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有的人喜欢明亮闪烁的星星;有的人喜欢热情奔放的太阳;有的人喜欢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有的人喜欢湛蓝湛蓝的天空。我却喜欢夜晚挂在夜空中的那柔情似水的月亮。
月亮是一个神圣的象征,她就像圣母,散发出柔和的光,光中带着几分神秘,让人充满无限的向往。每次看到那明亮的月,心中便觉得宁静了许多。
古人对月亮也有着诸多的情怀,诗仙李白就写过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句,远在他乡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出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情。得知朋友被贬时,他爱莫能助,只好把自己的情怀托付给清风明月,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包涵了诗人多少的无奈和牵挂!在李白的笔下,有着无数个不一样的月,有着道不尽的各式情怀。
然而不只是李白,其他诗人对明月充满了偏爱。宋朝诗人、政治家王安石就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千古名句。每位诗人对月的歌颂都各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让我们在每个月亮不同的境界中游走!
许多诗人笔下的月都是凄凉。悲伤的,但我心目中的月亮却恰恰相反,她是温暖的、可爱的。每当中秋佳节时,她让那些天各一方的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当她成为一弯残月时,仿佛是悬挂在夜空中一盏小巧玲珑的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漫漫长路!一缕轻柔的月光映衬着那柔情似水的月亮,点点星光装扮着这夜空,慢慢的夜静了…
下一篇:多变的我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曾经,我看过皎洁的月亮放出柔和的光,像母亲那样慈祥的笑脸。在一片蓝色沉底的星海中,月亮静静地挂在星海上面,显得那么高雅,那么文静,我目不转睛的望着他,月亮好像还羞了,满脸通红,悄悄的躲在云彩后面。小星星们眨着眼,好像在寻找月亮的踪影,好一会儿,月亮才露出小半个脑袋,当他发现地面非常安静时,才敢跑出来,又静静的挂在星海中。大约过了几分钟,月亮好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半,变成了一只金色的小船。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我坐在那只小船上,在星空荡漾……’二年级:王翊...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个晴朗的夏夜,我吃完晚饭,就趴在窗台上看月亮。月亮像弯弯的小船,亮晶晶!有时又像香甜的橙子。圆圆的,真好看。月亮就是一个魔术师,变出许多可爱的星星宝宝!黑龙江安达市锦江小学一年级:李一鸣...
晚霞后,夜幕降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偷偷爬上了树梢,缓缓升起,就像一个洁白无瑕的玉盘,不偏不倚地悬在空中。皎洁的月光,无私地包容着宇宙万物,生怕遗落了某个角落。她好比大地的母亲,用自己的大爱与无私,抚慰着白日里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让他们终于可以卸下一身的疲惫,忘情地感受她的温柔,无限遐想,陶醉其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夜下,蝉用早已养好的嗓子放声歌唱;枝头上的鸟儿煽动着翅膀“扑哧扑哧”地跳着舞;孩子们纷纷来到了湖边上,你追我赶,嬉戏玩耍。清澈寂静的湖面,镜子一般,把月亮一丝不漏地“复制”下来。也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出的主意,从脚下捡起石头,往湖里的月亮空投过去,“扑通”一声,月亮被打得支离破碎,向四周荡漾开来,紧接着下起了石头雨,熊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往湖里扔石子,月亮就像被搅浑的鸡蛋,面目全非,宁静的月夜被这群野孩子彻底打破了。兴许是玩累了,孩子们有的坐在草地上,有的索性躺下,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又是一轮完好无损的明月,她不曾责备孩子们的淘气,只是静静地恢复自己的模样,继续慈祥地看着孩子们。突然,月亮的脸黑了一块,“快看!”