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小杨,快来提你的菜!”“哦,谢谢你啊,王阿姨!给我买了这么多菜!”“不客气,新年快到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在我的家乡的小区里,总能听到这样温馨的对话,发起这个对话的人就是我们家户喻晓的——王阿姨。
说起王阿姨呀,她那和蔼可亲的形象总是让人备受温暖:微微发福的身子披着一件花棉袄,卷卷的头发下面长着一双和蔼可亲的大眼睛,这双眼睛虽然令人感到深邃,但却始终饱含不住那智慧的光芒!
你别看王阿姨那副普通的样子,她可是一位热心的大好人!
还记得在2017年的元旦,家乡飘着小雪。在这样一个坏天气之下,谁都不愿意出门。正当我们一家人抱着火炉烤火时,门铃响了,谁都不愿意去开门,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响了好久,终于停了。直到我们感觉暖和了些,这时,妈妈才挺着微微发抖的身子跑去开门,开门一看,妈妈惊呆了,门前居然放着一篮蔬菜,篮上还贴着一张便签:小杨,这是我给你买的蔬菜,快拿进屋去吧,别让它冻着,另外,祝你元旦快乐!看到妈妈这么久没进来,我也好奇地到门口一看,不禁热泪盈眶……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王阿姨,一个大好人!
下一篇:沉醉于落叶
名人—谁的家乡没有一个。我们的家乡也不例外。但是学校还有我的“名人”,同学们都叫他“动物小孩”。“动物小孩”在学校,班上都非常的“有名”,他天天带着小动物来学校,同学非常喜欢。“动物小孩”,他时常穿着一件满是口袋的衣服,大口袋,小口袋都有。他的口袋是拿来干什么的呢?小口袋拿来装蚕、仓鼠、昆虫……。大口袋是拿来背小金鱼的。我看到他在逗他的小仓鼠,老师马上进来了,我飞快地跑过去告诉他。他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说道:“不会吧!”没等他把仓鼠放入口袋中,老师就跨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教室。他知道来不及了,然后把小仓鼠扔入了抽屉中,上课了小仓鼠在“吱吱”的叫着,然后……他失去了一只仓鼠,他居然伤心地哭了。一次,我去他家玩,他看到了一只小鸟,扑打着翅膀怎么也飞不起来。“动物小孩”见了,飞快地跑到了院子中,把小鸟捧进了房间,拿出了医疗箱。拿出消毒水涂在小鸟的翅膀上,又为它圈上绷带,过了一会儿小鸟快活极了,不再痛苦地叫了!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名人—“动物小孩”!...
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一个小挺的鼻梁,一张薄而小的嘴巴,他就是我的爷爷。爷爷在我们这儿可真算是个“名人”,他是我们这儿著名的“大厨”,他开的“钟氏饭店”,每天总是人流如潮,他忙都忙不过来。爷爷有一种严谨认真的精神。上次,他在亲自做炸鲍鱼时,才发现锅里的油已经用过了,他犹豫要不要重新换油做一份。因为炸鲍鱼需要大量油汁,所以炸过一次的油,与没炸过的油还是存在口感上很大的差异。这时,李大爷说:“老钟,要不别换了,鲍鱼和油都很贵呢!”“不!”爷爷严肃认真地说:“用过的油和没用过的油做出来的鲍鱼,味道可不一样,我不能不负责任,这是对我职业的不尊重!”他二话不说就把油和鲍鱼倒进了垃圾堆。爷爷还是个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人。上次,张阿姨吃完大餐,爷爷收她钱时,她发现忘带钱包了,其他厨师都说她吃霸王餐,可爷爷对她说:“要不你下次来这儿吃时再一块儿给了,毕竟每个人都会粗心的嘛!”张阿姨听后热泪盈眶……我的爷爷既严谨认真,又善解人意,怪不得是我们家乡的“名人”,我真应该向他学习。...
