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春节,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一边走,一边把充满喜庆的花瓣撒向人间。
如果你在春节将至的前几天漫步在大街小巷里,你一定会发现家家户户门前贴上了春联,有的家庭门前还留存着鞭炮爆炸过的气息。可是,为什么到了春节及春节前几天,人们就要贴春联、放鞭炮呢?
原来,是和一个传说有关:传说,每到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个名叫“年”的怪兽就会下山作祟。于是,每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人们就会带上干粮,带着自己的家人们,逃往其他地方避难。
有一次,腊月二十八、二十九的时候,人们正在收拾东西,这时来了一位来村子里乞讨的白胡子老头,当他看到人们收拾东西的场景,觉得很奇怪,就疑惑地问:“你们收拾东西要干嘛呢?”人们七嘴八舌地说:“每当这个时候,‘年’会下山来的”“就是,就是啊!”“那‘年’真是太可怕了,我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它了。”谁知道,那白胡子老头却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怕什么,只要你们给我一些红纸和一根竹子就可以了。”人们半信半疑的给了白胡子老头它要的东西,便急匆匆地走了。
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晚上,“年”下山来了。它看到有一家里灯火通明,心想:这下我可以饱餐一顿了。于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去,撞开了门。可当它看到墙上挂满了红纸,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它马上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继续找人,可它随即又听到了火烧竹子发出的“砰砰”声,它被这声音吓得扭头就跑。这一天都吓得没有出来。
当村民们回来时发现村子没有破坏,就十分佩服白胡子老头:“您真是活神仙啊!”“我真是太佩服了,教教我们吧!”“就是啊!”“来我家吃饭吧!”白胡子老头不好推辞。只好接受了邀请。作为报答,白胡子老头也告诉了“年”怕什么。之后,就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春节。
这就是春节的由来。不说了,我也要去帮妈妈贴春联、扫尘了,下次再聊吧!
下一篇:别了那抹身影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大年三十的时候过。在这天,人们可以吃带钱的饺子,还可以去拜年,得到许多压岁钱。今天,寒风刺骨,奶奶早早的从床上爬起,抵御寒冷,跑到厨房,开始包饺子。奶奶从冰箱里拿出饺子皮、饺子馅儿,端到厨房。奶奶接来一碗水,拿起饺子皮,用手沾了一下水沫在饺子皮的周围,再用勺子舀一勺馅儿,再放入一块硬币,最后对折封好,一个美味的饺子就做好了,这时,我跑了过来,照着奶奶的样子包了好几个,奶奶打开锅盖,倒入水,烧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奶奶打开锅盖一阵香味乘风钻到了我的鼻孔,奶奶给我盛了一碗,我迫不及待吃了起来,吃着吃着,突然,一个圆圆的东西在我嘴巴里出现,我立马吐出来,只见一块硬币出现在我眼前,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接着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春节真开心啊!...
春节气象,万物更新,狗年已过,即为猪年。又过去了一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春节的印象也不同了,但是春节依旧存在,以一种时尚的方式活在人们的心里。这个春节要说最大的改变就是“反向春运”了,2019年这个春节也是别具一格,大家都知道以往春节的现象:儿女们坐火车回家,无奈抢不到票,只能坐飞机回家,而飞机票价又贵,就得花去几个月的工资来买机票。两难之下,生出一妙计:让父母坐火车来自己家过年,于是就有了“反向春运”。所造成的现象是:城市热闹了,乡村冷清了。但我觉得还是老家好,所以我们依旧回了老家。家里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一座座乡村别墅挺立起来了,光是我们家就有2座,我们自然是要在别墅住了。春节也正式开始了。在老家,吃上一只香喷喷的鸡,感觉整个都舒服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高速上的4小时艰苦等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坐等12点的到来,十二点整一到,家家户户齐放烟花,天空的黑暗被光明取代,犹如身处在极地,看着上午12点的太阳。爆竹声中一岁除,人们沉浸在这欢乐中,2018年的苦难将被2019年的顺利替代,2018年的不开心的事将遗忘在人们的脑海里,2019年的幸福将在人们心中留下新的烙印!大年初一,我们家欢聚一堂,吃着新年第一顿饭,等着那万物重现芳华,鸡鸭鱼肉,样样俱全。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时尚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它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它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它是中国人年味最足的时候。每逢新春,要想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就少不了吃饺子,所以每当春节来临我们家就举行一年一度的吃饺子大赛。我们一大家人坐在一起齐心协力做好一大盆饺子,在其中三个饺子里面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带有硬币的饺子就是我们新年中的幸运儿。虽然我只在2016除夕夜饺子大赛时吃到过“幸运饺子”,但是每一年的饺子大赛我都很开心的参与。放烟花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玩小鞭炮。我的最爱是冲天炮,它长的和金箍棒似的,将它朝向天空点燃,它就立马发射和烟花一样火球满天散开,真是又好玩又好看。春节最让人期待的当属年夜饭了,鸡鸭鱼肉缺一不可。我最爱的是妈妈烧的红烧螃蟹,一口咬下去蟹黄和美味的汤汁共同在我的舌尖舞蹈,给我的味蕾带来无限的享受。我爱春节,爱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爱美丽又明亮的烟花,爱耐人寻味的美食,更爱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美好片刻。...
