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着不一样的色彩,有的人是一首诗,一件物,一缕阳光或是一段记忆。而我的生命中有那样一抹色彩,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栖,它与我如影随形,从不分离,它像是另一个自己,它让我驻足流连,它让我坚强勇敢,它让我勇往向前。
每个人都有希望,它让我无所畏惧。它像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的艰难险阻和幸福繁华。它也曾用前方的艰难阻止我前进的脚步,它也曾用前方的荣华富贵诱惑我进入歧途。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它给予我的考验。只有通过这些考验,我才能继续向前。
十四岁的我们正处于人生的花季雨季中,在这个如梦般的年龄里,我们朝气蓬勃,我们斗志昂扬。带着梦想,带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校园这块知识的沃土上耕耘、播种。在这个如歌般的岁月里,我们高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年轻的我们给枯燥无味的初中生活添上了一抹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色彩。
青春是最宝贵的,青春若是逝去了,那就是一去不复返了。青春,是一束柔和的阳光,冲破黑暗和枷锁,带着春光无限。
十四岁,花季般的年龄,总是那么的让人憧憬。十四岁的我们,更是在憧憬着,憧憬着拥抱那青春。十四岁的我们已逐渐长大,不知不觉中多了份成熟的气质,少了份冲动的行为,心中的责任感也越来越强。花季的我们,请伸出你的手,拥抱青春吧。
花季的我们,放声歌唱,为父母之恩而唱,为老师之恩而唱。漫漫求学路,是谁陪伴着我们,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始终不离不弃?是父母,是老师!
花季的我们,弯下腰来,为社会的公益服务。花季的我们,拿起笔来,为祖国强盛而奋斗。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学习当仁不让是我们重要的职责。我们要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我们向时代进军的力量,奋斗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这一抹色彩,点缀了明媚的自然;这一抹色彩,装饰了美好的生活;这一抹色彩,凝聚了温馨的记忆。这一抹色彩使我的人生更加美丽,更加丰富。这一抹色彩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更加明亮。这一抹色彩让我驻足张望,流连忘返。这一抹色彩使我受益匪浅。
有那样一抹色彩,照亮整片天空!
下一篇:有那样一抹色彩
人生如画,所遇之人、事、情,都化作不同的色彩,芬芳着我的人生之画。可众芸之中,惟有那抹色彩,不如焰火浓烈,不如茶水清淡,点亮了我心一角。与他临班两年余,从未真正注意到他,直至初三上学期,一次跑操路上的交谈,他才开始走进我的世界。他个头很高,顶着一头酷酷的烫发,他喜欢打篮球,因此常常踩着一双篮球鞋。不记得是哪个周五,夜晚华灯初上,校门口络绎不绝的同学,三五成群结伴回到各自温暖的小家。路灯的光很柔和,像是蒙上了一层薄纱,团团洒在行人身上。一派谐和之中,唯独我一人屹立在其中,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车辆,等候着属于我的那一辆疾速驶来。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人群渐渐变得稀疏。看着手表盘上不停走动地指针,标志着仅剩半个小时就开始的钢琴课正缓缓向我走来,不禁心生忧虑,心头像是有几千只高温炙烤后的蚂蚁般刺痛。天空阴沉黑暗,三两粒星辰点缀其上,略显苍桑寂寞。深冬的天气,寒风不时吹起,夹杂着悲凉的气息,刮在身上,挫伤内心最后一线耐心。不禁紧握双拳,尽力克制内心的焦虑,但脑海中仍是不断浮现出钢琴老师怒气冲冲的样子。凉风吹起,泪水也随之掉落,心口像是塞了一块大石,痛苦难耐。泪眼朦胧之中,恍惚出现他的身影。他抱着一个篮球,向我招手,用略带磁性的嗓音说着:“Hi,曾钰檬小姐姐!”只是一句问候,却像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搅乱了我心中的惶恐与不安,照亮了我心中黑暗的小角。随即灯光一闪,妈妈开车向我驶来,我慌乱之中仅回了一个浅浅的微笑就离开了,但那个声音却在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子。有那样一抹色彩,抚平了我心头的焦虑,教会了我等待。有那样一抹色彩,不浓不淡,刚刚好。...
