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偌大的院子里与父母一起赏月,谈笑,歌唱,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这幸福竟然是来自于他人的提醒。初三,班里来了个插班生,头发蓬松,身体瘦小,身上深绿色的衬衫似乎洗得不算干净。但是他阳光,热情,在几次借用橡皮之类的小事后,他成了我的好友。
周末,我邀请他去我家尝尝妈妈拿手的炸薯条,他也就乐呵呵地答应了。“哈哈哈……”我们在追忆童年的趣事中乐得东倒西歪,不知不觉中,吃的,喝的包装拆了不少,垃圾桶边被我扔得到处都是。
他突然拦住我潇洒的“投篮”动作,“别乱扔,把家里搞脏了不好。”“没事,我平常都这样的。”他却起身拿来我似乎从没见过的扫帚,开始打扫。我立即加以阻止,放开喉咙喊,“妈,妈,你过来下,房间里太乱了……”
妈妈举着湿碌碌的手上来了,我不由得埋怨到:“妈,你忙啥了,我的垃圾桶你也没倒!快快,帮我们收拾一下。”他却站起来对我妈妈认真地说:“阿姨,对不起,这点小事,我们自己来就好了,您歇着。”妈妈看着他笑得像朵花,“好孩子,真懂事啊!坐坐,阿姨很快就好。”
“嗒,嗒嗒……”随着键盘的急速敲打,我沉醉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偶尔斜视坐在身旁的他,他脸色憔悴,眼神飘忽不定。我开口说:“怎么了,来一起玩啊!”“吕非,我想和你聊会儿啊,你刚才对妈妈的态度是不是不太好啊!”“没事,我是她儿子,她本来就应该替我做啊,什么态度啥的,她都会体谅我的。”我满不在乎地说。片刻的沉默后,他缓缓地对我说:“你知道吗?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正常一年才回来一次,而且都十分匆忙,有时,甚至连续好几年都不回家”。“哎,如果我爸妈也不在家多好啊!”他瞪了我一眼,顿了顿继续说:“你错了,你不知我有多羡慕你,还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说话,斗嘴。所以今天,我才来你家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
他走了,但给我留下了愧疚和思考。我开始体谅别人的心情,体谅父母的辛劳,我开始害怕,我又开始庆幸。
窗前,一轮金黄的圆月,我的思绪飞得更远……
下一篇:遇见另一个自己
“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达维什(巴勒斯坦诗人)“困死了,让我再睡会儿。”我还在迷迷糊糊中不停地抱怨,母亲已经起身去为我准备早饭了。直到快七点,我才从床上起来,打理好自己去吃早饭。看到餐桌上已经放好一碗豆浆,凉了许久,已结出一层黏黏的薄膜。喝了一口,没有任何味道,我又开始抱怨起来。妈妈听了也没说什么,只是嘱咐我要带好书包。刚踏入校门,急促铃声就响了起来。我赶忙跑了起来,心里嘀咕道:“妈妈怎么不早一点喊我起来,这下肯定要被老师批评了。”果然,到了教室,老师已经上课了。喊了声“报告”,老师的目光看了过来,示意我先进去,下课找她。下课了,我去办公室,向老师解释我迟到的原因。谁料,还没说完,老师就打断了我:“迟到的原因你应该从你自己身上找,而不是一味地推脱责任。你早已是初中生了,本来就应该做到自己起床,而不是让你妈妈叫你,何况我们抓迟到的本意也不是要骂你们一顿批评你们一通,而是让你们注意在不迟到中学会自律守纪。所以,你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多想想他人。”老师这一提点,我想起自己从小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里每个人都是围着我转,久而久之或许是习惯了,我开始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只是一味索取;稍有些不顺心,就把责任全部往外推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出气对象。如果我多为别人考虑一点,是不是又会不一样呢?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如果我多懂事一点,早一点明白这些道理,多为妈妈考虑一点,那她脸上的皱纹会不会少一点?她活得会不会轻松一些?她的内心也不会那么寒凉了吧?母亲对我的爱胜过他人,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给我打理生活,对我有求必应,基本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可我又是怎么回报她的呢?也许她心里的苦楚她最明白,我却没有为她分担多少。现在我长大了,是应该多替她想想了。...
家住小巷深处,春夏之间,常有一卖花女经过。这景象,并不如陆放翁所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正相反,她常围着花头巾,拖着一三轮车的未必娇艳的花,实在不算文雅。 这天闷热,正想着,她的“卖花嘞!”的喊声就划破了深巷的宁静。脆生生的声音清亮了夏天,也引得一阵蝉鸣聒噪。耳畔燥热,我心中更是烦闷:“大中午的为何要卖花,让人烦躁,为什么不想想别人呢?”她似乎并没想到别人,吆喝声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正烦躁,闷热的天气转而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洗刷着这个小巷。本以为那个卖花女会就此停住,谁知她又叫了声什么,喊声随雨声飘散。刚想朝着她喊“想想别人吧!”定身细听,我不禁错愕。 “下雨嘞”她喊着,“收衣服嘞” 她的叫声回荡,像雨中的闪电,像摇响的小铃,随着密密的雨丝飘散到每户人家的窗口。几双手急急忙忙伸出窗口,原先垂在风中的衣服登时不见。 卖花,是她的本职;她却想到了别人。多少件衣服,因了她,仍然干燥。那想不到别人的人,竟是我了。 从窗口望去,小巷中只有那辆三轮车和一把格子伞,那一定就是她了。她的花,丝丝的红,缕缕的粉,点点的白,像是一幅水墨画,在水汽中洇染开去。花香似风,似纱,似月光,似她善意的提醒,若隐若现,丝丝浮动。雨丝洗刷过的花,竟变得如此娇艳。 她那为别人着想的善意,也一定就像这花香,滋润着这条小巷。 雨停了。格子伞变成了花头巾和清亮的一声“天晴嘞――”像是雨后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许多衣服,重又在风中飘动。一条小巷,有了她想想别人的善意,也变得充满了诗意。 从此,盼着她的花头巾,盼着她的三轮车,盼着她清亮的吆喝,更盼着她的花。 因为,她的花,好像在提醒我,这世界不只有我,应该多想想别人,为他人心中注入一瓣芳香。无论在风雨中,还是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