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
——题记
“什么,真是个不知好歹的家伙。赐毒酒,让他到阴曹地府鬼吼去吧!”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宋光宗愤怒的表情映入我们的眼帘。
随后,一群太监和宫女端着酒杯和一壶酒来到一个华丽却又幽静的偏殿。宫殿里是一位风度翩翩、器宇不凡的公子。这位公子有礼貌的作了揖,这时一个不带有一丝情感的声音说道:“违命候,圣上赐酒。”听完这句话,那位英俊的公子突然仰天长啸,没有片刻的犹豫,便畅饮那杯酒。这时,一个可以与四大美女相媲美的姑娘跑了过来,抱住那位公子歇斯底里的哭道:“从嘉,从嘉……”那位公子用他那特殊的双眸,深情的看着那位美貌的女子缓缓倒下,从他那明亮的双眸里我看到了他的故事。
他叫李从嘉,是南唐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他从小精通诗歌词,善于音律。也叫李煜,是个极其浪漫的人;比起朝堂庙宇,他更喜欢山林;比起江山社稷,他更喜欢自由。他本不是帝王的首选,可是如图命运在捉弄他一般,一直想当文人墨客的他成为了南唐的主人。
他的一生注定坎坷,他的大周后和小周后都是成鱼落雁、月羞花的才女。比起管理国家,他更喜欢常伴美人左右;与大周后情投意合,与小周后饮酒赋诗。可也躲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命运,在大周后二十九岁时,陪伴了李煜十年的大周后英年早逝,我们的浪漫帝王陷入了丧妻的悲痛之中直到遇到了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位女子,起大周后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后,李煜又重新坠入爱河,世人叫他“词仙”。
可是,与在金陵灭亡的隋一样,在金陵,南唐灭亡了。他从曾经的帝王沦为了阶下囚,而他这位“词仙”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南唐后主”。他的词风也变了,从前期宫廷男女的离愁别绪,变成了后期的追忆往事、伤怀故国。
那日,这位亡国的帝王站月光下,想起来自己的国家,想起了曾经万人之上的帝王生活,不禁诗意大发。作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被宋太宗了听去了,不禁勃然大怒,便发生了前面那件事情。
就这样,我们历史上伟大的词人李煜的一生就如此结束了。不久,美丽的小周后也抑郁而终,这对才子佳人就这样骤然离世。
下一篇:清照请让我走进你
那一年,你十八岁。滁州夜,街上华灯千盏,但在我眼里,最明亮的,还是你的眼眸。你朱唇轻启,嫣然一笑道:“我叫周娥皇。”你可知,那五个字,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当你把手帕掷到我身上时,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可我没想到的是,在我满怀希望拿着它去找你时,你却披着红嫁衣,嫁与人妻。无论是身世地位,还是人才文采,我都不及你的夫君——李煜,南唐的太子。我心如刀绞,模糊中,我也看见了你的泪水。我知道,你不爱他,你不想嫁给他的。可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说的算……我只得忍痛离去。再次见你,你已病入膏肓,憔悴不堪。为何?为何?为何你说什么为了大宋与南唐的和平让我这个大宋皇帝不要与南唐开火,还拒绝跟我走?要知道,为了你,大宋开国皇帝这个名号,我可以不屑一顾,但我无法忍受你的“南唐皇后”这一称谓。如今的我,样样不逊于他,可你却选择留下来……难道,我真的败了吗?我走了,带着绝望。但我怎料到,再次相见,我们却阴阳两隔,生死无话。我终于出兵了。金陵城不攻自破,但我没有一丝喜悦之意,我想你。李煜被俘。他已不是当年的那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了,岁月的沧桑悄无声息的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我轻笑。他的身边,有了一位女子,是你的妹妹,嘉敏。你清楚他们,我知道。这却让我更为你心痛。我等了你十年,你走了,留下的是那块帕,淡香依旧。它陪我等了十年,如今现实让我继续等下去。我没能看到李煜死的那一天,但我知道,快了。我恨他么?恨,亦是不恨,说不清了。在我的意识模糊的前一分钟,我依稀记得的是,手中,是你的锦帕……于是,我笑着,去找你了...
