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既不能说特别宽裕,又不能说十分贫穷。父母既不是老师,又不是公务员,但对我要求很高,从不松懈。
说到时间,妈妈总是滔滔不绝:“如果你从来没有感到时间的紧迫性,你就不能学会珍惜时间!”暑假里,前一个月我很忙,补课排满了我的生活时间,还要在仅有的三个小时内完成一天中的作业任务,难得出去走走玩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并决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一说到赚钱,爸爸总是会说:“当你知道赚钱的辛苦时,你会为你之前的糟蹋所感到心痛!”爸爸妈妈不怎么给我零花钱,也就一个月一回,我从不拿零花钱去买零食,就算要买,我也是为别人跑路买东西赚跑路费买。当豆大的汗珠从头上落下来的时候,我顿时明白了爸爸的话。
不管是妈妈的话语,还是爸爸的教诲,我都牢记在心,一次一次地体验,一次一次地感悟。当看到本文的题目时,我会骄傲地想到:“我们家不就是嘛!”
下一篇:她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
古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题记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一个家庭的中枢,更是一个家庭的根须。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总是在听着妈妈讲故事中入睡。耳朵里听进去的有时是神话传说,有时是寓言童话,有时是儿歌诗词……反正,妈妈的故事多姿多彩,千奇百怪,每个故事都会引起我的无限好奇和思考,启迪我的智慧,在我幼小的心灵开启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有趣的世界。长大了些,我便会自己阅读感兴趣的书籍。这时,姥爷的书房就成为了最吸引我的地方。于是,藏在书架里面的刘备、曹操、孙权、宋江、晁盖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在我心中的世界里活蹦乱跳了。就这样,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妈妈自小就埋进我心田的那颗对阅读充满好奇和兴趣的种子便萌芽了,如小树苗汲取了阳光雨露般不断生长,我对阅读的向往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即便在手机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每当有闲适时光,我们一家人仍不会像时下的很多人那样沉浸在手机的世界中,而是会各自挑选一本喜爱的书,随处一卧,静心阅读,度过一段安静而又充实的美好时光……在我的家庭里,父母亲为我树立了读书的榜样!其实,不仅在读书方面,在珍惜时间,提高效率方面母亲更是给我率先垂范。古往今来,有多少警示我们努力读书,珍惜时光的的名言警句!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妈妈就是一个懂得安排时间、处理时间的人。作为一家之主,她总把“今日事今日毕”挂在嘴边上,既时刻提醒自己,又时刻提醒家里的每一位成员,未雨绸缪,在做足打算之前,不轻易下手。在妈妈的熏陶渐染下,我虽不及她那般自律,却也习惯在做事之前打算一番。所以,在深夜回想时,我也能够对自己的一天满意,即使有遗憾,也会吸取教训,让明天的自己更好。家规是尺,丈量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家风是圃,孕育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家训是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未来。一个家就是一个浓缩的国,一个国就是一个放大的家,而良好积极的家规家风,它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素养,乃至成为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子孙后代中绵延不息……...
“勤”当家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我是渺小的一员,但我总想着让自己带有光彩。妈妈对我说,如果你想要光彩照人,必须与“勤”字交上朋友,事事“勤”字当头。做个“勤奋”的人,勤就是坚持。我很喜欢弹古筝,开始学习古筝起步比较晚,我就凭着自己的一份喜欢,坚持每天都弹,有时练习1个小时,有时练习半个小时,双休日尽量多花点时间。因为兴趣是最大的动力,这是坚持练下去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又想到的是既然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只有付出过努力,才能有收获。“勤奋”的人会得到大家的一个个赞,妈妈坚持天天晒朋友圈,大家送上的一个个赞是给我大大的鼓励。每每看到大家的支持,听到老师一声声的肯定,我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练好这项本领。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也分析自己的不足,大多数练习都要妈妈提醒,如何我能自行安排好时间,及时练习那就更好了。做个“勤学”的人,因为“勤”能补拙。在学习上我总会时不时的偷点小懒,有时候回到家作业就会做个没完没了。妈妈一直提醒我要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有些作业能在学校完成尽可能地去做好它。我一直在尝试,的确是这样,学校里十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到了家里,往往会花上二十分钟,甚至三十分钟。原因是学习没有静心。如果我能时时做到“勤学”,我就会有多余的时间用来看书、运动,学习不仅会越来越轻松,成绩也会越来越好。做个“勤劳”的人,因为勤其实是在跟时间赛跑。说起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家中所有的窗帘都是卸下清洗,我拆装。妈妈就说,家里有个小帮手,事情立马就做好了,我们节省了好多时间。家里包饺子,虽然我包得并不漂亮,但妈妈包两个,我包一个,本来1小时完成的事,我们一起只需花上大半个小时。一起劳动快乐着也幸福着。你问我,我家的家风是什么?我用一个字作答,那就是“勤”。...
