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爱我的母亲,因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家人。
母亲个子偏高,有点胖,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个大嘴巴,一个大鼻子和一双淡淡的眉毛。眉毛上有一条条熬出来的皱纹,皱纹的上面就是长而卷,又稍微有点红色的鬈发,让人感到温顺极了。但是,也无非是这样,母亲要是发起脾气来,那可相当的“壮观”,如同火山爆发,能量不可低估。能使众人如同受惊的猫一般寒毛倒竖起来,产生了畏惧之感。母亲的爆发力甚至远远不止这些。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厨房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小袋干鱼,即便我待在卧室里,也能闻到这干鱼散发出的浓浓的霉臭味。这味道真的让人作呕。爸爸也闻到了,于是爸爸就把那袋发出臭味的干鱼给扔了。结果星期一早晨,待到母亲找臭干鱼时,发现爸爸把臭干子给扔了。母亲气愤之极,就和爸爸吵了起来,把本想中午在家吃过饭再去南溪的爸爸给挤兑走了,9点钟就去了南溪。尽管爸爸三番五次地说这鱼吃了对身体不好,但妈妈就是不听,两个人好几周都没有说过话。最后两个人还是和睦了,正如《三国演义》中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虽然母亲有时脾气不太好,但是母亲很勤劳。她虽比不上朱德的母亲勤劳了一辈子,但也逊色不了多少。她也同其他母亲一样,在我上学时早早的起床,为我做早饭,让我多睡一会儿。
我知道母亲,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记得有一次,是上半年的时候,我与母亲的关系闹僵了,父亲就开导我:“那是你妈!尊老的美德你不懂啊?即使你妈是一个傻子,一个残疾人!那她还是你妈!你仍然得尊重她!又何况她不是!”此后,我终于懂得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地位。没几天我和母亲又和好了。
哦!我爱我的母亲。
下一篇:我的爸爸
有这样一个人,默默为我付出。她就像是温暖的太阳,无微不至的呵护我;她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避风港,无私的为我遮风挡雨;而有时她又像是一位严厉无比的老师,不近人情的教训着我——她就是那个一直爱着我的人,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妇女,她既没有做过什么为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出众的容貌,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妇女,给了我无尽的爱和不倦的教诲。我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可是个书迷,甚喜三毛的书,小时候,她在我眼里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每次问问题,她都会十分有耐心地讲给我听,当时我的心中满满都是敬佩,认为谁都比不上我的妈妈。记得妈妈跟我说,她一生最向往的情景便是:她带着我和弟弟看书,安安静静地享受着知识的洗礼,到点了会有父亲为我们准备三餐,不会被时间所困扰。可现在,母亲的心愿愈发地难以实现,看书的时间都被我和弟弟占去了,使她成为一位“中国标准式”的全职妈妈。近年来母亲越来越爱唠叨,总是对我发脾气,我也不退让。感到无比烦躁,有时甚至感到心灵受到1万点伤害——没有人爱我了!而此时母亲又突然会给我一碗“心灵鸡汤”,倒让我无所适从,无处撒气了。那天晚上,我又一次惹恼了母亲。准备吃晚饭了,我放下作业坐在餐桌旁,母亲做了我和弟弟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我正准备夹起一块排骨,不料,任性的弟弟也看上了这块,非吃不可,还向妈妈使出了杀手锏——撒娇,不想老妈竟还被一招击中,顺手将排骨夹进了弟弟的碗里。我气急了,大声训斥着,将过往的种种不满一概发泄出来。持久的争吵惹怒了妈妈,一个大巴掌啪的一声打在我的脸上,当时我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怒号着逃进书房,而妈妈也一下瘫坐在椅子上。我试着将眼泪藏在眼眶里,不让它掉下来,然而它并不听话。此时我心中是多么的委屈,却找不到人倾诉出来,还得去“安抚”我的作业。经过“天宫一闹”,天色已是不早,我没有时间再伤心了,只能埋头奋笔疾书。晚上11点了,书房里还有一座台灯亮着,这时,从客厅传来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直到门被推开了,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被放在了书桌上。我瞥眼一望是我的母亲。母亲先开口的:“快写完了吗?”一句极其温柔的话语传入了耳中,我没有理会,母亲无奈地走了出去。等我写完作业的时候,发现母亲还在客厅坐着,看见我,说:“衣服找好了,快去洗吧!”说完走进了房间。洗完澡,我躺在床上,夜已深透,我竟没了睡意。我躲进被子里,擦拭泪水,这一刻我感觉自己得到了世界上最深的爱。...
