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雪花纷飞,一转眼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春节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眼里都是一个不容小视的传统节日。过年讲究的是团团圆圆,我和爸爸妈妈也一起回到了老家张家界。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土家族是怎么过年的吧!
在我们老家,每到腊月过年的气氛就会渐渐浓郁起来。辛勤的土家族人们放下了手中的活,开始杀年猪、打粑粑、做糖糁、推豆腐、贴对联、置办年夜饭,把过年的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这不,腊月二十九,天还没亮,我就被从舒服的被窝里拉了起来,因为现在要吃年夜饭了。天还没亮就吃年夜饭也是一种别有风趣的习俗,寓意着往后的日子越过越明亮。而年夜饭桌上的菜也是有所讲究的,如:鱼代表“年年有余”,鸡代表“吉详如意”,年糕代表“年年高升”等。“年肉”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几两重的腊肉块从中划几刀,夹上糯米蒸熟即成,这是来年有肉有饭的兆头。我看着奶奶忙了一晚上准备好的美味佳肴,顿时睡意全无。我们一家人围坐桌旁吃年夜饭,心里头的幸福感更是难以言喻。一家人既是享受满桌的山珍海味,也是享受那份温暖的气氛。
土家族过大年比汉族要早一天,这令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听老一辈说:“由于当时正处于战争频繁时期,土家族人过年前探得敌人要乘过年时来偷袭,而土家族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连年都没过,那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来年会不顺利。为了打击来犯之敌,也让大家过上一个团圆年,头领也就让大家提前一天过了年,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来痛击来犯之敌。最后土家族人在抗击来犯之敌的战斗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从此之后也就提前一天过年,并一代代沿袭下来,成为了土家族人的一种过年习俗。”
土家族的习俗多的讲不完,每一样都蕴含了祖祖辈辈浓缩下来的精华。我爱我的家乡,也爱我家乡的春节!
下一篇:春节习俗
过春节,自然少不了压轴大戏—吃年夜饭。说起年夜饭,用“丰盛”这个词都远远不够形容。今年的年夜饭也是如此。菜一盘接着一盘端了上来,桌子上的菜琳琅满目:有水煮鱼片、白切鸡、清蒸鲈鱼、东坡肉、酱鸭、蒸香肠、上汤菠菜、油焖笋、大对虾……色香味俱全,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有机蔬菜,开胃点心,应有尽有,让人不知道该吃哪个好!品着美食,我们一家人边喝着边聊着。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以前的年夜饭是什么样子的?”“以前啊,”奶奶一边回忆一边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肉丝都吃不上,大盘大盘的红烧肉更是想都别想,那会子啊,能吃上萝卜白菜就已经很好了,过年自家做上一盘豆腐就是加餐了。”我想,能吃上青菜萝卜就是过年的经济条件得有多不好啊?我正想着,奶奶又说:“那时的年夜饭,最多只有煎豆腐、煮鸡蛋、青菜萝卜,这哪能和现在比啊!现在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以前的过年!”说着奶奶又给我碗里夹了好几块红烧肉。从简单的豆腐青菜到丰盛的鸡鸭鱼肉,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好奇的问奶奶,奶奶说这是国家的政策好,经济发展的好,物质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了。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专心的学习!积极专注又会让社会更加的美好。春节的年夜饭也是生活的风向标,它见证着我们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幸福!“来,我们一起举杯,祝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祝我们的小宝贝学业有成!”爷爷的提议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开心而热闹的年味中!此起彼伏的炮竹声带来声声的祝福,满天的烟花簇拥着满满的幸福,小朋友们的笑声点缀着这欢乐的夜晚!我家的年夜饭还在继续中,我悄悄的给奶奶夹了一块福寿糕,可香了!...