春节,又称过年,即农历初一,春节,是一个富含有文化底蕴的节日。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庞大无比,而且十分恐怖,是山中霸王,他的眼睛圆滚滚的,闪烁着些许光芒,张开血盆大嘴可以吞下一个人,老虎狮子都不是他的对手,每当过年的时候,“年”就会大举进犯,毁坏村庄树木,让百姓十分痛苦,百姓们却无以为法。这时,一位神秘的老爷爷,突然说到,年兽最害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和俱大的响声。百姓们一听就发明了鞭炮,百姓们把鞭炮一串串的朝年兽扔去,巨大的响声,“噼里啪啦”的,使年兽十分痛苦,一片片红色的火花,使年兽睁不开眼,见此状况,年兽无以为法,只好逃跑了。从此以后每逢春节,人们都要点鞭炮以驱赶年兽。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那时可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的家里都传来炒菜声和切菜声,也有涨长辈们挤在一块说笑的声音,叽叽喳喳的。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则是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地在另一边兴奋地拆开红包数着压岁钱,时不时的摆出yeah的手势。不久,年夜饭出炉了,桌上摆满了饭菜,又热气腾腾的菜汤,也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有象征着红红火火的鲫鱼,也有香飘十里的年糕。真是色香味俱全,整个除夕夜都沉浸在笑声当中,多么一幅温馨的画面,这就是春节。...
一提起春节,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便浮现在眼前……“嘭——嘭——”响亮的炮声和孩童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炮声响彻云霄,笑声不绝于缕,成了除夕夜一抹别样的风景。看,孩童们有的捂着耳朵,怯怯地站在远处观看;有的则撸起袖子,小心翼翼地点火;有的抡起手臂,甩着烟花;有的左躲右闪,伶俐地穿梭在烟花爆竹中……一阵鞭炮声过,蓝白色的烟气袅袅腾空,继而渐渐消失在藏蓝色的幕布中。我摸出竹炮,瞬间点燃,朝哥哥的方向扔去,刚好落在哥哥的脚边,猝不及防的一下,哥哥吓得后退两步,我则躲在黑暗的角落一阵匿笑。哥哥也不甘示弱,拿出一颗“雷王”点燃引线,朝我扔了过来,我则一溜烟儿闪没影了,空留哥哥一阵呼喊。疯玩之后,口袋里的竹炮早已空空,心中却异常满足。“吃饭啦!”母亲从厨房窗户里探出头来,喊了一嗓子。我们像机器人接到指令一样,一起往家冲。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打开房门的一刹那,菜香弥散开来,直探鼻孔,冲击着味蕾。我顾不得许多,迫不及待地洗手净面坐在餐桌上。餐桌旁,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早已经坐好,我们这群疯小子疯丫头的到来让餐厅更加热闹了,大家挪着凳子,互相让了让,围桌凑在一起,气氛更加温馨。餐桌上的菜肴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都是全家人各自大显身手,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一边品评大家的拿手菜,一边家长里短的随意聊着天,屋子里弥漫着欢喜的空气。年夜饭吃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磕头。兄弟姐妹们三三两两地在长辈面前跪下磕头,并送上几句精心准备的祝福语。长辈们则笑逐颜开的示意我们起来,并给每人发一个大红包。我们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贼溜溜地窜到一旁打开红包,难以掩饰内心的快乐。数着手中的红票,内心则盘算着何时去买那些心仪已久的物什。一兜竹炮,一顿年夜饭,一份红包,成为春节的代名词。年年岁岁节相似,相同的是我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氛围,不同的是祖辈父辈日渐老去的身影和我们难以磨灭的成长印痕……...