凭高览古嗟寰宇,酒阑重得叙欢娱。此心惆怅谁能道,此心惆怅谁能道。趚趚蹋沙人似鬼,玉山谁起复谁颓。直为君情也相会,今生长短同一轨。...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感到很好奇吧!愁事谁没有呢每个人的都含有自己愁心的事,而在这我说的愁事不只是包括愁心的事,而是指每个人自己内心深处”那片空地”,就是用来装自己的心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发愁的事,事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人愿意把心事说出来告诉朋友一起分担,而有的人则不愿意把心事告诉别人.不管有什么心事,愁事并不是都是坏的,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心事有的可以促进自己的进步,比如:在班级里,张同学不如王同学考得好,而这次考试的成绩成了张同学的心事,所以张同学必须要更加努力才能赶上王同学,这正是由于心事的内驱力,才能促进自己的进步.朋友,心中的事,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愁什么,记得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曾经说过一个相声,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但是内容还记得:他说到他说到每个人都有愁事,不管你是百万富翁,还是一个普通人,心事总会有的,只是不同罢了.比如我们来说,我们的心事就是想考出好的成绩,这就是我们的心事,而老师的心事是:希望我们能考出好的成绩,见来能为国家效力.所以,这两者之间就达到了共识,有共识才有共知,有共知才有胜利,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使有心事也要保持情形的大脑,这样才会使心事达成,使自身的得到放松,使自己开心快乐.问君能有几多愁,你愁吗不要发愁,那只是,心事,但是不要认为有点事,那样自己会很累的,只有自己的心事永远会记住,并努力完成自己的心事,那每个人一定会很快乐,那么”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也不会光顾你的....
你在叹什么?是在怀念昨日的繁华,哀矜今日的凄凉?你在愁什么?是在感伤故国的萧条,想念周后的容颜?你曾是天际闪烁的最耀眼的明星,却在最后黯然陨落在世界的一隅。你注定是不平凡的,自你的哭声响彻在帝王之家,你生命的轨道便定好了前进的方向,由不得你选择。你也注定了不是一个好君主,你一心享受着凤舆銮驾,香车宝马,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却在整治朝纲上优柔寡断,善恶不分,将国家引向了奴役屈辱、窳败不堪的万丈深渊。而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你。你本厌恶王室生活,渴望隐居山林,但命运如此;你本无意为帝,不求闻达,只是历史的玩笑。奈何?你天生就该是位伟大的艺术家。你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你有一腔悲怆,于是有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你有满怀惆怅,于是有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传世佳句……但上天似乎真的在把你玩弄于鼓掌之中。你为词而生,亦为词而殇。42年后的七夕之夜,你在宋太宗的桎梏下迎来了自己的生日,你感怀故国,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挥洒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不加掩饰地写尽了亡国君主的哀愁,却最终引起了宋太宗的不满,颓然在宫殿台阶上留下了一地鲜红的血迹……你这个落寞的君主啊,在那个被人遗忘的年代,最后只能带着浓重的殇愁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或许,你就应该是这样。你不是杨慎,不应是“是非成败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不是苏轼,不应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不是岳飞,不应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只是李煜,你就是李煜!你有的不是豪情,是悲情,几分凄婉,几分哀怨,几分消沉,几分无奈,铸成了你独有的词和你的词坛奇芭。不完美的命运,完美了你的诗词;不完美的人生,完美了你的灵魂!氤氲在李后主的历史记忆里,萦绕于耳的还是那首传奇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寂寞深沉的古钟一下一下地撞击,声声击打在我的心上,心被撕裂,血,一滴一滴,跌入心底的深渊,伤口隐隐作痛。他一袭单薄的青衫,略揖一揖,便盎然走进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一身的风尘,满面的愁容,落投湖畔。那湖畔的清影,映照着一个憔悴的面庞。国家衰亡,社稷沦丧,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他痛恨自己无力去补苍天破。