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好家风是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家庭里的幼苗健康成长。说起好家风,我就会想起那句话:“百善孝为先。”我的家庭就让我受到了深刻的孝道教育。
爷爷自从几年前摔了一跤后,便瘫痪在床。叔叔在外地工作,因此,照顾爷爷的重担就落在了爸爸肩上。爸爸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远,来回80多公里。而且,他的工作特别忙,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虽然爸爸上班这样累,但他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进爷爷房里,跟爷爷说说话,并给爷爷翻翻身、按按摩、捶捶背、剪剪指甲……这些都算是轻松活,真正的重活是给爷爷洗澡。每次给爷爷洗澡,爸爸都要先把爷爷抱进卫生间,放在特别为爷爷准备的椅子上。爷爷手脚不能动,也不能坐,几乎是斜着躺在椅子上,随时会滑下去,所以要一个人专门按住爷爷的身子,爸爸才能给他刮胡子、洗头、洗澡。洗完后爸爸又把爷爷抱回房间,盖好被子,并喂他喝水。这时的爸爸浑身都是湿的,分不清是汗还是水。但我从未听见爸爸抱怨过。我曾问过爸爸:“这样不累么?”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这份爱,儿女无法还清。父母老了,我们能做的,只有懂得感恩,孝敬父母。”我明白了。从那以后,我也常常去跟爷爷聊聊天,给满脸倦容的爸爸倒杯茶,帮忙碌的妈妈洗洗碗、扫扫地。
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孝道的民族。父母用自己的言行,给我上了生动的家风教育课。我要让这好家风传承下去,用真诚的心去爱护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下一篇:好家风伴我行
在我国,很多家庭都有家风家训,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就是:百善孝为先。平时,妈妈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如何地孝顺长辈。记得一个周末的下午,天气闷热,我呆在家里,不停抱怨:“还没到夏天呢,怎么这么热呀!”这时,我看见奶奶拿着锄头正准备去地里干活。我连忙劝说道:“奶奶,改天吧,难道在这大热天里干活,您不觉累吗?”而奶奶却笑着回答:“不会,只是去除点杂草,干习惯了。”我无言以对。正当我想放弃劝说奶奶时,刚要去午休的妈妈从房里冲了出来,“抢”过奶奶手里的锄头说:“妈,我去除草吧!”“不用!你难得休一次假,在家陪陪钰怡吧!”“妈,您平时很辛苦,现在就让我帮您吧!”妈妈边说边把奶奶往回扶,奶奶只好回了屋。就这样,妈妈整月里好不容易得到的假期休息又没了。虽然这是件小事,但却令我感受到了妈妈对奶奶的爱和孝顺。那天晚上,妈妈想给我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饭,于是便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奶奶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毛病”了,要去帮忙,妈妈硬是不肯。我看到这情形,想起了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百善孝为先”,便走过去说:“奶奶,你去休息,我来帮妈妈吧!”奶奶听了,开心地说:“好吧,我的孙女长大了,我该好好‘退休’了。”那时,妈妈没说什么,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妈妈的笑容中,我知道她是希望并且认同我这样做的。“孝悌者也,乃人之本欤”,是妈妈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这也就是我家的家风。今后,我一定把这句话牢牢记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抚养成小大人,不知经历了多少辛酸与艰苦。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背着一个装满书的书包,跪在北大的大门口,乞求北大录取他为本校的学生。但是北大主办方伸出一只拒绝的手,说:“对父母不孝的学生,本校绝不会录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学生是某市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别人需要认真读多遍才能背下来的课文,他只需看一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他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老师的得意门生,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让父母感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慢慢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导致他变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而且对父母非常不孝。有一次,父亲忍不住说了他两句,他竟对父亲大发雷霆,还动手打了父亲。一天,邮递员给他送去北大的面试通知书,碰巧看到他跟父母顶嘴吵架的场面,态度十分恶劣。只见邮递员失望地摇摇头,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到了面试日期,看到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地走进北大大门时,他也跟着走了过去,他刚要进去,却被拒之门外。正当他疑惑不解时,那个送通知书的邮递员出现了——原来,那个邮递员就是面试的主考官。主考官严肃地对他说:“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国之栋梁,在我给你送通知书时,看到了你对父母的不孝,严重缺失人格,本校是不可能会录取你这样的学生!”那个学生听了,脸上黯然失色,可是,为时已晚……我们从小就学习“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是每个做儿女都就应尽的孝心。如果连父母都照顾不好,那么又何谈为社会做贡献呢?...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爸爸便教育我要孝顺,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可以成绩不好,但如果他连孝都做不到,那他就不能称之为人。以前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对孝这么看重,这么执着。平常把教育工作甩给老妈的爸爸,却经常为了孝来教育我,当时我的非常不理解。生活中的老爸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一有好东西先分出两份给奶奶和姥姥,剩下的才我们自己吃,奶奶和姥姥家东西坏了什么的,他也总是第一时间去修理。在今年的暑假期间,我真正理解了爸爸的用意。那是在一个周四的早上奶奶打来电话说爷爷不太好。