家风是一个家庭独特的风气,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他会不自觉的影响家里的每一个人,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长。我问爸爸,“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爸爸笑着说,“想想爸爸妈妈平常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教你的,那些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呀。”奥!这么想想,我觉得我们家的家风还真不少。首先是爱读书,我家最大的收藏就是书了,书房、客厅、卧室……到处都是满满的书,爸爸、妈妈常说书是最好的朋友,每年我过生日,收到的礼物也是各种各样的书。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读书。每天放学回家,钻进自家“图书馆”,拿起书往沙发上一靠,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睡前半小时也是读书的时间,这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三个人一人一本书,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宁静的夜里只有翻书的声音在“哗哗”地响着。闲暇时,我们一家经常到书店淘书,我喜欢文学类和历史类,妈妈也喜欢文学类,而爸爸看的最多的则是心理学专业书。我们在书店一呆常常是2、3个小时却浑然不知,深深沉浸在书中,往往是等到爸爸提醒我们该回家了,我才发现脚已经麻了,天也暗了……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阅读的好渗透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我能静心,会思考,平时看得多,写作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另外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妈妈讲的最多了,吃饭要坐好,要用手端好碗,饭粒要全吃完,不能挑食。来了客人要懂得打招呼,与年纪小的一起玩要懂得谦让……我问妈妈,哪来这么多规矩?妈妈说,妈妈的妈妈就是这么教她的,简单来讲就是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除此之外是要坚持,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学舞蹈,因为基本功训练很苦,每次去跳舞我都会哭着跟爸爸说我不要跳了。爸爸没有批评我,而是认真地跟我说:“做事情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能坚持,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困难。”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也就挺了过来。爸妈每天唠叨的还有很多——“要诚实,要友善,要仔细,要注重过程……”,这也都是我们家的家风。正因为有这样的家风,现在的我才会是人人夸奖的好学生。我爱我们家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伴随着一个人良好的修养,一个人的家风好,走进社会,可以很自豪的挺起胸膛。要问我的家风是什么,那就是:勤俭持家,善待他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从爷爷开始,生活就十分简朴,尽管不缺钱,但也不乱花钱。如今,这个习惯一直被沿用至今,但是只要是为了老人,都会尽可能安排最好的。家中如今还有一个百岁老人,她是我的祖奶,今年103岁了,为了照顾老人,家中男女老少都进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奉养老人,如今,她老人家走路不主拐,起身不用扶,家人都十分开心。我们家的男女老少,关系十分密切,几个姑姑与我们家都其乐融融,把家中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养,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争吵,没有烦恼的幸福家庭。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的爸爸,他早年接触传统文化教育,便励志要感谢登封,回馈家乡,就这样,他找到了一个好机会:开论坛。他在2016年时与爱源公司一起在登封8684部队联合创办了爱心公益大讲堂,开讲当天全场座无虚席,人生鼎沸,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全国各地的名师那句句感人的话语浸透了在坐每一位的心灵,所有的人都留下了真挚的眼泪,泪声俱下,爸爸很开心,他为登封做出了一个贡献。随后,爸爸在学习中无意间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登封许多人吃不到饭,环卫工十分辛苦,尽管为登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午还要顶着严寒酷暑,在街上吃着没有营养的饭菜于是爸爸发心要让他们吃上有营养的饭菜,他找到了一家全国的免费素食餐厅,开始尝试与他们加盟,家中爷爷十分生气,他认为这样会让爸爸产生巨大的损失,但是爸爸决心已定,义无反顾的开张了,从2016十月一日起,登封便多了一份爱的中转站“雨花斋”,直到如今,“雨花斋”仍然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爸爸的经济不但没有变差,反而生意更加的火爆,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感谢雨花斋,送来许多米面油菜,甚至温州的一个雨花斋老板送来了一火车的白菜……这些难道不是感召来的吗?爸爸身先士卒,给他的儿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他的儿子也会努力,让家族兴旺,把这样的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我不会让我家风的花朵变得枯黄无力,相反,他会更加的辉煌!...