他独上高楼,扼腕叹息,泪水打湿衣襟,既为国家的危如累卵哀惋,也为自己故园难回而痛心。听,词人在湖畔旁悲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临一江春水,李煜悄然慨叹,失意落魄,留下千年的遗憾,满江春水载着他的叹息呜咽远去。 李煜一步一步趟过湖畔,身后是无限的凄凉,伴着清冷的月光,踏过石桥,上过高楼,走过幽径,一片杂草丛生,满目疮痍,他从皇帝的神坛走下,慢慢地走向远处,走向黎民百姓,走向绿萝遮盖的地方,走向夕曛雾下的那边,走向森森松柏的深处,走向青冢垒垒的蛮荒之地,走向冷烟衰草处,走向寂寂岁月的一角。在那儿,他寻到自己倾诉的对象,找到心灵的寄托,将自己的一腔寂寞幽怨安放于四野,在那,他的心获得超脱,也得到了安慰。他把无限的寂寞,无限的悲愤,无限的苍凉,诉说给荒野里的风,诉说给残血夕阳和天空游动的白云,诉说给自然里的春花秋月。出生在帝王之家,对他来说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痛苦,日日被皇权的枷锁束缚,夜夜寝食难安。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即使荣华富贵享不尽,但也难逃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多少朋友,有的只是阿谀奉承,多少言不由衷的寂寞苦痛,只有自己品尝。南唐灭亡,家仇国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寂寞的灰色,他无法摒弃。他的寂寞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将自己的寂寞幻化成一朵朵怒放在宣纸上的花儿。“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家的不幸,却成就了李煜在词坛上的巅峰辉煌,开启词的新时代。而在我的心里,他却是一个忧郁的男人,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也许,在世人眼里他是一个懦弱的帝王,一个遭人鄙弃的亡国之君,但这些都遮不住他在文坛里的光芒。 闲暇时携一轮明月,伴一壶美酒,昏黄的灯下,手执一卷,细细茗品,如芳香四溢的美酒,唇齿留香。读他的词,不燥不烈,素雅清新,淡淡清香,淡淡哀愁,弥漫心头,只想轻轻地叹一句:哦,原来你在这里。在时间的荒涯里,不早一步不晚一步,刚好遇见。他的词意境是那样的凄美,令我如痴如醉。青草含情,远山微翠,悠悠绿水遮不住的哀伤,无尽的伤悲,游走在字里行间,让人心疼。他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痛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悲痛“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口气读罢,我的心微微一颤。如果他没有背负着沉重的王朝,没有一袭龙袍的牵绊,他,是否会摇一叶羽扇,逍遥于田间山野,留恋春光秋月,感慨流水的无情,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博大情怀?还是,依然会沉迷于那些诗词里,看着满阶的红叶,叹息冉冉秋光留不住?如果他不是帝王之后,也许会在菊花开遍的南山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之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灵动的诗句。多情如他,如果他不是一国之君,或许,他会在一个幽雅的小院里,携着他挚爱的红颜,用自己的毕生才气,与心爱的女人“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一起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边云卷云舒,是何等的浪漫!或许,他会在一棹春风里,乘一叶小舟,捻一纶茧缕,持一轻钩,与三五友人,饮酒作诗,畅游山川之间,“花满者,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那些对于他来说,该是何等的惬意!可惜他生在帝王之家,无可奈何,做了亡国之君。“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国家沦丧,物是人非,他非常厌恶现在的生活,饱尝了“日夕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深切悲恨从中来。虽然他是南唐君主,帝王之躯,但宫廷的艳舞笙歌,花柳陌巷,并没有蚀去他对文字的痴迷,王朝的奢华也没有糜烂他漫溢的才情。南唐的繁华无法淹没他,南唐的衰亡亦无法舍弃他!掀过历史的这一页,是非功过且由后人评。读完他的一生,我深切悲痛,替他可惜,也替南唐惋惜。后人的评撰,已无关紧要,历史是尘封的过去,我们再感慨万千,亦无法改变。在一个风雨如磐的时代,在一个濒临死去的时期,骏马死于槽枥;宝剑开辟新朝代;词人,终生被囚,郁郁寡欢中走完自己的一生。他英年早逝,这是词坛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时代,扼杀了他,然而,却助长了他另一方面的才能。春花秋月,江水,冷冷月,这些都在他的笔下妙曼轻舞,寄情于中,他尽情挥洒喜怒,倾倒哀乐。他一步步走向岁月深处,成了文史里一道无法抹去的亮丽风景。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也可以供人欣赏。李煜的寂寞是美丽的,古来今夕,万人敬仰。...