爸爸妈妈在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急急忙忙赶回了老家,我当时跟舅舅一家在济南,就没有去。周六一回来,我便坐车去了医院,我并不清楚爷爷的病情有多重,一开始以为只是小病痛,根本没有死亡的概念。当进到病房看到原本健康的爷爷躺在病床上,床边上架着只有在电视剧里才看过的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鼻子里插着食管。爸爸让我给爷爷拍打后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生成褥疮,给爷爷按摩四肢,防止四肢血栓的生成,我摸着爷爷松弛枯老的皮肤,感受着时间停留在爷爷身上的痕迹,感受着爷爷一片衰老死寂的身体,心里有些发堵。我每天尽心尽力的给爷爷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奶奶直夸我懂事长大了,虽然爷爷最后还是去世了,我很伤心,但没有愧疚。我终于懂得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让我在爷爷生病时好好照顾爷爷,给爷爷按摩是让我尽一份孙女的孝心,不想让我留有愧疚和遗憾,不想让我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通过爷爷住院的种种事情,让我也慢慢理解了孝的意义:孝并不需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孝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嘘寒问暖,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孝顺父母,不要以为我们还小,没有孝顺父母的担当。虽然我们没有能力给父母买房子,买汽车,买衣服,但听爸爸妈妈的话是我们的孝,好好学习是我们的孝,给爸爸妈妈倒杯水是我们的孝,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是我们的孝…。总而言之,孝无处不在,现在做一个好孩子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永不能忘记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一代一代的不断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今年寒假,我们回老家了,我的家乡在河北,我们这次回老家主要就是照顾姥爷。我的妈妈非常有孝心,她会无微不至的照顾姥爷。我的姥爷因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病,喘不过气来、心烦。妈妈到家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照顾着姥爷吃药喝粥,每天都把她累的够呛,她每天都是前半夜照顾姥爷,后半夜再睡觉。妈妈因为担心姥爷的身体问题,总是失眠。这样反反复复的失眠,导致眼睛旁边出现了浓浓的黑眼圈,人也显得很憔悴。一天半夜我醒了看见妹妹和外婆都在熟睡,而妈妈却在看护我生病的姥爷。一会帮姥爷调节吸氧量的大小,一会帮姥爷喷这药,或喷那药………累的不行。我问妈妈为什么不睡觉,妈妈说她等姥爷的病情稳定了再睡。妈妈辛苦了,但是,妈妈的努力没有白费,姥爷的病情逐渐好转。在2月13号突然下起了大雪,等雪一停,妈妈就带着我、妹妹一起把院子里的雪都清了,生怕姥姥姥爷走路不小心滑倒,我们把雪清理完,妈妈又走路去野庄医院给姥爷买药。回来的时,妈妈的脚都冻的没有了知觉,而且脚心和脚背都磨破了。看着鲜血从妈妈的脚中一点一点的流出来,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我以后一定也要像妈妈一样孝敬父母。古人都说百善孝为先,我一定要向妈妈学习。...
最近这几天,奶奶生病了,我好想去看望奶奶,可又不能耽误学习,没有时间去,我心里忐忑不安,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在我焦急的期待下,星期五终于到了,我和爸爸妈妈给奶奶买了牛奶、水果、面包……去医院看望奶奶。到了医院,我惊呆了,生病的人怎么这么多。我寻找着35床,哦!我看见了奶奶,我拥抱了奶奶一下,她抚摸着我的头,脸上露出慈祥地笑容。我看着奶奶苍白的脸,鼻子一酸,眼泪禁不住都快要留下来。这时,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剥了两个香蕉,还亲切地对奶奶说:“要多吃点,多休息……妈妈忙前忙后,一会儿给奶奶喂药,一会儿给她擦身子……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我为妈妈点一万个赞。不知不觉,都快到十一点钟了,爸爸说:“我们该回去了。”什么?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还想多陪陪奶奶呢!临走时,我对奶奶说:“有时间我会来看望您的。您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妈妈为奶奶盖好被子后,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祈祷着每个人都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着幸福地生活!...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有多少感天动地的孝事至今仍铭记在人民心。古代有王祥卧冰取鲤;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笋……现代也有感人的故事,最令我感动的是莫过于明明的妈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自打生下他后就卧床不起,后来他父亲又患脑血栓去世,整个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他稚嫩的肩上。每天早上不到5点他就得起床,烧火做饭,一口一口地喂完母亲后,他才能匆匆地扒上几口饭赶去上学;放学回家后,他先去看看妈妈,然后再去做家务,接着再温习功课,每天晚上都要11时过后才能上床睡觉。考上高中后,为了求学,不得不用平板车拉着无人照顾的母亲一起上学。比起明明来,有的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上要在大人三番四次的催促声中才能起床,放学回到家后,书包一扔,到食品柜里抓一把可口的零食吃,叫做作业还一肚子不情愿。常常不满于母亲的絮絮叨叨、不满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但要对比明明,他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这时让我想起报纸上看到的一位小姑娘骑着一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在捡完饮料瓶后向一个无人的胡同骑去,一个青年拦住了她的去路,用刀对着她,歹徒用力掰开她的手,而她却紧紧的攥着手里的钱死活不松手,还拼命呼叫,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众人带着歹徒搀着小姑娘来到了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小姑娘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小姑娘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的耷拉着。