赤火连天家远愁生火,绵延百里不绝,江水为之翻澜,鬼神为之变色,大魏旌旗,被烧的千疮百孔;蜀吴雄兵,杀喊声不绝于耳。赤火通天,照着你骄傲的笑容,乱世枭雄,谁不看你颜色?诸葛刘备,谁不让你三分敬意?胸中藏奇略,腹内隐雄兵。火烧赤壁,便是你的一幅江山巨作。曹魏兵将,被杀得丢盔弃甲,择路而逃,你也为东吴争了一口气,却使铜雀台成为“空中楼阁”,寂寞荒凉。瞭望东去,“樯橹灰飞烟灭”;挥斥方遒,“浪花淘尽英雄”。此之一战,成就你千古之名,造就大吴昌盛,你,有血性,有毅志;你是多才俊的江东子弟,你,是周公瑾。碧水丹心游弋黛山山,高耸曲折险峻,你抬头仰望,发出了“噫吁嚱”的惊呼,上山而去,道路奇险,堪比华山,百步九折萦岩峦。你游历过无数名山大川,“天姥连天向天横”的天姥山也屈服在你的脚下,你却被这座山惊艳,喝壶酒,继续向前进吧。“登顶,太难了”。你站在半山腰想到“阅不尽人间春色,留有遗憾,却尽力而为,足矣足矣”。下山途中,才有闲心赏蜀山芳色,乍然觉美不胜收。放松自己,才能看清本质。你领悟的真谛,即使一贬再贬,赐金放还,你还依旧如此天真烂漫,你的诗,没有凄婉缠绵,尽是放浪形骇,恣意山水。看飞鸿振翼,寂寞游天际。却回想,伴君玉面何曾记。你厌恶了皇宫中的金色,而来与翠山绿岭相伴。天真烂漫,是我对你的全部解读;不喜世俗,是我热爱你的最终归宿。你,是李太白,是傲视一切,不畏强权,独一无二的李太白。雨歌卧小舟,且逍遥,百岁无忧。风月多情常笑我。今又是,少年游。历史之色彩,一个旷世命题。...
那一抹色彩,或尽现沧桑,或饱受岁月的侵蚀,可我却至今犹记在心……中秋佳节,我来到介山抱腹寺,同父母一起游玩。正是雨后,天空放晴,无比清爽。自下仰望,殿宇参差,勾栏蜿蜒曲折,寺西栈道直插云霄。岩洞中的“石乳”哺育着众多生灵……我之前从未到过此地。据传,隋末唐初,有一个叫田志超的人在此与五龙兄弟下棋对峙,五龙最后皈依佛门,化身五棵松树于抱腹岩之上。志超后修成正果,后人包其骨塑其真身于抱腹寺中。我来到一旁的寺庙中,前来瞻仰志超大师的真身。我顿时被那一抹色彩给震撼住了,我之前也曾在正果寺见过一些真身像,他们大多由泥塑而成,因年代久远多处已经脱落,可再看这塑像,色彩明丽,闪烁着金光。那一抹色彩,当时便在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记。曾记否?千余年,自唐王李世民“空望佛矣”之后,那一抹色彩便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我驻足于此,看到的是千年唐风、长河盛世与“匠人精神”。在定阳大地上,两千八百余年,孕育了无数能工巧匠。我们不仅有光彩夺目的琉璃,还有“那一抹色彩”。我不禁想问为空王塑像的那位工匠:您是怎样让“那一抹色彩”保存至今,让千余年后的我也能驻足瞻仰呢?人影散乱,已是下午时分,不难发现,“那一抹色彩”有些可能经不起岁月的流逝,已经淡去,但丝毫没有影响其完整程度。阳光经“那一抹色彩”反射到我身上,我闭上双眼,浮现出当年志超背井离乡,修筑虹霁寺,遁入空门的故事……那一抹色彩,虽不及牡丹艳丽、不及丝绸华丽、不及珍宝璀璨,但它见证了历史,且与一个不平凡的人物相联系。通过它,折射出志超大师一心为民造福、研习佛法的精神,何不比那些色彩更有价值呢?有那样一抹色彩,足够了!...