母爱就像春日里的甘霖,滋润着游子的心田;母爱犹如仲夏时的微风,吹散心头的浮云;母爱仿佛寒冬里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在我的心里,母爱永远是那么柔情,母亲永远是那么慈爱。因为爷爷奶奶早逝,养育我照顾我的担子就全落在了工作繁忙的父母身上。也因为这个原因,我3岁不到就被送到幼儿园上学了。母亲以前在乡镇工作,每天早早地起床送我上幼儿园,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开摩托车去上班。幼儿园四点半放学,母亲六点多才从乡镇赶回来接我。回到家,母亲还来不及歇息又要忙着给我做饭,怕我饿着。父亲因为工作原因比较迟回家,所以很多家务活都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也总是任劳任怨地干活。我知母亲的辛苦,也常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时,母亲会传授一些生活的经验给我,教会我洗衣、做饭、做卫生。她还经常说:“做人要勤奋,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记得有一次我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哭着闹着不去上学。父母询问我为什么不上学,我却不敢告诉他们。父亲一生气,拿起棍子来“恐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而母亲却心疼地把我抱在怀里,温和地说:“孩子,上学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幼儿园里不是有许多朋友陪你玩吗?还有你最喜欢的黎姐姐啊!她还会教你唱好听的歌,教你学写字、画画呢。这样好不好,你今天上学向黎姐姐学唱一首歌,回家唱给妈妈听。”我听着听着,渐渐止住了哭。抽泣着把不上学的原因告诉了父母。母亲笑着说:“原来如此。好,等下我跟那个同学说说,让他别再欺负你。那你今天要听话去上学哦。”我破涕为笑,向妈妈点了点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一点小事而不上学,在遇到挫折时也不再退缩。因为,我牢记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母亲是这世界最简单的称呼,却又是最不简单的称呼。——题记我的母亲生就一副高大的身躯,她习惯用此来为我和哥哥遮风挡雨,而在这高大身躯里又蕴含着一颗怎样坚强而柔软的心。母亲家中有五个孩子,而她则是家中的长女,上有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当时家中并不富裕,母亲作为家中的长女,自然而然地担起了家中的责任。母亲每天都要砍柴、挑水,当然也包括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在当时的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存在着,所以母亲受到了家中大人的忽视,身体上落下了许多病根,所幸读过书,但也只读到了初中。母亲也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养成了勤奋的性格。母亲是个孝顺的人。外婆刚买手机的时候,母亲就常常教外婆如何使用,外婆不识字,总是学不好,母亲也还耐心地教。母亲无论多忙,一个月中总会去外婆家几趟。母亲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总是不善表达,对别人的期待或爱,总是用一句又一句的训斥来表达。我年幼不懂事,不能从那些训斥中体会到母亲的爱,总是暗暗地埋怨母亲。母亲还是个要强的人。无论怎样,母亲都想去争上一争。对自己是如此,对我们也是如此。是不是,不争就是没上进心?母亲永远只把强大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而内心的脆弱的一面,只会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才会显露出来。而我是在一次偶然中才见到了母亲柔软的一面。那是在一个夏夜,母亲房门半掩着,她斜躺在床上,用手掩着面,低声哭泣,可能是怕被我们发现,不敢放声哭泣。何其悲哀!母亲竟连哭也不能随心如意!我的母亲只是这个大千世界中的沧海一粟,万千母亲中最普通的一员,但她在我眼中永远是最好的!来源公众号:浅尝辄止、365在线学堂...