而手里钱的数字让人们都惊呆了,手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为了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小姑娘,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小姑娘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小姑娘的身后,以期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出了医院她买了几种水果,最后她来到了墓地,在一块新墓地前跪了下来说:“妈妈,我已经还完了为您治病所欠下的钱。还挣了8元5角。妈妈我可以为您买水果,都是好的,您尝尝吧!这是您生前最小的愿望,您虽不说但我知道。这时民警恍然大悟了。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身为21世纪主人公的我们,把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美德一代代传下去,也许在抬头的一瞬间你就会发现,时间的老人已在父母身上留下了痕迹,是永不磨灭的痕迹,但你还会发现父母笑了,开心的笑了,不是因为他们有了山珍海味……。而是因为又儿女陪在身边,让父母感到了欣慰。让孝道更好的发扬下去!二年级:乐观宝贝...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当这首在两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声再一次响起,无不再一次提醒我们,我们的父母在慢慢变老,父母有多么不容易,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2018年的夏天,这个暑假过得和往年一样,平凡而又充实,除了完成暑假作业,剩余的时间,只要一有空,我就往外跑,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我玩得不亦乐乎满头大汗的回到家时,平时总是第一时间就帮我换洗衣服的妈妈,今天有点不一样,她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额头滚烫,身体很热,那一刻,我突然很害怕,而那天爸爸刚好不在家,手忙脚乱的我立马找了隔壁开药店的姑父,买了大人的退烧药,又飞奔回家,然后给妈妈倒了一杯温水,让她吃了药后下再睡,不一会儿,她的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我拿了条热毛巾帮妈妈擦汗珠,这时妈妈醒了,她欣慰的说:“谢谢你,宝贝儿!吓着你了吧!”我抚着她的额头说:“退烧了妈妈,您以后要多注意身体哦!”,妈妈脸上笑开了花说:“我的宝贝儿长大了”,那一刻,我的心里也像灌了蜜似的甜,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也可以成为妈妈的依靠。父母生养了我们,给了我们幸福和快乐。一生无私地,给予我们他们的全部,不求回报,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一生只为了把我们带到光明的人生大道上;他们更像童话里的那棵“苹果树”,一生就为了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当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希望你记得,是谁,一步一步的教我们走路,当父母老了,讲话不清了,希望你们还记得,小时候,是谁,一句一句的教你学讲话。时间会让父母多了皱纹,可是我们更记得,他们的青春都花在谁的身上!...
时光赋予人类怀念与遗忘的能力,千百年来,人们却一直歌颂着那些尊老孝亲的人,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了一篇篇动情的乐章。《百孝经》中开篇就讲:“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志。古人有云:“羊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情,况乎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便是恩重如山,而孝是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但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是父母对我们爱的延续。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父母所给予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恩情!从怀胎十月生下我们,到母亲为我们打理好生活的一切,到父亲为支撑这个家庭不辞劳苦,而忙于生计,再到父母的教育,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仔细一看,留存在你孩童记忆中那神采飞扬的脸庞,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还在吗?你再看看如今的他们,他们的脸上已刻上了时光的印记,那一道道皱纹,夹杂着许多银丝的头发,那都是为我们操劳出来的啊!那么,你是否向你的父母说一声:“父亲,母亲,谢谢你们,我爱你们。”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孟佩杰,从八岁开始承担侍奉养母的重任。2012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并且婉言拒绝了好心人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道是“久病无孝子”,而孟佩杰却侍奉养母于床前竟达十多年,而她却认为:我只不过做了这世间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情。中华民族的孝道,正是因为有像孟佩杰一样的许多人,苦苦坚守着,才没有在这个社会中泯灭。其实尽孝不难,没有哪个父母会向自己的子女要求什么。尽孝不过是满足一下老人的心愿,让他们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晚年而已。只要我们每天给父母,哪怕一点点的关爱,这个传统美德,就会得以传承和发扬。什么是孝?是《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是李密的“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孝的典型千千万,“孝感天地”的舜,“芦衣顺母”的闵子骞,“哭竹生笋”的孟宗,“卧冰求鲤”的王祥,“鹿乳奉亲”的郯子……冰心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悲吟声声泣,声声呼严父;碧水哭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欲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还能再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