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高尔基道:“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不错,读书不仅能给我们以精神上的饱和,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数不尽的幸福。
还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凑在一起高谈阔论。聊着聊着,竟谈到了我最擅长的和动物有关的话题。其中一个说:“猫和豹是猫科动物,老虎和狮子我就不清楚了。”“虎和狮是犬科动物吧……”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开来。诶,自己不是前不久刚在书中看过这些知识么?没错,一定是这样。于是我大声说了出来:“你们都别争啦,猫、豹、老虎、狮子,他们都是猫科动物!”看着伙伴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我又更自豪地说道:“猫科动物是指……”整段话头头是道,小伙伴么也更是瞪大了眼睛,合不拢嘴。看着他们羡慕、嫉妒的眼神,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这,就是读书给我的幸福。
再大点,作文成了考试中的得分关键;而我呢,因为经常读书,肚子里的“墨水”也装了不少,写出的作文自然文采不错,常在考试中“一不小心”拿到一个高分。于是常常,听老师在讲台上朗诵我的作文,看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收获了常人体会不到的快乐。这,也是读书给我的幸福。
当然,“幸福”并不只是这一种层面上的,读书的过程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打开一本《少年维特的烦恼》,我开始了与维特同游的神奇之旅。我为维特的心地善良、明辨是非敬畏,又为维特坠入爱河而欣慰,可接下来现实与梦境的差距、维特在爱情中的苦苦挣扎让我痛心不已。最终,爱情上的失败,生活中的种种打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看到了他开枪自杀的章节,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轻叹道:“噢,可怜的维特!”书看毕了,我却一连几日都在为维特伤心。可渐渐的我发现,与维特相比,我是幸运的、是无忧无虑的,维特式的悲剧并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心情这才好转,每天的生活也愈来愈有趣,被我珍惜起来。这,也是读书给我的幸福。
读书给我们以知识,丰富了我们的情感,我们任何学业上的成功、情感上的欣慰都是读书带来的效果,都是读书带给我们的幸福。所以,读书吧,它不仅能丰富你的思想、增添你的知识、提高你的才干,读书,更能引你通向成功,给你带来无尽的幸福。当你终于成功,走上了人生巅峰的那一刻,你定会意识到,这就是,读书的幸福!
下一篇:读书的幸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总是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幸福,书伴随着我们成长,那幸福就如一缕轻烟腾空于我的脑海中。读书让我感受那真切的情感,我去奶奶家割麦子,刚走进地头,那泥土的清香夹杂着水汽钻进鼻腔,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那麦子金黄一片,一株株耷拉着脑袋,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喜讯,忽然两只燕子从麦地里嗖地一下子钻入天际,在天空中煽动着翅膀,自由自在的翱翔着。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刘禹锡的那句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发自内心的感慨,不自觉的喷薄而出。我似乎看到了刘禹锡也是在此景下创作的。我似乎感受作者那豪迈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态,内心像水一样平静,脑海中不断呈现着燕飞的画面。微风拂过麦地沙沙作响,我走在麦中慢慢欣赏,那麦子似乎成了我的朋友,似乎正于我相谈甚欢,我似乎陶醉在人间仙境。把内心的愁畅排遣了出来,感到真的很幸福,读书可以让普通的生活富有诗意。读书让我从新获得信心。那次我写毛笔字总是写不好,感到心烦意躁,把笔一扔,拿起一本书便看了起来。那本书是关于一个名人如何成功的,我边看心里边不断地思考。我是不是太急于求成,应该静下心来,去写一付毛笔字。于是我便起身,搬开椅子,静静地在那写了起来。我边写边按照书中的方法让自己内心平静,我行云流水般在纸上挥洒,那横粗中有细,竖收笔尖出。我最后一个字写完,我才发现我成功了。没想到书中的方法这么神奇,那一个个黑色的方块字是我的成功的完美印证,那书中的文字如一缕春风抚平我内心的烦躁,又如一杯红茶温暖了我的内心,全身充满力量,如那一抹蜂蜜滋润我的心田,满满的幸福。读书让我的心界更加成熟。书的力量让我吃惊,书带给我的不仅是那种美的意境,更让我内心变得充实而成熟,让我变得幸福快乐起来,这便是读书的幸福。...