无意翻开抽屉里的相册,里面掉出一张照片。我俯下身子去捡时,却被那个画面吸引。外公、外婆和我瘫坐在沙发上,黑黑的三张脸笑开了花。我抚摸着昏黄的照片里两个老人脸上的皱纹,思绪开始飞扬……那次暑假,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了外婆家。到了之后,我拖着疲惫的身子问妈妈:“为什么不将外公外婆接到我们家住呢?这样我们就不用这么远过来,外公外婆也不孤单了。”妈妈还没开口,外婆就笑着说道:“路远啦,好麻烦哟。”我又问:“那为什么不去舅舅家呢,也不是很远啦?”“其实你外婆哪是怕远咯,就是舍不得这里,也怕去了给我们添麻烦。”妈妈意味深长的说道。每天不管我起的有多早,走出房门时就会看到外婆在做早餐,外公已经出门做事了。他们种了很大一片玉米地,外公外婆每年就靠着田间辛勤劳作来换取自家的日常开销。此时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了,我拿着一根冰棍去找只比我大一岁的阿姨玩。快到时,路过外公外婆的玉米地,我看见他们正在烈日下掰玉米。他们顶着草帽,黑黝黝的脸庞盖住了满脸的皱纹。只见外公一把抱住玉米,左右旋转,用力摇晃,不一会,一个硕大的玉米就进了外婆的篮子。我见着有趣,就拉着我的小阿姨去帮忙。眼前成熟的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个个都昂首挺胸等着人们来摘,果实粒大饱满,仿佛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的肌肉。我挑了一个个头大的玉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掰下来。原来,玉米这么难掰!可外公外婆不仅要在烈日下把这些成熟的玉米都掰下来,还要搬回家里。那可是在宜昌的老家,不像我们家乡的平原。外公外婆要驮着玉米穿过公路后一直爬到半山腰的家。山路上车子难走,更多的还是人工搬运。外公外婆一直让我休息,说他们可以。我不肯,兴奋地加入搬运小队,忙着跑上跑下。也不知道运了多少趟,反正最后到家,我只剩下一口气,瘫坐在沙发上。坐在旁边的外婆看着我的样子不禁笑了,外公也忍俊不禁。妈妈便起身拍下了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休息的这幅画面。“啪!”泪水滴在照片上的声音打乱了我的思绪。窗外又是一个艳阳日,我不禁想起外公外婆劳作的身影。即使天气十分炎热,他们也一如既往的辛勤劳作。我猜,下雨天他们肯定也在关心着自家的庄稼吧。外公外婆的勤劳和认真感染着我,他们脸上的笑容犹如雨过天晴的彩虹,是我心中一道绚丽的色彩,让我有了学习的动力。...