我的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今年八十五岁了。他满头银发,慈祥和善,热心快肠。他每天脸上都笑呵呵的,对每个人都很友好。他是社区合唱团里声音最洪亮的那个“老先生”。每到“邻居节”的时候,他都会精心做他的拿手好菜“粉蒸肉”和“炸藕夹”,热情地招呼大家分享。爷爷坚持每天看电视看报纸,晚上七点戴上老花镜看《新闻联播》是他雷打不动的节目,看到有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水灾、台风,爷爷都非常担心,还会掏钱捐款。我的爸爸是一名大学教授,他课讲得好,是学生心目中的“男神”。每年过年都有很多学生给爸爸打电话、发祝福、寄贺卡,这些学生里有他帮扶过的贫困生,有他批评过的“调皮佬”,有喜爱他课程的“粉丝”,也有要他指点迷津的“创客”。爸爸每天都很忙,但他还是坚持热心做公益,还经常带着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担任着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经常组织活动,向贫困地区学校捐图书、捐文具、捐衣服。我是一名热心有爱的少年。去年暑假,我参加“希望工程—出彩讲堂”乡村公益活动,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河北滦平的偏道子村。这个村里的小朋友很多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住在村里。我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背诗词、一起上山采摘、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我把自己带来的一大包沉甸甸的图书、笔记本、彩笔、玩具、棉手套送到他们手里,我们紧紧地搂在一起合影,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我心里感到非常快乐,非常满足。我们家不是土豪,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庭,我们没有很多的钱去做慈善。但是爸爸告诉我:我们不能忽视了身边的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给人一个笑容,说一句体贴的话,送人一本书,捐出几件旧衣服,给老人和孕妇让个座,帮陌生人指指路,献一次血,开车礼让行人,给贫困学生买一件过冬的羽绒服,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们就像是雨天里的一把伞,酷暑里的一杯茶。我们语文课上学过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关爱就在平凡的生活里。前几天在微信里看到了一条消息,杭州萧山82岁的老人陈阿毛徒手疏通下水道,清理路面积水这个小举动已经坚持做了20年。20年啊!一件小事能连做20年,真是不简单!善良有爱心的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同事邻居,或许是大叔阿姨,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每天充满善意地工作、学习、生活,用关爱去触摸别人的心,用力所能及的帮助去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力量,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的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父母也是普通普通的公务员。但是从祖辈那里传下来的家风,我一直铭记在心中。父亲小时候家里贫穷,有三个弟兄,父亲排行老二。每到稻谷青黄不接时,父辈们家里就缺粮了,爷爷没办法,只好出去向亲朋好友借粮食来艰难度日,等到秋收稻谷后再还给人家。奶奶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奶奶说了句很有文化的话让父亲记忆犹新:“挣钱如针挑土,花钱如水推沙”。大概意思是挣钱是很不容易的,花钱就如流水一般。那时候家里养了二十几只鹅,爷爷没有精力去照顾它们,放鹅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父辈身上。每天清晨,爸爸他们三兄弟就把鵝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则搬一把小凳子坐在草地旁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认真读。希望通过读书,自己能有出息,将来不让爷爷奶奶再干重活,不再受苦。爸爸还记得,每到放寒假时,天还不亮,就用架子车拉甘蔗到三十里外的谢家镇去卖,但一次就只能卖十几块钱。还有一次,是大年三十凌晨五点,父亲和爷爷就拉着甘蔗出去卖了,回来时已经是中午一点了……当时爸爸就深知钱来的不易,要勤俭,不能随意浪费食物。人一生中要学会感恩。“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要饮水思源。有一次过母亲节,我送了妈妈一条几块钱的手链,妈妈为此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爸爸从不大手大脚,做事精打细算,很会懂得变废为宝。旧衣服也舍不得扔,说还能再利用……孩子是苗,家风是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激励我走上新的台阶。...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家风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家庭的传统风尚。家风其实就是每个家庭的导师一样,让我们明白了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就有家风啦,诚实做人和尊老爱幼。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约在周末去图书馆看书,可是太阳公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我想:我要是去图书馆,就会被淋成落汤鸡了;我要是不去图书馆的话,我就失信于人了。孔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的心里很是纠结,爸爸看到我很纠结,就问我怎么回事,然后和蔼地对我说:“诚信做人,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不去图书馆,那就证明你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难道你没有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诚信,要守信承诺。”虽然那天有些同学没能来,但是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的家风:诚实做人。我做到了诚信,没有违背我们的家风。还有一个家风是尊老爱幼。记得有一次,我乘坐公共汽车。到达某站后,进来了一位老人,车上没有座位了。我就主动的把位子让给了这位老人,车上传来了激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诚信,伴我一生,成为了我的座右铭,和我形影不离。尊老爱幼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他们是美德的传承,让美德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成长!...
常说家庭教育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我的家风故事。我和爸爸妈妈三口人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姥姥都不在长春。爸爸平时工作辛苦,每天还要接送我上学,妈妈以前是大学老师,这几年创业很辛苦,总是加班工作,还要照顾我。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家每周末大扫除都是自己的房间自己负责打扫,学习用品,衣服,玩具都要自己整理,不用爸爸妈妈监督我,我不想让爸爸妈妈操心,大家一起劳动才能更开心。虽然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但他们只要有时间都会多多陪伴我,每年假期都会带我出去旅游,丰富我的经历,增长我的见识。妈妈基本每周都会带我去看电影,无论是我最爱的动画片,还是她最爱的战争片,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而每一次我都特别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每周六下午爸爸会领我去他们球队踢足球,去游泳健身。因为平时爷爷奶奶,姥姥都不在长春,节假日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领我回通化,回延吉,说一家人要常常在一起,还要多回家看看老人,孝敬老人,多陪在老人身边。我想家风就是一个家庭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父母的教育,可以陪伴我成长,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学习,去模仿的榜样,使我们做好人,做一个会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