有人曾经问过我;“你的母亲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哭笑着说;“她是一个让我很难理解的人。”这个回答,不免有几分陌生。对我而言,往往是最熟悉的人而又最陌生的。母亲曾不止一遍向我讲述她是如何从艰苦年代中“闯”出来。我却不能理解她所要向我表达的意思,只是随便翻了个白眼;“那是上个年代的事。”我以数不清我说过多少次这样的话,只是想起来时心中不免有几丝歉意——毕竟她是不相信的。也许真的是她小时候苦过太多了,现在开着宝马,住着高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周末,和母亲的琐事也不过才几件,天天窝在家里她也不乐意。人嘛,毕竟还是要走动走动的,和朋友耍一阵的——自己撇下我去找朋友了。其实她还是挺愿意在家里陪着我的——我不乐意,于是她只好出去了。我真是不喜欢她对我指指点点的。生活琐事,凡是我做过的,她都不满意。我曾想驳回她:“你不满意,你怎不自己做?”但由于想到她毕竟是我的母亲,每一次我都被这个理由把话噎回去了。每天晚上,一上车就说,无不例外。难得有安静的时刻,却被她打破了。虽说男孩子应该是坚强的,但受到了这样的“折磨”,也是有意志垮下的时候。对开头那个问题,我本想经常开个玩笑回答:“我的母亲不怎么样!”但我马上就发飙了这是对一个母亲,也是对我的母亲的不尊重。她这么辛苦地将我这淘气顽皮的坏小子拉扯大,如果我此时此刻又向,她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不知她是否伤透了心——肯定会的。朽木不可雕也,还亏她将我拉扯得这么大。我的母亲苦了半辈子,但她的母亲苦了一辈子。现在轮到我了,我苦了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荏苒,但是一去不复返。我对母亲很满意,但母亲对我很不满意。我现在虽然不苦但一定要在母亲眼中甜起来。...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题记我的母亲嘴角常常挂着像鲜花般灿烂的笑容,眼角的皱纹是岁月留给她的“礼物”。母亲个子不高,可干起活来十分敏捷,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她一个包干,我常常想帮她,但她总是佯装怒凶凶的模样赶我出去,让我好好学习,别把时间浪费在家务上。母亲唯有一次生气打我,是因为我做错了事。那是一个早上,我因为不想去上学就悄悄拿起母亲的手机给老师发信息请假,当时我拿起手机也是战战兢兢,一双眼睛贼溜溜地四处张望。当信息送达后,我赶快把信息记录删除了,然后偷偷跑去房间藏起来。我心想:母亲今天应该不会来我房间,自然发现不了我的,心里偷着乐睡大觉去了。母亲洗完堆积如山的衣服后,可能是想起我那破了口子的校服还未缝补,便匆匆忙忙跑去我房间,可当她开门发现我正睡着觉,一生气就拿起晾衣服的架子,抓着我打。母亲打了两下之后便停手了。她红着眼睛,欲言又止的看着我,让我到客厅去。其实,我知道母亲是疼爱我的,她打我的时候并没有下狠手,只是装装样子。客厅里,母亲坐在我对面泡了杯茶给我喝,香醇的茶香让我毫不犹豫的喝了下去,“怎么茶会这么苦”心里暗想道。母亲看我皱成包子的小脸便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苦吗?人生就是这般苦,吃过苦后才会有丝丝甘甜。我把茶杯拿给母亲,母亲突然间把杯子重重摔在地上。我当时十分不解,眼里充满疑惑。母亲看着我,郑重其事的说:你看杯子碎了还能粘回去吗?粘回去还是原样吗?我当时还小,不懂母亲话里的含义。如今长大了,我明白了母亲是在告诉我,诚信,如果失去了便不会再回来,就像钉在木板上的铁钉拔下了也还会有痕迹。母亲是在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她不希望我成为满嘴谎言的人。看着摔的粉碎的杯子,我似乎看见了母亲忙碌的身影,看见母亲对我满满的期望和浓浓的爱。母亲是世上最爱我的人,我感谢母亲的陪伴,让我感受到温暖,我感谢母亲的教导,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的母亲,我最爱的人,感谢您!...