放寒假了,新年的脚步也近了。这次去爷爷、奶奶家过年,我很高兴,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看春晚。还可以亲手做年夜饭。进了爷爷家,就听见奶奶在忙活着,像是做饺子,那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洗完手,就进了厨房,看见了许多东西,有刚刚和好的面,没切的韭菜,桌上还有肉丁……当然还有许多鞭炮、花。开始分工。“爸爸,妈妈你们俩切菜,包饺子,爷爷切肉丁,奶奶煮饺子和炒菜,我来往厨房送。”只听到一通叮叮咣咣的炒菜声和切菜声……不一会儿年夜饭就吃上了。可刚吃了两口就八点了。“春晚开始了。”全家人又都放下筷子转移到了电视机前,节目很精彩,非常好玩。一转眼,就十点多了,该去放炮了,我拿起香和一些小鞭就向外跑,爸爸和爷爷也都随后而至。一回来,就十一点多了,一阵菜香飘来,很好闻,那时我已经饥肠辘辘,像一只饿狼飞奔到桌子旁,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真是太好吃了。有鸡腿,饺子,菜,骨头汤,当然也油炸糕我们一家人团聚在桌子前,干了杯,还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吃完年夜饭后,我有出去放花,同时消消食。这个年过得真高兴,真高兴呀。下次过春节我还来爷爷家过。四年级:1785516433...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晚饭。为了这一顿年夜饭,妈妈从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因为在妈妈眼里,这个年夜饭必须是十全十美,不能半点马虎的。今年来的亲戚十分多,不仅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在外地工作的三叔、舅舅和在乡下的大伯都来了。终于开饭了,今天的年夜饭十分丰盛,一共有十八九个菜,有荤有素,摆了一大桌,可是大伙吃得最多的是白菜,一盘白菜端上没几分钟就被吃完了。突然太爷爷感叹道:“现在的年夜饭上的菜真是丰盛啊!”我十分不解,太爷爷解释说,在他小时候,过年只要有点蔬菜就会让许多人羡慕。太爷爷刚说完,爷爷接过来说,他小时候过年已经可以吃上蔬菜了,但是想要吃到肉还很艰难。爸爸又说,他们小时候已经能吃上肉了,但吃肉还不是经常吃,但是过年还是有不少鸡鸭鱼肉。我想想现在的我,天天吃肉都没关系。现在的人却喜欢多吃一些蔬菜,少吃些肉,更加注重养生和保健。就在年夜饭快要结束时,爷爷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在外面当兵的哥哥打来电话拜年,电话里哥哥说他在部队很好,不用我们挂念。这是我们家第一次有这么多亲戚在一起吃年夜饭。...
我家的年夜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题记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唉——谁叫我属老鼠呢?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像“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过节,对我们孩子来说是很高兴的事,可以拿得到一份丰厚的压岁钱,可以玩,还能吃丰盛的年夜饭,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年夜饭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奶奶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和做菜。为了年夜饭奶奶会把柜子里的一套精美的新餐具拿出来用。爷爷帮奶奶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我嘛,就负责“偷吃”,菜做好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为借口,来偷吃做好的菜。在奶奶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六点整我们的年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其中红烧鱼、安豆头、水芹菜是我们必吃的菜,寓意着年年有余,平平安安。今年还是我第一个出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干杯!干杯”正在大家都吃得高兴的时候,爷爷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问我说:“我们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呢?”我听了后,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奶奶见我回答不出来,就笑着说了一个传说:“传说高阳氏有三个儿子,死后都变成了疫鬼。两个居住在江边,一个却住在人家屋内的角落里,专门在除夕夜里出来吓唬小孩子。由于火可以驱邪,人们便在除夕夜里燃烧炉火,再加上家人团聚,疫鬼就不敢出来惊扰小孩子了。还有,一家人一面吃年夜饭,一面闲话家常,每人都谈谈自己在外面所遇到的难忘的事情,让家人共同分享。“哦,原来吃年夜饭还有这种说法呢。”我高兴的拍手叫好。我家的年夜饭一直吃到晚上八点钟,奶奶说:“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了,我祝大家马年交好运,健康又快乐,下面大家一起去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将不断更新,但愿今后“年”能越过越有滋味,越过越开心。六年级:李俊杰...