孩子们顺着手指的方向仰望夜空,只见月亮的一角变黑了,那块黑就像墨水一样慢慢渗透开来,几乎遮住了整个月亮,我想起了西游记里妖魔鬼怪出现的场景,不禁打了个寒颤。一个小男孩略带恐怖地说:“该不会是传说中的天狗来了吧?我爷爷奶奶说,天狗会把月亮吞掉,没有了月亮,我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这下,大家更害怕了,死死凝望着空中,不敢呼吸,天狗到底长什么样?可是它会吃了月亮的,不要来,千万不要来!世界沉入一片黑暗之中。过了一会儿,月亮又渐露微白,从镰刀变成了小船,最后又变成了一块大月饼,天上的星星环绕在月亮周围,星月交辉着,湖面上失踪的月亮又回来了。原来,月亮跟孩子们玩了一次捉迷藏,看把大家吓得!假如世界没有了月亮,这夜该是多么的漫长无趣。我爱月亮!...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瞧!银河般灿烂的星空中挂着几颗亮亮的小星星。在那星星旁边悬着一个大圆盘。那神秘而又高深莫测的星空中,承载了我无尽的遐想。我想拥有那月亮,拥有那在湖泊上倒映着的月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在那月亮中,我看见了嫦娥在与玉兔嬉戏。不知为何,身后突然发出一阵刺眼的金光,我竟到了月亮之上。瞧着身旁的星辰大海,不知有多美。俯瞰大地,夜深人静,只有远处的山坡上有着几户人家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月亮貌似很喜欢这个地方,她正在桥上漫步呢。小桥披上了一件银色的外衣。流水渐渐也沸腾了起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小时候我不敢独自走夜路。因为晚上整个世界被黑色笼罩,漆黑得可怕。树木就想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会吃人呢!妈妈总会告诉我:“月亮是一个巨大的灯笼,提着它你就不会感到害怕了。”如今,城里的灯光早已埋没了月亮的圣洁,城里的月亮少了一份明亮多了一份圣洁。我想拥有那月亮,留住那寄托人们情思的信物。“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明月不知代替了多少的书信,多少的情思,多少的故事啊。在这个被互联网笼罩的时代,人们渐渐不再需要与月亮倾诉自己的心事。也许再过几十年,人们只能在书本上见到月亮的身影了吧。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或许最伤心的就是我们自己了吧。因为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因为有了月亮的衬托,才会显得如此多情。我想用拥有那月亮,让月亮住进我的心中,驱散心中阴霾,留下希望。月亮啊!我该如何感谢你呢。曾有一首歌这样唱过:“城里的月亮把梦照亮,请守在它身旁。若有天能重逢,让幸福洒满整个夜晚……”...
月亮住在银河里,它就像一个魔法师。月亮有时变成一个大大的圆,像一个大圆盘,又像一个圆圆的大月饼,还像一面圆圆的镜子。我多想飞到月亮上,坐在“大圆盘”上,看看这个“大圆盘”到底有多大;我又想坐在这个“大圆盘”上,咬一口“月饼”,看看它到底有多香;我还想抱着这个“大镜子”,照一照宇宙到底有多大。月亮有时变成一个弯弯的月牙,像一根弯弯的香蕉,又像一座弯弯的拱桥,还像一个弯弯的鱼钩。我多想剥开香蕉皮,把香蕉分给很多人吃,我又想把这个拱桥架得远远的,把地球和土星连起来,我还想把这个鱼钩也甩得远远的,看看能钓到哪些奇形怪状的鱼。哎呀!月亮突然不见了,我咧着嘴都快哭了。月亮笑着说:“傻孩子,现在是日全食,一会儿我就会出来了。”不一会儿月亮又出来了,我又咧开嘴笑了。...
傍晚,月亮收拾东西准备去上班。月亮初出,此时天边的云彩被太阳公公染成了红色,太阳公公挥手跟月亮道别。月亮还没有吃饭,“我先去森林边的那棵苹果树上摘点苹果吃吧!”接着,呃……月亮把苹果树上的苹果全吃了,连青苹果都不剩了。吃完饭,月亮开始工作了。一会儿月亮就不耐烦了,“真是的,让我自己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她发现大山可以遮挡她,就跑到山后面偷懒休息了。小松鼠因为把咖啡豆当作松果啃了,所以睡不着,它跑到一棵树上,见大山后面有个月亮,吓了一跳。月亮还在呼呼大睡呢,小松鼠生气地直跺脚,喊道:“喂,你怎么在这里偷懒睡觉呢,吓我一跳!”月亮被吵醒了,也生气地和小松鼠吵了起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月亮想清静清静,她觉得地上太吵了,就升到了空中。月亮还是不想工作,就跟小星星玩起了捉迷藏,她躲在了云朵的后面,“云朵姐姐,千万不要告诉小星星们我在这里哦!”云朵点了点头……“呀!已经六点了,天也亮起来了,我得赶紧工作,不然天帝肯定会发脾气的!”月亮赶紧去工作了。天亮了,下班了,月亮开心地回家睡觉去了。...
