来只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我从小畏惧黑暗,害怕在夜晚的走廊里独自行走,害怕黑夜里形似厉鬼的每一样东西。窗外过路车灯,灯影煌煌,而照射窗帘留下的影子却吓得我一个哆嗦,脑子里胡思乱想着一定有什么坏事要发生,眼前全是些害人的魑魅魍魉,辗转反侧,不能入眠。黑暗中的我甚至能够把衣服架子看成要索我命的人,我实在害怕,一想到这些,脑子便一片混乱,更加难以入眠。我也不得不面对这件事:我怕黑。一天晚上独自回家,莫名地,黑暗使得我在一条无光的小路上突然奔跑起来,越跑越快,我在畏惧什么东西,我害怕它追上来,也许是个鬼怪,凶悍猛兽,我只是想逃,然而黑暗无情地追逐着我,戏弄着我,肆意地封堵我每个可能去往的位置,而我没有任何退路。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很多次,直到我的救星,亮的出现。他的肩膀宽厚,在黑暗尽头与我相拥,切断黑暗,与我微笑相对,揉揉我的头发,将一切邪恶拒之于外,遇到他,我知道我的恐惧终结了。我与他手牵手闲步街头,一起看我喜欢的糖葫芦,麦芽糖人,看小吃店的小笼包热气腾腾模糊对方的视线。于是我喜欢在街市上玩耍,看春节的灯笼高高挂起,看正月十五的灯会,看街市人影婆娑,人与人交谈微笑。这种时候,他就不出现,但我知道,温暖萦绕之时,那个叫亮的人从未离开过。后来对黑的恐惧淡去了,我也不再会莫名地在黑暗中奔跑,我也发现了在暗淡光线中行走的美好,心怀恐惧,肾上腺素促使我的听觉更加灵敏,我能更清楚地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了,我享受独自在黑暗里的时间,甚至超过在光亮之中。于是我们在街市阔别。手尖滑落余温,体温散入空气中,他遁入了无形。记得刚进入初中,我压力很大,但也贪图着享乐,结果成绩一塌糊涂。我四处补救,却难补全,只好扼腕叹息。蜷缩在角落,忏悔自己的过失,痛惜曾经的懵懂无知,也想着破罐破摔管它成绩好坏。突然,一个久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一个激灵,仿佛看到他薄唇轻启,我孩子般寻找他的踪迹。是亮,我找不到他的身形,只听见略带嘶哑的声音。我闭上眼睛,感受耳边空气的波动,泪水滑下脸颊。“不要放弃。”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有光的地方就有我。”黑暗里,烟雾凝聚成人形,仍然宽大的肩膀,嘴角上扬,向我微笑,我呆住了,嘴巴都不经意张开,手向前伸,却摸到了无形。但我知道,睁眼,有光明之地他便在;闭眼,他在善人心中,从每一滴为美好与不甘而诞生的泪水里遁入人心,指引人以方向,带给人希望。于是,我向前去,无所畏惧,向着每一个新的高度进发,将每件事做得更好,弥补从前的错误。正视黑暗,拥抱恐惧,才明白世界的明暗可由自己创造,转变。他守护着我们。其实从来没有人叫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