在我家乡的小区里,有一个人,他是看门的保安,别看他长得有点凶,可是他非常和蔼,在小区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他就是王叔叔。他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张厚厚的嘴巴,鼻子向上翘,一头乌黑的头发下是一双会动的耳朵。别看他长得有点儿胖,可他却机灵着呢!有一天下午,非常热。万里无云,天空如洗过一般,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仿佛在说:“热啊,热啊!”我和妈妈正从超市回来,我们老远就看到了王叔叔,我向王叔叔招了招手,他也朝我们招了招手。这时,我看王叔叔变得谨慎了起来,我觉得不对劲,便往后看了看,什么事也没有啊!我又转过头来,只听一声“小心”,王叔叔快速朝我们跑来,我觉得手里的东西变轻了,便回头一看,是小偷!王叔叔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瞬间,小偷被捉住了,王叔叔从小偷手里把东西拿了过来,交还给我们。妈妈激动得开口了:“谢谢王大哥!”可王叔叔却说:“没什么好谢我的,这是我的责任。”说完对我们笑了笑就走了,当时我幼小的心里,是对王叔叔深深的感谢和满满的佩服。这就是我心中的名人,也是我们小区所有人心中的名人。有了王叔叔的守护,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安全的小区里。...
说起家乡的名人,那可是数不胜数,但最令我佩服的还是那位名不虚传的捏骨神医,人们都叫他——捏三。虽然大家不知道他的真名,但只要一提“捏三”就无人不知了。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腰给扭了,之后就一直躺在家里休养。过了好几天,妈妈的腰还是不见好,爸爸带着妈妈去医院里做检查,医院让拍片子,拿药,买这买那,我们按医生的方法做了,可还是不见好转。爸爸不知在哪里听到了捏骨神医“捏三”,决定带妈妈去看看。到那儿后,神医让妈妈坐下,然后只见他神情淡然,摸了摸妈妈的腰后,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一推,只听“咯嘣”一声,妈妈的腰好多了。神医轻描淡写地说:“好了,没事了,回家再在床上躺一天,第二天就好了。”听了医生的话,妈妈舒了一口气。回到家后,妈妈便在床上躺下了,睡了一晚,第二天果然不疼了。名医,名医,真是名不虚传,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他就是何应钦。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贵州兴义人。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时,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何在抗日战争打响后,负责战时军制计划和参与各个战役的指挥,对抗日作了很多努力,也算是功过各半吧!可称为一代枭雄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王若飞已成为了历史人物,他的是非成败自有后人评说。...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鱼大王。他以前是一个无业游民,每天无所事事,就知道打牌。而且经常输,欠了一大笔债。终于有一天,他在打牌又输了时气急了,把手指剁掉了一根,发誓从此以后不再打牌。此后,他每天都在寻找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鱼塘,有人进去钓鱼,出来后,只要付了一定的钱,就可以把鱼拿走。他想,自己也可以办一个这样的鱼塘。回到家之后,他仔细琢磨,用心筹备,鱼塘开张了。他经过了几番尝试,几次失败,最终成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王。每天都有很多人来钓鱼,一天可以赚几百块,多的时候可以赚上千元。他几乎不需要自己喂食,来钓鱼的人都会把鱼喂饱了。说起办鱼塘的经历,真不是一两句话讲得完的。因为是第一次办鱼塘,他投入了很多的本钱。还问朋友借了不少钱,东凑西借,一下子投资了几十万元。可是因为缺少经验,第一批鱼苗全死了。但他毫不气馁,一个人只身到外面学习养鱼知识,经过多方求教学习,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所有的养鱼知识全学会了。回来之后,他又投进了几万元,又买了好多鱼苗,投放了鱼塘。他这次喂的是先进的鱼食——小麦果,鱼长得很快。他真正发家致富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了。现在,村里的人想吃鱼,不需要到外面去买了,只需要拿着渔杆去钓几条就可以了,这种钓鱼方式,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可以有鱼吃,真是一举两得的乐事啊!他还把经验传授给乡亲们,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如今,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也会慕名前往这里钓鱼。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养鱼大王,你看,他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养鱼大王呢?...