在清闲午后,落日黄昏,捧杯清茶,摩挲着诗词精选,便可津津乐道,每逢偷得浮生半日闲,醉心徜徉于诗词阅读,确是份难以言喻的幸福。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得闲便会于灯下独坐,翻阅书籍悠然品茗,沿着清明元宋唐线的线路逶迤走去,体会到如是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切思念,或是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豁达情怀,更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字字裂石崩云,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忱。种种诗词如歌,我似被引领着心神去触摸历史斑驳而沧桑的质感,由作者的意蕴才思在胸怀中激荡,不经意间被喜怒哀乐融化之后,又被悲欢离合重新铸造,灵魂被锻打所得洗礼与升华,只觉心中动荡着盈盈的喜悦与幸福。阅读亦使我鉴赏水平提高,体会到那种隽永的内蕴于绚丽的情思。“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于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当真是幅极美的画卷,词人寥寥数语所传达出游玩怡然的心情,似将人带进一个清香流溢而幽杳的世界,令我不由得想要随她同荡舟采荷,读书便常入了化境,与周遭喧嚣隔绝,独享清明,沉浸于这份“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幸福中。高尔基曾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何科不融汇贯通,举一隅以三隅反?你可用千古吟诵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劝诫筵席中旁人的铺张浪费,可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来予以勉励自己上进,朋友许诺期限却借物不还,可诚恳的告诉他“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读书久而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生活方式与习惯,每当些金玉良言脱口而出,总会被报之以惊异赞叹的目光,“酒逢知己千杯少”,若有缘与老友默契相对,彼此对视,眉眼间尽皆“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洒一樽”的知音情感,此中幸福一言难蔽之。阅读博闻强识,其中高贵品质更是值得你我去欣赏相效,陶冶情操,可修身增强道德意识,可养性与前人共鸣。阅读使生活充实,当因热爱阅读而终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君子时,便想必对读书,已感悟出了难以言喻,却又千回百转的幸福。...
书在左右,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雯读到朝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人生之幸事。还记得初读之幸——《小王子》。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只有房子般大小的星球,当他游历地球时选择相信人性的善良,而他的真诚善良是他幸福的标签。那时,我幸运地,体会到:大千世界里,不缺一个渺小的你,而你的世界里,却全是你。你是发光的,它便是明亮的,你是灰暗的,它便是暗淡的。人性的善良则是你选择的色调。自此,在我的精神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的,一定是一本本的书,打开了心灵明灯,保持时时清醒,着实是幸。“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也许只是被浓云遮住,也许刚巧风沙飞入眼帘,我看不见你,却依然感到温暖。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守护如泡沫般脆弱的梦境,快乐才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此话,出自几米的《月亮忘记了》,深夜里,我细细品味着……遗忘是什么?是短暂的失去,还是永久的逝去?当月亮忘记时,记起时,我又该如何?这一切的一切问题,竟出自这一本薄薄的书,我轻捧,随着几米的脚步,踏向一个单纯却又深奥的世界。恍惚间,我便是故事的主人公,体会着感受着他的悲苦情愁……一切都明朗了,月亮,你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你走后,我的生活也该归回正轨,你有你的使命,我有我的责任,互不纠缠,也是好的……原来,读尽一书,便是一场生命的旅途,你是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你,在这其中,点点地沉淀着。而这一切,皆源自于书。书之幸,便是幸之有书。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流逝,岁月不言,书香浸染久,心胸玲珑,见识广阔,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此读之幸也。...
偶然间看到一段话“在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所得感触会大不相同。”一本《骆驼祥子》伴我长大,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体会,但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幸福,这便是读书的幸福。小时候每次回老家,在阳光沐浴的午后,太奶奶都会给我讲起《骆驼祥子》。每当讲起祥子的悲惨遭遇,太奶奶都会连连叹息,看到我不解而后担忧的神情,她的眉头又会舒展,笑着告诉我,说我真幸福,活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中。我当时虽不解,但听着太奶奶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便觉得幸福,一时很喜欢回老家,多享受享受太奶奶温柔的话语和读书的幸福。刚上初中时,再次读起《骆驼祥子》读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百姓生活的窘迫,我便也体会到太奶奶叹息的原因,想必她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吧。我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敬意,老实勤劳的祥子尚且被社会所摧残,太奶奶能坚强地生活到今日是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啊。一读起这本书,便会想起太奶奶,有如此伟大的太奶奶真是一种幸福啊,这种幸福正是我从书中读出的。如今太奶奶已经去世,再次读起《骆驼祥子》,我竟潸然泪下。多么伟大坚强的太奶奶啊!我却再也听不到她用慈爱的话语为我读书了,此时再读这本书,我在祥子的背后看到了太奶奶的身影。太奶奶虽已去世,但我还能在书中读出太奶奶的身影,读出我与太奶奶的回忆,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小时候读书的幸福是太奶奶的怀中听着沉重的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长大后读书的幸福是理解了太奶奶的经历感到无比的骄傲;现在读书的幸福是在书中寻找已逝太奶奶的身影,寄予我的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