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回浙江磐安过年,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佳节。瞧!家家户户都快乐地忙碌着,大家穿起新衣服,挂起红灯笼,贴上吉祥福……这些都是春节的习俗。有的拍起合家欢,有的品起茶瓜果,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到处洋溢着热闹气氛。我们一家五口人,最“可怜”的是冰哥哥,因银行工作需要加班;姐姐特臭美,躲在房间梳妆打扮;我和爸爸闲不了,春节需用的物品归我俩采购;妈妈当然是准备她的独门绝技——拿手好菜啦!终于到吃年夜饭的时间,我们一家子其乐融融地坐在餐桌前,爸爸饮着他喜欢的五粮液,姐姐和冰哥哥品着红酒,我和妈妈喝的是年年旺的旺仔牛奶,大家嘴里嚼着妈妈做得喷香可口的佳肴,吃得津津有味,一起谈论着一年丰富的收成,在这团圆的美好时光,欢声笑语,真开心。此刻我很想把这美妙的画面画下来,付于行动,很快动人、幸福、喜庆的图画就展现出来。春晚是家人期待的节目,就在此时,窗外的鞭炮烟花声噼里啪啦响彻云霄,我拉着家人往外跑,只见四面八方的烟花腾空而起,绽放出炫丽的色彩,五颜六色迷人极了,瞬间暗黑色的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好漂亮!只有门前河面上的双龙抢珠依旧活龙活现地保持原有美姿。幸福的时光总觉短暂,不知不觉迎来了辞旧迎新的钟声。此刻,窗外又响起剧烈的鞭炮烟花声,这是大家在表达对2017年的恋恋不舍,也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憧憬,2018——我看好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读到半山老人王安石的诗句《元日》时,我的脑海常常会浮现出一幕幕过年时的情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大街小巷里,各种庆祝春节的歌曲循环播放着;服装店里,人们都在给自己挑选新衣服;超市里,售货员阿姨的叫卖声连绵不断:到处都洋溢着春节的气息。每家每户不只是要准备年货,而且必须在过年时打糍粑。传说,有一个叫灶王的人掌管人间,在过年时,把所有人的罪行上报给玉帝。灶王很爱乱说话,人们为了不让他瞎说,就打糍粑封住他的嘴,只让他说好话,不允许说坏话。后来,这种习俗就被流传了下来。过年时最开心的当然是吃年夜饭了。一大清早,全家人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着,我则在一旁看着。一盘盘丰盛的佳肴端了上来,馋得我垂涎欲滴。我忍不住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尝尝,没想到爷爷大喝一声:“不能吃!要先等祖宗们吃完,烧完香才能吃!”“好吧。”我瞪了爷爷一眼。只见爷爷拿起纸钱往火里面放,叫我也学着做,我模仿爷爷的样子烧起纸钱来。爷爷聚精会神地一边烧着钱,还一边念着:“列祖列宗,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心想事成,保佑我孙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烧完钱,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双手闭拢作揖,给祖先们鞠了三躬。吃饭了,我东挑西挑,不知道该吃哪个好。爸爸举起酒杯向爷爷奶奶说:“爸妈,祝你们长命百岁,万事如意!”爷爷奶奶笑盈盈地点了点头。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端起一杯可乐站起来说:“爷爷奶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爷爷奶奶相视一笑,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了我。吃过饭,我们全家人看起了春晚,主持人笑颜如花,真心祝福所有人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在祝福中开始了。春节,一个美好的节日。...
一朵朵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烟花在夜幕中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春节这几天,每天都放着美丽的烟花,一朵接一朵,如同放电影一般。年二十九以前,家里就已经打扫得几乎一尘不染。年三十日早上,把门打开,就闻到一股子的味道,嗯,要下楼拜拜那香。快中午时,出门去伯伯家吃一天的浙江菜。除夕这一天,大门从早到晚都打开。伯伯他们也会到我们家来。晚上,他们又回去换新衣服,再过来玩儿。等到了十二点,奶奶就拿了三根跟我差不多高的香来点着,让我们拜,边拜边在心里说,祝自己或家人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之类的。拜完后,在门外放一串鞭炮,点燃,四周就是一阵噼里啪啦。初一这天,还是我们两家,不同的是,这天我和弟弟会起早些,为的就是看到麒麟,伴着锣声,身上有着黑、红、白、黄、绿、蓝等颜色的麒麟就进了我家,等我走出客厅时,麒麟就进了厨房,这是要偷吃东西的节奏吗?亲戚一般都在初二来,一来,客厅里就坐满了人。这天下午,我也会去外婆家,吃晚饭后,等晚了要走时,外婆总会把她家里她一般不会吃的东西都给我们拿回家,如果是零食的话,无疑都是我们来把它分完了。初三初四一般不会有客人到访,也是新年里最冷清的两天,但总有鞭炮声伴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我又长大了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