名人,像皇冠上闪闪发光的宝石,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名人,像一枚枚锃亮的螺丝钉,身先士卒,为后人铺好前进的道路;名人,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照亮人们的摸索前行。《快乐读写直通车》第八期活动由朱生豪之子朱尚刚老先生、地方史专家华丽老师,以及从事植物文化写作的钱平英老师带领我们大家参观嘉兴的名人故居,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朱生豪与宋清如以秋风和萧萧叶自喻,表达了他们互相思念的情愫。朱生豪,著名的莎士比亚剧翻译家,诗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朱生豪译莎剧遭遇了两次焚毁,最终译成了莎剧31部半。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意志坚定,更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译莎的工程实现了他报效祖国的理想,投身抗日、不为敌伪效劳,终因清贫买不起药而死于肺结核,年仅32岁。“秋风一去无消息”,“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汪胡桢,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听了华丽老师的讲述,我知道了“水库”二字原来是汪胡桢提出的,他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水利工程书。汪胡桢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事业,其中最著名的是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因此他被称为“连拱坝之父”。他的爱国之情令我肃然起敬。汪胡桢为了水利事业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啊!“北斗应尚书天保定尔,东阳有遗老岁寒不凋”,这是参观沈曾植故居时,钱老师第一个讲解的楹联。落款竟是自称“愚弟”的“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可见沈曾植当时的地位之高,是个不简单的人。沈曾植,字子培。古人的名字是名和字两个部分组成,字是名的补充,“培”即是“植”。他是一个书法大家,被誉为“中国大儒”。“驾浮阁”,代表他驾着浮云,地位很高,很自在;而“晁采楼”,则说明他早晨起来就读新鲜的、有活力的书。沈曾植研究西方科学、历史、地理、佛学、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并敢于纠正佛学经典《传灯录》中的错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沈钧儒,是我这次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名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是“爱国先驱,君子风范”,是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的领头人。沈钧儒,喜爱收藏石头。不论价值高低,馈赠的、捡来的,都一律收入囊中,加以记载、精心呵护,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参观的“与石居”。沈钧儒先生与石而居,爱石头的坚硬,也拥有石头般坚不可摧的精神。而墙上牌匾“不远复斋”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离自己最近的人是自己,凡事一定要靠自己,在出现问题时也要先找自己的原因。我记在了心里。在钱老师的生动讲解中,我了解到了沈钧儒不仅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虽是进士出身,但不守旧,前往日本留学,学习先进思想,为振兴祖国寻求出路。在看出清廷的骗局后,决心转向革命。我在看介绍资料时,最引起内心澎湃的是审判“七君子”时沈钧儒的有力驳斥:“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了吗?”“假使共产党利用我抗日,我甘愿被他们利用,并且不论谁都可以利用我抗日,我都甘愿被他们为抗日而利用。”沈钧儒胸怀如此宽广,爱国精神如此强烈,真令我万份敬佩!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曾为他题诗:“……老头,老头,他是中国的大老,他是大众的领头,他为老百姓努力,劳苦功高像老牛……”。沈钧儒的热爱祖国、大爱无垠、无私奉献,是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的。四位名人,在不同领域都有自己不小的成就,是嘉兴人的骄傲,是闪耀在嘉兴夜空的四颗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路”,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抓紧时间学习,争取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起名人,大家自然就会想到那些明星。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平凡却伟大的人。今天,我要向大家郑重介绍我们丁香镇红星敬老院院长——查志向爷爷。查志向爷爷是敬老院负责人。自2008年担任丁香镇敬老院院长以来,始终坚守“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够安度晚年”的信念,用真诚关爱每一位老人,用真心管理好敬老院。工作中,他将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病了,查爷爷第一时间自己先掏腰包送老人去医院看病,遇到精神失常的孤寡老人,查爷爷亲自将他们送往安庆六院接受治疗,嘱托又嘱托。查爷爷不仅在精神上对这些老人给予关心,生活上也将膳食管理得相当科学。他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老人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对于有行动能力的老人,还带着他们种小菜、养鸡、养猪等,乐趣无穷,生活也由此更加丰富多彩!其实,查爷爷自己的小家非常不幸。妻子早逝,丢下了一对儿女,尤其女儿,先天残障,无生活自理能力,查爷爷又当爹又当妈,几十年来含辛茹苦拉扯着瘫痪在床的女儿,生活得十分艰辛!生活虽艰难,但查爷爷爱心永驻,每年“六一”儿童节,他总会腾出时间来到学校,给我们带来精神食粮,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人说:“查志向,你也太傻了吧!”也有人说他想图个名气。面对嘲笑也好,敬仰也罢,查爷爷总是一笑而过:“我愿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查爷爷,一个关心老人,关爱社会的楷模,不愧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最美池州人”“全国劳模”等二十多项光荣称号!今后,我一定以查爷爷为榜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