我有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她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是我人生的导师。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母亲去公园玩,因为中途下雨而匆匆赶回家,刚到门口,已是倾盆大雨,然而我看到一位阿姨拿着一本书,匆匆忙忙走了出去,母亲看她没有雨伞,急忙追上去,对阿姨说:“来,我这里有把雨伞,快拿着,别淋湿身感冒了!”那位阿姨感激地对母亲笑了笑,接过伞便急匆匆走了。回到家后,我好奇地问了问母亲:“您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母亲则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说:“做人一定要做个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做个对人有用的人。”我觉得母亲处处替别人着想。记得还有一次,趁父母都不在,我趁机邀请同学来我家玩游戏,玩到一半时,母亲回来了,我叫同学藏到桌子底下,避免出声,当他藏到桌子底下忍不住时往上一撞,不小心把台上母亲最喜欢的玻璃杯打碎了,母亲闻声赶来,看见了我和我的同学,又看了看地下的玻璃碎片,急忙对我们说:“你们两个没伤着吧,需不需要去医院?”我摇了摇头,小声嘀咕着:“伤是没伤着,但是把您最喜欢的玻璃杯打碎了。”她疼爱地对我们说:“你们没事就好,玻璃杯什么的不重要,以后啊,如果要玩,到楼下去玩,就不用藏在桌子底下了,知道了吗?”我和同学开心地点了点头,高高兴兴地跑到楼下去玩了。母亲那慈祥的笑容,替他人着想的品质,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长大了,我也要做像母亲一样的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提到母亲,我就会想起“母爱似海”这个四字词语,母亲的爱就像宽广的大海;母亲的爱就像棉花糖,嚼在嘴里甜丝丝的;母亲的爱像一块薄荷,让头脑中的烦恼一下子散去了…而我认为母爱像暖水瓶,外面冷冷的,而里面暖暖的。记得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正在做饭、做菜的时候,我就在其他的房间玩耍,时而在床上跳跳,时而在母亲的旁边问问这个,问问那个,时而在走廊里走来走去,母亲看我这么不老实,就打开电视机,让我看电视,母亲又强调了一遍:“说不能在床上跳,不能上床头的被褥。”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为什么不能上被褥,因为上了被褥后,被褥就会朝一个方向塌,我就会滚到地面上,这很危险,可是那时的我不知道,就上了被褥,没过几分钟,就听见了“哇哇”的哭喊声,她马上放下手中的菜刀,小跑到我的面前,他马上扶起我,嘴上说着:“我都说800遍了,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可却偷偷地在伤口处抹上红药,粘上创口贴,这个情景我没看见,是爸爸以后告诉我的。我渐渐长大了,又添了一个小妹妹,可是妈妈对我的爱却丝毫没减。我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夜晚,我和妹妹在户外溜达,顺便带了一个脚踏车,我们轮流骑脚踏车,正在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时,扶手和脚踏板分离了(应该是松了一颗小螺丝钉)妹妹惊呆了,我立刻就跌倒了,母亲立马就拽起我,说:“小心!”她还是偷偷地在伤口处抹上红药,贴上创可贴,可是我却看见了,默默地记在心里。我看见母亲的爱是这样的,虽然不知是否母亲察觉到了我那天深深感动的心理,但是从那天起,我便开始真正的成长,逐渐地理解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同时也也在那天起,我再也不调皮了。...
诗词好似一杯茗香,恬淡却不失芬芳,越品越香。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诗词是其的主要部分,中华民族的延续,先人的智慧,都竞相回旋在历史的隧道之中。诗鼎盛于唐,词则是宋,固有称号“唐诗宋词”。诗中佳句仿佛有魔力,引人入胜,美景如画,诗词便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一景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热情奔放;“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灿烂缤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限愁思,还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傲然芬芳。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深遂,诗中还带有迷语。诗词本身就很美,美丽的风景,复杂的心情都尽在古诗中展现出来,古韵悠长。相对高耸入云的楼房而言,我更加倾心于古色古香的建筑,比如“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明月”中的冷清。为此,我在书中找寻,在历史、诗词中翻阅、去徜徉在其中。读过于丹的《最美古诗词》,安意如的《陌上花开》诗词的评析,背后的故事,品味着其中的韵味,乐意之至。真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宋词,我能背出许多,里面的那些意象,寥寥几字就让人浮想联翩,是靠自己去想象的,并不同于白话文的通俗易懂。我很佩服那些才子佳人,诗仙李白的浪漫,诗圣杜甫的忧国忧民,诗豪刘禹锡的豪情壮志,才女李清照的婉转清丽,纳兰性德的“冠盖满京华。”诗中寓情,不论是什么情,读者那朗朗上口的文字,也不论你是否亲生经历过,若你感性,也会被深深触动吧!诗词,这是先人的智慧,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探究过它的意境,诗文,碑文总会有那么一段故事,我想听它的述说。诗情画意的文字能打动人心,而时光流逝,浮光掠影,就像一场梦,总在还未好好体味时就已经逝去了。笔下流淌出的文字也就渐渐换了一个味道。周围的人惊诧于我所了解的历史之多,出口的诗词之多,那是二者互相结合,从古诗文中探索历史的痕迹。《诗经》之雅,汉赋之韵,建安风骨,唐诗浪漫,宋词理性……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不会消失殆尽,香飘十里,宛如一坛美酒,越酿越醇,越酿越香。心因这古韵悠长而暖,物随心转,以一种浪漫不乏理性的心态看待万物,在时光的长河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草一木用有情的笔,为岁月写就衣袂诗行。心随着那缕古韵飘向远方。从现在起,珍惜每分每秒,好好体会这个世界。要敢于想象,并善于把想象表达出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翅飞翔,体味这个世界的美好,相信世界真美好,这便是我从“唐诗宋词”中所悟出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