我站在小巷口,望着天边映照大地的一抹橙红,我明白我无论走到何方,这抹色彩都离我不会远了。我生长在小巷子里。每等我一天的玩兴已尽,巷中就传来母亲的呼唤。那呼唤柔和温情,那巷口的残阳也不似血色,展开一幅流淌的橙红,暖融融的,年幼的我似乎快要被融化成了春水。这霞光像极了呼唤,像极了母亲的怀抱。那样一抹色彩,呵护着幼小的我。我从小巷子里走出来,到学校去上学。我每每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到巷口,那天边的夕阳似乎想帮我拭去脸上的汗水,可我已转过身朝家里走了。可有一次沮丧的我灰头土脸地,从学校里被成绩逼得逃出,那阳光一如既往地投射下来,淡橙的云朵如一只大手,抚摸着我的额头。我感到一阵暖意,不禁回眸一看,又是天边那一抹色彩,我微笑了。那样一抹色彩,抚慰着青涩的我。我又从小巷子里走出,可这次就不同了,我走出后,也许就再也不能走进去了——我搬离了这个地方,仍然是一个橙色的傍晚。我之前的千百次凝视,站在熟悉而即将永逝的巷口,天边那一抹橙红仍是暖暖的,融融的。我明白时间容不得我发愣,但我只是为了道别这抹夕阳,可只剩半轮残阳了。云卷云离,太阳忽地发出灿金的光芒,为一切染上了炫目的光晕,大地笼罩着一层热烈……只见我眼里满是金阳,我惊呆在无边的地平线上!也只有这样迟暮的夕阳,才能绽放出如此炫丽的光芒!终地,一切黯淡下来,而那一抹色彩,告诉我离别时的美好,新的一天的希望。晚霞情深,残阳照人,这抹色彩给予我力量,陪伴我前行,终而使这份情感永存脑海。我站在异乡的巷口,我知道,那样一抹色彩,离我不会再远了。...
有那样一抹色彩曾点缀我美好的童年。书,是我记事起就在我身边的。那时候,我可以在爸爸妈妈读《格林童话》的声音中入睡;等到上幼儿园,我会要求老师讲《安徒生童话》给我听;小学发教材,我往往先看语文书中的故事;周末里,我会泡在书店一个下午不回家……我为白雪公主的美好结局而快乐;我会去嘲笑那个爱穿新衣的皇帝;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死去悲伤,为母狼王紫葡萄的成功而欣喜……从童话到小说再到名著,图书在我心中搭建了一个美好的天地。虽然我已经不再童年了,但我仍然喜欢那些书。曾经有一年喜欢玩,总成绩还看得过去,但是英语差得厉害。老师说教我不听,家长教诲我不管,终于有一天,我打破了他们的底线,爸爸佷失望,妈妈佷愤怒,于是我被罚跪了两个小时,这真的是我到目前为止受过的最严厉的惩罚。下午他们出去玩了,只留我一人在家中。我受不了发呆的无趣,就抄起一本《全世界请原谅我》阅读。那是一篇怎样的故事啊!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成绩优异,却在高考前经不起好友的诱惑溜进网吧上网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而她的母亲正好外地出差。高考在即,却只有姨妈和他父亲的遗像注视着,陪伴着他,于是变本加厉……我读不下去了,我几乎可以想到主人公的命运与结局。我为这本书的主人公感到遗憾,但又猛然想到自己不就像他一样吗?尽管母亲走前再三嘱咐他要专注学习,尽管家人再三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可他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可我因贪玩无心学习。难道我要到最后来后悔吗?不,不行!我的人生绝不能这样!后来我改正了我的错误,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这所我做梦都想考上的中学。可我始终不敢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害怕那个结局,或许那个结局其实很美满,但如果其实是很悲惨呢?我不愿那本改变了我的书有一个悲惨的结局。就只好带着它,去读别的好书。人有变化,事有变化,物有变化,可书未变。有那样一抹色彩叫“书”,它曾点缀我美好的童年,如今它正装扮着我美丽的青春。...