全椒县实验小学四(1)班刘嘉彤今天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家喻户晓的“除夕”。今年的年夜饭我们要先到爷爷家,再到外婆家,肯定会大饱口福。我和爸爸、妈妈先将家里的春联贴好,这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句诗“总把新桃换旧符”。然后,我便迫不及待来到爷爷家,一桌菜让我大饱眼福,有鱼、有鸡、还有牛肉等都是好吃的菜,一阵阵香气扑鼻,色香味俱全,我馋得直流口水。爷爷、奶奶、大姑、大姑爷等都围坐在桌边,爸爸却拿着红红的东西出了门,“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突然响起来,把我吓了一跳。这时,我又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鞭炮声过后,年夜饭就开始吃了,几乎每道菜我都吃了一遍,可就没有吃鱼,而其他长辈也不吃,我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我不吃鱼,为什么其他长辈们也不吃呢?”妈妈笑了笑说,“傻孩子,这是传统习俗,正所谓年年有余(鱼)啊!”“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在爷爷家吃完后,我们又赶去外婆家吃年夜饭。这里更加热闹,二婆、二公、小婆、小公、舅舅、舅妈、大姨、大姨父等都来了。这里的菜更加丰富,鸡鸭鱼肉,无奇不有。我又津津有味的开吃起来,把肚子撑得圆圆的,像个大西瓜。不知不觉间,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播了,大家打开电视机,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其中有一段小品,名叫《你摊上事了儿》,是我最爱的春晚节目,让我捧腹大笑。直至十点钟,大家才分开,走的时候,我还惦记着春节联欢晚会呢!我觉得这是一次丰盛的年夜饭,也是我度过的最欢乐的除夕。...
过年的那天,街上真热闹,到处干干净净,家家门上都粘上了鲜红的对联,有的门口还挂着红灯笼。来来往往的人都穿得整整齐齐,个个春风满面。男人们见了面,互相抱着说:”新年快乐。”女人们见了面互相说着吉庆的话:”二婶,过年好呀。”王大妈,今年可又长年轻了,开始吃年夜饭了,姐姐先给大家一一斟满酒,大声叫着:”咱们干杯吧!”大家笑着站起来,姐姐连珠炮弹似的说:”祝妈妈快快乐乐。”祝爸爸健康,祝妹妹学习进步……。这一堆祝福,把大家乐的前俯后仰。妈妈不停的给我们夹菜。爸爸的脸喝的红红地。妈妈愉快的说:”不能再喝了。再喝关老爷会不高兴。”在喝酒的时候,我意外发现我的表哥喝酒时在作弊,他小心翼翼的把酒给倒了,将事先准备的矿泉水斟在水杯里,难怪说自己是千杯不醉。过年让流水一样来来往往的行人,个个容光焕发;过年让年老人的白发闪着银光;过年让年轻人雏风如虎一样活泼矫健。...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年夜饭,是除夕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的百姓家庭对年夜饭极为重视,饭前往往要祭供祖先,还要燃放鞭炮。大年三十,每个人都在家里和自己的家人欢聚一堂,姑妈一家也来到我们家吃年夜饭。爸爸、妈妈和姑妈在厨房里洗菜、切菜、炒菜忙得热火朝天,爷爷和姑爹则在准备碗筷,只有我和哥哥在悠闲地玩着电脑。过了不久,随着妈妈的一声:“来来来,吃年夜饭了。”我这只小馋猫就飞奔到饭桌上。哇,年夜饭好丰盛啊,有:羊肉串,鸡腿,清蒸鱼……,我一看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爸爸放完鞭炮,我们就开吃了。我一开始就“占领了”一个大鸡腿,接着我又吃了许多的羊肉串。这时,大家都站起来,开始互相干杯,我却还是坐在椅子上吃着菜,因为这些菜太好吃了。过了一会儿,我也拿饮料当酒敬大家。我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有吃有乐,高高兴兴的,谈论过去一年所发生的难忘的趣事和新年里大家的愿望。一年级:来了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