夜晚的天空中随处可见那一轮明月,在繁星的点缀下天空显得格外皎洁、美丽。夜深人静时,一个黑影快速的奔跑着,她在一座宾馆前停下来,乘着电梯上了八楼,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她便是月宫的——玉兔。“咚咚咚”玉兔敲响了房门,屋内的小女孩被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惊醒,咚地跳下床,迅速打开了房门,小女孩惊叫,玉兔便捂住了她的嘴,把迷糊的小女孩带到了月球。第二天清晨,小女孩醒来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家,便嚎啕大哭起来。嫦娥进了房,对大哭的女孩说:“小朋友,别害怕,这里是月宫,听说你在地球是一个环保小卫士,我们把你找来只是想了解这几年地球为什么变美了。”嫦娥姐姐,人类也是经历惨痛的教训才明白:日夜排放的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江河湖泊,游鱼不生;土地沙化,沙尘暴肆虐;植被破坏,泥石流频发;大气变暖,冰川消融,导致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周期缩短,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让人类也亲口尝到了自结的苦果。有识之士一起呼唤,世界需要鸟语花香。在我的校园里,环保的文明行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每一个同学都在争做环保的小卫士,你捡一片纸屑,我扫一片树叶,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出色的环保小卫士!因此,我将爷爷刮胡须用旧的电池收起来,将奶奶用了的塑料袋捡起来,将妈妈未拧紧的水龙头拧起来,在学校我们使用的是循环教材。我向家人宣传“绿色消费,重复利用,垃圾分类,低碳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茶杯”等环保知识。月宫外的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巨型的垃圾场,女孩在月宫内组织了多个环保小组,并给小组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们坚持着自己的任务,不分日夜的打扫着,为的就是让月球变得跟地球一样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月宫外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了。女孩和月宫内的人都开心的笑了!皎洁的月亮透过窗户照在小女孩的房间,小女孩揉揉眼睛,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梦。看着如水的月亮,小女孩坚信:美丽的地球绝不是梦,并且正在成为现实。...
从小,母亲就让我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从那时候起,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从那时起,我就结识了月亮这一朋友。中国文人偏爱月亮,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咏月佳句俯拾皆是。从“举杯邀明月,对影诚三人”,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再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其称月亮是一颗普通的卫星,倒不如说在诗人心中,月亮是一位知己,是一种意蕴,是一个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象征,诗人们将明月融化在心中,清辉与柔情交相辉映……在诗人们看来,月亮就是一位知己,因此,对月抒怀就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诗人的笔下,月亮通常代表着诗人的情感体验,反映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因此月亮被赋予的外形内涵不大一样。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笔下,月光世界千姿百态,捉摸不透,既有“小时不识君,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天真无邪、想象丰富的纯真心灵,又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孤寂与悲苦。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只是因无论身处何处,人们所见月亮始终相同,于是月亮成为了李白寄托相思的凭借。对于进士不第的张继而言,“月落乌啼霜满楼,江枫渔火对愁眠”正是他失意的真实写照:月亮渐渐西沉,一声声鸦鸣让静夜更静谧,江上起风了,吹得那岸上枫叶不停摇曳,合着那昏昏暗暗的灯光,与那阳光洒下的寒意交织在一起,经久不散。尽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苏轼仍将乐观豁达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月盈月亏中,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因月亮易起相思,使她更多地成为爱怨情愁的象征,寄托了恋人之间的相思。欧阳修曾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晏几道也曾写过:“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些无不阐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凄凉,明月在诗人眼里也只不过是惆怅的化身,是伤感的化身,是伤感的催化剂,也是相思的见证。也许,在大多数诗词中,月亮都被赋予婉约的色彩,但也有时却也表现一种旷达潇洒。李白的“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彰显的则是诗人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洒脱的性格。再比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则表现的是一种高雅闲适、超群拔俗的境界。月亮不仅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人生如流水,显得多么短暂与渺小。然而,不论时光怎么改变,不论天地怎样翻转,月亮依然是亘古不移的长久象征。张若虚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寥寥数语把时间的无情,生命的无奈,人类渺小,月亮的永恒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月有阴晴圆缺”也突出了月亮具有运动的特征。所以,月亮既代表着永恒,又象征着运动。这二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变的只是外表,不变的却是“内心”。我想,这就是唐诗宋词中的月亮吧!很美,也很有温度,总能让读者常读常新,得到多方面的启示。每当我仰望夜空,看到一轮明月时,总会思绪万千……...