妈妈喜欢种风信子,这个习惯由来已久。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买了几个风信子种球,我好奇地摆动着那些紫不溜秋的球,问道:“妈妈,你买几个洋葱回来干吗?”妈妈哭笑不得,捏着我的小脸说:“傻孩子,那是风信子的种子。”“花的种子?”我备感疑惑,这看起来可不就是跟洋葱一样吗?现在想来这风信子的种子是那样的不显眼,一层紫色的外皮,全身上下疙疙瘩瘩的,唯有头上的一颗小芽展现出些许生机,也难怪我眼拙,没有认出那是花的种子。我看着妈妈细心地将它放进花盆,又盖上土。但后来我只顾玩乐,早忘了那种在角落里的风信子。一个闲暇的周末,我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中的积木,正愁没什么新鲜事干时,突然听到妈妈惊喜地呼唤:“睿睿,快来看,风信子开花了!”妈妈笑意盈盈地将风信子端到桌子上让我细细观察——这是一株开着紫色小花的风信子,无数的花儿绽放出来,像一只只小喇叭簇拥在中间那根粗壮的茎上,茎上有时会冒出几片长长的绿叶,在叶子的衬托下,花朵像一个个紫色的小精灵,顽皮又可爱。我把鼻子凑过去,闻一闻,一阵淡淡的清香弥漫开来,好闻极了!我的心里也是一阵迷醉,沉溺于大自然的杰作之中。多年以后,那一抹鲜艳深沉的紫色一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不知不觉间,我上初中了,心里有了不安分的小躁动,常常变得烦闷,脾气也越来越差,昔日美丽万能的妈妈不幸成了我的“出气筒”。不久前,我顶撞过妈妈之后,便将书房的门一关,就坐在里面生闷气。而后,只是不经意地一瞥,我看见了那株垂垂暮年的风信子。几年过去了,它每年春天都会发芽,花期过后就会谢幕。只不过,或许是由于营养不良,又或许是其它的缘故,它的花儿早已失去了当年那令人惊艳的效果,如今已变成了一种深褐色,花瓣也不再饱满了,萎萎缩缩地成了一团枯黄,只有底部还有几朵小花仍顽强地坚守——那一抹鲜艳深沉的紫呢?从我的童年到现在,这一抹紫色似乎见证了我的成长;从我的稚嫩到现在的叛逆,它一直在守望。恍然间,它仿佛成为了妈妈的一个化身——虽然默默无闻,却无时无刻都在关注我的成长,而我对她们的陪伴常常视而不见,我将这一切当作了理所当然。这真是荒谬至极啊!我在书房静静地思索着:妈妈对我的呵护与关爱,风信子给我的美丽与芬芳,它们互相交织,互相缠绕,渐渐地打开我紧闭的心扉,令我豁然开朗。有那样一抹色彩,它时而浓烈,时而淡薄。它虽然平凡,却又真实。它令人难以忘怀。...
天是灰的,世界是孤独的黑白色。当又一张亚麻草纸被扔在地上时,这已经是我第不知多少次的废稿了。那段时期是我艺术的瓶颈期,所画出的作品被无数的人说是“毫无灵性”“单纯的为画而画”的产物。明明还未到“江郎才尽”的年纪火候,但我已经感到了一种末路的绝望。心是死的,母亲怕也是看出了端倪,便利用了小长假的时间,载我一起去外面散散心。“真奇怪”,我在内心这样嘟囔着,以她的性格,不可能说都不说便开始“诗和远方”。目的地是一座海滨城市,天气晴朗,海面闪耀着明亮的碧蓝,回映盛夏的阳光。我认出了曲折的海岸线和大海的声调,以及海岸线边小小的家屋后面的绿色丘陵。丘陵上是几座的洁白的灯塔,我还看到倾注在这一切之上的阳光。一种难以言表的和谐,我真想画一幅很久没画的图画,便在心中想起了鸟瞰图。但这时,我才注意起我眼前的横卧在土地上的“庞然大物”。大海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大的一片雪花。波涛翻卷,浪花飞舞,变幻出千姿百态,永不重复。是鲸鱼安慰了海洋,让那深邃的蓝可以包容世间一切,当我为着这蓝而沉醉时,只听到母亲轻轻念了一句“世上哪有稳稳的幸福?有的只是一股又一股的浪花努力而坚持地推向它们想到的地方而已……”是啊,向爱而生,向上而行。我极力想去解答的难题,大海却早已给了我答案。“那股深沉,温柔的蓝,是我生命的颜色啊。”我这样在心中嘶吼着。是那样一抹色彩,与我的人生交错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