残阳如血,向天边涂抹开去。于是视线,也随着这最后一点血红的亮色铺张——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一丝怅惘蓦地从我心里滋生开来,锁在眉头。心里面酸酸的,欲哭,却已无泪。如果说有什么是降国之后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无边无际的悔恨与哀愁吧。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而一觉醒来,永远也只有这漫漫长夜与他相守。寂寞啊,枉添新愁。又是一年秋。(一)长夜无睡眠。秉烛,脑子里却全是杂乱的绝句和断章。信步踱到院落里,月朗星稀,夜凉如水,遍地扬花。一阵风袭来,我的衣袂猎猎作响。但见扬花萧萧,远处万家达旦,歌舞升平,远远的江边却传来阵阵歌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猛地一怔,神色黯然。那人……说的是自己么?呵,的确。像自己这样一代君王,确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在别人眼中,我算什么?一个不学无术的浪子,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或是,一个受尽天下人唾弃和嘲笑的阶下囚。都是吧,南唐李后主,多苍白无力的称号。对于故国,我心中的悔恨应该比任何人都多。虽然我从来不想当皇帝,可那是祖上流血牺牲换来的江山啊,而以我之力,又怎敌得住宋军几十万浩荡大军,我又怎忍心看着国内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战火纷乱之中?所以,我请降了。我知道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君王,甚至说,我从来都不曾为君王。虽然我也会因故国尽失肝肠寸断。但我却是一个诗人,虽然上天,乃至世人,都不承认我这一身份。独依斜栏,一滴温热的水珠从我脸上滑过,流下晶莹的痕迹。(二)孤馆,度日如年。独上西楼,漠漠轻寒。小楼月色,锁得住满院秋色,又怎能锁得住,这彻骨的寂寞。恍惚中想起昨夜的梦:春意阑珊中,我又重登王位,一洗前朝风气,关心百姓,勤于政事,任人为贤,听取忠良之言,天下一片太平,一片兴盛……一阵寒风袭过,噢,这只是梦,总会有梦醒梦破时。它已被这凛冽的寒风撕破了,我的心也凄凉地碎了。是的,直到心碎了,隐隐作痛,我才从梦中清醒。清醒如败落的枯叶,似梁燕飞去的空巢。但如今,这叶也不会再绿了,燕也不会再回了,我也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原来从前一次次的放纵,一回回的奢华都是让我有此般折的点滴积累。它们渐渐聚集在一起,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了,我才会有如此的落差和萧索的境遇。一次的折就足以让我抱憾终身啊!现在已经是深秋了,我的明年还会有春天吗?(三)七月七日,今天,是我的生日。听着院落外的欢声笑语,而再看看孤单寂寞的庭院。长久以来的悲愤呼之欲出。为什么上天给了我如此傲人的才华,却不给我一个名正言顺的放荡?为什么上天给了我如此傲人的身份,却不给我重拾旧山河的心力?为什么骄傲如我,却不得不像赵匡胤俯首称臣,受尽天下人的耻笑?为什么,我就不能写诗?手在颤抖,白纸黑字,挥洒出那首最后的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我缓缓念着这一句,一滴泪落在纸上,碎成千万片。其实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自己这一生一开始并不被祝福,自己也依然可以义无返顾。我过身,从橱柜的一角拿出一个纯白的小瓷瓶。“吾皇有命,赐‘牵机药’与违命侯。”“牵机药”?毒性应不逊于“鹤顶红”吧?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是久违的痛快了!空空的瓶子从指缝中滑了下来,“咚”的一声碎开,像一朵花似的,绽放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